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晏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齐国的君主都喜欢他呢

晏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齐国的君主都喜欢他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800 更新时间:2024/1/17 4:03:0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晏婴的为人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不会说什么君君臣臣

晏婴的狡诈之处,在于他不是孔子那般因循守旧的夫子脾气,不会整天之乎者也,也不会说什么君君臣臣,如果严格按照孔子的君臣之礼,晏婴绝对不是什么好臣子。晏婴历任三代齐君,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代,晏婴都在齐国朝堂为官,而且都是能够亲近齐国君主的臣子。《左传》载:“姜入于室,与崔子自侧户出……公逾墙。又射之,中股,反队,遂弑之”,齐灵公因与崔杼的老婆有私情,为崔杼所憎,遂为其所弑。当时晏婴听说齐灵公被弑,跑到崔杼家中去吊唁齐灵公,《史书》所载是:“枕公尸而哭,三踊而出”,也就是痛哭一场,对这种弑君之事,也就放任自流,史书中没有看到晏婴有更多的举动,比如发动大臣们推进剿乱行动。

晏婴这个人身高不够,但智慧是超群的,而且口才极好,后来也被齐国国君任命为外交使臣。在出使楚国的时候,楚国人以晏婴矮小而想要羞辱他,史书中说的是“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楚国人想以晏婴矮小为由,让他钻狗洞,这对普通人尚且是羞辱,而作为外交使节的晏婴,则更为过甚。但晏婴则说:“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只言片语即将楚国人说得哑口无言,是回答呢还是回答呢还是回答呢?楚国人只有让晏婴从大门,也就是堂堂正正的走进楚国。

这次出使记录在《晏子春秋》中,也是晏婴最为后世所称赞的际遇。当时的中原格局是,晋国独强,楚国受吴国之侵扰,与晋国形成言和。但历经数十年战乱的晋楚称霸只是进入半场而已,晋国六卿坐大,晋昭公虽有余力却无法权力分割的结局,国家大权旁落到了赵、魏、韩、智、范、中行六家手中。此时齐景公遂有复兴桓公之志,但若要称霸中原,则要结好南方的楚国,以牵制中原列国。但南方的楚国对齐国的态度当然心知肚明,无非是外交政治而已,尤其是楚国此时也是处于外忧内患之际,外有晋国窥伺和吴国骚扰,内有公子争位之事。晏婴出使楚国的时间,大概就在楚康王、郏敖和楚灵王时期,楚国也是缺乏明智之君,因此轻蔑齐国使臣,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晏婴进入楚国朝堂之时,楚王可能对晏婴之貌有所耳闻,尤其是对齐国之事本来也没有什么好感,在楚国人的眼中,那些中原列国的国君们,多年以来都曾是自己的敌人。楚王对齐国自然也没有什么好感,对晏婴就想要戏谑一番。史书载:“齐无人耶?”这是楚王讽刺齐国派遣晏婴这样的人来楚国出使,他当然不知道晏婴这个人的能力,只是凭借外貌就判定其人,可谓是鲁莽。《论语》载:“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什么意思呢?这个是孔子的原话,说的是臣子要对君主前辈,要有尊卑上下的礼节,这种礼制不止一国,即便敌国君主与外国使臣相见,互相之间也是要遵从这种礼节的。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既然楚王对晏婴没有根本的尊崇,晏婴这个人本来就不是儒家,也不会尊重楚王,反击之语更是刻薄到底。当楚王安排臣下找了个齐国户籍的盗贼到堂上来时,顺口就说齐国人产盗贼。晏婴则回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即是把楚国说成是产盗贼的来源,说是水土不好,在齐国是好人,到楚国就变成盗贼,这对楚国简直是更大的羞辱。此处也可看出,晏婴绝非那种遵守周礼礼制的好臣子,面对羞辱之辞,随时可能摔袖子走人,走之前还要反驳得你体无完肤才好,这就跟当时的孔子不同,孔子走到哪里似乎都是温文尔雅的,即便不被诸侯所看重,也就是带着徒弟们,安安静静的走掉就是,不可能会是晏婴这般性格。后来孔子到齐国想要当官,晏婴就极力反对,可说两人本来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晏婴这个人,在史书中与管仲并称,当然不单纯在于其毒蛇嘴,做使臣也好,管理国政也罢,晏婴都是颇有手段的。有一次齐景公命令修筑高台,搞得齐国民众苦不堪言,晏婴就到朝中觐见,并最终劝服齐景公撤销修建高台的命令,得到允准后的晏婴不是马上跑到工地上去宣布,而是跑到工地上催促执行官员,还狠毒的抽打那些偷懒的民工,等到打得累了才回到家中,安排传令官到工地上去下令停止施工。民工们终于可以回到家中,听闻这个消息后,民工们如遇大赦般,可谓是对齐景公感恩戴德,但对晏婴这个人就恨得咬牙切齿,他们哪里知道能够回家,完全都是晏婴的功劳,真正的罪人才是那个齐景公。晏婴是把贤名给了君主,恶名留给了自己而已。因此来说,几代君主甚至后世的君主们,对晏婴这样的人才是求之不得的。

