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庞涓既然已经与孙膑撕破脸皮,为何最后又没有杀掉他?

庞涓既然已经与孙膑撕破脸皮,为何最后又没有杀掉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255 更新时间:2023/12/16 14:49:22

公元前343年,魏国为了补偿在桂陵之战损失,发兵攻打韩国。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回读这段历史,固然为孙膑的计谋喝彩,为孙膑终于复仇叫好,但回首孙庞恩怨,却又有不少让人疑惑之处,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庞涓既然已经与孙膑撕破脸皮,为何不将他一杀了之,以防孙膑找到机会向他复仇?如果庞涓杀了孙膑,不仅个人命运将会改变,魏国、齐国乃至战国历史都可能被改写。

01

孙膑与庞涓是同窗同学,师傅到底是谁正史并无记载,后世传说两人师从鬼谷子,其实源于《东周列国志》和《孙庞斗志演义》等明清历史小说,并无历史依据。

庞涓毕业之后,投奔了魏惠王,很快通过杰出的军师才能出任魏国将军,公元前357年帮助魏国击败楚国,拿下了三座战略城池,庞涓因此名显天下,一举成为当世名将。在此之后,庞涓邀请孙膑来魏,这一段历史人尽皆知,但再细读一下,却可能另有收获: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所谓“阴使召孙膑”,就是暗中派人将孙膑请来,说明之前孙膑已有名气,否则没必要“阴使”这么小心。之后,庞涓担心孙膑太强,于是就将孙膑砍掉双足,并在脸上刺字,想让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演义中孙膑装疯卖傻,让庞涓以为他疯了,于是才放松警惕,但《史记》上没有这一段,直接说“孙膑以刑徒阴见(齐使)”,说明庞涓并未囚禁孙膑,孙膑可能还有一定的自由,随后齐国使者将他秘密带回国。

孙膑才华横溢,庞涓自认不如,两人又已彻底翻脸,庞涓不会不知道孙膑对他恨之入骨,一旦孙膑抓住机会,必然百倍偿还。按照正常逻辑,对于孙膑这样的潜在隐患,无论有没有装疯卖傻,庞涓最好是一杀了之,但庞涓不仅未杀孙膑,而且可能还给予断了双足的孙膑一定自由,这就不怕孙膑找到机会报仇吗?其实,庞涓还真不怕,原因与时代氛围有关,说庞涓担心孙膑复仇的是不太了解战国时代。

02

春秋战国时代,通行的规则是患病或残疾之人,基本上没有出头之日。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一看当时的一些事迹。

《左传》记载:“崔成有疾而废之,而立明。”《公羊传》也明确说:“兄何以不立?有疾也。”可见,对于君位继承而言,不仅是患生理疾病的王子会被取消继承权,患心理疾病的也会被取消继承权。

叔梁纥是孔子之父,他与正妻有九个女儿,找不到继承人,于是就找了一个小妾,但小妾生下的儿子孟皮有足疾,没有资格做继承人。叔梁纥非常着急,于是70岁的他向鲁国颜氏求婚,最后娶了10多岁的颜征在,“与颜氏女野合”生下了孔子。

《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田忌赛马之后,田忌将孙膑献给齐威王,齐威王任命孙膑为军师,魏国攻打赵国时,齐威王本想让孙膑为主将,孙膑辞谢说“刑余之人不可”,于是齐威王才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继续为军师,“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对残疾之人往往都会给予照顾,给予减免兵役,甚至还给予安排工作,《韩非子》中说“孔子相卫,弟子子皋为狱吏,刖人足,所刖者守门”,将砍去双腿之人安排守门,但仅此而已。如果没有一番机遇,孙膑大概也将成为一个守门人。

因此,失去双足、脸上刺字的孙膑,以当时社会习惯而言,已经废了不可能有出头之日,不会有人任命他为将军,庞涓的计划没有错。但让庞涓也没有想到的是,齐使是一个奇葩,竟然“以为奇”而将孙膑带回国内。那么,孙膑为何不找其他国家使者,而游说齐国的使者呢?其实这是孙膑有意为之。

03

如今,我们都知道人才之重要,但在战国中前期,相对能够做到“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国家只有三个,即魏国、秦国、齐国,其他国家也重视人才,不过重视的是上层身份的人才,对下层身份的人才并不重视。以孙膑身份低微又残疾的状况,赵国、韩国、燕国、楚国不可能要,魏、秦、齐三国谁可能接纳孙膑呢?

