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和曹操的逆袭相比,谁的优势大?为什么?

刘备和曹操的逆袭相比,谁的优势大?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775 更新时间:2023/12/13 16:29:49

你家八辈子贫农,到你终于上了大学,隔壁老王的孩子和你发小,老王是副部级以上干部,老王的儿子也上了大学。十年后,你还在挣扎这还房贷,连中产的地位能不能保住,都很成问题。有一天,你在电视上看到,老王的儿子已经是处级干部了。你觉得奇怪吗?

一点都不奇怪。这就是传说中的阶层固化,老子英雄儿好汉,人家的出身跟你不一样,起跑线不一样。同样是跑马拉松,你从零起步,人家已经在半路等着你了。因为你爹没替你跑,而人家他爹已经替儿子跑了大半路程,儿子接着他跑就行了。

现在好歹你和老王的儿子还能在高考这个舞台上,相对公平的竞争,虽然人家有钱上各种辅导班,你没钱只能自己冷馒头就咸菜喝白开水刷题,但好歹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个形式平等还在,所以你只要天赋不错,加上自己后天拼命,多少还是能往上走一点,替儿子跑一段。

东汉就不同了,东汉还是讲究出身的社会。你八辈子贫农,你上什么大学?大学是你这种人能上的,要上大学你得有家学渊源,要世守一经,你爹是郡功曹,你当郡功曹的机会就大。你爹是郡守,你当个二千石的机会也就大。你家四世三公,那你就不用发愁了,哪怕你资质再平庸,只要你不是太蠢,早晚都能混个三公。

曹操就是隔壁老王家的孩子,刘备就是你。曹操从小在京城洛阳上的太学,和四世三公的袁绍出身的等人都是发小、同学,你在老家上个私塾还没钱,因为你爹死了,你母亲守寡,能把你养活成人就不错了,上学的事不敢想。好在你们村有个有钱人觉得你是个好苗子,将来维护世界和平就靠你了,所以他出钱供你上了几年书。

曹操太学上完,就开始出仕当官了。而你上了几年私塾,没人资助你了,你没办法维持生计,只好去砍点芦苇杆子编织草席、草鞋,挣点钱糊口。曹操在京城和袁绍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家国天下,苍生百姓,你还在为下一顿饭去哪儿找发愁。

朝廷无道,苍生涂炭,黄巾起义,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在京城的曹操觉得,老子准备了几十年,就等着今天呢,我的机会终于来了。以前我靠太监爷爷,现在我要靠自己在战场上立功,剿灭黄巾来给自己挣功名了,封侯拜相也不是没有可能。你在老家集市上卖草席草鞋,碰到一个卖肉的,一个卖粮食的,聊了一下,觉得咱们也可以白手起家创业,打黄巾升级,混个官身。

曹操回到老家,把自己的宗族兄弟召集起来,喝酒聊天,完了说哥有个大项目,哥儿几个看看行不行,愿意的就入个股,不愿意就算了,将来上市了大家都是股东。这个项目是什么呢?现在黄巾猖獗,天下大乱,哥准备起兵剿灭黄巾,为朝廷分忧,拯救天下苍生,你们家里的家丁、庄园奴隶什么的,都可以当兵,你们都可以带资入股。搞成了将来建立霸业,大家都可以封妻荫子。弟兄们一听,这项目不错,就跟着大哥干了。于是变卖家产,招兵买马,很快就弄了几千上万人,就开始干起来了。

刘备和关羽张飞在集市上聊完,还不尽兴,去张飞家里接着聊,聊完决定也起兵。但是没钱,怎么办呢?张飞是个做生意的小地主,把自己的家产都卖了,招募人马,搞了几百个人,也就算是起兵了。刚好朝廷任命的负责剿灭黄巾的统帅卢植以前给你教过书,你决定去投奔他。

曹操起兵带来的人差不都够一个师的规模,所以在战争中的贡献也大。战争结束的时候,他的功劳也够了,加上他的出身也好,上下疏通,就捞了个济南相,没多久就升任东郡太守,就已经是二千石的大官了。

刘备也跟着打黄巾升级,但是他带来的人马太少,在卢植的部队里其实就是个连长、营长级别,所以到战争结束,功劳也没多大,朝廷就给了个安喜县尉的工作。就这样,没过多久,上级派人来检查工作,态度不好,你还一怒之下,把上级派来的人捆起来抽了一顿鞭子,完了挂冠而去,闯荡江湖去了。

刘备先到京城混了一段时间,灵帝末年,曹操回老家沛国,刘备也跟着一起去了。灵帝死后,何进想诛十常侍,派都尉毋丘毅到徐州下属的丹阳去招募兵马,刘备当时就跟着毋丘毅一起招兵去了。到下邳的时候,招兵的一行人遇到黄巾,刘备奋力杀贼有功,又被任命为下密丞,之后改为高唐尉,不久后升为县令。

等到董卓之乱的时候,曹操已经能够以东郡太守的身份参与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的行动,而这时候的刘备还是高唐县令,能带去参与讨伐董卓的只有关张二将以及数量很少的军队,所以也没多少人把他当回事。

