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曾静是个什么样的人?乾隆登基后是如何对待他的?

历史上曾静是个什么样的人?乾隆登基后是如何对待他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956 更新时间:2024/1/30 6:45:07

乾隆雍正帝第四子,清朝第六位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众所周知雍正是九子夺滴中的胜利者,残害弟兄,冷酷无情,出了名的心狠,却为何独独对曾静特殊对待?雍正在世时还特地吩咐乾隆,不准杀他,但乾隆一继位就将其凌迟处死,而曾静究竟有着怎样传奇的一生呢?

一、“反清复明”谋反案件

反清复明是指清朝统治的时候,民间发起的一些反抗清朝,想恢复明朝统治的活动。自清朝入关以来,民间反清复明组织以天地会,朱三太子,红花会为主。而反清复明故事为大众所熟知的大概是金庸先生的《鹿鼎记》。

剧中写韦小宝肩负反清复明计划的重任却又入了宫成了假太监和康熙帝成为了知交最后娶7个老婆的故事。当然韦小宝只是一个虚构人物,但清朝时期的“反清复明”却是真实的。

一众反清复明的份子中,有一个清奇另类谋反人物,曾静。高举反清复明口号的大多是明朝皇族遗孀,或明朝达官显贵。而曾静,只是一个乡村穷苦教师,按理应该是安安稳稳度过一生。却因在年轻的时候读过明末思想家吕留良的作品,受到其影响,认为清朝满人乃夷狄之族,岂可为人君,不可统治中原之地。

这也可能和曾静年轻时参加科考屡试不中,只能放弃当一个乡村教师有关。他偏执,又无家事无权利,只能通过读书以慰内心,久而久之便认为清朝是腐败的,自己的抱负得不到施展。

最开始曾静没权没势只能是用通过收门徒弟子,频繁宣传反清复明的思想。后来又不止于收学生,还结合吕良和自己的思想创造出了《知新录》。《知新录》道,中原之地应该由汉人统治,不可让夷狄满族人来统治,后面又加以抹黑传播雍正弑父残害弟兄等事迹,说明清朝的黑暗和腐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反清复明的活动中来。

二、“谋反”的进度

起初由于曾静只是在地方宣传反清复明活动,虽有影响,但也只是小规模范围。清朝对地方管治也没那么严格,所以一直可以进行。但曾静不满于只是文字宣传,他要进行军事反抗。于是他想到了一个人物岳钟琪

曾静认为岳钟琪是名将岳飞之后,是汉人,必定精忠爱国,又手握兵权,是一个反清复明的好帮手。于是就写信托自己的学生张熙给岳将军送信。然而他却失算了,岳钟琪是汉人岳飞之后没错,但是他同时也是忠于清朝的陕甘总督。

而且彼此岳钟琪是年羹的副将,又受雍正赏识多次受封,仕途亨通。岳钟琪看到信中写到了雍正帝的十条罪证,残害弟兄,谋夺皇位等等。立刻把信上交给了朝廷,于是曾静和他的学生张熙均被朝廷抓起来了。

三、“谋反”的后续

曾静被抓后,雍正帝对这个穷乡辟野的书生充满好奇,于是决定自己当堂审核他。在这起反清复明谋反案件调查中发现,曾静的谋反既搞笑又无知。仅凭一封信就想调动朝廷命官岳钟琪,岳钟琪又不傻,难不成陪他闹着玩,丢掉大好的仕途不说,还要赌上全家性命。

曾静自己辩解道,自己是受了吕留良的影响,完全是自己之前无知造成。现如今了解清楚了皇帝的英明神勇,愿意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希望皇帝给他一个机会。

对曾静审讯完后,雍正帝并未将其定罪处死,反而法外开恩,无罪释放。很多人对雍正帝的做法表示不理解,但圣意岂可任人议论或随意改变。

案件结束后,雍正开始命人编辑《大义觉迷录》,用以记录自己这次和曾静对话的内容,借书的表达自己的仁厚。书写自己是如何通过大义让曾静迷途知返。

而后又顺便解释了之前《知新录》的种种不确实言论,为自己正言,向世人告知雍正并不是他们话中那个十恶不赦的人。是一个好皇帝,一个值得万人敬仰的皇帝。之后雍正帝又借这事把曾静的罪都归在吕留良身上,认为吕留良才是罪魁祸首,不仅挖了吕留良的墓,还灭他九族。

曾静在案件结束后也算安稳度过了一段老年生活,然而在雍正帝去世后没多久,乾隆不顾孝顺的名义,把雍正的话忘在了脑后,下命令处死了曾静。曾静终于逃不过被杀的命运。

四、后人评价

雍正是一个冷血皇帝,在位期间杀了不少兄弟大臣,却为何放曾静一马呢。很多人猜测一来雍正想改变世人对他的看法,那个时候他刚登基不久,地位不稳,又残害了自己的弟兄。为了封住世人的口,只能利用曾静的事情来保全自己是圣君的名声。

其二,雍正想要让世人明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若不让你死,你必不死。也就是说皇权是不可冒犯的,生死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间,圣意是不可揣测的。也可以说这是一种任性,皇权的象征。

而自诩孝顺的乾隆,为何违背雍正帝的旨意,在他去世后立刻杀了曾静?乾隆可是出了名的孝子,却为何偏偏在曾静这件事上如此坚决?

