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与刘伯温何关系?为何屡次抢刘伯温兵书

朱元璋与刘伯温何关系?为何屡次抢刘伯温兵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231 更新时间:2023/12/28 12:07:26

明洪武八年(1375年),告老还乡的大明军师、诚意伯刘伯温病危,临终前对守候在身边的儿子刘琏刘仲景说:“我死后担心会给家里留下祸害,我写的兵书《百战奇谋》乃我一生心血,可惜没有找到传人……本想把这本书献给皇上,但皇上多疑,就是献上去了他也不会相信,倒不如烧了可保一家人平安……”第二天他就在昏迷中死去了。

果然,刘伯温的死讯报到京城后,朱元璋派丞相胡惟庸去青田县吊丧。胡惟庸到刘伯温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兵书《百战奇谋》。刘琏告诉胡惟庸,父亲已把兵书烧了,给皇上留下的是一本《郁离子》和一封信。胡惟庸了解刘琏兄弟,知道两人都是至诚君子,不会也不敢欺骗朝廷。在安葬了刘伯温后,胡惟庸就带着没有烧完的残存书稿和军师给皇上的书本信件,马上返回了京城。回京后,胡惟庸把书本信件交给了朱元璋,朱元璋一见是《郁离子》就仍在一边。回到寝宫,朱元璋坐卧不安。他很了解刘伯温,视兵书比生命还要宝贵,他怎么会舍得烧掉?他那才智平平的两个儿子虽然不是理想的传人,可刘家有子就有孙,孙又生子,子又生孙,说不定刘家哪一代出个奇人,这部为大明打下江山、立过汗马功劳的奇书,不也会教刘家人从朱家人手里夺走江山吗?怎么办?一个寻找兵书的计谋很快在朱元璋的脑中酿成。

刘伯温“三七”那天,胡惟庸再次来到刘家,说是奉皇上之命要取走军师生前留下的所有书信和书籍,因为那些书信和书籍中有机密。胡丞相像抄家似的把刘伯温所有的书信、书籍都拿走了,可仍然没有发现兵书《百战奇谋》。

刘伯温“五七”那天,胡惟庸三到青田县向刘琏兄弟传达皇上的命令:因为军事师有功于朝廷,所以皇上决定在刘家老屋的原址上建造“诚意伯府”。这样,就得推到刘家老屋,要刘琏兄弟搬到刘伯温墓旁的临时小屋里守孝,刘琏兄弟赶忙磕头谢恩。刘家老屋拆得很仔细,板缝、梁孔、墙洞都认真地搜查过。纵然这样,也没发现哪里藏有兵书……

洪武三十一年,71岁的朱元璋在一场大病中死去。临终前,他拉着皇太孙朱允炆的手说:“记住,一定要把军师的兵书找到,不能让它落到外姓人手里。”

到底刘伯温留没留下兵书?从明惠帝朱允炆到明成祖朱棣,一直到崇祯皇帝朱由检,都没有发现《百战奇谋》。

谁知,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打进北京,从皇宫搜出的书籍中,发现了一本刘伯温手写的《郁离子》。李自成读过这本书的刻本,见了手写本顿时爱不释手,就拿起来翻了翻。也许是年代久远了,或者是经过几代皇帝读过,翻页时,有的书页折叠处自然断裂,发现里边也写了字,不觉好奇地看了几行,看后大吃一惊!跟着又撕开几页细读。啊!是刘伯温写的兵书《百战奇谋》!李自成浏览了兵书的“料敌”、“布阵”、“用计”几章,高兴得滚下泪来,从此把它带在身边,形影不离。

标签: 朱元璋明朝刘伯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是怎样惩治贪官污的?朱元璋反腐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明朝

    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诏令:“自今犯赃者无怠”。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又下令,犯赃罪的官吏一律贬谪到凤阳屯种,也就是罚去干农活。仅洪武九年(1376)一年,在凤阳屯种的官吏就接近一万人,其中大部分为贪官。在《大明律》中,朱元璋对贪官污吏处罪特别重。其中,犯有贪赃罪的官吏,一经查实,一律发

  • 揭秘:少年时期的成吉思汗都经历过哪些磨难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成吉思汗,元朝

