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慈禧的饮食:逃亡西安途中竟花费20万两白银

解密慈禧的饮食:逃亡西安途中竟花费20万两白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636 更新时间:2024/2/10 12:42:05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本来人在囧途,应该随遇而安,但是太后毕竟是太后!在西逃53天中,她却大把花钱,大口吃喝,遍尝了山西乡土特色,品尽了山西美食味道。从老百姓田间地头的玉米秆到聊以充饥的窝窝头小米粥;从普通农户家常菜肴到地方风味的特色小吃;从达官贵人的高档宴席到奢侈靡费的满汉全席,她深切地感受了一次超级吃货的最高境界,深度体察了一次山西各地的乡土美食滋味。在她亡命山西闻喜县的两天时间中,竟然花掉了20万两白银,相当于这个县三年钱粮赋税总和。真可谓是“日用斗金”!如此铺张靡费,不能不让人咂舌。

一、人在囧途,以玉米糊糊和绿豆面条充饥。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打扮成一个老村妇的模样,只带了些散碎银子,混入流民逃出了紫禁城。在进入山西境内之前的半个月,可谓是颠沛流离,连慈禧本人也说“我已完全成一乡姥姥。”困顿窘迫到此,一碗小米粥,半个窝头便足以让这位整日锦衣玉食的皇太后心满意足。

网络配图

吃,满足生存所求,人生之大欲,需求之根本。当生存受到威胁时,什么都是浮云,填饱肚子最最要紧。西行这一路,这位被称为老佛爷的太后最开始的日子就是在先满足基本需求中奔波着。

1900年8月30日三乘小轿抵达大同府天镇县,当时的銮驾也不过如此而已。天镇处于晋、冀、蒙三省的交界,也是河北进入山西的必经之路。慈禧一行人在一个叫慈云寺的寺庙休息了一晚,当时给慈禧准备的吃喝非常潦草,据说只喝了一碗玉米糊糊类的素粥。

9月1日慈禧抵达大同阳高县的聚乐堡,借宿于村东路北的一深宅大院,即王官屯李家。此时,小米粥、窝头已经难以交代这位老佛爷了。李家给慈禧准备了本地特产绿豆面条,还配了山蘑、木耳、香草、黄花等野菜做的卤。可是这碗面还没进口,门外有人来闹事。当地几个后生上山采摘野菜时摔断了腿,来讨要医药费。原来,太监为了讨好慈禧,暗令当地行营,逼着村民们上山采集。慈禧一怒斩了这太监。第二天一早,慈禧不敢久留,吩咐立即程。估计由于受了惊扰,那碗绿豆面条也没吃出个啥滋味,因此绿豆面条也没能受到太后夸赞,没能捞到什么知名度。

二、避忌讳将山西名菜“凤趴窝”改名“金凤卧雪”。

隔天,慈禧光绪一行便到了大同府,大同府的准备工作充分,物品供应也比较丰盛。当时大同府有名的酒楼就是明代已打出知名度的凤临阁,地方官员找来了凤临阁的名厨,做大同最有名的菜品给慈禧和光绪享用,其中有一道菜叫“凤趴窝”,是这家店的招牌菜。明朝末年开始在民间流传,其做法是将一只鸡经过烹制后放在大盘内,下面再放些油炸干粉条,旁边放10颗油炸煮鸡蛋和油炸豆腐。慈禧吃了这道菜后,忙问周围侍从菜名。

侍从马上到门外向候着的官员打听,官员们寻思,慈禧太后此行名为西狩,其实还不就是逃跑啊?“凤趴窝”三字怕会招来杀身之祸,于是绞尽脑汁,想出个“金凤卧雪”的名字,让一个含落魄之意的菜名变得优雅起来。这道菜从此得名“金凤卧雪”。凤临阁的厨师还特地精心制作了9笼“百花烧麦”,透明晶亮的薄皮中,包着鸡、鸭、鱼、虾、蟹、牛、羊、猪、兔9种肉馅,烧麦上端制成牡丹、荷花、玫瑰、芍药、玉兰、月季、秋菊、杜鹃、梅花9种花形,如此精致的“百花烧麦”同样得到了慈禧的赞赏。

网络配图

直到此刻,慈禧及其一路奔波的朝廷官员和随从的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摆脱了玉米糊糊果腹的窘境之后,慈禧的胃已经开始挑剔起来了。

三、忻州中秋赏月,一餐品尝24道山西美食。

慈禧继续前行,沿途官府各地听闻消息后,纷纷派人送粮草、送礼物,成群结队,络绎不绝。慈禧西逃恰逢阴历八月,原计划赶到太原过中秋,无奈雨季路难行,只能走在忻州过节了。

虽然是在逃难途中,但皇家过节不能不讲究。慈禧太后在忻州下轿不久,就住进忻州贡院内。院子大而敞亮,四角扫得一干二净,贡院内瓜果飘香,锣鼓喧天,充满了节日的气氛。慈禧的贴身侍女回忆:“过去一个多月有时吃得好,有时吃得差。这一餐,大小官员吃的是一路上最丰盛的:四个冷荤压桌,四个炒菜,四个小碗,四个中碗,四个大海,四个大盘,末后一大碗公汤,这桌菜叫‘四四到底’。”慈禧太后在金碧辉煌的雅座里由皇上和皇后侍膳,吃得比这更高级。