原因是乾隆在位时清朝已进入鼎盛时期,一来乾隆无需为了巩固江山地位而留曾静在世,二来他也想借曾静的事告诫那些意图谋反的反清复明分子,不效忠清朝,就是死路一条,不管家室显赫,还是前朝功臣,亦或得到过雍正帝特赦的人都没用。更是借此事限制民众的思想言论自由。

在乾隆时期清朝的“文字狱”更是到达了巅峰。据统计乾隆在位时期文字狱案件高达一百三十多件,暂且不提那些子虚乌有的文字狱案件被杀的人,何况这曾静确确实实是参与了反清复明。

乾隆在位期间大力推行文字狱,也是为了独立皇权,大大的限制了读书人的言论。曾静之死说冤也不冤,终究是逃不过封建皇权。

标签: 曾静清朝

更多文章

  • 曹丕和曹睿有什么家族病吗 两人寿命为何那么断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丕,曹睿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丕和曹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曹丕和曹睿都是曹魏的皇帝,两人的寿命为何那么短?难道说是家族病吗?这个是没有任何历史依据的,因为家族病短命的几率很小,大家都了解,古代的医疗水平并不高,再加上古代人均寿命很短,所以就造成了曹氏家族的短命。我们先来说说曹丕。

  • 曹魏两代皇帝都不到40岁就去世 曹操的后代为何都那么短命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皇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魏皇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曹魏两代皇帝都不到40岁,曹操后代为什么如此短命?这件事有趣,记得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说过:朕闻人年五十,不称夭寿.今朕年六十有余,死复何恨?刘备觉得自己活到了六十岁,而当时的人活到了五十岁,都已经不能叫做“早逝”,换而言之

  • 曹操当初请华佗来治病 曹操为什么要铁了心杀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华佗

    对曹操杀华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当初为什么要杀华佗,华佗不是给曹操治病吗?三国时期的华佗,与同时代的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哪怕1800年后的今人说到都还是啧啧称奇的:若遇到医术高超的大夫,人们就会送她称号“赛华佗”若是碰到不治之症,人们就会

  • 胤裪是什么身份?九子夺嫡后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胤裪,清朝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他是康熙九子夺嫡中唯一手握兵权却没有参与的人,也是唯一在雍正继位期间寿终正寝的皇子,他就是十二阿哥胤祹(táo)。康熙六十一年的冬天,康熙皇帝驾崩畅春园,享年68岁。在为期数十年的激烈夺嫡之战中,四阿哥

  • 如果曹操没有死一直活着 司马懿最后还敢造反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司马懿

    曹操一直不死,司马懿还敢不敢造反,曹魏江山最后又会是什么样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都知道,曹魏江山是靠曹操自己的雄才伟略创立了自己的政权,这个一手创建的魏国,在延续了四代皇帝之后,就被司马懿夺权夺取了,高平陵之变之火,司马懿成为了魏国的实际掌权者。如果曹操一直不死的话,

  • 朱棣造反成功登基后,发现了一道圣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棣,明朝

    朱棣造反成功登基后,发现了一道圣旨,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朱棣算是一个比较励志的人,他夺了侄儿朱允炆的皇位,称为明朝第三个皇帝,其实朱棣跟朱元璋的性格很像,两人做事都是是果断狠辣型的,那么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朱棣呢?还是个长幼问题,朱棣不是长子,而且也不是嫡子。尽管后来朱

  • 杨坚作为一个爱妻狂魔 杨坚临死前为何说独孤误我,独孤害了我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杨坚,独孤皇后

    还不了解:杨坚和独孤皇后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爱妻狂魔杨坚,杨坚为什么在最后一刻却说“独孤误我”?蔡东藩曾评价隋朝的一位皇后:“试观尉迟女之一经召幸,即被独孤后殴死。妒悍如此,尚能知大体乎?”在封建社会中,女子应该本本分分,做好分内的时期,男子拥有三妻四妾

  • 韩信被称为兵仙的原因是什么 韩信打仗很厉害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韩信,汉朝

    对韩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为何被称为兵仙?韩信打仗真的很厉害吗?韩信是西汉初年最璀璨的军事明星之一,其军事能力仅仅略逊于项羽。甚至有人觉得比项羽更强!那么韩信为什么被人称为兵仙?这和他年青时候的经历有关系吗?一:韩信年青的时候韩信年青的时候,生活非常穷

  • 韩信当初都没有领兵打过仗 韩信为何一出手项羽都打不过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韩信,项羽

    还不了解:韩信和项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没领过大军打过仗,为何一出手连项羽都不是对手?项羽和韩信都是秦末汉初著名的军事将领,然而他们在垓下之战以前从来没有直接交战过,也正是在这一战中,韩信与刘邦、英布合力围剿了项羽。韩信的确是帅才,以带兵“多多益善”

  • 历史上万氏是如何坐上贵妃之位的?她与朱见深的感情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万氏,明朝

    万贵妃是朱见深的贵妃,也叫万贞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都说,明朝后宫多贤后,然而明宪宗朱见深所宠信的这个女人,可一点都称不上个“贤”字,完全就是一个十分嚣张、且恶毒的女人!这个人就是,人称万贞儿的万贵妃。万氏在四岁的时候,就因为父亲犯罪,而被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