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诸葛亮为什么不重要魏延 魏延真的很差劲吗

历史上诸葛亮为什么不重要魏延 魏延真的很差劲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011 更新时间:2024/1/4 9:13:3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魏延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魏延作为一个有才之人,诸葛亮为什么不重用魏延?魏延真的有那么差劲吗?

提到魏延,熟悉三国演义的小伙伴们,肯定会想到诸葛亮的那句经典名言:

“吾观此人,项生反骨,迟早必反,不如诛之,以绝后患。”

然而,历史上的魏延有没有反骨倒不清楚,但人家可真没有想过谋反,而且在诸葛亮掌握蜀国军政之时,魏延其实已经属于,蜀军大佬圈子里面的人了。

那么历史上,为何诸葛亮不愿重用魏延呢?

真是他的才华不行吗?

咱们首先看看先主是如何待魏延的。

刘备眼前的红人

三国志中记载魏延是义阳平氏(今河南省桐柏县)人,早年率部追随先主刘备,攻占西蜀刘璋时屡立战功,晋升为牙门将军,而后逐渐升迁。

先主跟曹操在汉中决战之后,主力退往成都之时,汉中要地必须留威名卓著的宿将镇守,当时首推张飞,张飞自己也期期自许,其次可用的人如赵云,李严。

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先主最终提拔了魏延为镇远将军,担任汉中都督,同时兼任太守,魏延也从此知名。

盖过义弟张飞,胜过功臣赵云,这也恰恰说明了魏延在先主那里,确实红得发紫。

那么相比五虎将来说,魏延在蜀军之中是个啥地位?

五虎将后的雄起

军中最重资历,陈寿在三国志中将关、张、马、黄、赵列入一传,形成了后世所谓五虎将的来源,魏延的地位,排在关张马黄之后是不容置疑的。

关羽,刘备的二弟,蜀汉荆州方面军司令,爵位前将军。

张飞,刘备的三弟,右将军,马超,左将军,黄忠,后将军,从地位上看,前右左后四位将军都是名号将军,比杂号将军高出一个档次。

说起来,魏延的实际地位和官爵大小,一度和赵云的地位比较接近,但是资历又明显不如,毕竟赵云已经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极其受信任,刘备曾委任其掌内事,更在长坂坡刀光剑影中救过阿斗,加上老诸葛也一直跟赵云比较默契,这一切资源和关系都是魏延缺乏的,因此又要往后排一位。

可是,当五虎将们一个个都撒手离世之后,到了公元229年,老将赵云也病逝,此时的魏延,已经担任起了丞相司马,随后更晋升为征西大将军,封爵南郑侯。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魏延此时的资历在蜀汉军中,基本属于最高的序列。

此时军方大佬魏延,成为了蜀国大军里的扛把子,那么他能挑得起蜀国的重担吗?

谋略稍逊的六虎将

首先,魏延勇猛无比,又通晓谋略,带兵一流,善于驭下,实战中打仗非常厉害。

但在谋略方面,确实稍稍逊色了些。

魏延是出了一个子午谷奇谋,但是他除了这个计策外,他有没有过其它出彩的系统谋略?没有,他就是在觉得可以打一把埋伏,出其不意。

另外,把五虎将个顶个都提溜出来,又没有那种如韩信般深谋的鬼才?答案是没有。

想想魏延当时作为丞相司马,蜀国高层的军事会议每次都参加,如果他真的非常有创见,哪怕如马谡般口若悬河,有一张花言巧语的大嘴,三国志中绝不会没有任何一笔记载。

那个纸上谈兵的马谡在临砍头之际,都有人在求情说不要杀智谋之士,魏延死后,为啥没有人发出巨星陨落的感慨呢。

要了解,蜀国智略略差一级的谋士黄权在史书上都被大书特书过。

不过,即便如此,论武力的话,魏延确实是比肩于五虎将的大将之才。

虽然陈寿的三国志将魏延排斥在关张马黄赵之外,但其主要是因为,最后魏延的结局不光彩。

如果魏延寿终正寝,又或者战死疆场,那么三国志的蜀志绝对会加上魏延,从而出来“六虎将”。

那么作为蜀国人才,为何诸葛亮要将魏延排除在身后之外呢?

诸葛亮身后大计

诸葛亮是怎么安置身后大事的呢?