标签: 战国齐国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年少有为的周瑜真的是气量狭小之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周瑜,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周瑜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赤壁前夕,诸葛亮被周瑜挤兑的事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给你“草船借箭”了,事情简单的经过就是孙刘联军没有羽箭了,要求诸葛亮十天完成十万支箭,并立军令状。这是个要命的活,干不好脑袋落地的。诸葛亮掐指一算,我三天就能造好。周瑜欣喜若狂,感觉

  • 关羽被孙权所杀,曹操为何给予厚葬?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权,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孙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一部三国可以让人研究一辈子,这可绝不是浪得虚名的谬赞。关羽首级的处理,正是魏蜀吴三国博弈中最精彩的一段。在演义中,关羽是有神力的。孙权夺取荆州后的庆功宴上,关羽显圣,附身吕蒙,大骂孙权:“碧眼小儿!紫髯鼠辈!”然后,推倒孙权,坐上了主

  • 朱允炆为什么不用耿炳文来低于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允炆,明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这一员大将足够抵挡朱棣, 为何朱允炆弃而不用?很多人在读《明史》时,对于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皇帝朱允炆的一个举动大惑不解:放着爷爷朱元璋留下的一人不用,却无限信任“军事白痴”、“逃跑将军”李景隆。朱元璋做皇帝后,跟他一起打天下的“老铁”,都被送到地下睡觉了

  • 卫绾公正廉洁,汉武帝为什么要罢免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卫绾,西汉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卫绾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建陵侯卫绾是代郡大陵人,因为善于驾车而当了郎官,跟随文帝,后来又因为连续立功,升为中郎将。卫馆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但他忠厚谨严的品性是其他一般大臣所不能比的。景帝做太子时,有一次招呼文帝身边的人一起喝酒,卫绾称生病没来参

  • 三国时的历史的人那么多,为何司马懿笑到最后?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司马懿,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司马懿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一、守弱一提司马懿,许多人都必说,他太能忍或装,所以骗过了曹操,熬死了诸葛亮,最终笑傲三国。可问题是,稍有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做人真能忍一步就海阔天空,装一下便艳阳高照?因为通常情况下,只会换来人家的得寸进尺。所以,司

  • 常遇春明朝第一猛将,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常遇春,明朝

    明朝第一猛将常遇春,为何40岁却突然暴毙?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伊始,其手下猛将如云,但若论及个人综合爆发力,单枪匹马在数万敌营之中如入无人之境的将领非常遇春莫属。常遇春,字伯仁,号衡燕,凤阳怀远县人。早年的常遇春武艺高超、膂力过人,怀揣有济世安民匡扶天下

  • 吕布为何会败给曹操?吕布败亡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吕布

    吕布为何会败给曹操?吕布败亡的原因有哪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吕布是汉末三国时期人,吕布是三国第一勇将。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建安三年,吕布被曹操打败,与陈宫、高顺都被处以绞刑,首级被送到许都集市示众。吕布因其勇武被并州刺史

  • 朱文正到底有没有背叛朱元璋呢 揭秘其背叛的真伪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文正,朱元璋

    还不知道:朱文正为什么要背叛朱元璋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文正,是朱兴隆的儿子。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亲侄子。这人是个高干子弟,你猜的没错,他也是一个纨绔子弟。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军事才能。至正23年,陈友谅率领60万大军进攻朱文正守的洪都,朱文正向朱元璋求援,

  • 历史上死的最惨的人 因为他一个人却处死900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方孝孺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大学士方孝孺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封建社会刑法严苛,有形形色色的处死死刑犯的的方法。最普通的比如砍头、绞刑,这属于比较正常也比较普遍的。但还有更加恐怖的比如凌迟处死等,这些刑法的血腥程度简直令人发指,所以一般是用来处罚危及统治者王权的人。也许说到这里,你已经

  • 历史上最厉害的老丈人,三个女儿都贵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独孤信,隋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独孤信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中国封建社会,有句俗话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那个时候的离婚率不像现在这么高,因为男尊女卑,所以一个女子即使嫁给乞丐,也要无怨无悔的跟他过一辈子。所以,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老丈人看人的眼光,那么,怎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