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万历皇帝为什么早年就开始寻找陵寝了?

万历皇帝为什么早年就开始寻找陵寝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178 更新时间:2023/12/18 4:07:21

万历皇帝为什么早年就开始寻找陵寝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万历十一年,也就是1583年,刚刚年满21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就放下了自己手头上的事物,专门来到了大明王朝皇帝的陵寝集合地天寿山。此次来到天寿山除了祭祀列祖列宗之外,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这位年轻的皇帝还要给自己寻找陵寝。此前,按照万历的意图部署,内阁首辅张四维预先派出礼部、工部大臣和钦天监和风水先生到天寿山附近进行选址勘测。

几天后,礼部官员将勘测结果向神宗汇报,并大体选择三处供皇帝选择。

在天寿山,神宗陪同两宫皇太后一同前往天寿山向大明几位皇帝陵寝进行参谒,随即在官员的簇拥下来到了三处候选地。到底选择哪处,这位年轻皇帝也茫然无措,但是这种提前选择身后藏地的大事又不能草率定夺。于是神宗命令通政司官员梁子琦继续对地形进行考察。梁子琦先后多次前往天寿山,第一次会同南京刑部尚书陈道基前往,二人却因选址发生争执;第二次与钦天监官员及风水先生同往,结果又是木匠多了不好盖房,又发生了争执不下。第三次是礼部尚书前往查看依旧没能统一意见。

通政司的参议梁子琦干脆上疏弹劾礼部尚书,因此事又牵连到首辅申时行,可见大明在万历时期已经到了凡事都要争论一番的地步。申时行上疏指责梁子琦三次选择陵寝地都与人发生争执,此次又借口徐学谟与自己有姻亲关系,诬告“附势植党”。神宗着急的是迟迟选择不定的陵寝而焦急万分,不想此事继续纠缠不清,便批示“梁子琦挟私渎奏,著罚俸三个月”将此事淡化下去,以加快陵寝的选址。此后在神宗的亲自推动下继续要求各部联合行动,最终选择出形龙山、大峪山、石门沟三处为最佳地带。

万历十一年的九月百草丰茂,天高云淡,神宗率领后妃一行前往天寿山,在考差了形龙山、大峪山后,神宗亲自拍板将陵寝位置定在大峪山,至此经过大半年的吵闹争执,终于将朱翊钧心头的石头落地。

这个年轻的皇帝对陵寝工程表现出极大兴趣,在决定了一个庞大的建设施工计划后,将朝廷一等大员全部纳入建设小组名单。由首辅申时行为知建造事,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工部侍郎、礼部尚书为总拟规划。此外除了这套高配施工领导机构外,神宗还组建了由司礼监太监张宏为总督,带领大内十余名太监组成内宫班子进行施工监督,终于在万历十三年(1585)的八月一日正式破土动工,营建寿宫,动工动仪式由首辅申时行主持,此时营建陵寝成了大明帝国的最大事件,成了年轻皇帝的一件颇为兴奋的大事。

然而不久,太仆寺少卿李植联合光禄寺少卿、尚宝司少卿三人上疏给神宗说大峪山绝对不是个好地方,理由是在动工后,钦天监在宝城西北角的地下发现大量石块,李植认为“寿宫有石数十丈如屏风,其下皆石,恐宝座将置于石上。”《明史李植传》

神宗朱翊钧听了汇报高度重视,于是决定亲自再去看一次,在祭拜了长陵、永陵、昭陵之后,于是进一步查看了大峪山附近的一带地貌,并未发觉李植所说的情况。于是神宗吩咐司礼监招来内阁四位首辅,强调说:“寿宫吉壤,断自圣裁。”并把李植等人认为大峪山并非吉壤的奏疏交给申时行。申时行结果奏疏看到文中有“青白顽石”的词句后便说:“李植等说青石顽石,大不是。太凡石也,麻顽或带黄黑者,方谓之顽。若色青白滋润,便有生气,不得谓之顽矣。”君臣研究之后对上疏的三位少卿进行处理,最终将李植降级外放处理。申时行磕头对神宗表示“圣裁允当”。

至此万历皇陵的建设进程得以全力推进,从万历十三年八月到五年后,这个陵寝建设工程共耗资八百万两银子。

在陵寝建设过程中,朱翊钧多次进行实地踏查,由于参观陵寝建设觉得非常满意后,对各级官员给了许多嘉奖,首辅申时行加禄米五十石,赏银五十两,其他官员都给予了官阶提升和银钱奖励,一时之间,年轻皇帝身后藏地影响了大量官员的宦海浮沉。

万历四十六年以后,这个长期不朝,身体虚胖的万历皇帝逐渐走向了生命的尽头。虽然长期不朝,但是辽东战事已经呈现出太多的危局,加之在病症的伴随下,他的健康日益恶化。这年的夏天,他对身旁人说:“朕入伏以来,著湿熏蒸,不时腹泻,头目晕眩,身体发软,见今服药未愈,临御不便。”此时他的内阁人员只剩下方从哲一人,堪称真正的孤家寡人。两年后,万历的身体并且再度加重,甚至连走路都走不了的地步。