其实蜀国当时大刺头只有魏延一个,拿我们熟悉的将相和的故事做个对比,大老粗廉颇因为蔺相如渑池之会的大功升职后地位比自己高,非得冲上,不惜当街跟蔺相如闹腾。

魏延虽然不能比廉颇,但是当时他在蜀军中的地位已是无人能及,老诸葛一死,继任者能否齐心特别重要,蜀国的宰辅文臣主要就是蒋琬和费祎,虽然也不乏才具,谦谦君子,但是谋略不行,更绝非什么惊世大才,都是萧规曹随型的人物,差诸葛太远,魏延很难心服。

再说说杨仪,颇称才具,但是为人促狭,被魏延视作玩弄刀笔的小吏,两人水火不容,最严重的说法都提到魏延曾拿着刀在杨仪面前舞动比划,要直接动粗,而杨仪呢,秀才遇上兵,只能跟诸葛亮哭诉。

杨、魏二人不和的状况居然传到了吴国,吴国大帝孙权闻之直接断言诸葛亮一死,两人之间难以善了。

此时相比魏延来讲,姜维也得靠边站,虽然被诸葛亮看待如关门弟子,但是毕竟身为降将,而且只是三十出头的小年轻,完全没有分量。

可以明明白白地说,诸葛亮死后,单单凭借个人威望,实在是无人可以镇住魏延。

即便以毒攻毒,冒险用李严,也很难镇住魏延。

如果此时安排魏延接班,魏延岂不是在获得法定接班人头衔后目空一切,为所欲为,然后会不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建立军政府呢。

安排蒋琬和费祎董允为接班人,就是为了以后逐步培养姜维,一方面,刘禅本人就这么点智商,又相对好说话,不能找强势的人来掌权,蒋琬几个人都是典型的老文臣,忠心耿耿,肯定会忠于蜀汉,对刘禅恭敬顺从,蜀国的老班底也会比较服气,有利于团结。

一方面,逐步培养姜维,姜维小伙子有天赋,有能力,正是个可以干起来的年龄。他能文能武,尤其难得,他和蒋琬费祎搭配,文武相济,非常合适。

老丞相就想让小姜接班,自己肯定没有看错人,那么让魏延来当中间的过渡权力掌握者也是不可能的,比较魏延有资历和威望,又长在军中,魏延在,姜维就起不来。

重用&不重用的界限

蜀国人才凋零,诸葛亮深知,因此,他非常珍惜人才。

他的长史杨仪和丞相司马关系到多么恶劣,他都要想办法掺和泥巴,维持着平衡。

诸葛亮一生劳苦,花在魏延身上的心思尤其多。

诸葛亮是如何安置魏延的呢?

先考虑刘备死后的头几年,蜀国可以说是满目苍夷,一片破败,南蛮蠢蠢欲动,老丞相提兵集中力量征服南蛮,用的就是巧劲,此时如果重用魏延,那么在南蛮那片诸葛亮除了能多得一些首级,还能有什么呢。

第一次北伐,诸葛亮用马谡守街亭要地,没有启用最能打的魏延,导致街亭失守,北伐功败垂成。

建兴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

可是说起来,诸葛亮也确实对魏延不够重用,否则为什么不将蜀国的统帅位置传给魏延呢。

首先魏延是武将,需要和文官分治;蜀主刘禅后期也未再设置丞相一职。

蜀国国力确实羸弱,长期打仗是为了集聚民心维持战意,不能时刻想着发倾国之兵去打魏国,要打,也要稳打稳扎。

要了解蜀国就这么点家当,一整两整搞不好蜀国就灭亡了。

魏延呢,偏偏敢于军事冒险,说不准哪天真去搞子午谷奇谋,一场败仗,莫不是蜀国就此嗝屁。

即使让魏延当大将军,他能对刘禅毕恭毕敬?他能和同僚搞好关系?以魏延的脾气,说不准,刘禅就步入了楚怀王的老路,当上傀儡皇帝,魏延也可以展示一把西楚霸王的气概。

诸葛亮一身英名,选了个乱臣贼子当继承人,地下有知,估计死不瞑目!

魏延的心理独白

魏延向来,就是觉得自己能得,没有啥组织纪律的,在诸葛亮死后,本性开始展露出来,多年被压制,现在孔明这个老家伙死了,正认为是自己大展雄才的时刻了,哈哈哈哈,老子要大干一场。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然而,令魏延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他提出再次伐魏的主张之时,迎接他的不是附和和赞许,而是一刀毙命!

还是诸葛老丞相看得明白,这个五大三粗的魏延,其实还是个爱舞刀弄枪的大孩子,只是爱闹个脾气而已。

别看魏延老江湖了,其实情绪化很严重:诸葛丞相死了,没关系,有我老魏!

打仗,其实丞相是不如我的!要打仗的话,需要跟刘禅皇帝老儿汇报不?

没想到,先不管,反正你们不要走,走了我怎么打仗?

要打仗,需不需要大家团结,有战略有方案,达成共识?

这个,都是杨仪那个坏家伙在乱说,杀了他就行!继续跟魏国干仗也行,诸葛丞相如此劳苦如此贡献,是不是可以先退兵办好丧事再来,这个我没想过。。。。。

最后被杀之际,魏延无比冤屈,心里想,玄德主公,我其实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光复大汉!我就想为大汉打天下;杀!杀!刘备说.......

