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此人一纸杀胡令被诟病千年,汉人奉他为战神

此人一纸杀胡令被诟病千年,汉人奉他为战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878 更新时间:2024/2/6 11:49:59

自三国统一后,司马懿一手为后代建立了“晋”王朝;但司马氏的后代能力着实比司马懿、司马昭差太多,没坚持几年就搞的分崩离析,宗室相残、国库空虚,民间百姓之苦比之三国时期更加的苦不堪言。而此时在中原大地上却又崛起了另一股“异族”势力——胡人。

胡人本非中原人,但随着连年征战,自汉便随战争迁入中原,又经三国大乱和“晋”末大乱,迁入中原的胡人越来越多。而这些胡人见“晋”气数已尽,便趁机联合中原域外异族一起兴兵,先后建立了大大小小,种族不同的数十个政权;这就是历史上最著名,也是汉人最痛恨的“五胡乱华”。胡人本属异族,原本就是一直与“汉”为敌的匈奴、胡、羌等族人;此时终于如愿以偿入主中原,也开始了对汉人的大肆报复。当时汉人为猪狗,异族胡人则称汉人为他们最看不起的“羊”,甚至将汉人像“烤羊”一样烤熟喂狗。

用今天的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受异族压迫日久,在“五胡十六国”的残忍压迫下,汉人纷纷揭竿而起,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冉闵”。“冉闵”其人,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他一生致力于屠杀“异族”,堪称“杀人不眨眼”,尤其是他当政时期颁布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杀胡令”,就连满清八旗入关时也曾以复仇“杀胡令”为名。

冉闵字“永曾”,生于“五胡乱华”最残酷的时期,身为汉人的他自幼耳闻目睹异族屠杀汉人,因此视胡人如死敌。冉闵自幼跟随其父习武,少年时期便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果断和对军事的敏感;不仅如此,冉闵天生神力,骁勇善战,打起仗来一马当先,一时间胡人称之为“冉无敌”,也有骂名“杀胡羊”。冉闵其父本是后赵降将,后赵“石虎”见冉闵自幼骁勇,便收其为养子。冉闵先随石虎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在公元350年,冉闵率军渡凌水大败鲜卑燕军二十余万,一战成名。凌水一战,冉闵斩杀鲜卑燕军七万,斩将三十余人,勇夺鲜卑大小二十八城,一时间中原骚动,声震十六国。

凌水一战后冉闵实力大增,此时恰逢后赵大乱;冉闵本是降将之后,又与石虎之子“石祗”有仇。冉闵正好借机脱离后赵,自己建国称帝,史称“冉魏”。冉闵称帝后并没有陷入荣华富贵之中,他清楚知道自己虽然称帝,但面对大小十六国胡人,自己的政权实则不过是众多汉人的一面旗帜而已。

因此,冉闵称帝后掀起了历史上轰轰烈烈的屠杀异族行动,更颁布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杀胡令”。由于冉闵勇猛异常,对待胡人极其残忍,因此在中原建立政权的“异族”自知并非一国一军可敌冉闵,于是最终决定将鲜卑、胡、羌等北方域外各族军队,由后赵石祗带领,共同抵御冉闵。冉闵骁勇堪比秦时霸王项羽,与异族联军大小数十仗,最著名当属三次大战。第一战冉闵便以汉骑三千人夜破匈奴大营,此战冉闵身先士卒,斩杀异族大将十余名,以三千人之力斩杀匈奴兵三万余人,更把匈奴大军逐出百里之外。

第二仗冉闵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大军。之后冉闵以汉军七万大破胡人联军三十余万;又以步卒数千人力敌“慕容氏”鲜卑铁骑十四万,此战冉闵本寡不敌众,结果却是不退反进,十战十捷。

冉闵帐下军卒皆是汉人,仅凭一人一国之力驰骋“五胡”,可以说是在16国异族的夹缝中横冲直闯,非但未现丝毫败象反倒越战越勇。

就在公元352年间,冉闵恃勇独自领一万人马与鲜卑“慕容氏”的14万大军作战,终因寡不敌众被重重包围。冉闵拼死突围,连杀三百鲜卑军卒,在身边汉兵的保护下终于杀出重围;但意外就此发生,冉闵坐下那匹“朱龙”宝马终因伤势过重倒地不起。“大将无马如折双腿”,冉闵纵有翻江倒海之能也抵不过十余万鲜卑大军,最终被“慕容恪”所擒。

慕容恪将冉闵送到“蓟城”献与国主“慕容儁”,慕容儁见冉闵哈哈大笑“你这个奴仆下人,为何妄称天子?”冉闵大骂“天下大乱,你们夷狄之族,人面兽心,尚且意欲篡位谋反。我乃一世英雄,为何不能做帝王呢?”慕容儁大怒,将冉闵鞭打三百,又送至龙城,告祭被冉闵所杀祖父“慕容廆”和父亲“慕容皝”,斩于遏陉山。

据史书记载,冉闵被斩遏陉山后,方圆七里草木枯死,蝗虫大起,七个月不落滴雨。“慕容儁”情知这是因为杀了冉闵导致天怒,心中也十分恐惧;慕容儁又赶紧祭祀冉闵,更追封为“武悼天王”。就在慕容儁祭祀冉闵当天,天降大雪。

