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魏官员杜袭简介:曾出任曹真和司马懿的军师、太中大夫

曹魏官员杜袭简介:曾出任曹真和司马懿的军师、太中大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598 更新时间:2024/1/8 14:52:26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杜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杜袭(生卒年不详),字子绪。颍川郡定陵县(今河南省襄城县)人。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曹魏官员。

杜袭投奔曹操之后历任西鄂县令、议郎、丞相府军祭酒、侍中、丞相府长史、驸马都尉。魏文帝时期出任督军粮御史、尚书,累封关内侯、武平亭侯。魏明帝时期,出任曹真和司马懿的军师、太中大夫,晋封平阳乡侯。杜袭去世后,获赠少府,谥号定侯。

人物生平

避乱荆州

杜袭的曾祖父杜安,祖父杜根,在前代很有名气。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杜袭避乱到荆州,刘表按宾客的礼节接待他。同郡人繁钦多次向刘表显示自己的奇才,杜袭告诉他说:“我之所以和您一起来这裹,只是想像龙一样屈身伏在幽深的湖泽中,等待时机像凤一样展翅飞翔。难道说刘州牧会是个拨乱反正的主子,而规劝长者您依附于他吗?您如果连续不停地表现自己的才能,就不是我的朋友了。我就要和您断绝交情了!”繁钦情绪激昂地说:“请让我接受您的教诲。”杜袭于是南下到长沙。

西鄂之战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接汉献帝刘协建都许昌。杜袭逃回故乡,曹操任命他为西鄂县长。西鄂县靠近南部边境,匪贼活动猖獗。当时的县官都聚合百姓守卫城郭,无法从事农业生产。田地荒芜,百姓贫困,仓库空虚。杜袭自己知道应对百姓施行恩惠,于是遣送老弱百姓各自分散到家乡从事田间劳动,留下强壮的男子防守县城,官吏百姓都很高兴。

建安六年(202年),荆州牧刘表派步骑一万人攻西鄂,杜袭于是召集所有担负守城的官吏百姓共五十多人,和他们订立誓约。其中有亲戚在外想自己去救护的人,听任他们的意愿遣放出城;他们都磕头表示拼死效力。杜袭于是亲自拿着弓箭和石块,带领他们合力拼杀。官吏百姓十分感动,都愿为他献出生命。临阵杀刘表军数百人,而杜袭的部属也死了三十多人,其余的十八人都负了伤,贼寇才得以攻入城内。杜袭带领负了伤的官吏百姓突围出城,他们几乎全都战死,但却没有一个叛变的。杜袭于是聚集逃散的百姓,转移到摩陂扎营,官吏百姓都敬慕他,跟着他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样。

安抚汉中

后来,司隶校尉钟繇表他任议郎参军事。后又获荀彧推荐,被任为丞相军祭酒。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封魏公,建魏国,杜袭与王粲、和洽等同被任命为侍中。王粲记忆力强,见闻广博,所以曹操出外游览观赏,王粲多次同车随行,至于受到的尊敬却不如和洽、杜袭。杜袭曾经单独被曹操召见,一直到半夜。王粲生性急躁好胜,从座位上站起来说:“不知曹公对杜袭说了些什么?”和洽笑着回答说:“天下的事难道能全都知道吗?您白天侍奉曹公就可以了,为这郁郁不乐,您想一个人都兼有吗?”

建安二十年(215年),杜袭改领丞相长史,随同曹操征伐盘据汉中的张鲁。次年曹操回邺城,任命杜袭为驸马都尉,留督汉中军事。期间成功劝导八万多名汉中地区的人移居洛阳、邺城地区。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征西将军夏侯渊在定军山战死,将士们十分惊恐,杜袭与郭淮张郃商讨如何安定军心,于是决定以张郃替代夏侯渊的位置,成功安定军心。曹操撤出汉中时,要选定留府长史,镇守长安。负责这事的人所选取的多不适当,曹操下令说:“放着千里马不去乘坐,何必急急忙忙地向别处寻求呢?”于是任命杜袭为留府长史,驻守关中。

巧劝曹操

当时,关中将领许攸拥有军队,不肯归附曹操,而且对曹操有轻慢的言辞。曹操大怒,首先打算讨伐他。大臣们有很多人劝谏他:“可以招抚许攸,共同讨伐强敌。”曹操把刀横放在膝上,阴沉着脸不肯听从。

