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唯一不娶妃子的痴情皇帝

历史上唯一不娶妃子的痴情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143 更新时间:2024/2/10 17:04:09

导读:成化二十三年春,万贵妃郁郁而终,宪宗也因与她的生死恋悲伤过度,同年驾崩。皇太子朱佑樘于九月壬寅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弘治,是为孝宗。事实上,宪宗留给儿子孝宗的,不仅是一个紊乱的朝政,而且是一个千仓百孔的江山。下面就和趣闻解密小编去了解一下吧。

网络配图

对于这些情况,孝宗在宫中为皇太子时已经是有所了解的。他即位之初,就着手改革弊政。起初他的精力主要放在了朝廷要员的人事安排上,待到这些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他便开始注重于对内忧外患的治理。他特别贤能开明,勤政睿智。并努力扭转宪宗时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逮捕侍郎李孜省、太监梁芳, 罢免外戚及党羽。裁汰传奉官,罢免右通政任杰、侍郎蒯钢等千余人,论罪戍斥。

革除法王、佛子、国师、真人封号。处死妖僧继晓。破格提拔提拔徐溥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名臣参与机密事务。大臣们很快就不得不对这位少年天子刮目相看,因为,斥佞用贤的弘治初政,给成化后期混乱的朝廷打了一针兴奋剂,使明朝有了中兴的希望。而这位皇帝却又出奇地宽和善良,即使对当初迫害其生母的万贵妃家人,也表现了极大的宽容。据说,丧母时的朱佑樘虽然只有六岁,却会“哀慕如成人”。

幼年失母,对于孝宗的影响深远。尽管传说母亲纪氏是被万贵妃害死的,但是在他即位之后一位官员上书要求惩办已死的万贵妃及其族人的时候,孝宗认为这样的做法是违背了先帝的意愿,不愿意接受。 所有这一切都出于一个孝字,孝敬父皇,维持传统,以宽仁忠孝为主,以德报怨,他死后被定庙号为孝宗,也正因于此。弘治朝吏治清明,任贤使能,抑制官宦,勤于务政,倡导节约,与民休息,是明朝历史上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被史家称为“弘治中兴”。

中国皇帝的一大特点就是老婆多,其中佼佼者像唐玄宗和晋武帝之流,其后宫佳丽数量足可组建一个整编师。即使差到像光绪一样惨,也有一后二妃共三人,所谓一夫一妻似乎永远跟皇帝们无关。其实不然,在中国历史的几百位皇帝中一生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唯独明孝宗朱佑樘一人,其唯一的妻子就是张皇后。

明孝宗朱佑樘(1470-1505年)明朝第九位皇帝,宪宗皇帝第三子,生母孝穆纪太后。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励精图治,驱除宫内奸臣,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贤臣,使明朝再度中兴盛世,史称“弘治中兴”。因病英年早逝,享年36岁,死后葬于泰陵。孝宗去世后传位太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明武宗。

网络配图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曾写过一篇专门批评封建专制的君主的文章《原君》,其中有“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一句。大概中国古代的成年皇帝,很少有不淫荡的,大都三宫六院,嫔妃成群。但有一个明代皇帝例外,那便是孝宗朱佑樘,他一生只娶了张皇后一人。孝宗和张皇后是患难之交,一对恩爱夫妻。两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读诗作画,听琴观舞,谈古论今,照夕与共。这在封建皇帝的私人生活中,真是少见。

身处粉黛成群的后宫中,孝宗这样的情形的确让人费解。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第一,孝宗本人性格温和,又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对于男女之事没有特别强烈的兴趣。第二,孝宗幼年为避万贵妃的迫害,6岁以前一直是秘密养育于宫中的安乐堂内。他对于嫔妃之间的争宠吃醋以及随之而来的宫闱斗争,可谓体会深切,有切肤之痛。所以,这可能是他不愿有过多嫔妃的一个原因。

第三,张后本人的性格也许较为活泼,对孝宗有足够的吸引力和约束力。史称张后“骄妒”,从后来她在政治斗争中扮演的角色来看,张后确实绝非庸常之辈。第四,大臣谢迁的劝谏。本来,皇帝广纳嫔妃是极正常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大臣也不会反对。例如,成化朝的时候,群臣因为宪宗二十八九岁还没有儿子,竟纷纷上书要求皇帝广纳嫔妃。那么,谢迁何以会多此一举呢?事情是这样的。

网络配图

弘治元年(1488年)二月,御马监左少监郭镛请预选淑女,等孝宗在其中选两名女子为妃。当时的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谢迁就上言说:“六宫之制,固所当备。而三年之忧,岂容顿忘。今山陵未毕,谅阴犹新,奈何遽有此事?”意思是说,皇帝选妃,自然是应当的。但是,宪宗的陵墓尚未完工,皇帝居丧的草庐还是新的呢,怎么就谈起选妃的事来了?

