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重臣杨士奇有多厉害?一生历经五朝不倒

明朝重臣杨士奇有多厉害?一生历经五朝不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515 更新时间:2024/1/28 2:30:43

明朝初年的重臣、学者杨士奇,他凭一生历经明代五朝不倒,创造了明朝高官任期最长的纪录,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早年生活艰难,凭才华入仕途

杨士奇(1366年2月3日-1444年4月2日),男,汉族,本名杨寓,字士奇,号东里,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人。他家境贫苦,一岁时丧父,其母改嫁当时任德安同知的罗性,杨士奇于是改姓罗。后来有一次罗家祭祖,年幼的杨士奇自做土像祭祀杨氏祖先,被罗性发现并赞扬他的志气,恢复其宗姓。

随后,罗性因得罪权贵戍边陕西去世,杨士奇与母又回到了德安,为了养家湖口,他一边教学一边服侍母亲,经常游走于湖北、湖南进行教学。少年经历坎坷的杨士奇,逐渐培养了坚持初衷、敢于担当、尊老爱幼的良好习惯。

建文年间,明惠帝需要召集文臣修撰《明太祖实录》,当时的名人王叔英,看重杨士奇的才华,就极力推荐他。他进入翰林后,先充当编纂官。随后,在吏部对进入史馆的文臣进行考试时,吏部尚书张紞看到杨士奇的答卷后说:“这不是一个编经人的言论。”于是奏请为第一名。并授于吴王府副审理,仍然供其编纂馆职位。

明成祖即位后,改杨士奇为翰林院编修。不久,进入内阁,参与负责机务。数月后,晋升为侍讲。永乐二年(1404年),选拔宫僚时,杨士奇为左中允,三年后再升为左谕德。他从此就在朝廷中崭露头角了。

二.为官坚持原则,待人宽豁大度

由于在内阁工作,又参与机务事宜,杨士奇知道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所以他始终坚持原则,为官非常谨慎,回家时从不谈及公事,即使是至亲也都从不泄露半分。因此,深得明成祖信任。

杨士奇还能做到待人宽容大度,善于看见别人的长处,对他人的过错则不予深度追究。如当时广东布政使徐奇在统领西南时,曾赠当地特产给内廷官员,成祖的特工得到馈赠名单后呈上给皇帝。明成祖看后发现其中没有杨士奇的名字,于是召见他询问。

杨士奇回答道:“徐奇当时奔赴广东的时候,当时恰逢我得病未有参与,所以唯独没有我的名字。如果我当时无病,是否有我的名字也未知。况且赠礼都是小东西,应当没有其他意思。”明成祖于是没有追究徐奇,命令手下烧毁了那份名单。

杨士奇用他坚持原则、宽豁大度的做事与待人风格,为后来明朝皇位的平稳过渡,以及“仁宣之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在太子朱高炽与诸位王子的宫廷内斗中,杨士奇坚决站在维护太子的立场,减少与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宫廷争斗。

如当汉王、赵王联合离间太子,朱棣颇为心痛。在永乐九年,明成祖回到南京,召问杨士奇太子监国的情况时,他称太子孝敬,并说:“太子天资高,有过错必知,然后必改。其存有爱人之心,绝对不会辜负陛下重托。”朱棣听后大悦。

又如,当朱棣北征归还后,太子迎驾迟缓,朱棣气急下把大量东宫大臣黄淮等人下狱问罪。杨士奇之后赶到,却被宽宥免罪。之后召问太子这件事,杨士奇顿首道:“太子仍然和以前一样孝敬。凡是这些迟迎的事情,都是臣等的罪过。”朱棣听后气消了。

明仁宗即位后,当然更加信任杨士奇,升他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但他还是保持自己做事待人的风格,精心为仁宗服务。他曾向仁宗进言道:“皇上两日前刚下诏减免岁供,可惜薪司又征枣八十万斤,这与前诏相矛盾吧。”明仁宗于是马上下令减免一半。

明仁宗还在太子监国之时,即仇恨御史舒仲成,因此即位后就想治其罪。杨士奇阻止道:“陛下即位后,曾下诏忤旨的人都得免罪。如果要治舒仲成的罪,则当时的诏书则无信,众多大臣会因此恐惧。皇上为何不能效仿汉景帝对待卫绾呢?”仁宗于是打消了此念头。

明宣宗即位后,同样十分重视这位老臣,而杨士奇也一如既往地忠心为皇上服务。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起兵谋反。明宣宗亲征平定叛乱。当部队归还抵达献县单家桥时,户部侍郎陈山迎接,并上言汉、赵二王曾沆瀣一气,恳请明宣宗乘势进攻彰德(今河南安阳)逮捕赵王朱高燧。

杨士奇进言说:“太宗(朱棣)有三个儿子,当今皇上只有两个叔父。有罪的不可赦免,但无罪的应当厚待,怀疑的话则防范,使其没有预谋而已。何必动辄加兵相战,伤皇祖的在天之意呢?”当时只有杨溥赞同杨士奇的看法。

之后明宣宗又召见蹇义、夏原吉(他的两位心腹),两人均赞同杨士奇的看法。明宣宗于是无意加罪于赵王,部队直接回京了。赵王知道后大喜,哭着说:“吾生矣。”随即上书表示感谢,且献出护卫部队,两者之隙从此停息。

明宣宗从此待赵王日益亲切,此外还对杨士奇说:“赵王之所以得以保全,都是您的功劳啊。”并赐金币给他。杨士奇就这样,又成功地阻止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宫廷争斗。