战国之初,魏文侯(魏惠王祖父)时代,法家代表李悝主持变法,第一条就是人才战略,废除奴隶制时代的世袭制度,国内根据能力来选拔官吏,国外向各国招纳贤才,使魏文侯统治时期的魏国有了英才荟萃的局面。当然,魏国的人才变法,与一般平民没什么关系,最起码也是小地主,但至少扩大了选才范围,让很多下层身份之人有了发挥的机会,所以庞涓、孙膑才会投奔魏国。但庞涓就在魏国,孙膑又断了双足,因此在魏国孙膑不可能再有机会。

列国之中,秦国是一个奇葩,引进外来人才是其传统,但会不会引进断了双足的孙膑,还真不好说。云梦睡虎地秦简《法律问答》中记载,“擅杀子,黥为城旦春,其子新生而有怪物,其身及不全而杀之,勿罪”,虽是杀死罪犯的新生残疾儿童无罪,而且也是个案,但由小见大,估计秦国很难接纳孙膑这样的人。

齐威王时,公元前356年到公元前320年在位,上台之后齐国实行了人才改革,选拔大批门第寒微的人士委以重任,出身赘婿、受过髡刑且相貌丑陋的淳于髡,接受了平民琴师邹忌的进谏,并任命邹忌为齐相等。与魏国相比,齐国人才选拔突破性更大,更为不拘一格。可见,孙膑以残疾之躯,想要得到他国重视,齐国的可能性最大。

也就是说,以庞涓的眼光来看,没有国家能够接纳残疾的孙膑,他这一辈子已经可以画上句号了。但让庞涓没有想到的是,齐威王实行更为激进的人才战略,能够接纳孙膑这样的人。想必齐威王的想法,已经灌输到了齐使耳朵里,上行下效,齐使觉得孙膑是个奇人,所以才会将他带回去。

04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即便有人接纳了孙膑,但孙膑残疾的现实,决定了他无法掌军,进而也就不可能领兵向庞涓复仇。

但齐威王却创造了军师这一职位,“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让孙膑这样的人有发挥空间,属于因人设岗,这一点超出了庞涓的算计。

我们都知道,在三国演义中,各国都极为重视军师,一名军师可能决定一场战役的成败,但在三国之前,军师并不受重视。春秋战国数百年,几乎一直都在战争,但除了孙膑还有谁是军师?正常现象是将军负责打仗也负责谋略,最终以实际战绩说话,出谋略的人不受重视,所以别看孙武写了《孙子兵法》,但并没有受到重视,因为没有耀眼的实际战绩,先秦史书上也因而鲜有记载孙武。

在庞涓看来,孙膑无法为将,无法在军中立足,又如何会威胁到他?说到底,不是庞涓不聪明,而是之前没有军师一职,更没有断足之人无法为将却可为军师的先例,所以根本没有想到还有人任命孙膑为军师,孙膑还能以军师身份向他复仇。

庞涓没有直接杀掉孙膑,里面应该夹杂了很多原因,同学之情、思想变态就想折磨孙膑、担心杀孙膑毁名声、孙膑的贵族身份(应是最低等级)等等,但要说庞涓担不担心孙膑报仇,以当时正常情况来说,孙膑连出头的机会都没有,又何来向庞涓复仇?只是庞涓没有算到孙膑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复仇之心,以及齐威王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决心。

是金子总归会发光,但也要看什么时代,春秋战国是“王侯将相真有种”的时代,如果不是齐威王不拘一格用人才,孙膑真有可能被埋没。

或许,正是因为历史上不断涌现孙膑类的复仇记,所以越到封建王朝后面,就越喜欢斩草除根,以免一时心软导致再出现一个孙膑,就像电影中的坏人话多让主角翻盘一样。

标签: 庞涓战国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徐寿辉一生有哪些作为?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徐寿辉,元朝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称帝,国号大明 ,定都南京。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朱元璋从创业到称帝,历经15年,这15年内,曾经和朱元璋一起战斗的“大佬”们,一个个倒下了。《明史纪事本末·卷三》云:太祖崛起濠梁,而同时并兴者,则有张士诚据吴,徐贞一据蕲,明玉珍据蜀,方国珍据江东,

