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早年经历并不好 朱元璋登基后为何没有删掉该历史

朱元璋早年经历并不好 朱元璋登基后为何没有删掉该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835 更新时间:2024/4/10 14:11:50

对明代皇帝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的经历并不好,那他当了皇帝以后,为什么不删改历史?

开国皇帝为了显示自己乃是天命所归之人,往往会神话自己的出身,比如汉高祖刘邦就声称自己是母亲与神龙所生之子,隋文帝杨坚也声称自己出生时头有双角,掌纹恰好是一个“王”字,宋太祖赵匡胤说自己是母亲梦到太阳入怀而生下自己的,就连依靠玄武门之变夺位的唐太宗李世民也声称自己出生时,“有二龙戏于馆门之外,三日而去。”

可是,明太祖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不仅没有神话自己的出身,更是把自己幼年的生活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甚至连小时候放牛、年轻时当过和尚的经历也毫不隐瞒,这体现的是朱元璋对自己绝对的自信,因为古往今来,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得位最正的皇帝,他不需要靠这些来装扮自己。

其实,朱元璋在当了皇帝之后,有一段时间对自己的卑微出身非常在意,也想为自己攀一门亲戚,以提高自己的出身。他的手下大臣看出了朱元璋的心思,便有人在这方面动起了脑筋。

其实这个人是现成的,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姓朱的,大概就是南宋时期的理学家朱熹了,而且朱熹出生在福建,朱元璋出生在安徽,两地相隔不远,恰好能对得上。但对这件事,朱元璋还是有些犹豫。

有一天,朝中一位姓朱的官员来拜见朱元璋,谈完公事,朱元璋顺口就问了一句,“你姓朱,那你是不是朱熹的后裔呢?”

这位官员其实品级很低,对朱元璋来说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当他听到皇帝问他这个问题时,根本不了解朱元璋是出于什么目的,但这位官员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臣并不是朱熹的后裔。”

朱元璋听到之后,大为感慨,心想:“这样一位低级的小官,尚且不肯乱认朱熹为祖宗,我作为一国的皇帝,为什么要认别人为祖宗呢?”

从此之后,朱元璋彻底断了乱攀亲戚、提高出身的想法,在他所有的诏书中,凡是提到自己的出生,都是“予本淮右布衣”、“朕本农夫”这样的说法,对自己的出身毫不隐瞒。

在朱元璋当了吴王之后,曾亲自撰写了《朱氏世德碑记》,其中朱元璋将自己的出身明明白白地说了出来,“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有通德乡。上世以来,服勤农桑。”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将自己年轻时的生活经历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提起自己曾经当和尚的那段经历时也毫不忌讳,而是直说自己曾“托迹缁流”。

在朱元璋当了皇帝后的第11年,他叫人重建老家父母的陵园,并亲自撰写了皇陵碑文,其中提起自己当和尚的经历:“空门礼佛,出入僧房。居未两月,寺主封仓,众各为计,云水飘飏。”过了两个月,连寺庙也无法维持生计了,于是朱元璋只好外出做行脚僧。

朱元璋接下来的这段经历,被很多人认为是他做乞丐的证据,但其实不对,乞丐是靠“乞讨”生活,而和尚是靠“化缘”生活。虽然这两者在形式上看起来差不多,但从本质上说,“化缘”是和尚教化众生的一种方式,而“乞讨”只是单纯地为了个人生活。

所以,朱元璋在淮西流浪的三年时间里,他是一名依靠化缘为生的行脚僧人,而不是一个靠乞讨为生的乞丐,严格来说朱元璋并没有做过乞丐,朱元璋本人也从未承认自己做过乞丐。

对于那段时间的经历,朱元璋也没有刻意拔高自己,比如说自己素有大志,或者自我磨砺之类的话,而是很真挚的说道:

“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侣影相将,朝突炊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趍跄,仰穷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佒佯。”

