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权臣董卓为什么对第一大谋士李儒言听计从

权臣董卓为什么对第一大谋士李儒言听计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988 更新时间:2024/3/1 14:55:41

李儒,又名李孝儒,字文优,三国年间汉少帝的郎中令,权臣董卓手下的第一大谋士,在董卓专权期间,奉命进宫毒害少帝。直至董卓去世以后,李傕攻入长安掌揽大权,他提拔李儒任侍中结果遭到刘协的反对。正史中对于李儒的下场没有交代,至198年曹操击败李傕以后,李儒便下落不明,但三国演义中,李儒被吕布斩于市曹。

李儒为东汉晚年的博士,最早李儒是受任于汉少帝宫中的郎中令,至权臣董卓独揽大政后,李儒便受命于董卓手下。作为董卓手下的一位出色的谋士,他在当时向董卓做出了一番关于废立汉帝的精彩评述,更是准确地分析了废除少帝的两利一害,在得到董卓的认同后,他奉命入宫逼皇子辩服毒自尽。至此以后,他更是得到了董卓的极度重视,董卓的任何决策都要参考李儒的意见。

根据《魏书》的记载,李儒等人曾奉命在吕布刺杀董卓时出兵相阻,然而最后董卓兵败于吕布,但是李儒并未被杀。几个月以后,李傕作为西凉军遵守领杀害王允控制了朝廷,李儒便投其门下。至192年十月,李傕向汉献帝推举李儒为侍中,结果被驳回,到后来李傕败于曹操,李儒也就随之不明所踪。

但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王允设计挑拨董卓与吕布之间的关系,李儒劝董卓放弃貂蝉以谋得吕布效忠,结果董卓没有同意而被吕布所杀,李儒也因病被家仆捆绑献于吕布。

李儒焚城

谈及三国里的谋士,首先想到的大致是诸葛亮郭嘉等人,然而通常会忽略了诸侯纷争时期最早展露锋芒的董卓首席谋士——李儒。李儒效忠于奸臣,因而常被忽略,但其在三国前期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玩过三国杀的人都知道“李儒焚城”是桌游中的武将技能,是一项限定技,可以让其它任何角色丢弃一张以上的牌或者受到1点的火焰伤。那么游戏中李儒的该项技能是凭空而来的吗,在历史上是否有相关的典故呢?

李儒焚过城吗,据悉在记载中,李儒辅佐董卓期间,经历过一次火烧洛阳,想必此处焚的城必然就是洛阳了。

董卓篡权的第一步,就是通过李儒的方案废立汉帝,这是李儒的第一个计谋,他肯定此举并分析了此举的利弊,稳固了董卓在朝中的威信,甚至在前期推动了整个三国的历史进程。

后来由于董卓废少帝任丞相,其残暴引得众人激愤,全国十八路诸侯有意攻之,眼看着政权不保大难临头,于是李儒向董卓提出了迁都长安以巩固民心的建议。于是董卓决意放弃洛阳,开始浩浩荡荡地将都城迁至长安。此次迁都令洛阳遭受遭受了巨大的灭城之灾,其临行前,将洛阳的富贵人家逮捕,以乱党之名将其全数斩于城门外,尽刮其财。将洛阳城的百万百姓以军队编伍驱赶至长安,路途中死伤无数,官兵污人妻女,夺人粮食,取人性命。最后,董卓一把火烧了洛阳城内的所有房屋宫殿庙宇,南北两头火焰相连,全城沦为焦土。

这个董卓造成的洛阳城的悲剧浩劫,就是李儒焚城。

李儒结局如何

李儒是三国演义中出场最早的一个谋士,如今大家对他的评价不过是助纣为虐,与董卓狼狈为奸。但虽然他曾受汉室王朝的重用,相较而言,是董卓待他更为诚心,甚至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儒,所以李儒效忠董卓也无可厚非。那么后世评价极差的李儒结局如何呢?

在真正的历史上,李儒为董卓出谋划策,定下了许多有用的计谋。董卓对李儒可以说是言听计从,所以他拥有了把持朝政的地位。唯一一次的反对葬送了董卓拼搏一生的成果。当时李儒劝说董卓将貂蝉让给吕布以换取吕布的忠心,但是董卓在貂蝉的美人计中弥足深陷,不愿将貂蝉让出。这就导致了后期吕布的叛变。那么李儒结局如何内容?