结语

综上所述,诸葛亮生前没有亏待魏延,也没有视魏延为心腹。

虽然谈不上冷淡,但是确实不曾重用。因为,诸葛亮为安排身后事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确保蜀国的国祚,蜀国本身国力弱,兵力不多,经不起太大风雨,大造瞎造!

而且魏延其实并不太懂政治,赳赳武夫,意气用事,只能算是将才,绝非帅才;所以诸葛亮不把蜀国统帅位置传给魏延,其实是提前清理雷区的行为。

标签: 诸葛亮魏延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双腿都没有问题 诸葛亮打仗为什么还要坐轮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打仗,轮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打仗做轮椅,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诸葛亮打仗的时候都会出战,诸葛亮出战的时候为什么要坐轮椅?诸葛亮双腿不是没有问题吗?这轮椅有什么作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国演义》提到诸葛亮,我们会想到一直备受赞许夸奖的形象特征。我们了解诸葛亮是通过《三国

  • 正史中的郭嘉和荀彧相比 两人是在同一个档次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荀彧,曹操,郭嘉

    郭嘉和荀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郭嘉和荀彧都是曹操身边的谋士,两人谁更厉害一些?正史和演义的差别有多大?《三国志》评价曹操的用人之道时,说了十六个字:“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在一统北方之前,身边有五大谋士:荀彧、郭嘉、荀攸、贾诩、程昱

  • 以身为汉元帝抵挡熊的冯媛,为何最后会服毒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冯媛,西汉

    《冯婕妤》圈门昼开熊不守,婕妤当前众嫔走。荷君光宠捍君危,不然安用贱妾为。君身如山妾如叶,君有不虞安置妾。亦知仓卒非贾恩,恩多妒深翻在睫。冯婕妤,昔非勇,今非怯,掖庭佞儿何喋喋!这首诗是明朝内阁首辅李东阳所作,主人公是汉元帝刘奭的宠妃冯媛,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冯媛的故事。汉元帝刘奭的后宫嫔妃并不多

  • 探索唐玄宗李隆基的上位史,他是如何掌握大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隆基,唐朝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曾被幽禁宫中七年之久,为什么他能上位登基称帝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隆基的上位史,可以说是李家内斗的血泪史。如果简单来说的话,就是大臣们先发动政变,拥立他三大爷登基。然后三大娘把持朝政,和他堂妹一起,毒死了他三大爷,想

  • 姜维既然是诸葛亮的接班人 诸葛亮推荐的丞相人选为什么是蒋琬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刘禅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了解读者都很感兴趣诸葛亮和姜维,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诸葛亮既然把姜维作为加班人,诸葛亮为什么不推荐姜维给刘禅作为丞相的人选?诸葛亮心里是怎么想的?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即诸葛亮推荐给刘禅的丞相人选是蒋琬,而不是“自己接

  • 张苞与关兴合称“小关张” 张苞的战斗力水平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蜀汉,张苞

    还不了解:张苞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张苞作为张飞的儿子,张苞的实力水平如何?张苞真的有辜负老爹的名声吗?悍勇张苞欲建功,可怜天不助英雄! 这首诗是后人评价蜀汉猛将张苞英年早逝的诗句,可以看出张苞在蜀汉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最起码在孔明眼中他是蜀汉新一代武将中

  • 曹丕赐死甄宓后 曹丕为什么要那样对待甄宓的尸体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丕,甄宓

    还不了解:曹丕和甄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丕对甄宓如此喜欢,曹丕在赐死甄宓后,曹丕为什么要被发遮面、以糠塞口?甄宓是三国的大美女,让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同时对她着了迷。建安九年,曹操攻破邺城,曹丕心眼多,先进去袁府抢了甄宓,曹操心中气不过,但碍于是自

  • 三国时期关羽打不过庞德,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关羽,三国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由于演义的渲染,关羽成为众多英雄中人气指数最高的一位,被称关公,甚至被认为是“武圣”受后人崇拜。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自从吕布被曹操在白门楼勒死并枭首后,关羽就看谁都像插标卖首的了,但是在襄樊之战中,却在正面交锋中败给了曹魏立

  • 历史上的广东省出过哪些宰相?他们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宰相,广东省

    历史上的广东省出过不少著名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张九龄张九龄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673年出生于世代仕宦的家庭,幼时聪明敏捷,擅长写文章。9岁知属文,13岁能写出好文章。青年时期,才智过人,勤奋好学,能诗善文。张九龄虽然才华横溢,却大器晚成,直到

  • 杨坚是如何成为太子的?他留下了哪些诗作?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炀帝,隋朝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滥用民力,频繁发动战争,穷奢极穷,最终导致隋朝的灭亡。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春日江南,烟雨迷离,运河两岸四十多座建筑精巧的行宫,在飘忽的雨雾中氤氲了一份柔媚,仿佛一群翘首等待的少女,盼望着一场旖旎风情。运河主航道上,一行延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