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慈安太后是慈禧毒杀的吗?为什么说慈禧嫌疑大?

慈安太后是慈禧毒杀的吗?为什么说慈禧嫌疑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908 更新时间:2024/1/17 7:51:46

据史料记载,咸丰帝临终前,因怕懿贵妃那拉氏以后母以子贵专权,挟制皇后,特意赐给皇后一道密旨和御赏印,并嘱咐她,若是以后懿贵妃倚仗是皇帝的生母独揽大权,胡作非为,就用密旨和御赏印制裁她。

事实上在咸丰帝去世后,慈安与慈禧两宫太后,一个不爱权,一个爱权,在政治权力方面互补,并没有产生矛盾,相反在利益方面,她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所以慈安才与慈禧站在一起,共同对付顾命八大臣,夺取最高的统治权。

可有一天,年轻健康的慈安太后突然暴亡,让慈禧成了被怀疑的对象,那么是谁杀了慈安太后?真如野史所说的那样,是慈禧毒杀了慈安太后吗?慈禧有杀慈安的动机吗?

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仔细查阅了关于慈安之死的历史资料,并针对慈安与慈禧之间的关系,列了三个原因,如下:

一、安德海之死激化两宫矛盾。同治初年,慈安与慈禧两宫太后,依靠与恭亲王联手发动政变,夺取了大清的最高统治权,实行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因为慈安太后是咸丰帝的嫡后,是正统的太后,而慈禧是母以子贵才做了太后,所以即便是皇帝的生母,在那个嫡庶有别的阶级森严的社会,慈禧对慈安除了利用,更多的还是尊重。毕竟慈禧需要慈安的支持,再加上慈安对政治权力不感兴趣,对爱好掌权的慈禧不构成威胁,所以慈安与慈禧之间还是关系很好没有矛盾的。

直到同治八年,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监安德海借采办之名,一路走来,招摇过市,沿途搜刮民脂民膏,激起了民愤。当同治帝把这件事汇报给慈安太后时,这个原本对政治权力不感兴趣的太后也愤怒了,很多人觉得慈安太后政治天分不高,又没有主见,凡事都依靠慈禧,是个懦弱的女人,其实仅凭她无子女在咸丰帝在位期间以火箭般的速度晋升为皇后,就可以看出,这个女人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只是她没有慈禧那么爱权,但并不代表她没有才干。

慈安太后建议同治帝去找山东巡抚丁宝祯,让这个人拿下安德海。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慈安太后绝非是一个如影视剧里演绎的那样,是个无能无才又懦弱的女人。相反她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清楚这件事只有山东巡抚丁宝祯可以办,就说明在她的心里,大清的这些官员,那个可以用,那个不可以用,那个可以放在什么位置,心里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她才建议同治帝去找丁宝祯处理这件事。

在处置安德海这件事上,慈安太后是果断的,也是智慧的。因为当时慈禧当权,一些地方大员不敢得罪慈禧,所以谁也不敢去碰安德海,唯有敢作敢为的丁宝祯不怕,所以慈安才让他去。慈禧知道安德海被抓一事,她以为丁宝祯不敢杀,可有了慈安太后和同治帝的手谕,再加上安德海违背大清太监不得出宫的祖制,慈禧太后也不敢为他求情。可安德海的死,让原本和睦的两宫太后有了矛盾,有了芥蒂,因慈安太后是正宫,慈禧表面上不敢得罪她,内心里因这件事已经有了想法。

其次,皇后人选的争执不下。同治帝大婚,关于皇后人选的问题,慈安与慈禧两宫太后再次起了争执,并互不相让,争执不下。慈安看中了阿鲁特氏,慈禧看中富察氏,这个时候同治帝的站队就很重要,一个是嫡母,一个是生母。如果按照红楼梦中嫡庶有别的规制,如果是贾环的婚事,赵姨娘就是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跟王夫人争,可见这个时候的慈禧已经大权在握,完全有倚仗皇帝生母的权力,压制慈安太后的想法。

