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逼死建文帝,明朝文物证明他做得没错

朱棣逼死建文帝,明朝文物证明他做得没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044 更新时间:2023/12/26 12:34:03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个处境颇为尴尬的皇帝。

一方面,他在位期间,锐意进取,励精图治,五征漠北,七下西洋,明朝综合国力臻于极盛。

文治武功仅次于开国皇帝朱元璋,是明朝乃至整个封建时代都不多见的贤明之君,无愧于一代雄主之称。

但另一方面,他当这个明朝皇帝,却名不正言不顺。

朱元璋生前确定的继承人,是皇太子朱标

朱标因病早逝,按照封建时代帝位传承的基本规则,朱标之子朱允炆递补成为皇位继承人。

朱元璋临死前,在遗诏中也声明“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

从法理上确立了朱允炆的合法继承人身份。朱允炆也因此得以登基,成为大明王朝第二任皇帝建文帝。

《明史》记载,建文帝这个人,“天资仁厚,亲贤好学”,和他爸爸朱标一样,性格偏于宽厚文静。

他在位期间,致力于革除朱元璋留下的严刑峻法,任选贤能、爱惜民力。

“赐天下明年田租之半,释黥军及囚徒还乡里”,“重农桑,兴学校,考察官吏,振罹灾贫民,蠲荒田租”。

“罢天下诸司不急务”。洪武年间的苛酷戾气一扫而光,朱元璋的“风刀霜剑严相逼”局面戛然而止。

明朝官民终于摆脱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的紧张气氛,有如沐春风之感。

然而祸起萧墙,年轻的建文帝正准备大展经纶,把大明帝国打造成他心目中的盛世,他叔叔燕王朱棣却起兵造反了。

朱棣比侄子建文帝大了十七岁,性情刚烈果断,有胆有识,很早就投身军旅,有丰富的用兵经验。

“刚果善断,能决大谋”,“少长习兵”,有一颗蓬勃的野心和敢作敢当的狠劲儿。

建文帝虽然坐拥整个明朝的国力,但他优柔寡断、保守文弱的性格。

注定了他在你死我活的皇位争霸战中,只能成为失败者。

朱棣虽然成功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如愿以偿当上了明朝皇帝。朱允炆也因此下落不明。

并且他这个皇帝还干的卓有成效,成绩斐然,但他身为藩王却以下犯上,悍然起兵夺取皇位。

属于标准的篡逆之举,严重背离了封建时代的基本纲常秩序和“忠君”大道。

尤其让他百口莫辩的是,建文帝并不是商纣王那样的昏暴之君,朱棣的篡位之举连基本道义基础都严重缺乏。

朱棣逼死建文帝,靠篡逆上台,成为他一生难以洗白的污点,乱臣贼子的黑锅他是背定了。

尽管他在任期间表现可圈可点,但他为了当上皇帝,不惜让大明朝陷入全面内战。

太平盛世变成血火疆场,难以数计的军民葬身疆场。

为了消除建文帝的残余势力,他对忠于建文帝的的大臣大开杀戒。

其凶狠暴虐、穷凶极恶之状,简直让人有朱元璋再世之感。

几百年来,对朱棣的评价呈现鲜明的两面性,在肯定他的历史功绩同时,对他的责骂和非难也从未停止。

正如《明史》所说,他“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

后人也责骂他“多疑好杀,手上沾满鲜血”。

九十年代末,朱元璋第十二子湘献王朱柏墓在湖北荆州被发现,有关部门组织考古队对朱柏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朱柏墓中,一共清理出八百八十三件珍贵文物,其中一件文物,湘献王的“谥册”,成为对朱棣篡逆之举最好的辩解。

谥册上对朱柏的一生和死因进行了简单回顾:“王聪明孝友,钟爱于父皇,比封湘藩,拱卫宗社。

建文不君,弃皇考祖训,屠戮骨肉,王以懿亲,遭毁于谗,竟至焚死。”

“谥册”记载了建文帝登基初期做过的一件恶行,即著名的建文削藩。

朱元璋把朱家子弟分封到各地做藩王,想把天下大权世世代代牢牢控制在朱家人手里。

建文帝登基后,把这些叔伯兄弟们视为不安定因素,唯恐他们犯上作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削除藩王行动。

不到一年时间,他罗织罪名,把周王、齐王、岷王、代王、湘献王五个亲王剥夺爵位,废为庶人。

其中湘献王朱柏,年方二十八岁,被建文帝诬以谋逆罪名,下令押解来京。

湘献王朱柏性情刚烈,不甘受辱,朱柏满怀悲愤,“因复痛哭”,“具衣冠赴火死,阖宫俱从之”,带着一家大小葬身烈焰。

谥册记载证实,朱柏身为朱元璋的亲儿子,一家老小无辜被逼死,且尸骨不存,堪称建文帝的一大暴行。

而燕王朱棣,就是在这种朝不保夕、人人自危的背景下,为了避免湘献王的下场,才铤而走险,愤而起兵反抗。

最初起兵目的也仅仅是为了自保。

面对建文帝的步步紧逼,面对其他兄弟相继家破人亡,面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凶险局面。