三.体恤百姓,助创盛世

当明朝屡遭水旱灾害时,明宣宗召见杨士奇讨论下诏宽恤免灾租税等事。杨士奇于是请奏免除百姓所欠的薪鱼钱、减官田租赋、免除粮税、清理冤假积案、裁汰工役等建议,使百姓获益匪浅。

过了两年后,明宣宗对杨士奇说:“体恤百姓的诏书已经下很久了,现在还有什么要体恤的呢?”他称:“此前下诏减官田租,但户部仍然征收如旧。”明宣宗不悦称:“那现在必须执行,不遵守者依法处理。”

杨士奇还请求招抚逃民,严惩贪污官吏,提举有文学、武勇才能的人,命曾经被判极刑的犯人子孙也有从官资格。此外,他还请廷臣三品以上及二司官各自举荐人才(于谦、周忱、况钟等人即此时被举荐)。这些建议均得到明宣宗的批准。

综上所术,在杨士奇等内阁廷臣同心辅佐下,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政治清明、法纪严明、经济发展、仓廪充实、百姓安居、社会稳定,形成了明代早期国泰民安的升平景观。开创了史称“仁宣之治”的盛世。与其祖辈们创立的“洪武之治”、“永乐盛世”合称为明初三大盛世。

总之,明朝初年的重臣、学者杨士奇,凭借其坚持原则、宽豁大度,以及体恤百姓,而逐步赢得皇帝与同仁们的重用与信任,并历经明代五朝不倒,创造了明朝高官任期最长的纪录。他的做事与待人的风格值得人们学习;他为官时能做到体恤百姓,则值得我们由衷地敬佩。

=

标签: 明朝

更多文章

  • 郑光祖:元代著名杂剧家,他的风格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郑光祖,元朝

    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郑光祖,下面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介绍介绍郑光祖的人生经历,以及他的创作风格。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官场生活艰难,一生专著杂剧创作郑光祖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字德辉,汉族,是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他早年研习儒学,后来曾补

  • 庞涓既然已经与孙膑撕破脸皮,为何最后又没有杀掉他?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庞涓,战国

    公元前343年,魏国为了补偿在桂陵之战损失,发兵攻打韩国。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回读这段历史,固然为孙膑的计谋喝彩,为孙膑终于复仇叫好,但回首孙庞恩怨,却又有不少让人疑惑之处,其中最大的一个是

  • 历史上的徐寿辉一生有哪些作为?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徐寿辉,元朝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称帝,国号大明 ,定都南京。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朱元璋从创业到称帝,历经15年,这15年内,曾经和朱元璋一起战斗的“大佬”们,一个个倒下了。《明史纪事本末·卷三》云:太祖崛起濠梁,而同时并兴者,则有张士诚据吴,徐贞一据蕲,明玉珍据蜀,方国珍据江东,

  • 明英宗既不英,亦不明的 后人为什么还称朱祁镇为英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朱祁镇

    还不了解:明英宗朱祁镇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祁镇在位时明代损失惨重,后人为什么还要称朱祁镇为英宗?朱祁镇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明英宗是明代第六位皇帝,他是明代唯一的一位太上皇,也是明代唯一一位被外族俘虏的皇帝。明英宗在位期间,宠信宦官王振,在其怂恿之下率二

  • 朱祁钰得知皇位被夺之后 朱祁钰为什么连说三声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祁镇,朱祁钰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祁镇和朱祁钰,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祁镇重新夺回皇位之后,朱祁钰为什么连说三声好?朱祁钰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在我国的经验中,出现过很多兄弟为了皇位相残的例子,比如玄武门之变中的李建成、李世民,以及《九子夺嫡》中的四弟胤禛、八弟殷宓等等。明代中期,明英宗,

  • 历史上帮助韩信创造军事奇迹的人是谁?曹参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韩信,汉朝

    西汉萧何、张良、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这三人为汉高帝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谈及韩信军事奇迹的背后之人,最广为人知的是李牧之孙李左车,曾留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之名言,助推了韩信成功攻略燕齐。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真正帮助韩信创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都杀了两个兄弟 李世民为何动自己的父亲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李渊,唐朝

    还不了解:李世民不杀李渊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当初为了自保才发动玄武门之变,面对自己兄弟都能下手,李世民为什么没有杀自己的父亲?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之所以没有弑父,一方面是因为他确实不太敢,怕落下天大的骂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李世民当时已经彻底掌控

  • 与曹冲齐名的神童,周不疑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周不疑,东汉

    东汉末年有一位与曹冲齐名的神童,小小年纪便展示出过人天赋,举世皆惊,此人便是荆州神童周不疑。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不过令人大感意外的是,周不疑最终并没有展示出全部才华,便被曹操派人刺杀。那么,周不疑究竟是哪里得罪了曹操,让他死于非命呢?周不疑年少聪慧过人,与神童曹冲齐名周不疑

  • 赵云一生忠心耿耿,为何没得到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云,三国

    赵云,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勇猛无比、忠心耿耿,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然而这样一个人,职位却一直停滞不前,刘备虽然曾封他为“虎威将军”,但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这样的名号听起来向量,却无一定的实质性作用,只是一个名号而已。这不禁让人为赵云抱不平,明明未尝败绩,被别人称作战

  • 荀彧的一生有何贡献?他都为曹操推荐过哪些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荀彧,三国

    在三国相互独立的这几十年里,涌现出来不少英雄好汉和十分优秀、出众的将领和聪慧的谋士。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荀彧是东汉末年枭雄曹操麾下的重要谋士,他德才兼备、稳重可靠,因此被曹操拿来与汉初开国功勋张良相提并论道:“吾之子房也。”除了曹操,另外一位枭雄司马懿也曾经称赞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