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为什么没有当皇帝的命 从一件小事就能看出来

韩信为什么没有当皇帝的命 从一件小事就能看出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305 更新时间:2023/12/4 13:56:15

还不知道:韩信无皇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众所周知,彭城之战,刘邦惨败,差点小命不保,要不是韩信和萧何的努力,刘邦根本不能翻身。彭城之战后,韩信开责迂回战,开辟北方战场,逐次消灭代、赵、燕,东击田齐,南绝楚军粮道,对楚军实施侧翼迂回,最后同刘邦会师荥阳。

没想到接下来的一系列行动,韩信表现出了极高的军事才华。井陉之战,韩信以少胜多,击败了赵国名将陈馀,一战成名。之后韩信拿下赵地,又拿下齐地。拿下齐国旧地后,韩信的威望得到了顶点,成为了继刘邦、项羽之后的第三股势力。

此时的韩信,倒向谁?谁就胜利。倒向刘邦,刘邦胜利;倒向项羽,项羽胜利。所以,刘邦和项羽都想拉拢。项羽派出了自己的谋士去游说韩信,希望韩信能够助他一臂之力,不过被韩信拒绝了。

韩信说,当年我落魄的时候,前来投靠,你没有收留我,现在我发达了,你却来了,这是什么意思?

所以,韩信拒绝项羽是很坚决的。那么,韩信拒绝项羽,是否就意味着他愿意倒向刘邦呢?不一定。因为一个人的话让他曾经犹豫了。这个人就是蒯通。此人是个纵横家,类似于苏秦张仪一样的人物。

当时蒯通在韩信手下做谋士,他对韩信说,现在是他韩信夺取天下最好的时机。因为刘邦和项羽相持不下已经三年。双方都损兵折将,精疲力尽,能量耗尽,正所谓“锐气挫于险塞,而粮食竭于内府”,怨声却载于道路。他们能够动用的力量全都用完了。

韩信此时拥有齐国和赵国的旧地,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完全可以抗衡项羽和刘邦任何一方,甚至将二人一一击败都有可能。所以说,此刻韩信夺取天下、当皇帝的概率很大。

但可惜的是韩信还是倒向了刘邦,并没有割据一方,当然,他之所以这么选择,完全是士人的精神,因为刘邦曾经拉了他一把,正所谓知恩图报,这是士人的精神。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利益面前,所谓的仁义道德禁得起推敲吗?韩信的下场说明的一切,到头来还是落得个身首异处,身败名裂的下场。如果韩信泉下有知,我想他最想说的应该就是:曾经有一个可以当皇帝的机会摆在我的面前,但我没有珍惜。

那么,现在我想说的是,假设韩信当年没有投靠刘邦,而是割据一方,他能当皇帝吗?我的答案是:不能。其实,从他之后称王的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来,韩信根本没有当皇帝的命。

我们知道,韩信选择了刘邦,而刘邦也没有让韩信失望,册封他为楚王,让他回到了家乡,他的家乡刚好在他的统治之下,这也相当于衣锦还乡了。中国人爱面子,衣锦还乡肯定是要炫耀的,更何况韩信曾经那么穷,那么落魄,连吃饭的钱都没了,还被小混混欺负,受胯下之辱。

那么,韩信称王后是如何对待以前的恩人和仇人的呢?颠倒黑白。对曾经有大恩的漂母,韩信赏了千金;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亭长,韩信却仅仅只赐了百钱;更可恨的是,对于曾经让他受胯下之辱的小混混,韩信居然封了个中尉。

说实话,对于这三个人,韩信的奖赏真的是莫名其妙。对于侮辱自己的少年无赖,韩信不但没有记仇,还封了一个官给他。表面上看着好像是显示自己不计前嫌,大度容人。实际上这就是装模作样。而小混混都能一夜当官,必然造成社会不满,让楚地百姓寒心。

相反,对于接济过自己好几个月的亭长,却只给了百钱,这简直就是侮辱。虽然亭长的老婆看不起韩信,但这不是亭长的错,好歹亭长也帮助过你,你却只给了百钱。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韩信小肚鸡肠。况且亭长肯定比小混混人际关系网广,韩信如此对待,必然导致口碑很差。

至于漂母,韩信的报答是以楚王的身份,赏赐了千金。虽说千金的价值很高,但总归显得有些别扭。漂母一大把年纪了,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钱真的不是关键,他们更需要的是陪伴和照顾,而不是钱。韩信最佳的做法就是认漂母为“母亲”,这才是最高明的做法,这样做必然能博得楚地百姓的一片好评。