可让慈禧太后意外的是同治帝的选择,这个亲生的儿子像红楼梦的里探春那样,没有选择生母,而是选择了嫡母,让慈禧太后的心里很不痛快,就把这些怨气撒在了儿媳妇阿鲁特氏的身上,并强势的不允许儿子与儿媳妇亲近,强迫儿子亲近她看中的富察氏,并暗示富察氏只要她生育皇子,就可以取代皇后。

与其说慈禧恨儿子站错队,不如说她恨慈安太后这个嫡母夺走了她的儿子,同治帝大婚皇后人选,也是慈安与慈禧两宫太后矛盾的又一升级。

然后,慈安死的突然,慈禧嫌疑最大。正当盛年的慈安太后,一直是身体健康的,却突然死去,让一些大臣就感觉到死的突然,别说外面的人,更是怀疑慈安的死是谋杀,而这个被怀疑的对象自然就是与慈安姐妹相称的慈禧太后。

那么慈禧太后有必要杀死慈安吗?

从矛盾来说,慈禧有杀慈安的动机,可从大局来看,慈禧确实没有杀慈安的必要。关于慈安之死,一些野史包括现在的一些电视剧都采用了慈禧毒杀一说,但正史上对这件事没有记载,却从其他一些文件中查到了慈安死后,慈禧的举动细节。

据记载,慈安死后,慈禧很快就通知了大臣进宫祭拜,没有掩饰,也没有隐瞒,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做好了这些事。其实慈禧这样做也是避嫌的,毕竟她与慈安太后掌握着大清的最高权力,一旦慈安去世,慈禧将会独揽大清的大权,怕被人误会是她毒杀了慈安,所以慈禧在很短的时间内,通知大臣进宫祭拜,为自己洗清嫌疑。

可因为没有官方的历史记载,不管是那个时代的人,还是今天的人们,都还是如电视剧里演绎的那样,怀疑是慈禧太后毒杀了慈安,好一个人独揽大清的权力。可这件事,除了帝师翁同龢的日记记载外,并找不到其他详细的资料,让这段疑案成为了大清的未解之谜,也让慈禧难洗毒杀慈安的嫌疑。

如果有条件,也希望如研究光绪帝的死因那样,化验慈安太后的尸骨,最终确定她的死因,也好洗清慈禧的嫌疑。但从大局来看,慈禧确实没有毒杀慈安的必要,毕竟慈安不是一个爱权的女人,对慈禧掌权也不是威胁最大的人,相反她的支持,会让慈禧在朝中的局面开展的更好,所以慈禧没有毒杀慈安的理由。

标签: 慈安,慈禧

更多文章

  • 孔甲乱政导致夏朝国力不断减弱,那么孔甲乱政的背景是怎样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甲

    从古至今孔甲乱政的故事总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孔甲是夏朝人,爱玩,信鬼神,整日游手好闲。他的父亲不降见他难成大器,又对皇位不上心,不好好治理国家,就把皇位交给了扃,扃死后将皇位传给了子廑,子廑死后又将皇位传给了孔甲,就这样孔甲登基了,孔甲乱政的故事也由此开始。孔甲是夏朝时的一位君主。孔甲乱政导致夏朝

  • 此人曾俘获敌方皇帝被称一代名将,老年却双目尽瞎,流浪街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贝利萨留

    西罗马帝国从世界地图上消失后,但作为罗马文明的延续者,东罗马帝国依然屹立在欧洲东部和亚洲西部,又称“拜占庭帝国”,首都是君士坦丁堡。不过,在历史学家眼里,东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他们被认为是同一个国家的两个不同时期。而最重要的过渡期就是查士丁尼大帝统治的三十八年,这一时期也被称作“再