孝宗号称以孝治天下,曾经定下了为宪宗皇帝守孝三年之制———“三年不鸣钟鼓,不受朝贺,朔望宫中素服”。因此,谢迁既有这么一说,选淑女以备嫔妃之选的事情就搁置下来了。选淑女以备嫔妃之选的事情就这么一搁就是18年,直至驾崩,明孝宗再也没有纳妃选后过,因此明孝宗朱佑樘便成为中国历史上唯独的一生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

标签: 皇帝

更多文章

  • 姜子牙女儿邑姜嫁给了谁最后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姜子牙女儿邑姜

    姜子牙的女儿叫做邑姜,具体生于什么时候、死于什么时候不清楚。她是姜子牙的女儿,也是周武王姬发的结发妻子,周朝的第一任王后。她的孩子是周成王和唐叔虞。邑姜作为姜子牙的女儿且身份显贵,她的出生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贵族色彩。传说姜子牙的老婆怀邑姜的时候站立的时候不跛着脚,坐着的时候身体丝毫没有偏移,生气的时

  • 古代科举轶事:乾隆考察声音防止“高考移民”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科举轶事

    乾隆四十二年七月的一天,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帝已经67岁了,但一点也不糊涂,依然有精力在宫内接见浙江解饷官绍兴府通判张廷泰。通判,只是一个正六品官,能得见天颜,可谓皇恩浩荡了。可麻烦就出在这皇恩浩荡上。皇帝照例会问地方官的籍贯、出身、履历等等以示亲切关怀。张回答说他是顺天府人氏,可精明的乾隆帝听出

  • 诸葛亮真的是害死关羽的“凶手”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导读:看过电视剧《三国》的人都知道,关羽是一名有勇有谋的将领,他一生征战,立下过很多功勋。但是为什么他竟然会败走麦城,死于孙权之手呢?很多人都说是因为关羽本身性格骄傲自负,好大喜功,战略上出现失误。还有人说是诸葛亮不向关羽提供援兵,导致他孤军作战,最终失败。那么,诸葛亮真的是害死关羽的“凶手”吗?网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什么没有兵戎相见就成功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匡胤

    杯酒释兵权为什么那么容易,这是因为赵匡胤有着经天纬地的才干,他能够镇得住这些将领。这些将领虽然南征北战,但是都是在赵匡胤指挥下进行的,因此他们都很敬畏自己的上司。由于这种心理的存在,杯酒释兵权变得很容易。杯酒释兵权是在宋朝刚建立的时候进行,在当时,国家已经没有了再需要打仗的地方,因此这些武将没有了用

  • 揭秘:为何曾国藩曾发誓以不要钱不怕死明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曾国藩

    作为湘军最高统帅,曾国藩一年净收入可达五千四百两,带兵十二年,合法工资收入可达六万四千八百两。何况他又拥有绝对的财政权。湘军军费的发放,全靠他一支笔。从咸丰三年创建湘军到同治七年战事基本结束,曾国藩先后支出军费三千五百万两左右,由于没有正规的财政制度,曾国藩完全可以上下其手,大笔纳入自己的腰包。如果

  • 神童曹冲称完大象后 为何消失不见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冲

    三国时代的神童中,曹冲无疑是名气最大的,自称完大象后,他的名字便流传了上千年。但奇怪的是,曹冲为我们所熟悉也只有称象一事,此后便在历史中销声匿迹了。曹冲称完大象后究竟又发生了什么事?对曹操又有何影响?网络配图曹冲是曹操的儿子之一,由曹操的小妾环夫人所生,曹冲从小便与众不同,聪明仁爱,深受曹操喜爱。可

  • 汉代皇帝的嚣张表哥:敲诈前皇后 与其姐私通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淳于长

    大家都知道王莽,他的崛起是精心策划的结果,兹不赘述。殊不知王莽的表哥淳于长,也不是省油的灯,他虽然不像王莽那样有抱负,但他在围绕个人利益打小算盘方面,却是创意百出,在汉末的历史舞台上,也曾激起一层涟漪。淳于长既属于外戚群体,也属于佞臣群体,他利用与皇室成员能亲密接触的机会,占据了朝廷信息的高地,并以

  • 战史奇迹:檀道济靠玩沙子吓退北魏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檀道济

    导读:在军事谋略中,善于进军是一种智慧,而善于撤军也是一种智慧,然而撤退有时候比进攻更能考验人的计谋。军事家檀道济就是这样一位有谋有略的军事家,仅靠沙子吓退北魏大军。网络配图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南史·檀道济传》军队在撤军的过程中,容易遭到追兵的分割

  • 历史揭秘:忽必烈东征日本失败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忽必烈

    导读:对于忽必烈来说,如果可以与日本重建朝贡关系,那么就可以在汉人心中树立自己的高大威武形象,或许这是任何方法都无法比拟的。于是做出重大决定,进行一场海战,但是他降伏日本的计划最终导致了悲惨的结局。忽必烈向高丽人提出的要求或许是最苛刻的,是协助他与日本建立联系。在长达4个世纪的历史时期内,日本岛国的

  • 宋仁宗无亲生儿子 遭遇“立储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仁宗

    北宋建立不过才百年,就遇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政治危机。这场危机,不是宫廷政变,不是将帅谋反,而是因为宋仁宗没有儿子。仁宗是真宗第六子,十三岁即位,在位四十二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从真宗开始,皇嗣便接连出现厄运,真宗生了六个儿子,五个早死,只剩下仁宗这根独苗。仁宗时,不仅子嗣稀少,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