朱元璋说自己“百无所长”,不了解靠什么才能生存下去,投靠亲友也是自取其辱,苍天茫茫,竟无一个可落脚之处,把自己当年落魄狼狈的情景真实地写出来。

通过以上史料,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和任何一位开国皇帝不同,他没有编造自己出生时的异象,没有为自己编造一个贵族出身,没有拔高自己幼年和青年时的能力和思想,而是把自己的所有经历都讲了出来。

要了解,有些经历是朱元璋本人说的,他如果愿意改一改,或者稍微拔高一下,没有人可以拆穿他,毕竟当事人可能都死光了,而且大家为了恭维他恐怕还要想方设法帮他证明此事。刘邦说自己是神龙之子,赵匡胤说自己是太阳之子,杨坚说自己头生双角,这种鬼话都被堂而皇之地写进了正史之中,朱元璋要编造几个自己发迹前英明神武、志向远大的故事,岂不更是小儿科?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没那么做?我觉得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绝对自信。他为什么对自己如此自信呢?我认为,这是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得位最正的皇帝。

秦始皇到宣统皇帝,两千多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四百多位皇帝,但没有哪一个人比朱元璋得位更正,之所以这么说,我有四条理由。

第一,朱元璋出身最低。朱元璋的家里没有地,父母是靠给地主种地养活一家子人。父母死后,朱元璋当过和尚,还俗投军时也只是做了一名普通的步卒。有人提汉高祖刘邦,可刘邦在秦朝时还是一名亭长呢,虽然官不大,手下也管着两个人呢,而且他跟县里的萧何等人也是好友,出身要比朱元璋高一些。

第二,朱元璋没有借助任何外力。朱元璋的成功,完全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没有借助任何外力,就算他曾做过郭子兴的女婿,可后来也出走了,只是带了二十四个人单干,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谋略打出了一片天,甚至后来还把郭子兴接了过来。

第三,朱元璋没有做过前朝的官。朱元璋小时候当过放牛娃,种过地,长大了当过和尚,但就是没有当过元代的官,也不是什么小部落的首领,没受过前朝的任何恩惠,所以他参加起义军,最后推翻元代,绝对谈不到“背叛”两字,而其他开国皇帝多多少少都与这俩字沾点边,比如唐代。

第四,朱元璋是堂堂正正打下来的天下。朱元璋是在战场上,通过堂堂正正的战斗,击溃了陈友谅、张士诚等队伍,进而军队北伐,将元军赶出了中原,进而统一天下,并不是靠着阴谋诡计,更不是夺权谋朝篡位。

基于以上四点,使得朱元璋对自己能当上皇帝,有着绝对的自信,因为这些都是他自己“挣”来的,坐在这个位置上,他不会心虚,不会亏心,历史上真正能做到这一点唯有秦始皇能与之相比,但秦始皇的起点实在比朱元璋高太多了。

对朱元璋来说,他根本不担心有人质疑他的皇位的正统性,所以不必像刘邦、杨坚、赵匡胤等人一样,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完美的、没有瑕疵,像神一样的出身和过去,以蒙蔽不知真相的老百姓和文人。明代建立,绝对不会有任何人提出质疑:为什么是朱元璋当皇帝而不是别人?

正是因为这种绝对自信,朱元璋才会对自己的过去毫不忌讳,在他看来,幼年和青年时的艰难,更能体现自己的白手起家,完全没有隐瞒的必要。

就好像我们现代人,如果是靠自己工作一点一点挣到的钱,就花得理直气壮;如果是靠坑蒙拐骗,或者父母给的钱,难免就有些心虚。一旦心虚,就会不断地向别人解释:商人会说自己从不骗人,歹徒会说自己非常善良,富二代会说自己从没花父母一分钱……

鬼才相信!

