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中彦:既受南宋俸禄又为金朝效忠,但却勤政爱民

张中彦:既受南宋俸禄又为金朝效忠,但却勤政爱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076 更新时间:2024/1/21 7:11:26

所谓宁当太平犬,不为离乱人,在祸乱纷起的年代,个人在大局的裹挟下,往往身不由己。张中彦虽然官至节度使,也难以有坚定的立场,反而受局势所左右,既受南俸禄,又为金朝效忠。但他一生,勤政爱民,在乱世中,给治下百姓以一隅乐土,虽于大事无补,却也不失“父母官”的本色。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张中彦(?~1166)字才甫,原籍安定州(今甘肃宁县),后徙旅义堡(今宁夏固原西南)。年轻的时候,因为父亲的关系,在宋朝为官,历任泾原副将、知德顺军事。

金睿宗进军陕西时,张中彦投降,被金任命为招抚使。跟从睿宗攻下熙、河、阶、成等州,升任彰武军承宣使,兼本路兵马铃辖,后又升任本路兵马都总管。

宋将关师古围攻巩州时,中彦与驻守于秦凤的彦琦部联合进攻宋军。金兵攻破饶风关,取得金、洋等州。朝廷派中彦为兴元(今陕西汉中一带)尹,安抚新归附的各州。后金兵撤回北方,中彦代李彦琦任秦凤经略使,驻秦州(今甘肃天水)。

秦州地处交通要冲,但城池易攻难守。中彦将治所迁移到北山,就地势险要处建筑城堡,极大增强了秦州的防御力,又建造腊家等城,扼守进入四川的通道。中彦担任秦凤部队的统帅10年,此后调任泾原路经略使、知平凉府。

金朝将河南、陕西归还宋朝,张中孚作为地方官,照例留守关中。熙河经略使慕洧谋反,拟叛逃西夏,并伺机侵犯关中、陕西,中彦与怀庆的赵彬部会合,共同讨伐,慕洧兵战败逃入西夏。

中彦与兄中孚到临安后,被宋朝留下。中彦被任命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靖远军承宣使、佑神观提举、靖海军节度使。

皇统初年,金兵恢复河南,金朝下诏书命中彦兄弟北归,并任命中彦为靖难军节度使,后改任彰化军节度使、凤翔尹,又调任庆阳尹,兼任庆原路兵马都总管、宁州刺史。

不久,中彦调任平阳。其时,海陵将进攻宋朝,派使者乘驿马急驰召中彦进京,授予西蜀道行营副都统制官职,令中彦先攻取散关,再等候命令决定进止。

金世宗完颜雍即位后,大赦天下的诏书送到凤翔,众将官都十分惶惑,不能决定动,中彦多方晓谕,诸将方始领悟,决定接受诏书。

中彦受命入朝见世宗时,世宗将其佩戴的通犀带赐给中彦,并进封为宗国公。不久,任命他为吏部尚书。

此后中彦又曾出任南京(今开封)留守、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等职。

《金史》记载,张中彦为人多智慧,在船舶、运输、桥梁等方面,都有建树,堪称专家。他曾为正隆年间金朝的汴京营建新宫,负责采运关中木材。巨大的木材以青峰山为最,但山高壑深,道路阻绝,一直以来都无法采运。中彦命人在崖边凿出道路,深谷上架设桥梁,建造了十几里长的道路直通深山,使得用车运送木材,如同在平地一般安全、迅速。

他又开辟了六盘山航道,由水路通到洛阳,使西北山区的航运通汴京。

随后,中彦又主持在黄河上建设浮桥工程。开始造船时,工匠不能掌握制造桥船的办法,中彦亲手制作船舶模型。其模型非精巧,只有几寸大,不用胶漆粘连,用“鼓子卯”,构件头尾即自相连接,其聪明智巧令工匠们惊骇叹服。

架设浮桥用的大船建造完成后,需要拖船下水。这时,中彦又安排人就地势整修河岸,使其成为斜坡直达水面,然后用新秫禾密密地排在地面上,再用大木从旁边压住,建起实用的滑道。督率众工匠乘凌晨霜滑,拖船滑行,费力不多,就使船舶顺利下水了。

张中彦任宁州刺史时,金朝的宗室宗渊打死了部属梁郁,梁郁是穷苦人,没有人为他上告;中彦秉公力争,终于将宗渊定罪,并依法予以惩处。

其后调任彰德军节度使,在任上实施有利于平均赋调的征收制度,使土豪劣绅都不能逃避赋税,人们都很佩服他的公正廉明。

中彦任金朝吏部尚书时,就曾上书:“以前关市只查察而不收税;现在却让掌管关市的人征收税而不查察。这些人对过往行旅、客商都苛求刁难,甚至打开行囊箱箧,任意搜刮,这有伤国体,破坏法度,请圣上明令予以禁止。”世宗批准所请。

一年以后,朝廷派中彦任南京(今开封)留守。当时淮楚地区正在筹备军事行动,土民和戍守的兵卒混杂居住,下面送上来的诉讼状纸头绪纷繁,经管的官员都不知对这些状纸如处理。

中彦查得戍兵有偷盗行为的,一概依法判处。当地的地区指挥官怪他专断,上奏章进行弹劾,朝廷也留中不发,不加追问。

朝廷起用中彦为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时,巩州刘海作乱失败以后,民众从乱被拘留的达几千人,中彦仅杀为首的人。

