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安石游褒禅山为何半途返回?真因巨石挡路?

王安石游褒禅山为何半途返回?真因巨石挡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703 更新时间:2023/12/28 22:24:17

位于马鞍山含山县城北七公里处的褒禅山与华阳洞,面积约20公里,因安石一篇《游褒禅山记》而闻名中外,《游褒禅山记》列入中学生必读范。褒禅山历来是佛家聚集之地,在含山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褒禅山与华阳洞曾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与故事。

网络配图

王安石当年非常后悔

褒禅山华阳洞之所以名扬天下,是因为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写下著名的散文《游褒禅山记》。在华阳洞口有一碑廊,刻有全文。当年的王安石为什么会写下这篇文章呢?公元1054年的7月,王安石任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3年期满回家探亲的途中,路过这里,当时王安石与他的两个好友和两个弟弟一道同游此山,但他们一行5人在探洞时,并没有走完全程就出洞了。所以,之后王安石非常后悔,深有感触地写下这篇文章。

《游褒禅山记》全文仅500余字,短小精悍,谋篇布局曲折多变,读来琅琅上口。这篇文章虽是游记,但重在游后感悟之上,示治学贵在严谨,做事勇于创新,遇事百折不挠。正是这篇游记包含着深邃思想,多年来该文一直被选为高中语文教材,港、澳、台地区也将此文列入中学生必读范文。

为何没有继续走下去

《游褒禅山记》可谓家喻户晓,但人们很少知道王安石到了华阳洞,为何没有再继续走下去。据含山旅游部门介绍,华阳洞最为有名的是它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在洞中可以观赏到中国的文房四宝,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进到洞中,有一片豁然开朗的大厅,叫“回步厅”,就是当年王安石一行5人打着火把从后洞进入走到此处,其中一位说:“不出火且尽。”他们只好一同由此出了洞。出洞后王安石感到很后悔,于同年七月以追忆的形式写下了千古名篇《游褒禅山记》。这里还有“荆公回步”4个字,是后人在公元1200年怀着对王安石的崇敬心情,沿着王安石当年走过的路重游到此写下的,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网络配图

在记者一行来到“荆公回步”厅时,才感受到当初宰相王安石不能再走的真正原因,它不仅仅是怕火把用灭了出不来,而是在这“荆公回步”洞口有一块大石头给挡路了。至今人要是不弯腰,是进不去的,洞口离地面只有六十公分高,宽度大约一米多。即使小孩进去,也要猫着腰才能进得去。如果是成年人进这么小的洞口,要扶住石头把身子侧到地面才能进去。我想当时的通判王安石,不会低着头侧着身再进这个洞口了。

“华阳洞”三字是王安石的手迹

华阳洞口有座小石桥,叫“怀贤桥”,意为怀念立志改革的王安石。洞口的右方,有一块石碑,上刻“华阳洞”3个大字,据含山旅游局介绍,这是王安石的手迹,是从王安石的老家江西临川“王安石纪念馆”拓印来的,字体为行书,既刚健苍劲又俊美秀丽。洞口上方生长着天然的青檀树,树在悬崖石壁之上,“石包树、树抱石”,为褒禅山奇景之一。这种青檀树,其树皮是制造宣纸的主要原料,目前野生天然青檀林全国仅有三处,褒禅山是其中之一。

据含山旅游局介绍,褒禅山与华阳洞是连在一起的,现在已经成了马鞍山著名旅游景点。

褒禅寺最早建于唐朝贞观年间

据含山文物局介绍,含山褒禅山中的褒禅寺最早建于唐贞观年间,其创始人是唐代高僧慧褒禅师,他与唐玄宗的国师慧忠为昆季,慧褒云游至此,见山势幽深,景色宜人,犹如灵山仙境,遂结庐修寺于此。

网络配图

此后宋代高僧中会和尚又扩建了寺庙,到南宋庆元年间褒禅寺香火渐盛。明代永乐年间,褒禅寺院千余间,住僧近千人,达到鼎盛时期。原褒禅寺不远处还有褒山大塔和山腰小塔各一座,大塔砖石结构,七层,高约20多米,塔建于宋元丰3年,“文革”中被造反派用炸药炸毁。县文物部门在文物普查中,征集到附近农民从大塔地宫中挖到的铜菩萨遗像3尊,银果盒2只,其中一盒内有慧褒禅师7粒五色舍利子。

褒禅山是几座山峰的总称。东起灵芝山,西止鳌鱼岭,北有起云峰、碗儿岭等,这些山峰众星捧月般环抱着一个馒头状的小山,此乃褒禅山。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开篇写道:“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这就是褒禅山名的来历。

标签: 王安石

更多文章

  • 揭秘因为受老鼠启发 李斯才做到了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斯

    帮助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除了王翦等彪悍的武将外,更有一帮才华超群的文臣出谋划策。这其中尤其突出的就是大秦朝第一任丞相李斯。他出身贫寒,年轻时也不过是楚国一个郡里面的基层公务员,而其命运的改变却是因为老鼠,可以说是老鼠推动他不断奋斗走向人生巅峰的。简直不可思议:网络配图“出身贫寒,考上了公务员”

