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生都在研究造反,朱高煦最后下场有多惨?

一生都在研究造反,朱高煦最后下场有多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061 更新时间:2024/1/16 17:47:08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朱高煦,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的大军渡过长江,进逼南京城下,曹国公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金川门降,南京城陷,宫中火起,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终。一个多月后,朱棣在南京即位,改年号为永乐,是为永乐皇帝。随着朱棣的即位,立储也成了这位皇帝所面临的头等大事。和子女众多的父亲不同,朱棣一共只有三个儿子,长子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为人宽厚,恭检爱民,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爱,但肥胖多病的他并不能得到父亲的青睐。次子朱高煦身高七尺,生性凶悍,身体轻捷,骑术精湛,是朱棣最喜爱的儿子,三子朱高燧天资聪颖,擅长骑射。但就立皇太子的问题上朱棣又出现了犹豫,朱高炽由于仁爱、儒雅,深得文臣们的拥戴,而且他是太祖皇帝朱元璋亲自为朱棣选择的燕世子,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而朱高煦性格颇似朱棣,武勇英俊,在靖难中立下大功,而且朱棣也曾亲自许愿将皇位传给他,就朱棣本人来讲,他是希望立朱高煦的,他觉得朱高炽过于仁弱,将来会遭人胁迫。但是最终朱棣还是立了朱高炽为太子,因为明朝的内阁制度和汉族的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制度在某种程度制约着帝王,他清楚的知道,废长立幼是取祸之道,可能引发萧墙之乱。

哥哥朱高炽被立为太子后,次子朱高煦被封为汉王,藩国在遥远的云南。愤愤不平的他对父亲朱棣说道:“我有何罪,要被赶到万里之外的荒凉之地?”不肯前往藩国。朱棣又把他封到山东青州,心想这次总不是什么遥远荒凉之地了吧,没想到朱高煦又嫌弃青州不如江南的富庶,说道:”我何罪,处我瘠土“(我有什么罪,把我赶到那个穷地方),最后朱棣没辙了,问他到底想去哪,结果朱高煦哪都不想去,就想在南京待着,无可奈何的朱棣只得听任他在南京赖了下去。但朱高煦接下来的举动却让朱棣越来越怀疑自己这个儿子不肯就藩的真实目的,朱高煦先是索取亲军天策卫为汉王护卫,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当初被封为“天策上将”,所以朱高煦也常常以唐太宗自比(唐太宗李世民可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杀了两个弟弟才坐上的皇位)。不久,朱高煦又请求增加护卫,行事也更加放纵,他自负勇武,又常跟随朱棣左右,便多次挑拨是非,陷害太子和太子身边的朝臣。朱棣这时才发现自己这个儿子的野心,开始催促他就藩,朱高煦还是不肯动身,并私自挑选卫士,招募精兵三千人,又借故击杀兵马指挥徐野驴并僭用御用车马器物。

这样赤裸裸的叛逆之举令朱棣勃然大怒,调查得知朱高煦违法之事达数十起,对其予以痛斥,剥夺冠服,囚禁在西华门内,准备将他废为庶人。太子朱高炽念及兄弟之情,在成祖面前极力请求。成祖削去朱高煦的护卫,将他的亲信诛杀并徙封到山东乐安,可这次朱高煦就藩后依然死性不改,心怀怨念,更加着急地策划谋反。朱高炽虽多次致书劝诫,朱高煦仍不肯悔改。数年后,明成祖朱棣病死于北伐回军途中,太子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本就看不起自己这个大哥的朱高煦派遣心腹入京,窥视朝廷举动以图伺机而动,仁厚的朱高炽没有处罚这个弟弟,反而将朱高煦召回京城,增加其俸禄,赏赐宝物数以万计,仍命他返回乐安,还将他的长子封为世子,其余儿子均封为郡王。这样的厚待并没有使权欲熏心的朱高煦满足,一年后明仁宗朱高炽病逝,太子朱瞻基从南京赶往北京奔丧。朱高煦又打算在半路设伏,截杀侄子朱瞻基,但由于行动仓猝,没有成功。不久,朱瞻基继位,是为明宣宗。宣宗即位后对这个叔叔还是很厚待的,不但赏赐厚于其他王府,其关于国政提出的意见也一一采纳。而朱高煦却认为宣宗软弱无能,更加骄横狂妄。