所以当曹操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自己的根据地的时候,刘备还在屌丝逆袭的路上艰难跋涉。等到曹操都已经剪灭群雄,基本完成了对北方中原地区的统一,刘备才终于在荆州站住了脚,开始进取益州,攻占汉中,也建立了一方霸业。对一个出身低微的草席草鞋贩子来说,能做到这一步,也已经很不容易了。

标签: 刘备曹操张飞袁绍董卓

更多文章

  • 他是凌烟阁最惨功臣,跟随唐太宗立下汗马功劳,却被诬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凌烟阁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为褒奖开国功臣,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奉入凌烟阁中。在这二十四人中,有一位的下场最惨,他被人诬陷谋反,李世民不见真伪,将其处死,但很快他就后悔了。不过唐太宗是个好面子的皇帝,最终也没有给他平反,那么此人到底是谁呢?我们知道凌烟阁中,有一位功臣也是因谋反而被杀的,他就是侯君集,不过侯君

  • 名将袁崇焕功绩累累,为什么被处以极刑?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袁崇焕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大将曾一度击退后金的进犯但是最后却被处以磔刑时,生生受了3543刀后才死去的。"那么,袁崇焕到底做了什么,能让崇祯皇帝对他恨之入骨呢?万历四十七年,袁崇焕任邵武知县时,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为民伸冤、关心辽事,在当时很受百姓喜爱。再后来,因御史侯恂举荐其有军事才能,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

  • 太史慈武力不亚于孙策,为何没能位居江东虎臣之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史慈

    太史慈大战小霸王孙策是《三国演义》里描述的最精彩的片段之一,小说描写的这段精彩故事在历史上也确实是有出处。据《三国志 太史慈》传记载“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於是解散。”这里面描述的是太史

  • 此人是雍正同母的亲兄弟,手握重兵却没有造反,雍正为何还要囚禁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清朝,雍正

    康熙在清朝的历史中算是一个厉害的皇帝,无论是平定外患还是对内治理国家,都是很厉害,更是带头开创了康乾盛世,雍正是继康熙以后的又一位清朝帝王。可是雍正的帝王之路并不是那么好走的,雍正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成为皇帝以后,对之前的那些兄弟进行了很严酷的打击,包括自己同母的亲兄弟,下面听我慢慢道来。爱新觉罗·胤禵

  • 周朝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周公借此再一次稳固的周朝的统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朝,周公

    灭商后的第三年,周武王死后,其子姬诵继位,就是"成王",周公就辅助成王理政。周公担心成王年少,贪图安逸,便写了一篇《无逸》,劝勉成王:要懂得勤劳辛苦的好处,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要学习商代几个贤王和周文王的榜样,爱护百姓,励精图治。反之,不关心百姓疾苦,一味骄奢淫逸,就不会得到好下场。他举例说:当年殷王

  • 汉朝的这位皇帝,即位130天就被毒死,死后只能葬入太监墓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汉少帝

    东汉中平六年(189年)春,汉灵帝刘宏驾崩,葬于文陵。灵帝在位的二十年中,宦官开始专权,张让、赵忠、段珪等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致使朝政日非,盗贼蜂起。为了供自己享乐,灵帝巧立名目搜刮钱财,又设置西园,甚至卖官鬻爵,公开宣布可以花钱买到所有官职 ,甚至求官的人可以估价投标,出价最高的人就可中

  • 王勃到底多聪明?为什么说他的才华不下于李白?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勃

    上千年过去了,唐诗因其独特的魅力,备受后世人的喜爱,就算是几岁的孩子,都能张口背诵出几首唐诗。诗仙李白,无疑是唐代最有名的诗人,甚至没有之一,不仅有着无与伦比的才华,还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即使仕途不尽如意,却能以洒脱的姿态面对。在初唐时期,曾有一位天才,他的才华不输李白,六岁便能下笔成诗,16岁就被皇

  • 此人杀尽贪官污吏,两年间统一国家,为什么史书上却记载坏名声?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尔朱荣

    北魏太原王、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尔朱荣(493~530),既是惊才绝世却天不假年的一代枭雄,亦是行事暴虐杀人如草的乱世屠夫。他的名字,因一场对朝官士人的空前屠杀,而在史书中留下千秋骂名。尔朱荣本为秀容部契胡贵族,生得肤色洁白、容貌秀美,自幼便明决善断,娶北魏宗室女为妻。他趁北魏帝国天下纷乱、民变四起时

  • 隋炀帝为什么打高句丽?真的是好大喜功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隋炀帝

    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痛恨高句丽的朝代。隋朝公元581年建立,公元618年灭亡,短短38年,隋朝发动了四次对高句丽的征伐,平均每9年就征讨一次。隋朝很快被农民起义攻灭和四次征伐高句丽,尤其是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致使民怨沸腾,民不聊生有关。公元589年隋朝消灭南方的陈朝完成中原一统,这是继秦汉晋以来的第四个

  • 明史刘珝传记,刘珝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刘珝

    刘珝(1426——1490),字叔温,号古直。明代青州府寿光县阳河里(现青州市高柳镇阳河村)人。1448年(正统十三年)进士,授编修。天顺时任太子(即后来的宪宗)侍讲。宪宗即位后,以东官旧僚升任太常卿,兼侍读学士。1474年(成化十年)升吏部左侍郎,充讲官如故。翌年兼翰林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宪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