西羌的吹折、密藏、陇逋、厖拜四族依仗着当地地势奇险,不服从金人的管辖,朝廷命侍御史沙醇之与中彦讨论处置方略,中彦道:“这些羌人服叛无常,中彦须得亲自去,否则难以妥善处理。”当即,中彦到积石达南寺,到达以后,四名酋长来求见,中彦立刻与他们约定招降办法,很快平定此事。可见张中彦在处理民族事务上,向来比较公允,因此具有较高威信。

其后因病在任上逝世,享年七十五岁。逝世以后,当地百姓罢市哀悼,并立像祭祀。

张中彦一生,在宋朝和金朝都担任高官,其任上往往竭忠尽智,不乏救民于倒悬之举,也算是尽忠职守。而且他创制架空道路以运输巨木、开通关洛水道、建浮桥、创“鼓子卯”结构制作船模、创制简易的船舶下水滑道等,都表现了出高超的智慧,在中国科技史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标签: 张中彦南宋

更多文章

  • 李多祚简介:唐朝名将,最后因“景龙政变”兵败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多祚,唐朝

    李多祚(654年—707年),盖川(今辽宁盖州市)人。靺鞨族,唐朝名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多祚世为靺鞨酋长,后率部归顺唐朝。骁勇善战,参与平定后突厥、黑水靺鞨、室韦及契丹的反叛,屡立军功,迁右羽林军大将军、上柱国、辽阳郡王,掌握禁兵、宿卫北门二十余年。神龙

  • 唐朝名将黑齿常之简介:被酷吏周兴等人诬告后自缢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黑齿常之,唐朝

    黑齿常之(630年—689年11月26日),字恒元,百济(位于朝鲜半岛西南部)人。唐朝名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黑齿常之初任百济达率兼郡将。唐高宗灭亡百济后,率领民众抵抗唐军。龙朔三年(663年),受招抚降唐。仪凤三年(678年)九月,跟从洮河道行军大总管李敬

  • 水浒中郓哥是什么样的?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郓哥,宋朝

    你真的了解郓哥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水浒传》里卖梨子的郓哥,小小年纪,就做事老道,唯利是图,形成了极不单纯的性格,不能不让人感到悲催。郓哥唯利是图。据《水浒传》交代,郓哥年方十五六岁,本姓乔,其父因为是军人身份,在郓州驻军娶妻生的,妻子早逝,其父年愈六旬,有病在家,小小年

  • 水浒好汉董平的人品有多差?坑死兄弟,自己也死无全尸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董平,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多差,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人的外貌和品行并无直接关系,比如水浒中的鲁智深鲁大师,和帅完全不搭边,并且行位粗俗,但为人却正直善良,嫉恶如仇。书中还有一个人,生的是玉树临风、清俊不凡,而且吹笛弹琴,无所不通,武功也是高人一筹。但论人品来说,在梁山却是最差的,他就是董平。

  • 雍正是个怎样的皇帝?为何他的名声不如康熙乾隆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清朝,雍正

    历史上康熙和乾隆都是公认的明君,而康熙更算得上是千古一帝。俩人相关的影视作品也非常多,但是身为康熙儿子、乾隆父亲的雍正皇帝为何却经常被人轻视呢?还有很多人认为雍正是一个一个严酷、苛刻、吝啬的暴君。他到底做了什么,以至于有名的康乾盛世都要刻意避过他名字呢?首先是雍正皇位的合法性被很多人质疑。康熙一直没

  • 曹操为何坚决要杀华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汉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从客观上来说,历史形象是残酷且真实的,而文学形象则因为小说的塑造显得更加丰满,而且在民间广为流传。可事实上,小说让很多历史人物的面目模糊,很多人就将对历史人物的定义搞错了,华佗就是典型的一位。在正史《后汉书》中有记载,华佗时医学家,但最初他却是士人。作

  • 麋芳投降东吴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麋芳,东吴

    关羽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武将,他的名字撂在地上都能砸出火花来。三国周瑜觉得,关羽是一个善打仗、打胜仗的虎熊之将。的确,因为忠义仗义、勇猛过人,关羽被后人誉为“武圣”。在小说和戏曲艺术中,关羽留下了“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等等激荡人心的故事。然而,关羽最闪光的记忆却是著名的“水淹七军”

  • 刘备为什么要发动夷陵之战 刘备是为了报仇还是蓄谋已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夷陵之战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导读:关羽大意失荆州,紧接着张飞也被手下杀害,刘备在失去荆州的同时,左膀右臂也被砍断,盛怒之下发动夷陵之战,那么他究竟是为了报仇,还是对江东图谋已久呢?隐忍的老虎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来说一下刘备这个人。早

  • 刘备夺取益州真的是被逼?暴露出伪君子的本性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三国

    每当一提起刘备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公元211年,刘璋得知曹操打算出兵攻打汉中,他担心张鲁抵挡不住曹操的进攻,汉中就此会落入曹操手中,要知道汉中乃是益州的咽喉,一旦汉中失守,益州也将很快失陷,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刘璋听取了益州别驾张松的建议,派出法正邀请刘备

  • 李元吉最没有希望做皇帝 李元吉为何更想杀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李元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世民兄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曹丕要准备杀曹植时,曹植说的一句话。自古以来这种情况在帝王之家不断上演,胡亥为了皇位杀了兄弟姐妹,赵匡义为了皇位杀了哥哥赵匡胤,即使在大唐初期,也因为争夺皇位,出现了兄弟自相残杀之事。李渊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