  • 历史上最好玩的皇帝:最后把自己玩坏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厚照

    要说起谁是历史上最好玩的皇帝,那当属明武宗朱厚照了,这个皇帝是真爱玩,明明有一颗童心,却偏偏当了皇帝,当了皇帝不要紧,还非要在皇帝的宝座上耍孩子的小脾气,结果怎么样?终于被自己玩坏了。说起明武宗朱厚照,我觉得大家都应该挺熟悉,因为明朝出名的皇帝不多,而明武宗朱厚照就算一个,因为自己的爱玩,差点被蒙古

  • 雍正的熹贵妃母凭子贵 成为清朝最长寿的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熹贵妃

    齐妃本来挺受雍正宠爱,却被自己不省心的儿子弘时连累,不仅没有享受到母凭子贵的荣耀,反而因为儿子失尽恩宠,年妃熹妃都先后成为贵妃了,齐妃却还是齐妃,这都是因为她的儿子触怒了雍正,齐妃被儿子连累了。和齐妃不同的是,熹妃本来并不怎么受宠,但是她命好,生了一个好儿子,连带着一生无忧。熹妃是钮祜禄氏,祖上本也

  • 房玄龄缘何有“贤相”之名 名满天下的贤相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房玄龄

    房玄龄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丞相,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且他任丞相时间之长在历史上很少见的。房玄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能够名满天下?为何会被后世称为“贤相”?我们还得到历史长河中去找寻答案。幼年时期的房玄龄机智聪明,他博览群书,喜欢写文章,在书法上也有一定的造诣。房玄龄年纪虽小,但对事物有着独特

  • 巾帼英雄平阳昭公主:李唐江山一半是她的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平阳昭公主

    在人们看来,一个国家的建立,两个朝代之间更迭交替的过程,都是男人们的事,事成后也都是男人们的功劳,但唐朝的平阳昭公主却大大地反驳了这种观点,因为大唐江山的建立,平阳昭公主起码有一半的功劳。为什么这么说呢?平阳昭公主是李渊的三女儿,也是李世民同母的姐姐,武将柴绍的妻子。李渊和儿子李世民在太原举事,当时

  • 唐中宗李显的四个儿子为什么一个比一个悲催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显

    唐中宗李显有四个儿子,分别是懿德太子李重润,庶人李重福、节愍太子李重俊、殇帝李重茂。可是他们的结局一个比一个悲惨,这是为什么?懿德太子李重润,唐中宗长子,本名李重照,为了避武则天的讳,所以改名。唐中宗被废,当了庐陵王之后,他被武则天软禁在皇宫里。唐中宗后来被武则天立为皇太子,他被封为邵王。网络配图大

  • 南宋诗人范成大:宦游四方苦中作乐无物不可入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范成大

    身退诗仍健,官高病已侵。江山平日眠,花鸟暮年心。九转终无助,三高竟欲寻。尚留巾垫角,胡虏有知音。未作龙蛇梦,惊闻露电身。百年无此老,千首属何人。安得公长健,那知事转新。酸风忧国泪,高冢卧麒麟。未定情钟痛,何堪更悼亡。遗书知伏枕,来吊只空堂。雪里评诗句,梅边按乐章。沉思酒杯落,天阔意茫茫。——姜夔评价

  • 蔡文姬被匈奴掳走后为何曹操还要把她赎回来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

    三国才女蔡文姬是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蔡邕是曹操的老师,所以曹操统一北方后重金赎回了蔡文姬。蔡文姬在匈奴呆了十二年,生了两个儿子。蔡文姬为什么被匈奴掳走?兴平二年(195年),中原先后有董卓、李傕等作乱关中,匈奴趁机劫掠,蔡文姬被匈奴左贤王掳走。蔡文姬在北方生活了有十二年之久,并生下两个儿子。曹操

  • 咸丰皇帝心理变态 酷爱临幸汉族小脚寡妇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咸丰

    咸丰帝对汉族女子产生极大的兴趣,似乎还属正常,但对缠足的汉族女子,特别是缠足寡妇产生极大的兴趣,似乎并非是“赶时髦”或“媚俗”所能解释的,简直近乎性心理变态了。《清朝野史大观》记载说,一位山西籍的曹姓寡妇“色颇姝丽”,其脚尤其纤小,“仅及三寸”,真是名副其实的三寸金莲。她的鞋“以菜玉为底,衬以香屑”

  • 历史上唯一斩杀过蛟龙的人连吕布都汗颜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吕布

    东汉末年,遂分三国,烽火连天的三国时代造就了一个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然而与我们熟知的“关张赵马黄”不同,有一人出身于三国后期,虽然在演义中寻觅不见他的踪影。但是,他却有一项纪录让吕布都为之汗颜,他便是周处,中国历史上唯一斩杀过蛟龙的人。周处(236-297年),字子隐。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