晚饭后仍按着宫里的习惯,由皇后去祭祀“太阴君”。在贡院的东南角上,摆上供桌,插上供香。供桌上四碟水果,四盘月饼,月饼叠起来有半尺高。另外,中间一个大木盘,放着直径有一尺长的圆月饼,这是专给祭兔时做的。还有两枝新毛豆角、四碗清茶。慈禧太后一行因逃难在外,更加迷信,惟恐礼仪不周,得罪了神鬼,给自己降下灾难。中秋佳节更是如此。所以一有给神鬼磕头的机会,个个争着参加。他们虔诚拜月,祈求上苍保佑。

虽说慈禧在忻州也仅仅休息了一日,不过在地方官敬献的贡品中,还是有一地方名吃脱颖而出。当时的州官许翰度敬上由麻会镇王凤龙师傅制作的瓦酥,慈禧食后赐名“龙凤瓦酥”。忻州的瓦酥也因此与皇家沾了边,此后名气日盛,成为一方名吃。

网络配图

四、太原小店打尖,两小时就花掉了上万白银。

9月10日,阴历的八月十七,慈禧终于到了太原。在太原,巡抚衙门布置了慈禧和光绪的行宫,所用陈设器件,都是嘉庆年间给皇帝巡幸五台山准备的,当年没派上用场,这次招待慈禧正好用上。她的贴身宫女说,在太原大家都觉得像是在皇宫里一般。

慈禧太后的饮食之奢侈是有名的,曾在慈禧身边任职的女官德龄,在她所著的《御香缥缈录》一书中,对慈禧有下列评语:“皇太后的一生,可说是为‘吃’而生存的……”在太原,慈禧的饮食用度标准已经大幅提高。半月有余之后,慈禧一行继续前行,曾在太原小店打尖歇息,两个多小时就花掉了上万白银,那么这位太后住一晚的费用就更加高昂了:据记载,在徐沟的一晚,当地支用白银五万两。

10月2日,慈禧一行进入了晋中祁县,受到了隆重接待,乔家更捧出了珍馐美味。据清人刘大鹏记载,当时晋商商号内部的饭菜水准相当高:“此间生意奢华太甚,凡诸客商,名曰便饭,其实山珍海错,巨鳖鲜鱼,诸美味也。习俗使然,并无以此为非者”。晋商的员工食堂标准已近奢华,面对当时最高统治者驾临,认为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自然会想方设法在这位太后的饮食上大做文章,标准高不算啥,关键是更注重精致程度。

当年恰逢闰八月,慈禧到祁县时,适值第二个中秋节前后,乔家给慈禧奉上了一款名为“雪莲酥”的月饼。这款月饼是当时祁县著名的老字号糕点铺“是盛楼”烤制的。这家店制作的糕点鲜美精致,“雪莲酥”又是给乔家特供的,一般人享用不上。除了味道口感令人叫绝外,这款糕点如其名字一般,那叫个肌肤赛雪,莹润滑腻。不用吃,光是看着就让人心情大好。慈禧这个在吃上很挑剔的美食家,也忍不住赞不绝口。慈禧太后到西安后,还特命人到乔家取“雪莲酥”供其尝用,并赐予随行的大臣、王爷、格格们品尝。之后,乔家每到中秋就派人赴京奉送“雪莲酥”。

网络配图

五、侯马迎驾摆出满汉全席,闻喜在两天花掉20万两白银。

当慈禧一行至侯马时,侯马地方官一个月之前就开始了准备工作,当地特招聘了80名厨子。日夜操作,精心配置,满汉全席108道菜,尽数保证供应。曲沃、闻喜等地也如法炮制。闻喜在两天内花掉20万两白银,相当于全县三年钱粮赋税总和。

按照清朝的制度规定,各级官员的食宿供应标准须依照职位的高低分别执行。且不说太后、皇上的标准,只是王公大臣,每日就要供应“上八八”一席,包括八碟八碗鸡鸭鱼肉及山珍海味;中下级官员每日一席“中八八”,碗碟数目不变,质量稍逊“上八八”;就连随员护卫,也不能低于“下六六”标准,鸡鸭蔬菜皆不可缺。

一个多月内,慈禧一行已经从吃窝头、青草,发展到了彻底地让山西晋南地区成为了标准的御膳房。如今,侯马当地还有“海底捞月”“蛟龙献宝”的地方名菜,都是由御膳房厨师传到民间的,也算是慈禧西行对山西地方名菜做出的一次贡献吧。慈禧这次出行,恰逢山西大旱,庞大的接待费用无疑对山西地方经济是雪上加霜。不过在饮食方面,却是顺利地完成了一次皇家与民间的亲密交流。紫禁城里的御厨们学会了做窝头、谷垒,皇家的满汉全席做法以及菜式也流落民间,丰富了三晋菜系。