所以说,就从韩信这一自相矛盾封赏的小事就可以看出他没有皇帝命,比刘邦要差远了,刘邦能够赏罚分明,谁有功就赏赐,有过就惩罚,而且政治智慧高明。如果换做刘邦他肯定不会赏赐一个曾经侮辱自己、让自己受奇耻大辱的人。

刘邦估计会把漂母接入王宫当母亲奉养,不计前嫌的封赏亭长并赐予高官厚禄,再把侮辱过自己的地痞恶霸当作典型进行处罚,此次自然能够赢得底层百姓的人心。

可惜韩信不是刘邦,没有刘邦的政治智慧,这就注定了韩信当不了皇帝。

标签: 韩信汉朝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为何一生没立皇后?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秦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秦始皇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秦始皇,一个几千年来都备受争议的人,他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多民族国家,他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但另一边他又苛政虐民,焚书坑儒,毁民心智,追求“长生不死”。但大家有没有

  • 燕国国君燕昭王是个怎样的人?揭秘他与乐毅的君臣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燕昭王,战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燕昭王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前280年,燕国王宫,这天又有人向燕昭王进谗言,说率领燕军灭掉齐国的大将乐毅其实想背叛燕国,在齐国自立为王,所以才没攻下最后两座孤城。燕昭王这已经记不清这是这个月第几波向他进谗言的人了,耳朵都要被这些话给

  • 湘军打败太平军之后,洪秀全的儿子洪天富贵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洪天富贵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洪秀全的儿子洪天富贵的结局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1862年5月,曾国藩围攻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太平军和湘军总共几十万人,双方奋战了两年,终于以湘军的胜利告终。湘军炸开了天京的城墙,将士们疯狂涌入,将天京城夷为了平地......都说太平军残忍,曾国藩

  • 霍去病和匈奴到底是什么关系 霍去病为什么能将匈奴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霍去病,匈奴

    还不知道:霍去病和匈奴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霍去病无疑是汉朝时期最为厉害的武将,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将之一,不可否认的是,现如今看来,假如汉朝没有霍去病,那么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结局就不一定是什么样了。只可惜的是,霍去病仅仅活了24岁就去世了,这无疑是汉朝的损失

  • 洪秀全一口气封了三千多个“王”,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洪秀全,清朝

    你真的了解洪秀全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封建社会,能够成为“王”,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人人羡慕。但是,在太平天国,“王”就不值钱了,没准在菜市场里也能碰到王。起初,洪秀全分封了东、西、南、北,翼王,但是随着这些王的权利越来越大,自己的统治也受到了威胁。为了分化王的权利,

  • 雍正处死八爷,八爷福晋说了一句话很尴尬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雍正,清朝

    你真的了解雍正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清朝是中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社会,前后有十几位“皇帝”,其中有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康熙,也有被称为末世皇帝的溥仪,更有晚期掌权的太后“慈禧”,总之因为清朝距离近代的时间较近,不少的清宫秘史也是在民间流传的最为广泛。要说清朝的这些皇帝之中,我认为最

  •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最后为何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周亚夫,西汉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周亚夫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周亚夫出身显赫,算是“官二代”,他的父亲是西汉开国功臣周勃,当年汉文帝就是周勃等人选择推立。周勃死后,爵位由其子周胜之承袭,但是周胜之娶了公主,和公主的关系很差,后来“坐杀人,国除”。于是,汉文帝在周勃的儿子中选择了担任河内太

  • 出身平民的一介无赖,刘裕为何能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裕,南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裕的故事,欢迎关注哦。420年6月,晋恭帝司马德文被迫禅位,皇位由大将刘裕继承,至此东晋宣告灭亡,刘宋政权正式建立。众所周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士族的时代,刘裕出身平民,年轻时就是一介无赖,他为何能在门阀政治中脱颖而出,篡夺晋朝的江山,这背后到底有哪些

  • 清代名臣纪晓岚,历史上真正的他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纪晓岚,清朝

    纪晓岚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起清代名臣纪晓岚,相信大家都会想到电视剧中那位时刻离不开烟杆,与大贪官和坤各种斗智斗勇的纪大人。在电视剧中,纪晓岚是位酷爱抽烟、疾恶如仇的清官,他痛恨官场的腐败风气 ,关心百姓疾苦,同时运用自己的力量和当时权倾朝野的大贪官和坤斗智

  • 雍正反腐措施都有哪些 火耗归公只是其中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反腐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雍正反腐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清朝乃至中国历代皇帝中,雍正皇帝无疑是反腐力度最大、措施最得力的皇帝之一,同时也是反腐成效最为显著的皇帝。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初一,是传统的春节,举国欢庆的日子。而雍正皇帝并没有沉浸在欢度春节的气氛中,而是在这一天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