朱棣起兵的行为,简单称之为篡逆显然不符合事实,具有了争取最基本生存权的合理性。

也具有了反抗建文帝暴行的正义性。

从这个角度而言,朱棣的靖难之役做的没错,情有可原。

标签: 明朝

更多文章

  • 慈禧太后是洋务运动中保守派的代言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慈禧

    在外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之下,清政府真正感受到了工业的力量,感受到了中国几千年以来从未经历过的耻辱。就在这内忧外患,大清江山摇摇欲坠之时,一些有见识的大臣开始呼吁“师夷长技以制夷”之运动,就是学习西洋之长项为我中华所用,即西学中用,从而达到强我中华,抵御外辱之目的。这场改革,历史上称之为“洋务运动”。

  • 公元前68年的今天霍光去世,历史上第一个废掉皇帝的权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霍光

    (前68年4月21日)霍光小传:20天废立皇帝,女儿是皇后,外孙女是太后的第一功臣霍光出生于汉武帝时期,大约公元前13几年。父亲霍仲孺是河东郡(今山西临汾)的一个小县吏。霍仲孺去河东郡前,与平阳侯府的侍女私通,生下了霍光同父异母的哥哥霍去病(前140年)。侍女的姐姐卫子夫,在前139年,被送入皇宫,

  • 洪秀全为什么要用横直八尺的大雕花床宠幸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洪秀全,清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洪秀全宠幸美女,为何要用横直八尺的大雕花床?公元1853年的阳春三月,和平天国起义军霸占南京。天王洪秀全满足于半壁河山到手,开端关门当和平皇帝,全心投入到富丽堂皇的“小天堂”的营造中。洪秀全从四十一岁进南京,到1864年6月52岁时自杀,十一年中从未迈出过京城

  • 佘太君是怎么死的?她活了多少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佘太君,宋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杨家将的佘太君的传奇人生,她究竟活了多少岁,又是怎样死的?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佘太君善于骑射,在马术方面也颇有些研究。早在青年的时候,就成为朝中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女将,在与杨业成亲后,随他一同在北汉名为“杨府”的住所里居住。丈夫在外出兵打仗,那她就在府内打理好内务,不仅

  • 秦朝一统天下,横扫六国的虎狼之师,是如何炼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朝,秦穆公,商鞅

    秦朝一统天下,横扫六国的虎狼之师,是如何炼成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700多年历史的秦军,在浩荡的历史中烟消云散,以血腥始,以血腥终。而那段横扫六国的传奇,裹挟着秦朝的暴政,竟在无意间开启了一个绵延2000多年的大一统帝国。一支军队,在短短67年间,斩首181万颗人头,是什么

  • 同时和傅士仁一起降吴 为什么糜芳会遗臭万年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糜芳

    为什么糜芳遗臭万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19年,是三国名将关羽,一生中最为辉煌的一年,在这一年,他的主公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不仅将他拜为了前将军,还赋予了他假节钺的权力,使他成为了刘备麾下,地位最高的武将;同样是这一年,他出兵襄樊,不仅围

  • 继妃是陪伴努尔哈赤最久的大妃,为他生育3个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继妃,清朝

    对她是努尔哈赤唯一的继妃,生育3个子女,是陪伴努尔哈赤最久的大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很多喜欢清史的朋友对满清的婚姻制度表示很唏嘘,确实,汉俗中无法接受的婚姻观,在满清却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特别是清朝早期以前,这种奇葩的婚姻观更是比比皆是,什么“姑侄共侍

  • 董鄂氏受到了哪些恩宠?在清帝后妃中堪称是空前绝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董鄂氏,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董鄂氏所得到的恩宠,在清帝后妃中堪称是空前绝后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那么,这位皇帝的心上人董鄂氏是怎样入宫的呢?《清史稿后妃传》只作了简要的记载,说此妃为“内大臣鄂硕女,年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定冠后官。十三年八月,立为贤妃。十二月,进皇贵妃,行册立

  • 历史上最深情的皇帝之一,在位16年如同行尸走肉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元帝,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元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汉宣帝虽然是皇室子弟,但却长在民间,从小见遍了形形色色的人,吃了大大小小的亏,成为皇帝之后英明神武慧眼如炬,大事小事都蒙骗不了他,就连处理棘手的权臣霍光一族都十分的干脆利落,他所治理的时代被后世称为“孝宣之治”,而他一辈子难道就没有

  • 札木合那么厉害为什么没有统一蒙古?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札木合,元朝

    札木合的实力比成吉思汗强,为何不能统一蒙古草原?只因他好色,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成吉思汗还没有崛起的时候,最有机会称霸蒙古草原的是札木合,可他缺乏自律,因身上的两个坏毛病错失良机,不得不眼巴巴地看着成吉思汗一天天壮大,最终吞并自己后,又将整个草原吞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