一生长期不朝的他,竟然在病危期间,希望早点痊愈能够处理朝政。然而历史并未给他这个机会。不几天,万历向天下发布谕旨:“朕嗣祖宗大统,历今四十八年,久困国事焦虑,以至脾疾,遽不能起,有负先皇托付。”最后希望他的太子能够在众大臣的辅佐下,继续改变陋习,使得“功在社稷,万世不泯。”发出这道谕旨的当天,万历在弘德殿去世,享年五十八岁。临死前,他在遗诏中感慨道:“我以很小年纪继承大统,君临海内,四十八载于兹,享国最久,夫复何憾。”

不久他的遗体就下葬到早年亲自多次寻找的定陵。历史到了1955年,以郭沫若为首的挖掘小组对万历定陵进行挖掘,历时两年零两个月。甚至由于某种原因,万历的棺椁被扔进山涧,几年后连同万历的尸骨也未能幸免,从某种意义来讲,万历亲自多次考察的陵寝选址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失败。

标签: 万历皇帝明朝

更多文章

  • 古代一著名美男子,三个女儿全成了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隋朝

    古代一著名美男子,三个女儿全成了皇后,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谈及历史上的美男子,人们会想到战功赫赫的兰陵王,或者是男皇后韩子高的传奇,在古代美男之中,还有一位特别的存在,他就是独孤信,三个女儿是皇后,外孙中还有两个成为了皇帝。关于独孤信的美貌有这样的故事发生,某日,独孤信与朋

  • 盘点三国时期,出自宜昌的四位武将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三国

    在汉末三国时期,今湖北省宜昌市一带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也出了多位将领。那么,问题来了,三国时期,四位将领出自今宜昌市一带,他们分别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霍峻霍峻(178年—217年),字仲邈,南郡枝江(今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人,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其兄霍笃曾在故

  • 清朝的孝慈高皇后,她的一生为何坎坷无比?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孝慈高皇后,清朝

    清朝的孝慈高皇后,她的一生为何坎坷无比?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提起“孝慈高皇后”,大家一定率先想到明朝的那位,朱元璋的原配妻子马皇后。但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清朝的孝慈高皇后,她的儿子当了皇帝,她自己却一生坎坷。这句话看起来貌似有些矛盾,既然儿子都当了皇帝,那么她为何还会坎坷呢?

  • 清朝时期九门提督和领侍卫内大臣是什么官职?谁的权力更大?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九门提督,清朝

    在古代,对于官员等级的划分,每个朝代都不一样。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人的社会地位有着很大的区别,皇帝作为一国之君,拥有对整个国家的掌控之权。而为皇帝效劳的人,也分成了不同的官品,比如一品官员,在古代的时候,便是非常威严的存在,

  • 历史上宋福金能成为皇后是因为什么?她是什么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福金,五代十国

    在中国古代,女性地位是非常低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古代,由于正统的儒家思想,女人一般都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再加上古代的等级制度非常的严格,如果让一个丫鬟去取逆袭为一名皇后,这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同时古代也很讲究门当户对,绝大多数下丫鬟也只能是侍奉公子或者小

  • 历史上曾静是个什么样的人?乾隆登基后是如何对待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曾静,清朝

    乾隆雍正帝第四子,清朝第六位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众所周知雍正是九子夺滴中的胜利者,残害弟兄,冷酷无情,出了名的心狠,却为何独独对曾静特殊对待?雍正在世时还特地吩咐乾隆,不准杀他,但乾隆一继位就将其凌迟处死,而曾静究竟有着怎样传奇的一生呢?一、“反清复明”谋反案件反清复明

  • 曹丕和曹睿有什么家族病吗 两人寿命为何那么断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丕,曹睿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丕和曹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曹丕和曹睿都是曹魏的皇帝,两人的寿命为何那么短?难道说是家族病吗?这个是没有任何历史依据的,因为家族病短命的几率很小,大家都了解,古代的医疗水平并不高,再加上古代人均寿命很短,所以就造成了曹氏家族的短命。我们先来说说曹丕。

  • 曹魏两代皇帝都不到40岁就去世 曹操的后代为何都那么短命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皇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魏皇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曹魏两代皇帝都不到40岁,曹操后代为什么如此短命?这件事有趣,记得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说过:朕闻人年五十,不称夭寿.今朕年六十有余,死复何恨?刘备觉得自己活到了六十岁,而当时的人活到了五十岁,都已经不能叫做“早逝”,换而言之

  • 曹操当初请华佗来治病 曹操为什么要铁了心杀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华佗

    对曹操杀华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当初为什么要杀华佗,华佗不是给曹操治病吗?三国时期的华佗,与同时代的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哪怕1800年后的今人说到都还是啧啧称奇的:若遇到医术高超的大夫,人们就会送她称号“赛华佗”若是碰到不治之症,人们就会

  • 胤裪是什么身份?九子夺嫡后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胤裪,清朝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他是康熙九子夺嫡中唯一手握兵权却没有参与的人,也是唯一在雍正继位期间寿终正寝的皇子,他就是十二阿哥胤祹(táo)。康熙六十一年的冬天,康熙皇帝驾崩畅春园,享年68岁。在为期数十年的激烈夺嫡之战中,四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