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实施推恩令削藩 各诸侯们为何会坐以待毙

汉武帝实施推恩令削藩 各诸侯们为何会坐以待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908 更新时间:2023/12/19 10:04:38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阳谋推恩令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谋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人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它源于上古时代的“道家”,主要被分为“阴谋”、“阳谋”两类。如何区分这两类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刘邦帐下有两大谋士,其中张良善用阳谋,陈平善用阴谋。

阳谋就是很直白地告诉你,我给你设了个坑,你跳进去就将灰飞烟灭,可你不得不跳那个坑,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步步走向灭亡,却又无可奈何;阴谋就是出其不意,乘着别人没有防备之时,或是找到别人的弱点,找机会“耍阴招”,让你一失足成千古恨。

中国自古提倡“君子之道”,自然更提倡阳谋。且阳谋的“施法难度”更大,毕竟等于直接安排好了别人将来的命运,若没有远超世人的智慧和谋略是很难成功的。汉武帝就有一个很厉害的阳谋,是历史上很有名的推恩令,他让那些手握重兵、骜不驯的诸侯王们,都心甘情愿且很主动地自掘坟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皇权独尊。

桀骜不驯的诸侯王

刘邦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王朝的稳定不能只靠那些看似顺从的大臣,赵高李斯的倒戈,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他们毕竟都是外人,哪里有自家人可靠呢?汉朝建立时内忧外患不穷、统治基础脆弱,于是刘邦大封天下,把汉朝一大半的天下都封给了刘氏子弟,而皇帝和朝廷控制的土地只占天下小半。

诸吕之乱的平定、七国残余势力的消失,这都是大封同姓产生的好处。分封是把双刃剑,虽能给刚建立时的王朝带来安定,但诸侯王们何尝又不是王朝安定的最大隐患呢?

举几个很有名的例子,吴王刘濞二十余年不上朝、勾结百越势力,已经犯了谋反罪,可文帝和景帝都拿他无可奈何;淮南王刘长骄恣不法,无视汉朝的律令和天子的尊严,文帝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文帝欲伐匈奴,胶西王刘兴居便乘机起兵要夺取皇位;景帝刚登大位,刘濞就带着半个天下的军队自立为“西帝”……

汉武帝接手的汉朝,就是一个烂摊子,外有强敌匈奴,内有不安分的诸侯王,是内外交困的局面。

推恩令

推恩的想法在汉文帝时就有贤人贾谊在他的《治安策》中提出,贾谊建议改革分封制,在之前诸侯王的嫡长子可以完整地继承整个国家,贾谊建议给诸侯王所有的儿子继承权,让他们一代代把大国继承成无数个小国;贾谊的建议有激进的地方,假设楚王只有两个继承人,按他的建议还是要把楚国拆成五份,三个没有王的国家先由朝廷代管,等楚王添了子孙后再还给楚王室。

因为大臣们集体排斥贾谊,所以汉文帝也无法完全信任他,且他的建议还是太过激进,易让诸侯王有意见,汉文帝没有听从他的建议,不过他在位时还是把能与朝廷匹敌的齐国拆成了五个国家。若文帝当年没拆散齐国,七国之乱汉朝必败。

后来武帝拾起了贾谊的建议,与他的智囊主父偃进一步完善,推出了“推恩令”。

推恩令就是一个利用人性来削弱诸侯王的阳谋,汉武帝规定从此诸侯王的二儿子、三儿子和嫡长子一样都有继承权。最初分封制沿用嫡长子继承制,人有七情六欲,谁能保证某个诸侯王不喜欢嫡长子只喜欢小儿子呢,谁能保证某个诸侯王希望所有儿子都有土地呢?按照律令大部分孩子分不到土地,实在让人死而有憾呐!

汉武帝心里打的算盘是削弱诸侯国,表面上却道貌岸然地表示,我颁布这条命令完全出于对你们的同情,看你们死而有憾我心里也难受,不然它为啥叫推恩令呢?

如果某个诸侯王有远见,非要沿用嫡长子继承制呢?汉武帝就直接找个借口,你这个堂兄很有才能,我要封他为侯,土地就从你封地里拨出来吧!……你的小儿子立了个大功劳,我要封他为王,土地也从你封地里拨出来吧!反正你们都是一家人,是近亲,这点土地不可能让我出吧!

你自己不舍得把封地拆散,我就替你拆,让你把土地全部零碎地封给子孙。汉武帝出面让你给自己儿子封地,你能拒绝吗?人就是这样,在亲情面前都很脆弱。

汉武帝可不止是通过推恩令把诸侯国拆散了,他还有进一步的攻势。到后来,数千里的诸侯国成了无数个星星点点的小国,汉武帝借口有诸侯王反叛,很直白地告诉诸侯王,你们现在已经威胁道大汉了,我要让你们变得没有威胁!于是先后剥夺了诸侯王的军权和行政权,诸侯国的一切事务,全部由朝统派过去的“国相”管理。

这样一来,诸侯王就变成了有名无实的“空架子”,他们名义上是王,实际上没有任何权力,实权都掌握在国相的手上,而国相实际上和汉朝的郡守没啥两样!诸侯国等于变成了汉朝的普通郡县,直接接受天子委派人的管理,唯一与郡县不同的就是,诸侯国的税收不收归朝统而是交给诸侯王,租税成了诸侯王获得封国的唯一实际上的好处!