冉闵一生痛恨异族,所发“杀胡令”更成了他在历史上留存的最大诟病;尽管冉闵因“杀胡令”被历代史官批评千年,但在当时“五胡十六国”的异族欺压下,冉闵率领汉人奋起反抗也在情理之中。

标签: 冉闵

更多文章

  • 弘昼为什么多次给自己举办葬礼 自己举办葬礼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雍正,乾隆

    对于弘昼给自己办葬礼的这出戏,在《雍正王朝》其父雍正的一句戏言准确的道出了弘昼的心思,雍正道:小小年纪,就知明哲保身。用北京这边的土话形容弘昼就是“这小子特别的鬼”,所谓鬼,就是机灵鬼,特别聪明的意思。咱盘点下弘昼的身份,他是雍正帝的第五个儿子(后来的乾隆皇帝是雍正的四儿子),由于雍正实行秘密建储的

  • 雍正继位为什么没有对胤祹下手 没有下手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雍正,康熙,定妃

    在历史中我们讨论最多的仿佛都是哪个皇帝最短命,没有想过哪个妃子最短命。不讨论妃子的寿命是有缘由的,由于妃子的寿命都是与皇帝挂钩的,古代很长时间都盛行殉葬制度,皇帝死的时分,就意味着妃子们的寿命走到止境了。凡是事都有例外,到了清朝,曾经完整废弃了殉葬这种不人道的风俗。清朝康熙帝有一个妃子,就活到了97

  • 石田三成为什么会战败 石田三成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日本战国,石田三成

    人物分析败因在日本战国时期,石田三成是一个值得一说的人物。他在忠于丰臣家的势力中,是起到中坚力量的磐石作用及领军人的作用,是实际上的西军的统帅,死时年仅四十一岁。他的失败当然也可以归咎为他的对手实在太过于强悍,德川家康是日本历史上少有的谋略大家,是一个集谋略、狡猾与铁血手腕于一体的人物。面对这样的对

  • 丰臣政权的五奉行之一 关原之战中西军的实际领导者石田三成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日本战国,关原之战

    石田三成(1560年-1600年10月1日)是日本战国时代和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及大名,幼名佐吉,初名三也,关原之战中西军的实际领导者。石田三成的父亲是地侍石田正继,正室是宇多赖忠的女儿皎月院。近江坂田郡石田村人(今滋贺县长滨市石田町),为丰臣政权的五奉行之一。以忠诚、仁义、足智多谋著称。最初因为“三

  • 强大的阿拉伯帝国,结果被一个中国人毁灭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朝

    唐朝在建国初年曾强大一时,不说唐太宗,但是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国力也是异常强大,但这仅仅是对于亚洲而言,放眼世界,还是有可与其比肩的,那就是强大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君主“穆罕穆德”阿拉伯帝国是约623年(具体时间无可考证)由阿拉伯人建立的,君主被称为“穆罕默德”,唐朝称其大食国,西欧则称其萨拉森

  • 她是乾隆的通房丫头,却一生活到92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

    有看过清宫剧的朋友都知道,在皇帝的后宫中的生活也是很凶险的,皇帝的妃子们常会为了得到皇帝的宠爱成日里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在这样的生活中不知道哪一天自己就突然之间死去了,从这里大家就可以看出来想要在后宫中好好的生存下来是多么困难,但是有些妃子却看到很开,也就不会卷入战争中,平日里的生活也是很低调的,其

  • 洪秀全在位仅13年,却做出了一件“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太平天国,洪秀全

    作为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坚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当天下群雄都开始称王称帝时,他却仍然甘愿当小明王的封疆大吏。直到消灭称帝的实力派军阀陈友谅,朱元璋才在众人的拥立称吴王。此时的朱元璋,尽管占据金陵形胜之地,挟大破陈友谅的威名,不论实力声望都难有其匹,但他却没有任何称帝的企图。这并非是朱元璋不

  • 皇帝一生宠爱皇后,为什么临死前让别人弄死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北朝

    现在社会是一夫一妻制,可有些男同胞都不满足,心里想象着如果自己能像古代的帝王一样该有多好!不管是看影视,还是看一些历史资料,大都说古代的帝王有后宫佳丽三千。这些并不夸张,最出名要数唐玄宗了,别看古书中把他和杨贵妃的爱情写的惊天地、泣鬼神,可他的后宫人数可是高达4万。好了进入正题,今天要说的这位也是皇

  • 为何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没有封刘伯温为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伯温,朱元璋

    说到刘伯温,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民间关于他的传说则是多如牛毛,在这些传说里,刘伯温的形象几乎脱离了本质,被神化成了半人半仙 ,世人常将其与另一位被神化的智者相比,俗话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名智者便是诸葛亮。作为两位被民间神化的智者化身,时常有许多智斗的故事流传而出,成为民间百姓

  • 洪亮吉被免职充军 为何有人不落井下石还雪中送炭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军机大臣

    一1799年,翰林院编修洪亮吉上书军机大臣,抨击朝廷弊端,指责“言路似通而未通,吏治欲肃而未肃”,戳到了嘉庆皇帝的痛脚,差点丢了脑袋。幸好嘉庆皇帝爱惜人才,“恩旨从宽,免死,改发伊犁,交将军保宁严加管束。”洪亮吉方才留住一命。洪亮吉是清朝时期的一名学者,又是一名颇有名气的诗人,尤其擅长写山水诗。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