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为什么要发动夷陵之战 刘备是为了报仇还是蓄谋已久

刘备为什么要发动夷陵之战 刘备是为了报仇还是蓄谋已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521 更新时间:2024/2/29 14:30:49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导读:关羽大意失荆州,紧接着张飞也被手下杀害,刘备在失去荆州的同时,左膀右臂也被砍断,盛怒之下发动夷陵之战,那么他究竟是为了报仇,还是对江东图谋已久呢?

隐忍的老虎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来说一下刘备这个人。早年的刘备虽然志向远大,却苦于没有自己的地盘,只好投奔于各路诸侯。在他投靠陶谦后,陶谦把徐州让给了他,这下弱小的刘备终于站了起来。可还没高兴多久,刘备就多次败于吕布之手。

于是刘备投靠曹操来对付吕布,吕布死后,刘备背叛曹操重新回到徐州。料想刘备此刻心中暗笑,自己这招借刀杀人果真不错,你吕布身死道消,曹阿瞒兵力大损,然而徐州却还是我刘备的。

曹操也看出了刘备的阴险,冒着被袁绍进攻的风险前来收拾刘备,刘备一如既往地不堪一击,用陆逊的话来说就是,刘备这人虽然一生征战,却胜少败多。

陈寿在三国志中提到,刘备喜怒不形于色,这种人的可怕之处就在于能忍。你看他早年屡战屡败,却仍然坚韧不拔,一向秉承着:来打我呗,大不了再换个老板就是了。也是由于他的隐忍,始终甘于屈居人下,以待时机。因此说他一时冲动发动夷陵之战的说法,有些不太可能!

笑里藏刀,假意安抚

既然不是一时冲动,那么就是蓄谋已久,不过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预谋的呢?我们来翻开史书三国志,在刘备传中有这样一句话:

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

刘备得到益州后,孙权派遣使者前去索要荆州,这时刘备竟然不和孙权打太极了,斩钉截铁地说:“等我得到了凉州,一定把荆州给你”!

刘备为什么说的这么肯定,换句话说,在战乱年代城池就是命脉,谁会甘心把到手的地盘再送出去呢?刘备素以仁义立身,那他说这话不是自打招牌吗?

这时候刘备之所以和孙权承诺,无非就是他觉得到时候也不用还孙权荆州,什么情况下不用还,那肯定是孙权被灭了的情况。

在拥有荆州的同时,刘备相继占有川蜀、汉中等地,此时的刘备就像是一个张着血盆大口的猛兽,随时等着一口吞掉孙权!

从上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刘备对孙权的威胁不可谓不大,刘备心中暗讽:“等我安定了后方就把你灭了,让你再跟我讨要荆州”?这种说法不是没有可能,孙权似乎也猜到了刘备的用心,刘备的坐大让他寝食难安,因此一向不会主动出击的孙权,再也不能忍了,于是任命吕蒙前去偷袭荆州,关羽正忙着对付曹操,根本无暇他顾,孙权不管是自保也好,还是图谋荆州也好,必然是要出击荆州的!

观点难改

说到这里,刘备心中既然制定了先灭孙权的想法,那他就不会再轻易的改变,失去了荆州的刘备实在不甘心他的计划胎死腹中,再加上他的部下大多是从荆州带来的,带领着众将士收复自己的家乡,那士气方面自然是不用说的。

还有刘备称帝时年事已高,对于志向远大的他来说,断然不会满足于三分天下,他想要在有生之年实现江山统一,攻吴或者伐魏两者之间必然要选一条。既然必须要选一个,那就先干孙权吧,毕竟柿子先挑软的捏,再者孙权偷袭荆州杀害关羽,也给了刘备出兵的名义,因此刘备出兵伐吴也就不难理解,后来的曹丕匆匆攻打孙权,何尝不是与刘备一样的想法呢?

其实最主要的一点,料想还是在于荆州,刘备起于荆州,部下也有多数荆州人士,荆州又四通八达,不管是攻魏还是伐吴,都占据着绝佳的地理位置。刘备想要在有生之年夺回荆州,是因为他知道,一旦他去世后,一向秉承着联合孙权的诸葛亮断然不会去攻打孙权,那么荆州就永远要不回来了。

因此不管他是图谋孙权也好,又或者收复荆州,刘备都有太多理由去攻打孙权!

结语

综上所述,刘备预谋灭掉孙权后再收拾曹魏是有很大可能的,不过这也仅仅只是我个人的推断,荆州的丢失,对蜀汉来说极为重要,也使得这个只是有可能的“推断”胎死腹中。

可不管怎么说,刘备一时冲动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一个白手起家坐到皇帝的人,绝不会是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那种形象,再加上刘备本身自带的隐忍技能,他的城府之深不是平常人可以理解的!

