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春秋霸主晋文公的一生:得民心者终得天下

春秋霸主晋文公的一生:得民心者终得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28 更新时间:2024/1/29 3:48:57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自己的母亲是狐姬。很多人都对那个时代的人的名字感到好奇,会疑惑这些名字都是怎么取出来的?但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的主角重耳在那个时代是个名副其实的霸主。

在自己父亲的嫔妃设计陷害自己,使得自己不得不背井离乡逃亡的时候,他也没有想过去怪罪自己的父亲。在父亲下令逮捕自己的时候,他居然还让那些人不要违抗命令。在最后他的弟弟召唤他回国想要杀掉他的时候,因为几乎全世界都在帮他,导致他弟弟反倒被杀了。对于这样一个得民心的人,他不当皇帝我都觉得奇怪。

在他执政期间,也的确是为人民办事儿,身边跟着的谋士也都是他在十七岁便认识,并且随他流浪了那么多年的心腹。在他刚上位的时候,谋士就建议去帮助周襄王,护送周天子回到自己的都城,因此得到了周天子的看重,还被封地。

在之后的执政期间,他一路攻占其他国家,流亡期间学到的东西结交的朋友,在他的称霸之路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助他成为了春秋霸主。可见,人际关系是多么的重要。

在天下局势稳定之后,他开始对国家进行改革,从这些举措来看,他绝对是一位明君。

纵观晋文公的一生,不得不让人感叹一句“得民心者得天下。”

晋文公守信得原卫

春秋时期晋国的晋文公重耳曾经被迫逃离晋国在各诸侯国间辗转流离,重耳受尽人间苦难,在外逃亡的十九年,他遭遇了各种待遇,有对他冷眼相看的,也有有恩于他的。重耳九死一生,经历重重挫折和考验终于重新回到晋国而且在众人帮助下当上了晋国君主。

在这样经历后,重耳自然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王位,也非常看重他人的信任。他重要人才,推举改革,潜心治国,提升了晋国的国力,于是和臣子们一起开始征战他国,逐鹿中原。

在率兵攻打原国的时候,军中只配备了十天的粮食供给。他和手下们约定,用十天的时间攻克原国。到了约定的时间,晋军没有成功夺下原国,于是晋文公遵守约定,开始撤兵。有原国的细作告之,原国的粮草也将用完,只要再多三天就可以拿下原国,晋文公的臣子们也提出在拖迟一下时间,等待原国的灭亡。

晋文公听了他们的说法,郑重其事的回答,为了得到原国,而不遵守约定,是不讲信用,他不愿意这样做。晋文公仍然不改变想法,坚决撤退。而此时原国的子民看到晋文公是一个如此重承诺的君主,都甘心投降归顺晋国。其他的国家,卫国听到了这件事,也主动向晋国投降。这个典故被孔子得知后,就把它记录了下来,并且提出看法,认为晋国能如此得人心,只因为晋文公重视信誉,讲究信用。

后来的韩非子,写了关于这个征战的文章,他想借这个故事阐述的是君主要诚实守信的道理。

晋文公复国图

晋惠公即位以后,大肆打压以前的政敌,同时大兴牢狱,就连拥立他的一众大臣也没有放过,他还重用自己的亲信,为此得罪了许多人,搞得晋国老百姓都处于水深火热的环境中,而且晋惠公还派人追杀重耳,一向畏头畏尾的重耳坐不住了,在一群谋士的怂恿下开始了自己的复国之路。

匆忙之间,重耳也就上路了,一路跑到了卫国,可惜卫文公并没有重视这个不得宠又没势力的公子,没有施舍一丝补给,晋文公便如一条丧家之犬,再度程,在五鹿又放下架子向一个农夫乞讨,可是却被农夫鄙视一番,拿了块黄土施舍,重耳自然怒极,多亏了狐偃的精神胜利法,才没犯下大错。

于是一群人继续出发,到了齐桓公的地界,收到了齐桓公的款待,桓公又把自己宗室的女子嫁给重耳,宗室女特别漂亮,有才,不久,重耳就沉迷温柔乡,再也不愿意离开了。可是这样的话身边的谋臣介子推,狐偃和老赵就坐不住了,他们密谋要把这位沉迷温柔乡的公子带回自己要走的路,没想到却没齐氏的侍女发现,告诉了齐女,没想到这位齐女倒也是通晓大义,没为难这些个谋士,反倒是帮他们把把公子重耳灌醉拉到了马车上。当然了,醒来的重耳大骂身边的谋士,说如果复国无望,杀了他们几个人下酒,听听,这就是一个霸主说出来的话,挺让人汗颜的,不过老天有眼,好歹复国成功了。

标签: 春秋霸主晋文公

更多文章

  • 揭秘:刘邦项羽张良陈平四人到底谁更像流氓?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

    什么是流氓?综合几种辞书,可以说,流氓应有以下特征:1,为非作歹,2,不务正业,3,施展下流手段。说某人是否流氓,应以此为准,不宜看谁不顺眼就说谁是流氓。曾看到过不少文章说刘邦是个流氓,不过,似乎都不是以这三条来衡量。实际上,恐怕不能说刘邦为非作歹,和残暴的秦始皇或嗜杀的项羽比较,说刘邦“救民于水火