杜袭进去想劝谏,曹操截住他的话对他说:“我的主意已定,卿不要再说了。”杜袭说:“如果殿下的主意是对的,臣将要帮助殿下完成这事;如果殿下的主意不对,即使决定了也应该改变。殿下截住臣的话,要我不要再说了,为什么不等臣下把话阐述完呢?”曹操说:“许攸轻慢我,怎么可以搁置不管呢?”杜袭说:“殿下认为许攸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曹操说:“一个平常的人。”杜袭说:“只有贤人才能了解贤人,只有圣人才能了解圣人,平常的人怎么能够了解不寻常的人呢?如今豺狼当道却首先去攻击狐狸,人们将会说殿下是避强攻弱,进攻不算勇敢,后退不算仁爱。臣听说千钧力的弓弩不会对小小的鼷鼠发动机关,万石重的大钟不会被细弱的草茎撞出音响,现在一个小小的许攸,怎么值得殿下烦劳自己的神明威武呢?”曹操说:

“好。”于是优厚地安抚许攸,许攸便马上归顺了曹操。

加官晋爵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继位魏王,赐杜袭爵关内侯。同年,曹丕代汉称帝,又任命杜袭为督军粮御史,封武平亭侯。后又先后任督军粮执法和入朝任尚书。

太和元年(227年),魏明帝曹叡继位,进封平阳乡侯。次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大将军曹真领兵抵抗,并迁杜袭为大将军军师。

太和五年(231年),曹真逝世,由司马懿接替,杜袭亦转任其军师。后来,杜袭称病回朝,改任太中大夫。及后逝世,追赠少府,谥号定侯。

标签: 杜袭曹魏

更多文章

  • 曹魏名臣赵俨简介:魏明帝时期,历任大司农、骠骑将军、大司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魏,赵俨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赵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俨(171~245年),字伯然,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东汉末年颍川“四大名士”之一,三国时期魏

  • 三国时期被称为武圣的关羽,真实战斗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关羽.三国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东汉末年名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东汉末年,君王无道,奸臣当政,朝政腐败,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人们连日子都过不下去了,只能够揭竿起义,为获得美好的未来而努力。自古乱世出英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涌现出了不少能力突出的人,比如关

  • 孙嘉淦胆敢炮轰雍正 雍正为什么还如此赏识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雍正,孙嘉淦

    还不了解:孙嘉淦和雍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嘉淦炮轰雍正,为何还受到雍正欣赏,被破格提拔一路高升?说起《雍正王朝》中的孙嘉淦,他可以说是铁头娃中的代表人物,自新帝登基后,孙嘉淦因铸钱案进入了雍正的视野,当时朝中百官没人敢道破这件事,唯独孙嘉淦不管不顾,挺

  •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他留在南京的三个儿子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棣,明朝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之后,采用“削藩”的政策,加强集权,最终逼反了朱棣,朱棣起兵打着“靖难”的旗号,经过四年的征战,攻进了南京,然后,皇宫起火,朱允炆下落不明,或许就在大火中丧生。值得注意的是,在朱棣起兵

  • 东汉末年宦官张让简介:灵帝极为宠信,常谓“张常侍是我父”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让,东汉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让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让(?—

  • 韩信是军事天才,项羽为什么容不下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韩信,汉朝

    韩信是军事天才,项羽为什么容不下他?要知道当初韩信可是项羽的侍卫,他没有可能不知道韩信的才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来给大家详解个中原因,一起来看看吧。第一,两人性格不同。项羽是那种善恶分明,性格豪放的人,对于他看不惯的事情和人都会毫不保留的表现出来。比如他看不惯宋义的诡计,于是就直接杀了宋义夺了

  • 历史上王莽的出身如何?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莽,汉朝

    王莽生于公元前45年,卒于公元23年。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历史悠久,出现了很多个朝代,也经历了多次的王朝变迁。对于后世的我们而言,或许只记得几个大一统王朝,但是在大一统王朝的交际时期,出现过很多比较短的政权,比如王莽建立的新朝便是其中之一。虽

  • 历史上给朱元璋殉葬的妃子有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明朝

    历史上给朱元璋殉葬的妃子有多少人?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据记载,给朱元璋殉葬共有妃子46人,宫女15人。至于殉葬方式据说有两种,一是灌服水银二是缢死,过程十分残忍毫无人道可言。老朱当过和尚要过饭,当了皇帝后勤政程度古今罕见,眼看着要死了,自然想着可以在地下放松身

  • 史弥远简介:南宋中期奸臣,尚书右仆射史浩第三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史弥远,南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明朝大臣魏学曾对明朝有过什么贡献吗?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魏学曾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明朝大臣魏学曾的故事。魏学曾,字惟贯,他是明朝大臣。其曾征讨变乱、抵御蒙古有功。不过因为他和当时的首辅张居正不和而被贬官。张居正死后,魏学曾改以户部尚书致仕。后来又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