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在杀孔融时问子女为何不跑 他们是怎么回答的

曹操在杀孔融时问子女为何不跑 他们是怎么回答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445 更新时间:2024/3/8 14:42:47

还不知道:曹操杀孔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杀孔融时,问其儿女为何不逃,9孩童一语成旷世名言。

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去洛阳,恰好遇到东汉名臣李元礼宴请宾客。孔融想去拜访李元礼,由于没有拜帖,被下人挡住了。孔融说:“我与你家主公是世交。”下人通报后放孔融进去了。

李元礼看着不曾谋面的小孩,笑着说:“你我不曾相识,如何是世交啊?”孔融说:“我的祖先孔子昔日曾求学于你的先祖老子李耳,这不是累世之交吗?”众宾客无不称赞孔融,只有大夫陈韪站起来说,小时候聪明的孩子,长大后未必聪明。孔融回答说:想必你小时候很聪明吧。

这就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

孔融小时候就很聪明,长大以后也是个才高八斗的名士。司徒杨赐很赏识孔融,让他做了自己手下的司徒掾属。孔融做官期间,刚正不阿,检举了很多贪污受贿之人,让他在朝中树敌不少。

公元184年,何皇后的弟弟何进,做了大将军后,杨赐让孔融拿着名片去祝贺何进,但因为下人迟迟不愿去为孔融通报,孔融就夺过名片,转身离去了。何进手下的幕僚,觉得孔融不给何进面子,要派人杀了孔融。有个宾客对何进说,孔融是天下名士,如果杀了他,会让天下贤才远离我们,还不如将孔融招揽到府中任职,让天下人都知道大将军胸怀宽广,能礼贤下士。

何进听了宾客的话,让孔融做了大将军掾属。

189年,汉灵帝去世之后,宦官十常侍,为争夺权力,杀了大将军何进。何进手下的将领袁绍等人,为给何进报仇,又诛杀了十常侍等宦官。京城大乱之后,董卓乘机入京,控制了朝堂。

董卓不满汉少帝刘辩,想要废黜他,孔融多次在朝堂上和董卓激辩,驳斥得董卓哑口无言。这让董卓对孔融怀恨在心,将孔融安排到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做国相,想让黄巾军杀了孔融。孔融到北海国后,召集士民,聚兵讲武,积极征剿青州各郡的黄巾军。孔融是一儒生,推行教化,农耕安民做得不错,但是让他讨伐叛贼,却是一塌糊涂,还差点被管亥杀掉了。

孔融被管亥率领的黄巾军围困后,因为孔融曾有恩于太史慈的父母,所以太史慈只身前来帮助孔融。太史慈冒着生命威胁,突出重围,去向平原国相刘备求救,最后是刘备率兵救了孔融。

孔融自负于才气秉性,立志平定国家的危难,但是才器粗略,思想空乏,并没有力挽狂澜、匡扶汉室之才能。曹操和袁绍争夺天下的时候,孔融知道两人有篡夺汉室之心,所以他谁也不愿意投靠。手下幕僚左承祖劝说孔融结纳袁绍或者曹操,孔融怒而将其杀害,不肯做乱臣贼子。

196年,孔融被袁谭击败,丢掉了北海。汉献帝知道孔融忠诚,就征召孔融入朝为官,做了少府。

曹操和孔融之间的过节,也由此开始了。

202年,袁绍病逝后,其子袁尚、袁谭之间爆发了内斗。曹操乘机攻打他们。204年,曹操率兵攻破了冀州邺城。曹操听说袁尚的妻子甄宓是个绝色美人,让人将她带来见自己,但自己的儿子曹丕,却提前一步将甄宓据为己有了,曹操只能将甄宓许配给曹丕为妻。孔融得知此事后,给曹操写信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周武王灭纣后,将妲己赏赐给了周公。

曹操不知道典故的意思,专门去问孔融,孔融说:“按现在的事情量一量,想当然而已。”曹操这才明白,孔融在嘲讽自己将甄宓许配给曹丕一事。

207年,曹操率兵征讨乌桓,孔融讥讽曹操说,大将军将丁零一起也灭了吧。曹操又不解孔融的意思了,我攻打乌桓关丁零什么事。孔融说:苏武牧羊的时候,丁零曾偷盗过苏武的牛羊啊。

孔融屡屡讥讽曹操,但因为孔融是天下名士,曹操不愿背负杀害人才的污名,所以没有杀掉孔融。

后来,孔融做了一件事,触犯了曹操的底线。孔融上奏说:“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千里以内,不得封建诸侯。”曹操挟持汉献帝,就是想借助汉献帝这块招牌,替自己夺取天下。天下是曹操打下的,曹操断然不会将天下交还给汉献帝。孔融动了曹操的根本利益,让曹操有了杀他之心。曹操让手下丞相军谋祭酒路粹诬告孔融“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

孔融“谋反”,这让天下一片哗然。孔融参与讨伐董卓,征剿黄巾军作乱,还没有投靠袁绍等人,要说他谋反,很难服众。曹操也觉得这个罪名过于牵强,于是又给孔融找了个不孝的罪名。

