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上官仪深的两朝皇帝重用,他是怎么死在女人手上的?

上官仪深的两朝皇帝重用,他是怎么死在女人手上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645 更新时间:2024/1/13 15:32:1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宰相上官仪:深的两朝皇帝重用,最终却死在女人手中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上官仪是唐朝通过科华选出来的第一代宰相,在科考中,他考了全国第三、但由于文采出众年纪尚轻,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点,让他当了弘文馆直学士,在众多待臣中,上官仪是最年轻也最唐太宗喜欢的,每次宴会群臣,他必定会带上上官仪,让其在宴会上吟诗作对。上官仪也没有让唐太宗失望,据史料记载,他为文格调华美,丰满雅致,旨意超然,不仅唐太宗喜爱群臣也无不敬服。

可以说,唐太宗就是上官仪的贵人,没有他的科举选才制度,也许就没有上官仪高居庙堂的机会,没有他的爱才惜才,上官仪纵然有满腹才华,也会因为他的身份地位不受重视而被理没。毕竟,上官仪再有才,也远远不及诗仙李白,所以李白可以鄙弃功名,过着闲云野鹤式不受束缚的生活,上官仪却不行。写诗,他不及李白,但是写奏折他可是比李白强多了,这注定了他的才华要与政治为伍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有了唐朝皇室这个强大的后台、有了唐太宗的赏识,他才有幸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御用文人",然而,这也为他最后被杀埋下了伏笔。

因上官仪极受唐太宗器重,唐太宗死后,李治将其升为秘书少监,之后又将其升为西台侍郎。太宗在位时,上官仪虽然受宠,但也仅仅是以一个文人的身份而已,当时他的最高成就就是参与了《晋书》的编写。到了唐高宗李治这儿,上官仪已经进人最高领导中枢,参与政事。古代读书人的终极梦想是什么?无非就是通过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然后"治国平天下",讲到底,就是为了参政。上官仪能轻松拥有这等殊荣,该令当时多少郁郁不得志的读书人羡慕啊!然而,福兮祸所伏,我们都知道,伴君如伴虎,今日朝廷上的宠臣,明日就可能成了利刃下的亡魂。

其实,高宗李治对于上官仪的赏识和宠爱,并非完全受其父唐太宗的影响,他自己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另外,在迎娶武娟娘,也就是后来的武则天时,上官仪拟写的诏书为他粉饰了"乱伦"这一事实。武娟娘本是李治父亲太宗的妃子,太宗过世之前,李治就与其有了感情。登基后,李治准备册封她为皇后,命令上官仪拟写诏书。上官仪一生写诏书无数,以他的文采,要帮皇帝写一篇立后的诏书并不是难事。但这一次却不一样,因为按辈分算起来,李治将要迎娶的皇后正是自己的庶母,一旦昭告天下李家皇室颜面何在?

上官仪也绝非庸常之辈,对这个难题经过一番思索后,诏书就拟好了。送给李治过目,他也直夸写得好,为何?原来,在诏书中,上官仪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典故,说的是汉宣帝就曾把内宫的王政君赐给太子,太子继位后,王政君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后。有先人的典范在前,李治娶武媚娘就不会给世人落下笑柄了。上官仪帮了李治和武则天一次大忙,后来也帮李治解决了不少棘手问题,唐高宗夫妻二人当然会对他心存感激,李治有什么难题,也会不时地问下上官仪。然而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的道理,而这一出错却夺走了上官仪的性命。

在李世民的众多皇子中,李治不仅算不上出众,甚至资质还有一点愚钝,然而正因为皇子太多,其他有能力的都在争夺皇位的过程中锋芒毕露,给自己招来了祸端,结果就让李治捡了大便宜。李治在武则天这位强势的妻子面前,他基本上言听计从,无形中导致武则天的权势越来越大。当李治问如何制止武则天继续扩大势力的行为时,他说了一句话,也因此丢了性命。他说:"皇后专恣,海内所不与,请废之"。

上官仪这个致命的缺点“单纯”,这与他的仕途太过顺利,基本上不需要通过勾心斗角来博取官位也有关系。李治于是就采取这个意见,并让上官仪起草诏书,废除武则天。武则天很快就得知了这个消息。上官仪的废后诏书笔墨未干,武则天已站在了李治的面前一番哭诉,李治惧内的本性流露出来,面对武则天的质问,他战战兢兢地供出了上官仪——“这是上官仪的主意”。为官半生,上官仪与武则天有交集,但无冲突,这第一次冲突,也成了最后一次。不久,武则天给上官仪安了个"逆反"的罪名,将其斩首。