  • 明英宗既不英,亦不明的 后人为什么还称朱祁镇为英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朱祁镇

    还不了解:明英宗朱祁镇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祁镇在位时明代损失惨重,后人为什么还要称朱祁镇为英宗?朱祁镇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明英宗是明代第六位皇帝,他是明代唯一的一位太上皇,也是明代唯一一位被外族俘虏的皇帝。明英宗在位期间,宠信宦官王振,在其怂恿之下率二

  • 朱祁钰得知皇位被夺之后 朱祁钰为什么连说三声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祁镇,朱祁钰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祁镇和朱祁钰,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祁镇重新夺回皇位之后,朱祁钰为什么连说三声好?朱祁钰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在我国的经验中,出现过很多兄弟为了皇位相残的例子,比如玄武门之变中的李建成、李世民,以及《九子夺嫡》中的四弟胤禛、八弟殷宓等等。明代中期,明英宗,

  • 历史上帮助韩信创造军事奇迹的人是谁?曹参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韩信,汉朝

    西汉萧何、张良、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这三人为汉高帝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谈及韩信军事奇迹的背后之人,最广为人知的是李牧之孙李左车,曾留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之名言,助推了韩信成功攻略燕齐。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真正帮助韩信创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都杀了两个兄弟 李世民为何动自己的父亲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李渊,唐朝

    还不了解:李世民不杀李渊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当初为了自保才发动玄武门之变,面对自己兄弟都能下手,李世民为什么没有杀自己的父亲?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之所以没有弑父,一方面是因为他确实不太敢,怕落下天大的骂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李世民当时已经彻底掌控

  • 与曹冲齐名的神童,周不疑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周不疑,东汉

    东汉末年有一位与曹冲齐名的神童,小小年纪便展示出过人天赋,举世皆惊,此人便是荆州神童周不疑。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不过令人大感意外的是,周不疑最终并没有展示出全部才华,便被曹操派人刺杀。那么,周不疑究竟是哪里得罪了曹操,让他死于非命呢?周不疑年少聪慧过人,与神童曹冲齐名周不疑

  • 赵云一生忠心耿耿,为何没得到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云,三国

    赵云,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勇猛无比、忠心耿耿,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然而这样一个人,职位却一直停滞不前,刘备虽然曾封他为“虎威将军”,但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这样的名号听起来向量,却无一定的实质性作用,只是一个名号而已。这不禁让人为赵云抱不平,明明未尝败绩,被别人称作战

  • 荀彧的一生有何贡献?他都为曹操推荐过哪些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荀彧,三国

    在三国相互独立的这几十年里,涌现出来不少英雄好汉和十分优秀、出众的将领和聪慧的谋士。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荀彧是东汉末年枭雄曹操麾下的重要谋士,他德才兼备、稳重可靠,因此被曹操拿来与汉初开国功勋张良相提并论道:“吾之子房也。”除了曹操,另外一位枭雄司马懿也曾经称赞荀

  • 历史上关羽失荆州是因为他有仇敌?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羽,三国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由于演义的渲染,关羽成为众多英雄中人气指数最高的一位,被称关公,甚至被认为是“武圣”受后人崇拜。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关羽大意失荆州是个伪命题:面对曹魏与东吴的两面夹攻,即使是谨慎的诸葛亮,也守不住荆州——主力已经被调往西川,手下各怀心腹事,荆州门阀蠢蠢欲动,

  • 莽古尔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为什么说他的悲剧全是由性格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莽古尔泰,清朝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或者缺少一定的谋略而结局悲剧的人物。在这其中,莽古尔泰绝对是具有代表性。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莽古尔泰这个名字,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不是特别高,知道的人不是很多。但是提起莽古尔泰的父亲努尔哈赤,知道的人就很多了。莽古尔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