  • 唐玄宗那么喜欢杨贵妃,为何立她当皇后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玄宗,杨贵妃

    杨玉环天生丽质,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宠爱。为博得她的欢心,唐玄宗对其要求千方百计地加以满足,不仅让她享尽荣华,连她的家人也都地位显赫,真可谓“一人得道,仙及鸡犬”。 但是为什么如此宠爱她的唐玄宗,只封她为贵妃,而不册封她为皇后呢?这一点比较奇怪,而且皇后的位子已虚悬多年了。

  • 他是朱元璋的发小,明朝开国名将,却被全家处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周德兴,徐达

    在明朝开国功臣中,有三个人的身份与众不同,他们不仅是开国元勋,且与朱元璋的非比寻常,是一起长大的发小,关系十分亲近。这三个人的命运且各不相同,有一位得以善终,有一位死于疾病,有一位却被满门抄斩!那么这三位都是谁呢?特别是这位被杀的,他为何有如此悲惨的结局?且看【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独孤雁一一道来!朱元

  •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真实样子,跟我们现在的车有什么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刘备,木牛流马

    看过三国演义,我们都了解到木牛流马是诸葛亮发明制造的。诸葛亮制作木牛的目的是通过车辆难以通行的栈道。栈道上为什么车通不过去呢?是因为栈道的路太陡,非常曲折,有台阶;这是栈道区别其它道路的地方。而栈道上的很多路段是可以通过车辆的,那么要解决栈道上运输粮食的最佳方案是,保持优点,改进缺点,做一辆车,使其

  • 明朝皇帝——朱元璋在位期间的奇闻异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朱元璋,

    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立新王朝以后,有很多儿时的伙伴及邻居,纷纷前往京城求见他,寄希望于他念在儿时之情及乡土之情,能够给这些穷亲戚朋友安排职位或是赏赐些土地钱粮。有一天,一儿时的玩伴从安徽老家赶到南京找他,朱元璋十分高兴,马上放下手中的事情,好吃吃喝的款待了他。在吃饭时,小伙伴向朱元璋介绍了家乡

  • 历史上清朝一位悲催驸马,想自杀都不可能,连死都成为奢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和珅,

    对于古代大多数人来说,娶公主、当驸马,无疑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情。从此就能鲤鱼跳龙门,可以拥有享不尽的人间富贵。在各个朝代,驸马都是一个稀缺名额。到了清朝,这个名额更为稀少。因为其他朝代,还常常会有把宗室子女,或者养女封为公主的情况。但在清朝,一般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被封为公主。少数几个,也只有皇帝的

  • 清朝康熙是真爱学习吗?还是只是表演给别人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康熙

    我们了解的康熙,是战功赫赫、为政勤勉的千古一帝,但康熙还有不为大多数人了解的一面,那就是热爱学习,数学成绩超好的学霸。康熙喜欢念书,他也赶上了好时代,这时候好多西方传教士千里迢迢来到了中国。他们跟皇上套近乎是想传教,可惜康熙对教义没有兴

  • 大清最牛王爷,居然当着慈禧太后的面毒打慈禧的红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慈禧

    清朝光绪年间,北京城唱京剧最有名的丑角要数刘赶三,刘赶三表演起来嗓音清亮,念白脆爽,做表传神,是“同光十三绝”之一。而且刘赶三为人风趣幽默,即使是在唱戏表演的时候也依然保持这种风格,经常逗得慈禧开心不已,因此深受慈禧太后的喜欢,是有名的大红人。然而有一次刘赶三在唱戏的时候却因为口无遮拦,犯了大忌,从

  • 此人比吴三桂更可恨,剃发令的罪魁祸首,最终全家被杀暴尸大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崇祯

    明朝有许多颇具气节的读书人,但到了末年,也有很多没骨气的大臣,这其中以孙之獬最为臭名昭著。孙之獬出生于1591年,字龙拂,山东省淄川县人,天启二年进士。我一直怀疑这哥们缺骨头,属草的,他的人生就像草一样随风倾倒,哪边势强就倒向哪边。他刚参加工作哪会儿,明朝正是魏宗贤及其阉党得势,孙之獬于是投靠阉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