    成吉思汗十三岁时,已经长成一个传奇般的少年了,他可以用歌声唤来天上的雄鹰,而用最硬的木头制成的弓,他一拉就折了。他每顿饭要吃一只羊,他每天都要骑着马去寻找远方仇人的影子。从父亲也速该被塔塔尔人用毒酒害死后,他的心里就开始被复仇的火焰给点燃了。一个十三岁孩子内心复仇的力量,是可以让草原上的草也感到震荡

  • 仁宣之治是哪个皇帝创造的 是明朝最昌盛时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仁宗,仁宣之治,明朝

    其实仁宣之治措施有很多,如果大体来分的话,仁宣之治措施可以分为3个方面,主要是在政治上的措施,在经济上的措施和在社会治安上的措施。其实后代历史学家普遍对仁宣之治措施赞扬很高,认为这些措施对后代有启蒙意义。在所有的仁宣之治措施中,最重要的就是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明仁宗和明宣宗两代都改组了内阁,把他的

  • 纣王真的荒淫无道吗?历史上的纣王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微子,纣王,比干,商朝

    殷纣王,商朝时期的最后一位皇帝。纣王年轻时天资聪明,口才过人,行动敏捷,接受能力也强,而且非常力气大,据说能空手与猛兽打斗,是一个能文善武的强人。纣王继承王位后振奋精神,设法把国家治理好,致力改革,发展生产,不杀奴隶,改变陈旧的观念。曾经在深山操练军队,铸造兵器,率领重兵征服其他地方族人。他把其他族

  • 娜克希迪尔皇后如何成为奥斯曼帝国真正掌权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娜克希迪尔,皇后,奥斯曼帝国

    娜克希迪尔是土耳其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后,她虽然没有成为土耳其的苏丹(类似于中国的皇帝),但也曾真正的掌握过土耳其的大权。那么她是怎样掌控大权的呢?这就要从娜克希迪尔简介说起。娜克希迪尔出生于法国,1784年,在她乘船返回家乡的时候,被海盗劫持,有人将她买下献给了奥斯曼帝国(现今的土耳其)当时的苏丹阿

  • 如果孙策晚死十年,还有没有可能“袭许”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策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纷纷三国豪杰无数,但是当我们谈论起三国豪杰,有一颗璀璨将星是我们无论如何无法回避的——江东基业的开创者,小霸王孙策。孙策早逝(175—200年)无疑是个遗憾,使其“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的战略没能来得及实施就撒手人寰,可是假若孙策可以来实行这个战略,

  • 扬州蜀冈有无“张辽墓”?曹操麾下大将病逝在扬州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辽,曹操

    张辽之死:一代将星病逝扬州张辽,曹魏“五子良将”之首。对于张辽的最后结局,《三国演义》与《三国志》有着完全不同的说法。《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说:魏吴交战,张辽“被丁奉一箭射中其腰,回到许昌,箭疮迸裂而亡”。《三国志·张辽传》的记载却是: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孙权称藩求和,张辽奉命还屯雍丘,

  • 东汉末年两个最厉害的屠夫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飞,何进,东汉

    世间的事千差万别,即便是同样的职业的人,也有高下之分。东汉末年有两个屠夫,起点不同,都曾经辉煌过,不过最后的结局却非常相似,那就是都被别人割下了头颅,这一点似乎和当年屠宰的牲畜差不多。这两个人一个是何进,一个是张飞。三国演义中,两个人都很牛气,第一个出场的是张飞,不过当时仅仅是屠夫,后来巧遇到对着征

  • 三国历史上最强统帅:诸葛亮排第三榜首当之无愧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三国,曹操,周瑜

    三国纷争,能人众多,这个时候总有强者脱颖而出,成为一代统帅,统领大众,大杀四方。最后,在不断的厮杀过程之中,成为一代诸侯。当然,有的统帅仅仅只是统帅,而无法达到诸侯的地步,这是根据当时政治因素而定。那么三国历史上最强统帅,您心目中觉得是谁呢?何为统帅,什么的条件才能成为统帅?从我们的初步审核之中,首

  • 信陵君魏无忌力挽狂澜 对魏无忌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魏无忌

    信陵君魏无忌魏无忌(出生年份不详—公元前前243年),魏昭王的儿子,与安釐王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魏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公元前276年,被封信陵,位于河南省宁陵县,被后世称为信陵君。魏无忌与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和平原君赵胜四人被当代人称为战国四公子。信陵君魏无忌魏无忌为人宽厚,待人有礼,经常礼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