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坐了22年皇位,为何后宫没诞下一个孩子?

朱棣坐了22年皇位,为何后宫没诞下一个孩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136 更新时间:2024/1/23 2:06:08

两年前,《大明风华》一经上映,便凭着气势恢宏而又细致入微的精良制作,诙谐幽默却又严肃残酷的故事情节,在清宫、魔幻、抗战等剧占据主导地位的当下,以别具一格的特色席卷大江南北,成了2019年度最受欢迎的历史古装大剧。

而在该剧中,除了朱家父子笑料百出的权谋争斗、媳妇妯娌之间的尔我诈、气势宏大的铁马金戈之外,有一个情节想必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那就是朱棣临幸朴妃之后,在宫中引起的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喜脉”风波。

人们不禁要问,朱棣登基之后真的没有孕育过一儿半女吗?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还真的没有。根据史料中的记载,朱棣自公元1402年登基,到公元1424年病逝,在位二十二年,确实没有留下一个后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历史遗留的谜团

朱棣,公元1360年出生于江苏南京,父亲是明太祖朱元璋,生母马皇后,排位嫡出第四子。

他自幼文武兼修,七岁起接受儒家经典教育的同时,接受严酷的军事训练;十岁受封燕王;十六岁与大明开国名将徐达之女成婚后,被派往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挂职锻炼;二十岁就藩北京,期间曾多次跟随岳父、傅友德等开国名将出征漠北,后以能征善战享誉朝野,是大明王朝最具军事才华的藩王。

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后,朱棣在父亲面前极力表现,参与夺嫡之争。但可惜的是,朱元璋对儿子们漠然视之,最终将皇位传给了皇太孙朱允炆

公元1399年,三十九岁的朱棣不满朱允炆的削藩举动,以“清君侧”为名揭竿而起,开了历时四年的叛逆篡位之路,这就是闻名后世的“靖难之役”。

公元1402年,四十二岁的朱棣终于得偿所愿,在南京登基称帝,改元永乐,史称明太祖、永乐大帝。

朱棣继位后,殚精竭虑、励精图治,使大明王朝在政治、军事、文化及外交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最终于公元1424年病逝于北伐途中,终年六十四岁。

朱棣统治时期的繁盛景象,被后世称为“永乐盛世”。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在登基之前育有四子五女,而在帝位的二十二年间,却没有在史料中留下孕育后代的记载,这种现象十分反常。

众所周知,在古代的封建社会,帝王为了保证皇统的纯净性和延续性,无论在继位前孕育多少子女,继位之后仍旧会不遗余力地孕育后代。所以,朱棣在位期间没有留下子嗣,究竟是什么原因,会不会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二、民间传说成主流

关于朱棣在位期间没有留下子嗣的情况,在当时的民间广泛流传着一种“报应说”。

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是大明王朝留给后世永久的伤痛。据《明史》记载,在这场非正义内战中,不仅造成了大量将士在作战中死亡,而且战火几乎燃遍了包括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等省市在内的整个华北地区,导致平民百姓死伤及无家可归者不计其数,很多地方都被移为白地。

尤其是朱棣攻克南京后,为了平息舆情,洗白自己的篡位之举,达到正统继位的目的,开列所谓的“奸臣榜”,制造的政治恐怖,更是在当时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例如,因被诛灭十族而名垂青史的方孝孺,就是当时众多受害者中的典型代表,仅他一人之过,被牵连的宗族亲朋就有八百七十多人。

其他受牵连的建文旧臣,被抄家灭门、诛连全族的亦是数不胜数。锦衣卫在当时频繁往来于各衙门及府宅之间,肆意抓捕人犯,制造了罄竹难书的冤狱冤案。南京百姓人人惶恐,几乎到了“人声绝迹,小儿止哭”的地步。

靖难之役对朱棣来说,或许是被迫无奈的自保之举,但对当时的大部分建文旧臣和广大百姓来说,则是他彻彻底底地露出了残暴的本性。于是就出现了借用“报应说”来讽刺朱棣的事情。