标签: 刘备夷陵之战

更多文章

  • 刘备夺取益州真的是被逼?暴露出伪君子的本性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三国

    每当一提起刘备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公元211年,刘璋得知曹操打算出兵攻打汉中,他担心张鲁抵挡不住曹操的进攻,汉中就此会落入曹操手中,要知道汉中乃是益州的咽喉,一旦汉中失守,益州也将很快失陷,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刘璋听取了益州别驾张松的建议,派出法正邀请刘备

  • 李元吉最没有希望做皇帝 李元吉为何更想杀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李元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世民兄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曹丕要准备杀曹植时,曹植说的一句话。自古以来这种情况在帝王之家不断上演,胡亥为了皇位杀了兄弟姐妹,赵匡义为了皇位杀了哥哥赵匡胤,即使在大唐初期,也因为争夺皇位,出现了兄弟自相残杀之事。李渊在打

  • 李景隆打开城门迎接朱棣大军,他最后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明朝

    靖难之役,朱棣取胜,建文帝朱允炆兵败身亡,一说为不知所终,不管怎么说,都不是好结果,而朱允炆丢失皇位和江山,跟两个人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分别是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率燕军渡江,直逼南京城下,危急时刻,朱允炆阵营不仅没有阻止叛军,还出了两个大叛徒,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

  • 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景泰帝为什么不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祁镇,明朝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带二十多万大军,号称五十万,浩浩荡荡,攻打蒙古瓦剌部,结果,被太监王振给坑了,明军大败,明英宗被也先俘虏,史称“土木堡之变”。大明王朝的皇帝被人抓住了,怎么办?当时监国的是朱祁镇的弟弟郕王朱祁钰,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在大臣于谦等人的拥戴下,朱祁钰即位

  • 徐达俘虏大量高丽女子,朱元璋怎么处理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明朝

    在《明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自是贡献数至,元旦及圣节皆遣使朝贺,岁以为常。”当时朱元璋建立了明朝,高丽王则上书庆贺,与此同时还像明朝自请封号,所以说自朱元璋起高丽就臣服于大明。前言高丽王之所以会自请封号,和朱元璋在这之前做的一个决定有很大的关系,当时朱元璋与南方的陈友谅、张士诚的战争基本结束,而朱

  • 深受康熙宠爱的容妃,在历史上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荣妃,清朝

    杜甫在《佳人》有这样的名句:“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这样的话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然而在康熙皇帝的后宫却有这样的例外,他一直陪伴在康熙皇帝身边,并没有因为容颜不在而被厌弃。前言对于清朝最伟大的皇帝康熙人们都不陌生,首先得益于影视剧,虽说影视剧中有一些戏

  •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都没有人阻止 夏侯惇迎战为什么使者不断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关羽,蜀汉,曹操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关羽过关斩将,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杀得干净利落,但轮到夏侯惇上场时,使者却不断干扰,这是为何?01令人费解的剧情如果细读三国,你会发现过五关斩六将这段剧本匪夷所思。关羽要投奔袁绍,按理可以走陈留,再从延津或白马津渡黄河。如果

  • 富阳侯李茂芳是什么身份?他的爵位是怎么丢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茂芳,明朝

    富阳侯李茂芳是什么身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拜电视剧《雍正王朝》所赐,广大吃瓜群众对于康熙末年“九龙夺嫡”这段故事,基本称得上家喻户晓。还有“砖家”煞有介事地指出:你看人家不用中原王朝嫡长子立储原则,皇位良性竞争,贤者上位,就是有活力。其实能说出这种话的,大概率不是蠢,

  • 明朝最大的奸臣:严嵩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严世蕃,明朝

    我国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前后产生了几十个朝代,自然会出现了很多明君和无道的昏君,但是不管是哪个朝代,都会出现一些奸臣。毕竟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朝堂之上也不例外。有些奸臣做得太过了,因此遗臭万年,连后代都抬不起头。比如众所周知的秦桧,他害死了抗金的民族英雄岳飞,至今还被人做成塑像跪在岳

  • 关羽攻打樊城的时候 关羽为什么留这两人留守后方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糜芳,关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糜芳和傅士仁,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当关羽发动北伐襄樊之战时,关羽的重心就放到了北伐上来,虽然后方的荆州三郡(南郡、零陵郡、武陵郡)非常重要,但是关羽无法考虑太多,在没有额外援军的支持下,关羽只能将有限的兵力用到极致。从多种角度分析,关羽的荆州军至少有五六万人,而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