为何汉初的诸侯王,有刘章、刘兴居、刘濞、刘德、刘安这类才能突出的精英或豪杰,而到了汉末多数的诸侯王都是只会吃喝玩乐的酒囊饭袋呢?这都是汉初时诸侯王要治理一整个国家,即便自身无能也可以获得很好的历练;武帝削弱诸侯国后,诸侯王什么权力都没有了,空有富可敌国的财富,他们也不能练兵、励精图治去实现自己的志向,只能每天吃喝玩乐去过完漫长的一生,除了虚度一生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标签: 汉武帝推恩令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卢植是三国最为成功的人?在后世并不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卢植,三国

    你真的了解卢植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三国时期,涌现了许多枭雄豪杰,然而不管是曹操、刘备、孙权这样的诸侯,还是关羽、吕布、张飞这样的武将,亦或者是诸葛亮、周瑜、郭嘉那样的谋士,有被人夸奖之处,就有被人贬损之处,这就是所谓的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然而,在当时,还有一个人,几乎没

  •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吴汉简介,被刘秀封为什么侯?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汉,云台二十八将

    吴汉(?—44年),字子颜,南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寒微,起家亭长,进入渔阳郡贩马为业。更始元年(23年),起家安乐县令。率众归顺萧王刘秀,拜偏将军、建策侯。此后,斩杀苗曾、尚书令谢

  • 项羽为什么会输给刘邦?两人到底差在哪些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西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和项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关于刘邦和项羽这对冤家的故事太多了,当然,关于项羽为什么会输给刘邦,刘邦为什么能够击败项羽,最终当上皇帝的分析也很多。我无意来讨论这些。但我想说的是刘邦能够战胜项羽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我们从两个人的一件小事就可以看

  • 为什么说李斯是奸臣也是功臣?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斯,秦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什么说李斯是奸臣也是功臣,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人的一生总是有功有过,但李斯一生功过的反差太大了,而且影响力太大了,直接关系中国的历史进程。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成就是一个时代的成就,他的过失是一个时代的过失。李斯的一生作出了怎样的贡献,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

  • 明孝宗朱祐樘身上有哪些优点?世人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孝宗,明朝

    明孝宗朱佑樘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从秦朝开始到清末,中国历史上大概有上百位的皇帝,在这些皇帝中,有些做过丰功伟绩,有些则是平庸无为。出身有文臣、武将、农民、和尚等,有开国明君、有荒淫无道的昏君,有功有过。而提到明朝皇帝,最多的评价就是代代是奇

  • 年羹尧被雍正处死之后 雍正又是怎么处理他的家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年羹尧,雍正

    对年羹尧死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有句话说得好“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灾”,做任何事情都要秉持住自己的本心,切莫在自己取得了一些成就之后,就开始高傲自大,目中无人,这样做的结果其实一般都不好,这样的例子非常的多,清雍正时期的年羹尧就是最好的例子了。年羹尧应该是

  • 康熙现在还泡在水里吗 为了避免陵墓损害,所以还泡在水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清朝

    对康熙遗骸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大帝 清圣祖仁皇帝康熙,名字叫玄烨,他8岁继位,14岁亲政,在位61年,享年69岁,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康熙在位61年, 削平三藩, 统一台湾,和善蒙古 ,兴文重教,促进了清朝初年社会经济的

  • 赵云“常胜将军”的名号是怎么来的?这个称号真的是实至名归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云,三国

    赵云“常胜将军”的名号是怎么来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自古乱世出豪杰,三国时期三足鼎立,刘备身边不乏许多得力干将,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也有英勇无畏的“五虎上将”。被称为常胜将军的赵云就是五虎上将之一,素有勇猛之称。在许多的影视剧中,赵云的形象非常光辉,他不仅作

  • 朱元璋一向心狠手辣 朱元璋为什么会放过敌人的儿子陈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陈理

    很多人都不了解陈理和朱元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中,朱元璋算是最心狠手辣的一位了。为了让孙子能够顺利地把持朝政,不惜杀掉了许多开国功臣。但在面对自己带兵起义的死对头时,朱元璋却展现了自己宽厚仁慈的一面。公元1363年,朱元璋跟陈友谅在鄱阳湖地区进行了一场大

  • 唐宪宗为了削弱藩镇节度使的势力,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宪宗,唐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唐宪宗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迅速由盛转衰,虽然经过随后几代帝王的励精图治,国家政治经济有所发展,但是作为唐朝动乱祸根的藩镇割据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彻底地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唐宪宗即位后,年轻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