标签: 朱元璋明朝

更多文章

  • 关羽的死和诸葛亮有关系吗 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关羽,诸葛亮

    对关羽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谋杀关羽背后的秘密,为何说关羽必死?在三国演义中,天下三分的局面,刘备的蜀国能占有一席之地,刘备身边的臣子们功不可没,在诸多臣子中,有两个人不得不提,一个是勇冠三军的雄武之关羽,另一个是谋略无双,鞠躬尽瘁的诸葛亮。两人皆

  • 孙权抓到关羽之后 孙权为何不送给曹操而是杀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权,关羽

    还不了解:孙权和关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权在生擒关羽后,为何宁可杀害他,也不把关羽擒送曹操报功?建安二十五年,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期间,孙权撕毁与刘备的盟约,发动了荆州之战。在孙权和曹操的夹击下,关羽兵败被杀。有人评价这个事件,说孙权杀死关羽,与刘备结下

  • 陈嶷:陈后主陈叔宝次子,少年老成,举止有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陈嶷,南朝陈

    陈嶷,字承岳,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长兴)人,南陈宗室大臣,陈后主陈叔宝次子,母高昭仪。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全德元年(583年),封南平郡王,陈后主时期历任南琅琊彭城二郡太守、扬州刺史、郢州刺史等职,隋朝灭陈,迁入长安。人物生平陈嶷少年老成,举止有方,风

  • 历史上的王之涣是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之涣,唐朝

    唐朝历二十二代,前后共二百八十九年,其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倘若说起王之涣,世人都会想起一首著名的诗《登鹳雀楼》:《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由于言语浅显易懂,但是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

  • 三国时期关羽败走麦城,能救他的人分别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羽,三国

    关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武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北攻樊城,曹仁坚守,不敢出战,曹操派于禁督七军救援樊城,遇到秋雨,汉水暴涨,平地水深数丈,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于禁被擒,庞德被杀。随即,曹操采用司马懿和蒋济的建议

  • 永富公主:北周文帝宇文泰之女,她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永富公主,北周

    永富公主宇文氏,生卒年不详,南北朝时期历史人物,西魏权臣北周文帝宇文泰之女,北周开国皇帝宇文觉、北周明帝宇文毓、北周武帝宇文邕、西魏宇文皇后的姊妹,下嫁史宁之子史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永富公主下嫁史宁之子史雄,史雄智勇双全,膂力过人。十四岁时,和父亲

  • 一场大火朱允炆就消失了 朱允炆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建文帝,朱允炆

    还不了解:建文帝朱允炆最后去哪了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回望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战争,任何一个肆意挑动战争的人都逃不过四个字“师出有名”,无论是春秋时期的郑伯克段于鄢,还是秦朝末年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再到三国时期曹操“挟天子以令不臣”最终统一北方

  • 历史上吕布与刘备反目成仇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吕布,汉朝

    俗话说乱世英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刘备的人生中,曾经有过一个难得的机会。当时刘备接受了陶谦的遗愿,成为徐州的主人。吕布则和曹操争夺兖州失败,前来投奔刘备。如果刘备抓住这次机会,和吕布拧成一股绳,天下的形势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一、如果刘备和吕布合力,天下的形势

  • 对于韩信和刘邦相比 两人到底谁负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信,刘邦

    对韩信和刘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和刘邦,到底是谁负了谁?众所皆知,韩信是有名的雄才奇将,更是被称为“兵仙”,时至今日还流传着“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故事,他极为壮烈的一生最终却死于非命,关于他的死古往今来一直饱受争议,那么韩信到底是功高震主还是确有反心

  • 刘邦登基前都做了什么事情 之后又是怎么对待对手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刘邦

    还不了解:刘邦登记后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王刘邦登基前做的头一件事是啥?登基后又是咋对待昔日的对手的?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打了四年多的楚汉相争终于落下了帷幕。随着西楚霸王项羽垓下之败后自刎乌江,汉王刘邦终于成为那个笑到最后的胜利者。天下英雄是一家,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