曹操因为多次率兵征讨陶谦,让陶谦怀恨在心。194年,陶谦率兵追杀了曹操的父亲曹嵩和兄弟曹德。曹操为了给父亲报仇,率兵攻破徐州后,就让士兵在徐州大肆杀戮。孔融为了救徐州百姓,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孔融的本意是养育之恩大于生育之恩,以此来否定曹操的血亲复仇论。

孔融说此不孝之语,本意是要救徐州百姓,阻止曹操屠城,但却成了曹操口中的罪名,将其处死了。

孔融全家被曹操杀掉了,只剩下七岁的女儿和9岁的儿子。有人问孔融的儿子,你为何不逃跑呢?孔融的儿子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女孩对哥哥说:“如果死者有知,得见父母,难道不是我们最大的愿望!”随后,孔融的两个儿女也引颈就刑,颜色不变。时人都为他们哭泣。

孔融自幼就很聪明,给世人留下了孔融让梨的典故,他的两个儿女,也都是很聪慧,很透彻之人。

标签: 曹操孔融

更多文章

  • 萧何与吕后合谋杀韩信,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萧何,汉朝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成语,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很多人对萧何帮助吕后谋杀韩信的做法都颇有微词。认为萧何的这种做法,是很不地道的。要知道,韩信本来就是萧何追回来的,是因为他极力推荐,刘邦才用了韩信。可以说,韩信就是萧何的兄弟。但是,最终萧何却又帮

  • 郭圣通为何能成为皇后?最后为什么平淡收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郭圣通,东汉

    郭圣通,东汉王朝第一位皇后,光武帝刘秀妻子,阳安思侯郭昌的女儿,真定王刘扬外甥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天下大势,生于其间渺如一粟。西汉结束的那段时间,整个国家的情况都十分混乱,先是王莽建立新朝,各种折腾之后,又是农民起义推翻王莽的政权,尘土漫天的战争过去,新朝覆

  • 孝哀傅皇后:贵为皇后,却可悲的像个第三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孝哀傅皇后,西汉

    孝哀傅皇后,汉哀帝的皇后,孔乡侯傅晏之女,汉哀帝刘欣祖母傅太后(傅昭仪)的堂侄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倘若人一辈子不能轰轰烈烈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能恣意萧遥快意人生,不能青史留名俯瞰苍生的话……那就碌碌无为平庸清淡的生活吧,死后化为一抔黄土,长埋人间,也算是平淡

  •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伯仁,晋朝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是一句著名的谚语,通常被用来形容一种并非自己亲手所为,但最后的悲惨结果却是自己间接导致的情况。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周伯仁出身汝南周氏,为西晋安东将军周浚之子,因此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为人谦逊有礼,很有才华,成为远近闻名的

  • 朱棣真的不合适做储君吗 朱元璋为何没有选择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朱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为何不选朱棣做储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元璋有26个儿子,他和马皇后所生的嫡子就要5个,所以朱元璋有很多的继承人,即使嫡长子朱标去世,朱元璋还有4个嫡子可选,尤其是嫡子中有文韬武略、战功赫赫燕王朱棣。朱元璋将皇位传给朱棣,也

  • 朱亮祖身为功臣又手握免死金牌 朱元璋为何还要处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朱亮祖

    对开国功臣朱亮祖无谋反之心,手握免死铁券,为何还被朱元璋处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开国功臣朱亮祖犯下死罪,亮出免死金牌脱罪,朱元璋却说立斩不赦,那这些免死金牌有什么用?朱亮祖到底犯了多大的罪,即使手握免死铁券还被杀无赦?那跟随朱元璋建国的其他功臣都怎么样了

  • 曹魏五子良将中,下场是最惨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于禁,三国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曹操手下有五位统兵打仗很厉害的将领,被称为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在演义中,这五人当中,有四位死于箭下,只有一位在战场上活了下来。那么,这四位死于箭下的将领,都是怎么死的呢?五人中,谁死的最悲

  • 孙峻是什么出身?他杀诸葛恪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峻,三国

    孙氏政权最大的特色就是孙权统治时间很长,执掌江东有50多年。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兴二年(253年),孙吴皇帝孙亮与堂侄孙峻在皇宫设宴,邀请权臣诸葛恪赴宴。不久孙亮借故离开,孙峻于是拿出诏书,以皇帝的命令逮捕诸葛恪。诸葛恪顿时吓得大惊失色,孙峻于是命人

  • 历史上湖北出了哪些宰相重臣?他们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湖北,宰相

    历史上的湖北地区出了很多国王和皇帝,也出产了不少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尹吉普,西周大臣、诗人。兮氏,名甲,字伯吉普。尹为官名。乃《诗经》中极少数名字可考的作者之一。《大雅》中《崧高》、《烝民》二篇为其所作。《诗经》相传为尹吉普采集、孔子编订。生平事迹见《诗

  • 乾隆在位时期和珅作为一个贪官 乾隆为什么不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乾隆,和珅

    还不知道:乾隆死前不杀和珅有哪些因素?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贪官,无可避免的会提到和珅,这个清朝巨富,一个人的资产抵得上清政府十五年的收入总和,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富可敌国,那么千古一帝乾隆为何不杀和珅,而且对其贪污腐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首先,和珅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