上官仪一位饱读诗书的文人,也是唐朝第一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其文采出众,擅长写诗、写奏折而颇受唐太宗唐高宗两代皇帝的器重。他创造的“上官体”虽显呆板,但正因为有了一定的程式,使后来学诗的人有了范本可寻,却也承上下,推动诗歌形式走向了规范。我们在欣赏李白诗歌狂放的同时,不妨品味一下“上官体”的严谨。诗人只是他的第二身份,他的人生目标,是从政。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前一刻还是宠臣的上官仪,后一刻就被他的主子李治完完全全抛弃了,落得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政治的泥潭深不可测,上官仪最后死在了“政治”二字上。

他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忠臣,但他不是一个审时度势的谋臣。

标签: 上官仪唐朝

更多文章

  • 李义府作为武则天的第一心腹,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义府,唐朝

    武则天的第一心腹李义府究竟是怎么死的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众所周知,李义府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个支持武则天当皇后的人。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形状可怕,丑陋凶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确实需要勇气。李义府既

  • 安庆绪是什么样的人?他这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安庆绪,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安庆绪一生经历了什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安庆绪是安禄山的第二个儿子。母亲康氏是安禄山的元配妻子。安庆绪善于骑马射箭,得到安禄山的偏爱。还不满二十岁,就获得鸿胪卿官衔,兼任广阳太守。他原名叫仁执,玄宗赐名叫庆绪,安排在安禄山手下当都知兵马使。

  • 曹操的治世能力到底有多强 看看他是怎么对付匈奴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曹操

    还不知道:曹操是如何对待匈奴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话是针对于曹操最贴合的评价。不过对于曹操此人,很多人只通过《三国演义》看到了他的奸猾,他的能干表现在哪,却表示没有看出来。治世的能力,无非是从两个方面体现的——内政,外交。内政方

  • 没有想到他针对匈奴人的两个政策 竟然在东西方掀起如此大的波澜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曹操

    还不知道:曹操是如何针对匈奴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四方,大汉皇室颓废。曹操从涿郡起兵,逐渐从诸侯中崛起。建安5年,曹操在消灭了吕布后,又把自己的发小袁绍给收拾了。打败了袁绍,曹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可以说大汉的疆土 有一多半已经

  • 陈顼有多少后代?历史上生育儿子最多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陈顼,南北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南朝皇帝陈顼:历史上生育儿子最多的皇帝!公元530年的七月初六,南朝皇族诞下一奇异男婴,该婴儿一出生就与别的婴儿不同,该男婴不仅较普通婴儿更大,而且其手脚颀长,长到什么程度呢,史载:其手臂垂下来竟能盖过膝盖。这个天生异相的男婴,正是日后南朝在位最久的皇帝陈顼

  • 陈伯宗是什么人?他是怎么被废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陈伯宗,南北朝

    陈顼权欲滋生野心,废除陈伯宗自立为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我们总是说人总是有好有坏的,那么肯定也有有能力的和没能力的人;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我们中华历史上来说,有些位置只有有能力的人才可以居之。所以即使有的人得天独厚生来就高人一等,但是没有足够的能力他是没有办法守住自己的位

  • 历史上第一个因为吃了长生不老药而死掉的皇帝——晋哀帝司马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晋朝,司马丕

    还不知道:司马丕是怎么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所谓法帖,就是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淳化阁帖》共10卷,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

  • 大顺政权和满清政权相比 为何吴三桂会现在后者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满清,吴三桂

    还不知道:吴三桂为什么选择了满清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部《三国演义》,让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为人们熟知。其实,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时期都不比三国差,甚至比三国时期还要精彩,比如今天我想说的明末清初。明末清初这段历史可能没有三国时期知名度高,但论精彩程度和影响力

  • 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孤木难支,还好此时又出现一个“镇北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王平

    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孤木难支,还好此时又出现一个“镇北大将军”!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当时刘备征伐东吴这一战耗尽了蜀汉逐鹿天下之力,无奈只好在白帝城暂居,将一个千疮百孔的蜀汉政权和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交到了诸葛的手上。现在临危受命,纵然是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也有点力不从心,毕竟自己看好的

  • 夏侯渊:虎步关右的主帅干起了小兵的工作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夏侯渊,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虎步关右的夏侯渊为何被杀?一声长叹,主帅干起了小兵的工作。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曹魏宗室第一代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四大名将中,曹操最器重的是和他关系最近的夏侯惇(曹操和夏侯惇同一个祖父,其余三人同一个曾祖父),从给予的职位和爵位来看夏侯渊最低,他直到212年才被封侯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