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他留在南京的三个儿子是什么下场?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他留在南京的三个儿子是什么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968 更新时间:2024/1/5 22:23:04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之后,采用“削藩”的政策,加强集权,最终逼反了朱棣,朱棣起兵打着“靖难”的旗号,经过四年的征战,攻进了南京,然后,皇宫起火,朱允炆下落不明,或许就在大火中丧生。

值得注意的是,在朱棣起兵造反之前,朱棣的三个儿子,王世子朱高炽及其弟朱高煦、朱高燧都在南京,而建文帝朱允炆不但没有扣押他们做人质,没杀他们,反而放走了他们,可以说,建文帝实在是下了一步错棋。

《明史 本纪第四》记载:夏四月,湘王柏自焚死。齐王榑、代王桂有罪,废为庶人。遣燕王世子高炽及其弟高煦、高燧还北平。

试想,如果当时建文帝朱允炆扣押了朱棣的三个儿子,或许朱棣起兵,也会投鼠忌器,不敢肆无忌惮,至少做出举动前心里得掂量掂量。

那么,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要放走朱棣的三个儿子呢?

朱棣靖难之役,他的三儿子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朱棣的大儿子朱高炽留守北平,成功地阻挡了李景隆五十万大军的进攻,保住了北平城。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跟随朱棣征战,屡立战功,多次在危急时刻,救了朱棣的命。

令人不解的是,建文帝朱允炆为何走了这一步错棋呢?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据说当时朱棣“装疯卖傻”,以燕王病重,想见三个儿子最后一面为由,派人向建文帝朱允炆恳请允许他三个儿子回去,以便交代后事。

而建文帝朱允炆本来就是一个很孝心的人,父亲病危了,做儿子的当然要见父亲最后一面,这是人之常情,他没有多想,便批准了,因此,放走了朱棣的三个儿子,酿成大错。

之所以放走朱棣的三个儿子,这和朱允炆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朱允炆小时候,非常聪明,人也非常孝顺,这一点和他老爹朱标很相似。

朱允炆十四岁的时候,他的老爹朱标生病,朱允炆在身边小心侍候,昼夜不离开一步。这还不是一天两天,朱允炆一直坚持了两年,细心照顾,这可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朱允炆做到了。这些,都被朱元璋看在眼里,因此,他更喜欢朱允炆了。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病死,朱允炆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确定为未来的皇位继承人。朱允炆守孝时因过度哀伤消瘦,朱元璋安慰说:“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

《明史 本纪第四》记载:帝生颍慧好学,性至孝。年十四,待懿文太子疾,昼夜不暂离。更二年,太子薨,居丧毁瘠。太祖抚之曰:“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洪武二十五年九月,立为皇太孙。

就这样,一步棋走错,后患无穷,朱允炆放走了朱棣的三个儿子,朱棣便毫无顾忌了,最终率军攻进了南京,篡夺了帝位,令人感到非常遗憾。

朱允炆的心太善良了,手段不狠,宝座不稳,比起朱棣的狼子野心,心狠手辣,朱允炆的善良,也预示了他的悲惨结局。

标签: 朱棣明朝

更多文章

  • 东汉末年宦官张让简介:灵帝极为宠信,常谓“张常侍是我父”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让,东汉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让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让(?—

  • 韩信是军事天才,项羽为什么容不下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韩信,汉朝

    韩信是军事天才,项羽为什么容不下他?要知道当初韩信可是项羽的侍卫,他没有可能不知道韩信的才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来给大家详解个中原因,一起来看看吧。第一,两人性格不同。项羽是那种善恶分明,性格豪放的人,对于他看不惯的事情和人都会毫不保留的表现出来。比如他看不惯宋义的诡计,于是就直接杀了宋义夺了

  • 历史上王莽的出身如何?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莽,汉朝

    王莽生于公元前45年,卒于公元23年。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历史悠久,出现了很多个朝代,也经历了多次的王朝变迁。对于后世的我们而言,或许只记得几个大一统王朝,但是在大一统王朝的交际时期,出现过很多比较短的政权,比如王莽建立的新朝便是其中之一。虽

  • 历史上给朱元璋殉葬的妃子有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明朝

    历史上给朱元璋殉葬的妃子有多少人?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据记载,给朱元璋殉葬共有妃子46人,宫女15人。至于殉葬方式据说有两种,一是灌服水银二是缢死,过程十分残忍毫无人道可言。老朱当过和尚要过饭,当了皇帝后勤政程度古今罕见,眼看着要死了,自然想着可以在地下放松身

  • 史弥远简介:南宋中期奸臣,尚书右仆射史浩第三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史弥远,南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明朝大臣魏学曾对明朝有过什么贡献吗?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魏学曾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明朝大臣魏学曾的故事。魏学曾,字惟贯,他是明朝大臣。其曾征讨变乱、抵御蒙古有功。不过因为他和当时的首辅张居正不和而被贬官。张居正死后,魏学曾改以户部尚书致仕。后来又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

  • 朱柏: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二子,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柏,明朝

    朱柏(1371年9月12日-1399年5月18日),明朝宗室,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二子,明朝第一任湘王,母为胡顺妃。1399年5月18日,自焚而死,时年二十八岁,谥曰戾。无子,国除。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出镇荆湘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柏受封湘王,

  • 北宋“圣相”李沆,他的一生有何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北宋

    北宋“圣相”李沆,他的一生有何经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李沆(947年-1004年),字太初,今河北省邯郸市人,北宋时期名相、诗人。980年,李沆登进士第,先后任职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礼部侍郎、太子宾客,辅导太子宋真宗赵恒。997年,宋真宗赵恒即

  • 当初要是老八胤禩继承皇位 清朝的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清朝

    对康熙和老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死后,如果是八阿哥胤禩继承皇位,清代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康熙皇帝是位很勤勉的皇帝,幼年曾读书,累到吐血。亲政后,康熙每天处理政务,日理万机,几乎无休;唯一破例的是,原配赫舍里皇后的忌辰,其要亲自前往祭奠,悼念亡妻。如此重视

  • 金章宗完颜璟死前为何要将皇位传给弟弟?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金章宗完颜璟,宋朝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见九五之尊有多么吸引人。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每当皇位继承之时,总是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因为皇位的诱惑力太大,有多少人渴望能够登临皇位,坐拥财富和江山。而找一个适合的值得相信的继承人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外族人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