所以,在民间就流传着:“残暴的欢愉,终究以残暴而终结。”说白了,就是朱棣性情残暴,为了篡夺皇位杀了太多的人,因此遭受天谴,以至于在位那么长时间,始终没有留下一儿半女。

然而,这种在今人看来十分荒诞的说法,在当时却被盛传为主流,广泛出现在民间的传记、手稿和文献当中。

三、宫女遗言揭谜底

无独有偶,关于朱棣在位期间没有子嗣的情况,在《朝鲜李朝世宗庄宪大王实录》中的一段记载,或许能够揭开其中的谜底。

该书记载,朝鲜于公元1408年向大明进贡了几位美女,其中有位权氏深得朱棣宠爱,被册立为贤妃。徐皇后病逝后,朱棣悲痛欲绝,决意不再立后,于是命贤妃代掌后宫。但贤妃命运不佳,在朱棣身边不足两年便香消玉殒。

贤妃病逝后,宫中便流传着一条小道消息,称贤妃并非病故,而是遭到同族吕氏的嫉妒,被暗中毒害身亡。朱棣起初并没有在意,但随后不久,后宫又传出一则秘闻,称吕氏和鱼氏因耐不住后宫寂寞,偷偷跟年轻的宦官对食,而且在事情败露后双双畏罪身亡。

此事引得朱棣勃然大怒,认为吕氏、鱼氏的行为使皇家颜面尽失,而吕氏又是害死贤妃的罪魁祸首,于是就将两人身边的宫女、侍婢全部抓起来严刑拷打,让她们承认意图谋逆。

许多人经受不住酷刑屈打成招,只有一位宫女义正词严拒不承认,而且还当着朱棣的面咒骂道:“你自己‘衰阳’,所以我们才找年轻的宦官对食,这有什么错!”

朱棣本就气愤难平,被人当面揭穿了老底,更是怒火中烧,下令将所有涉事宫女、侍婢以及朝鲜进贡的美女,共计两千八百余人全部处以极刑。不仅如此,朱棣还无一遗漏地亲自监督行刑。

《李朝实录》记载的内容,不仅再次证明了朱棣的残暴,而且还揭开了他在位期间没有子嗣的谜底:原来是自身得了隐疾。

然而,这真的就是事情的真相吗?

小结

根据《李朝实录》中的记载,似乎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最起码比民间流传的“报应说”要靠谱。但是小编在阅读这份史料的时候,却产生了诸多疑问:

其一,《李朝实录》中的记载是孤立存在的,在国内现存的大量史料和文献中得不到任何佐证支持;其二,当时大明属国除了朝鲜之外还有好几个,为什么没有出现类似的记载;其三,按照后宫佳丽三千的说法,朱棣几乎一次性屠尽了整个后宫,即使紫禁城是铜墙铁壁,也不可能不漏一丝风声;

其四,两千八百多人,全部处以极刑,朱棣身为一国之君,哪来那么多时间和雅兴亲自监刑;最后,明朝文人的风骨是有目共睹的,剥皮碎骨、抄家灭族尚不能使其笔锋转向,却为何会在这件事情上纳言闭口、只字未留,这完全不符合明朝文人的做派。

基于以上多个疑问的综合考量,小编认为:《李朝实录》中的记载,只能算是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看法,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意见,不能确定就是事情的真相。所以,朱棣在位期间为什么没有生育一儿半女,仍旧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谜团。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标签: 朱棣明朝

更多文章

  • 既然朱高炽身体虚弱与形象欠佳,他为何还能成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高炽,太子

    历史记载,明仁宗朱高炽从小喜静厌动,体态肥胖,而且据说身有脚疾,需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走路,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这对于一生嗜武的明成祖朱棣来说,身体虚弱,形象欠佳的朱高炽并不是他满意的接班人。但选太子又不是选美,看重的是能力德行,而不是外貌。朱高炽胖得快走不动道,并不代表其就因此被取消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 广陵王刘胥为何没有继承皇位?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胥,汉朝