历史上,吕布并没有杀掉李儒,后来甚至还被李傕推荐给汉献帝,但是失败了。之后的李儒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人知道他的踪迹。在三国演义小说中,由于李儒对董卓的诸多建议,让反叛后的吕布十分看不惯。而当李儒正在家中养病,胆小怕事的家兵将他绑到了吕布面前,被处斩。在改编的电视剧中李儒也与小说是一样的结局,被家丁献出遭吕布杀死。

李儒这个人其实是相当聪颖的,但是他与董卓的关系注定他的一生都将于董卓绑在一起。倘若董卓能一直对他言听计从,那么后来就不可能出现三分天下的场景。王允的美人计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离间了董卓和吕布,更是对整个江山都产生了变化。

更多文章

  • 揭秘:崇祯帝如何为省200万两银子把江山丢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崇祯

    崇祯是个亡国的皇帝,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奇怪的是,他是一个比较不挨骂的皇帝。李自成评价: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网络配图清张廷玉评价:庄烈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乏救国之术徒见其焦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七年。不仅如此,后代许多人还极力称赞他是一个励精图治、很想有一番作为的好皇帝。满人在《明史

  • 明朝还没有灭亡祖墓就已经被李自成给刨了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自成

    车厢峡突围后,李自成的实力大为膨胀,他成为了高迎祥麾下的实力派人物。手中拥有了数万军队,这一年恰是河南大旱,大批饥民加入农民军,河南当地的农民军总数一下破了四十万。但河南是中原腹地,正好方便明军围困。崇祯立刻调集了十万大军,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齐向河南压来,再次施行铁壁合围战略。在明军的连续打击下,各

  • 揭秘:一代明君唐太宗为何要杀光所有亲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太宗

    唐太宗的老爸唐高祖李渊偏爱长子李建成,这也可以理解,因为李建成是太子,未来的接班人。李世民是老二,上有兄,下有弟,正好处在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地位。也不知是李建成害怕功勋卓著的李世民动摇他的太子之位,还是李世民不甘心屈居二线,想再进一步,反正兄弟俩明争暗斗地掐上了。俗话说“无毒不丈夫”,李世

  • 历史探秘:吕布为什么要认董卓为干爹?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吕布

    《三国演义》里,吕布有丁原、董卓两个义父,再加上亲爹,被张飞骂作是“三姓家奴”。可是翻开《三国志》,并没有吕布认丁原为义父的记载,可知这件事完全是小说家言。认董卓倒是有一点根据,《三国志·吕布传》记载说,董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正史记载董、吕二人的“父子”关系,只此一句,远没有演义

  • 痴情天子旷古绝恋 揭秘一代绝世佳人董鄂妃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董鄂妃

    关于董鄂妃,史料并无过多的记载,因为她只是作为顺治的一个宠妃而已,连皇后都算不上,但是她的名声却要大过许多历史人物,其中缘由莫过于顺治帝与她的那段旷古绝恋,千年来为此一列。而坊间对她的传说更是神乎其神,版本多样。网络配图董鄂妃属于正白旗,但是在董鄂妃之前,顺治有两任皇后,第一任因性格不合被废,顺治也

  • 这三人哪怕有一个活着 刘备未必托孤给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

    刘备当年白帝城托孤,成为君臣的千古佳话。但问题是,在刘备心中,诸葛亮真的是托孤的第一人选吗?从当时看,刘备确实有托孤的必要。太子刘婵时年17岁,当年男子成年得20岁,所以暂时不能亲理朝政。网络配图在汉朝历史上,有位雄才大略的皇帝父亲死时比刘婵还小,但父亲并没有找人托孤,就是汉武帝刘彻。但刘彻的情况跟

  • 解密光绪被幽禁后为什么不逃跑 为情所困?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光绪

    一、在瀛台幽禁中,光绪有没有做逃跑的努力?戊戌政变后,慈禧训政,光绪被剥夺了一切权力,并被监控起来,失去了人身自由。初被控制,光绪一时不能适应,愤怒、烦躁中伴有恐惧,对此《戊壬录》有记载:网络配图初七日,有英国某教士,向一内务府御膳茶房某员,询问光绪之躬安否,某员言已患失心疯病,屡欲向外逃走云。盖光

  • 朱元璋为防止后宫之乱采取的手段真够狠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

    古代帝王也有戴绿帽子的,对付出轨的女人帝王们会使用什么样的手段呢?据说朱元璋对女人的管理很严,甚至残酷;对于出轨的女人,手段更是毒辣而残忍,一旦发现身边的女人不忠,必置其于死地。老百姓有言,古代皇帝没有一个不好色的(小皇帝除外),此言有道理。虽然朱元璋与马秀英两人之间感情极好,但并不是说朱元璋的后宫

  • 古代最牛兄弟猛将:两位战神史上兄弟武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史上有三对最牛兄弟猛将,其中有两位战神,一位勇似项羽,一位灭金分尸金哀宗,最后一对兄弟史上无双,是中国唯一兄弟武状元。网络配图高乾、高敖曹兄弟。南北朝兄弟猛将,高乾中高敖曹之兄。高乾早年历任员外散骑侍郎、太尉士曹、司徒中兵等职,河阴之变后曾起兵造反,后又投降朝廷,被任命为给事黄门侍郎。普泰元年(53

  • 己巳之变是皇帝不信任明末重臣袁崇焕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末重臣袁崇焕

    努尔哈赤在1616年的时候自立为可汗,三年之后开始向明朝发动进攻,这场战争持续了十年,1629年清朝军队兵临北京城下,这场战争被称为己巳之变,那么己巳之变背景是什么呢?这场己巳之变的主战双方分别是以皇太极为主的后金,以及以崇祯皇帝为主的明朝。双方在这场己巳之变发起的时候,各自背景都并不相同。从后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