  • 王莽力图篡汉 岂料改制失败满盘皆输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莽

    导读:王莽篡汉希望自己能一统华夏施展才华,岂料天公不作美,老天不帮忙。新朝刚刚建立没多久便天下大乱。哎,谁是,谁非?悲催王莽是如何一步一步吞下自己种下苦果的?一般都说王莽是“托古改制”,认为王莽的真正目的是改制或篡权,“古”只是一个幌子,只是假托。我以为,王莽倒是真心诚意复古,因为他把儒家经典中描述

  • 关羽死得蹊跷!关羽腹背受敌时刘备为何见死不救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羽死得蹊跷

    看三国的人,相信很多人看到关羽之死的时候,总是觉得有些蹊跷。北有曹操,东有孙权,关羽孤军北上,身后没有任何支援,不是找死是什么?就算关羽看不明白,刘备看不明白,诸葛亮也看不明白?后来总算明白,其实刘备看明白了,诸葛亮看明白了,关羽也看明白了,就连曹操和孙权也都看明白了。关羽不死,大家的日子都不安生;

  • 历史上唯一不娶妃子的痴情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帝

    导读:成化二十三年春,万贵妃郁郁而终,宪宗也因与她的生死恋悲伤过度,同年驾崩。皇太子朱佑樘于九月壬寅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弘治,是为孝宗。事实上,宪宗留给儿子孝宗的,不仅是一个紊乱的朝政,而且是一个千仓百孔的江山。下面就和趣闻解密小编去了解一下吧。网络配图对于这些情况,孝宗在宫中为皇太子时已经是有

  • 姜子牙女儿邑姜嫁给了谁最后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姜子牙女儿邑姜

    姜子牙的女儿叫做邑姜,具体生于什么时候、死于什么时候不清楚。她是姜子牙的女儿,也是周武王姬发的结发妻子,周朝的第一任王后。她的孩子是周成王和唐叔虞。邑姜作为姜子牙的女儿且身份显贵,她的出生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贵族色彩。传说姜子牙的老婆怀邑姜的时候站立的时候不跛着脚,坐着的时候身体丝毫没有偏移,生气的时

  • 古代科举轶事:乾隆考察声音防止“高考移民”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科举轶事

    乾隆四十二年七月的一天,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帝已经67岁了,但一点也不糊涂,依然有精力在宫内接见浙江解饷官绍兴府通判张廷泰。通判,只是一个正六品官,能得见天颜,可谓皇恩浩荡了。可麻烦就出在这皇恩浩荡上。皇帝照例会问地方官的籍贯、出身、履历等等以示亲切关怀。张回答说他是顺天府人氏,可精明的乾隆帝听出

  • 诸葛亮真的是害死关羽的“凶手”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导读:看过电视剧《三国》的人都知道,关羽是一名有勇有谋的将领,他一生征战,立下过很多功勋。但是为什么他竟然会败走麦城,死于孙权之手呢?很多人都说是因为关羽本身性格骄傲自负,好大喜功,战略上出现失误。还有人说是诸葛亮不向关羽提供援兵,导致他孤军作战,最终失败。那么,诸葛亮真的是害死关羽的“凶手”吗?网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什么没有兵戎相见就成功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匡胤

    杯酒释兵权为什么那么容易,这是因为赵匡胤有着经天纬地的才干,他能够镇得住这些将领。这些将领虽然南征北战,但是都是在赵匡胤指挥下进行的,因此他们都很敬畏自己的上司。由于这种心理的存在,杯酒释兵权变得很容易。杯酒释兵权是在宋朝刚建立的时候进行,在当时,国家已经没有了再需要打仗的地方,因此这些武将没有了用

  • 揭秘:为何曾国藩曾发誓以不要钱不怕死明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曾国藩

    作为湘军最高统帅,曾国藩一年净收入可达五千四百两,带兵十二年,合法工资收入可达六万四千八百两。何况他又拥有绝对的财政权。湘军军费的发放,全靠他一支笔。从咸丰三年创建湘军到同治七年战事基本结束,曾国藩先后支出军费三千五百万两左右,由于没有正规的财政制度,曾国藩完全可以上下其手,大笔纳入自己的腰包。如果

  • 神童曹冲称完大象后 为何消失不见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冲

    三国时代的神童中,曹冲无疑是名气最大的,自称完大象后,他的名字便流传了上千年。但奇怪的是,曹冲为我们所熟悉也只有称象一事,此后便在历史中销声匿迹了。曹冲称完大象后究竟又发生了什么事?对曹操又有何影响?网络配图曹冲是曹操的儿子之一,由曹操的小妾环夫人所生,曹冲从小便与众不同,聪明仁爱,深受曹操喜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