标签: 慈禧的饮食

更多文章

  • 慈禧西逃山西:曾因吃得不爽而逼死县太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慈禧西逃山西

    伴随着慈禧一路由简到繁,由果腹到铺排的吃喝之旅,各地负责接待这位太后的各色人等的命运也在发生着上上下下的变动。从做饭的厨师,到一方执政要员,从地方乡绅,到商贾巨富,在这53天中,有人得以封官进爵,有人却被革职查办。中国人善于把人生的喜怒哀乐、婚丧嫁娶、应酬交际,关系往来等活动导向于饮食活动中,用以增

  • 史上真实王重阳丘处机:金朝顺民 屡受封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史上真实王重阳丘处机

    芒果台新版《笑傲》的热播告罄再次说明,“千年虫”只要爬出来就会有人看,武侠剧从来就不缺人气,尤其是金庸系列,七分虚构三分真。如果说有“三分真”的话,那就是少许的文史背景。观众们不会相信世间真有摧枯拉朽的“降龙十八掌”,更不会相信还有“欲练神功,必先自宫”的“高科技”。可是,若剧中出现了真实的历史事件

  • 盘点: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七大宫廷政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宫廷政变

    导读:政变在历史上几乎是每朝每代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因为一朝皇帝只能有一个,他们往往拥有无尚的荣耀和至上的权力,所以一职位时时刻刻被无数人所觊觎,然而导致了无数血雨腥风的政变。一、西汉“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又称作七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汉初期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的一次叛乱,以吴王刘濞为首,楚

  • 哪位皇帝是提出“老百姓吃饭不要钱”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老百姓吃饭不要钱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建东都、凿运河、筑长城、开驰道,在形象工程建设方面不惜下血本。当时全国人口才四千六百万,而八年时间就动用了三千多万人次服劳役可以说,隋炀帝杨广的一生,就是在活给别人看。史料中可以见到这样的记录:“高祖幸上所居第,见乐器弦多断绝,又有尘埃,若不用者,以为不好声妓,善之。上尤自矫饰,当

  • 揭秘宋光宗为何当了五年皇帝便成了太上皇?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光宗

    宋光宗是南宋的第三位皇帝,也是历史上流传的一位患有精神病的皇帝。他四十多岁的时候因为孝宗禅位而登基,在位仅五年便由自己的儿子继位为皇,自己成为了太上皇。宋光宗只当了五年的皇帝便退位,成为了一位无实权的太上皇,且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他患有精神上的疾病。宋光宗有一位性格残忍且极为善妒的皇后,在光宗只是一

  • 商朝的兴衰灭亡:末代君主商纣太喜欢折腾致亡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末代君主商纣王

    据记载,夏朝最后一个王叫桀,是传说中的著名暴君,荒淫无度,暴虐无道,估计比萨达姆、卡扎菲有过之而无不及,老百姓们被折腾得死去活来,于是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起兵,把桀给了结了,传说中历时五百年的夏王朝宣告灭亡。网络配图商朝随后建立,开国君主叫汤,商汤。不知道他这名字是怎么起的,因为商朝国君的名字,

  • 如果楚霸王项羽没有自杀历史会不会改变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项羽

    刘邦项羽争天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传奇。项羽最终战败,自刎乌江,更是传奇中的传奇。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叹息,认为项羽心理脆弱,承受不了失败的打击,所以最终没有回江东图谋东山再起,而是选择了自尽。更有甚者认为项羽这是懦夫的表现。网络配图项羽回江东还能东山再起吗?乌江自刎,是懦夫的表现吗?自刎乌江之前,

  • 李善长明朝开国功臣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李善长?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善长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李善长长谋略,善用人。无论是政治军事上,还是经济民生上,李善长对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付出的功绩不可谓不大,堪称明朝开国功臣第一位。朱元璋曾说:“朕起自草莽间,提三尺剑,率众数千,在群雄的夹缝中奋斗,此时善长来谒军门,倾心协谋,一齐渡过大江,定居南京。一二年间,练兵数十万,东征

  • 揭秘为什么秦始皇死的时候蒙毅不在身边?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按照惯例在这个时候进行很长时间的出巡视察,七月份的时候,整个队伍行至沙丘,在沙丘宫中停留。秦始皇突然感病,甚至到了不能下床的地步。没坚持几天,这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始皇帝就这样与世长辞了。网络配图秦始皇在出巡之前肯定是准备充足的,毕竟是帝王出巡,一切事宜应该已经准备妥当,出巡路

  • 这才是水浒中梁山的聪明人 他一张嘴改变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江

    水浒传当中,如果说到智者的话,肯定很多人都会选择智多星吴用,毕竟人家名号在那里,怎么也跑不掉。但其实如他这般甚至比他聪明的智者并非没有,只不过他们都被自身的其他光芒所掩盖住。网络配图下面就给大家盘点下梁山108将真正的聪明人:燕青是北京大名府人氏,自幼父母双亡,由卢家抚养长大,是卢俊义的心腹家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