1426年(宣德元年)八月,朱高煦起兵造反,他在起兵前还企图勾结英国公张辅为内应,但被张辅告发。结果在宣宗御驾亲征之下,第二天就灰溜溜地出城投降,跪在地上磕头请命。按说谋反是杀全家的大罪,群臣也纷纷上表要砍了朱高煦,可宣宗皇帝和他爹一样心软,以汉王宗亲之故免其一死,杀其同党六百余人,流放戍边者两千多人,在西安门内盖了间宅子,把朱高煦父子软禁了起来。身为一个叛国的王爷,不砍头、不发配边疆、不进天牢,这也算是最好的结局了吧。然而作死不止的朱高煦依然是死性不改,后来,宣宗去探视朱高煦,却被朱高煦故意绊倒,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宣宗大怒之下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但朱高煦勇武有力,竟将大缸顶起。宣宗又命人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铜缸之内,朱高煦的几个儿子也全都被杀,这位作死的王爷终于把自己送上了不归之路。他的父亲、兄弟、侄子这三代皇帝也对他一忍再忍,甚至多次法外开恩,但最后也架不住他全力以赴地作死。

标签: 朱高煦明朝

更多文章

  • 李秀宁:带兵上阵杀敌,揭秘历史上的奇女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秀宁,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秀宁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历史上的女将军虽然说不多,但也并不是没有。大多数的女人都是要遵从三从四德,在家中相夫教子。但是就有那么几位女子,她们敢于打破世俗对于女子的枷锁,不输男儿的气概。她们上阵带兵杀敌,打出了一代女子枭雄的气魄。历史

  • 盘点唐朝十大代表诗人,他们各自都有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诗人

    唐朝诗人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唐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著名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等,唐朝国力强盛、四方来朝,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当时王维有一句诗可谓写尽唐代风流: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而唐朝也是文学、艺术高度发展的一大璀璨时代,其

  • 曹寅是什么人?康熙皇帝为什么会那么信任他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寅,清朝

    每当一提起曹寅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是清代的作家曹雪芹写出的一部名著。为了写成此书,曹雪芹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可以看出曹雪芹为了此书付出了多少心血,故事中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从各个角度描写了女性美的宏大史诗。曹

  • 哲哲皇后为什么会一生无子?贵为皇后管理后宫17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哲哲皇后,清朝

    哲哲皇后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皇太极在历经多年浴血奋战之后,终于苦尽甘来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定年号为崇德。并于此同时册封宫中诸位妃嫔。而来自蒙古科尔沁部落美丽的格格哲哲被皇太极册封为清宁宫皇后,称国君福晋,从而让她主持后宫,赞襄朝政。但是受封为皇后的她一直没有为

  • 揭秘:皇太极成为大汗后为何要向代善下跪?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皇太极,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皇太极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1626年九月初一,皇太极在沈阳即位,成为后金的第二代大汗。按理说,皇太极已经是后金的最高统治者,所有人都应该向他跪拜。然而许多人不会想到,其实在后金国内,有些人不需要向皇太极下跪,甚至皇太极要向他们跪拜,而且要行三跪九叩之

  • 南宋第一明君却主动禅位,宋孝宗为何这样做?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宋孝宗,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宋孝宗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南宋的这些皇帝中,最贤明的当属宋孝宗了!宋孝宗名叫赵昚,原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自幼被宋高宗赵构收养。1162年,赵昚继承皇位,在位期间颇有一番作为,后世称之为“乾淳之治”。可是到了1189年,身体健康的宋孝宗却主动退位

  • 盘点岳飞帐下八大锤,揭秘这四位猛将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岳飞,宋朝

    说到岳飞,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岳飞帐下有著名的八大锤,四个人都使用锤做兵器,而且,非常勇猛,这四个人分别是金锤将严成方、银锤将岳云、铜锤将何元庆和铁锤将狄雷。这四个人,谁最厉害呢?先说金锤将严成方。严成方少年英雄,十四岁出道,使得是一对擂鼓瓮金锤,

  • 耶律大石:西辽开国皇帝,确立了西辽在中亚的统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耶律大石,辽国

    大家好,说起耶律大石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回顾古代王朝的历史,一个政权的兴盛和衰落,既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势,也不是一刻而崩塌,比如汉朝、晋朝、宋朝,在原先的朝代灭亡之后,后来的皇室依然能够建立一个绵延很长时间的政权,而有一个人,则将这件事情做到了极致,让西方畏惧百年的中国皇帝,他若不死疆域必达

  • 允祥是什么结局?他是怎样逆袭成为人生赢家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允祥,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皇子允祥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作为努尔哈赤的裔孙,康熙的第十三个儿子 ,爱新觉罗·允祥并没有像历史上众多的皇子那样觊觎皇位,更没有参与到惨烈的皇位争夺战中,而是选择了一条“终南捷径”,靠辅佐皇兄,成为雍正最重用的第一朝臣。允祥也成为为数不多的几个能在雍正当朝时

  • 此妃子生下两个儿子都成了皇帝,可惜都没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周贵人,周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周贵人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皇帝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职业,身份最为尊贵。皇帝的母亲们按理来说都得被尊为太后,是全天下地位最高的女性,有些太后因此还掌握朝政,主宰着万千生灵生杀予夺的大权。然而,今天要说的这位女性,虽然生下了两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