    刘胥是汉武帝刘彻第四子,身材高大但因为行为没有法度,最终未能成为皇位继承人。你真的了解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当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而死后,由于汉武帝次子齐王刘闳早逝,而燕王刘旦又因觊觎皇位而失宠,如果按照长幼顺序,刘胥理应成为储君人选。然而,汉武帝去世之后,最终继承皇位的

  • 司马昭需要怎么做才能在曹髦死后,不背负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司马昭,三国

    公元260年4月,被司马师扶持起来的曹髦不得不再一次将司马昭晋封为相国,封晋公,加九锡。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260年五月初六晚,曹髦召集了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三人商讨诛杀司马昭之事,毕竟司马昭在此前已经多次给曹髦施加了压力,并一步步的逼迫这

  • 历史上诸葛亮为什么不重要魏延 魏延真的很差劲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魏延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魏延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魏延作为一个有才之人,诸葛亮为什么不重用魏延?魏延真的有那么差劲吗?提到魏延,熟悉三国演义的小伙伴们,肯定会想到诸葛亮的那句经典名言:“吾观此人,项生反骨,迟早必反,不如诛之,以绝后患。”然而,历史

  • 诸葛亮双腿都没有问题 诸葛亮打仗为什么还要坐轮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打仗,轮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打仗做轮椅,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诸葛亮打仗的时候都会出战,诸葛亮出战的时候为什么要坐轮椅?诸葛亮双腿不是没有问题吗?这轮椅有什么作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国演义》提到诸葛亮,我们会想到一直备受赞许夸奖的形象特征。我们了解诸葛亮是通过《三国

  • 正史中的郭嘉和荀彧相比 两人是在同一个档次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荀彧,曹操,郭嘉

    郭嘉和荀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郭嘉和荀彧都是曹操身边的谋士,两人谁更厉害一些?正史和演义的差别有多大?《三国志》评价曹操的用人之道时,说了十六个字:“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在一统北方之前,身边有五大谋士:荀彧、郭嘉、荀攸、贾诩、程昱

  • 以身为汉元帝抵挡熊的冯媛,为何最后会服毒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冯媛,西汉

    《冯婕妤》圈门昼开熊不守,婕妤当前众嫔走。荷君光宠捍君危,不然安用贱妾为。君身如山妾如叶,君有不虞安置妾。亦知仓卒非贾恩,恩多妒深翻在睫。冯婕妤,昔非勇,今非怯,掖庭佞儿何喋喋!这首诗是明朝内阁首辅李东阳所作,主人公是汉元帝刘奭的宠妃冯媛,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冯媛的故事。汉元帝刘奭的后宫嫔妃并不多

  • 探索唐玄宗李隆基的上位史,他是如何掌握大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隆基,唐朝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曾被幽禁宫中七年之久,为什么他能上位登基称帝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隆基的上位史,可以说是李家内斗的血泪史。如果简单来说的话,就是大臣们先发动政变,拥立他三大爷登基。然后三大娘把持朝政,和他堂妹一起,毒死了他三大爷,想

  • 姜维既然是诸葛亮的接班人 诸葛亮推荐的丞相人选为什么是蒋琬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刘禅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了解读者都很感兴趣诸葛亮和姜维,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诸葛亮既然把姜维作为加班人,诸葛亮为什么不推荐姜维给刘禅作为丞相的人选?诸葛亮心里是怎么想的?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即诸葛亮推荐给刘禅的丞相人选是蒋琬,而不是“自己接

  • 张苞与关兴合称“小关张” 张苞的战斗力水平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蜀汉,张苞

    还不了解:张苞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张苞作为张飞的儿子,张苞的实力水平如何?张苞真的有辜负老爹的名声吗?悍勇张苞欲建功,可怜天不助英雄! 这首诗是后人评价蜀汉猛将张苞英年早逝的诗句,可以看出张苞在蜀汉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最起码在孔明眼中他是蜀汉新一代武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