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襄嫔高氏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襄嫔高氏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720 更新时间:2024/1/3 4:04:06

康熙不仅是清朝纳妃数量比较多的皇帝,同时也是纳汉妃比较多的皇帝。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今天要给大家说的是历史长河中将一生贡献给皇帝,却没有得到任名分的一位妃子,她就是康熙皇帝众多嫔妃中的一个汗女襄嫔高氏。历代皇帝基本上都不会独宠,因为后宫的众多佳丽不允许他独宠一人,而且加上朝堂上的语言,因此雨露均沾成了皇帝的必修课。

而康熙也是一样,尽管他对很多嫔妃都有过宠爱,但是并没怎么独宠过谁,历代皇帝都只能压抑心中的感情,所以很多嫔妃对于他们来说都只是生孩子的工具而已。那么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襄嫔高氏,她的一生到底如何。

高氏并不是出身在什么达官贵人的家中,她的父亲在清代是有名的书法家。在《姚六仓志》中就有提过,她父亲的书法比较有独特的风骨,而且还受到了礼部儒士的受封。尽管他没有多高的官职、没有多富贵的家底,但是他的才华横溢是很多人都比不上的!高氏的出身其实也不错,至少是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后来高氏众多秀女一样,被选入宫中给皇帝做嫔妃。而她一先一后为当时的康熙生了一儿一女,儿子则是当时的十八皇子,而女儿则是十九皇女。

皇帝的后宫佳丽无数,很多嫔妃可能一辈子都没办法见到皇帝,更别说给皇帝生子了,而当时的高氏却能连续两年怀孕生子,大家觉得说明了什么呢?高氏的父亲是著名的书法家,那么她从小对于书法这块自然有些耳濡目染,所以比起其他嫔妃,她的才华显然会更加的出众。

没有尊贵身份的她却能被康熙如此的宠爱,不仅她的才华出众,就连外貌应该也是比较出众的吧?毕竟对于一个嫔妃来说容貌也非的重要,从康熙能连续两年的宠幸她就能说明一切了。

虽然高氏为康熙诞下了一儿一女,但是这两个孩子的命运确实可怜得紧,在几岁的时候都先后夭折。可能是康熙为了安慰她,觉得如果再生一胎可能对于高氏来说有些寄托,因此高氏后面又为康熙生了一个儿子。这个皇子就是排行二十的皇二十子胤祎,而这个孩子也是她三个孩子中唯一存活的一个。

在高氏诞下第三个孩子之后,康熙对她的宠爱也慢慢减少。可能是因为当初的新鲜感已经不新鲜了又或者说有更加吸引他的嫔妃夺走了高氏的宠爱也不一定,总而言之后宫的女子一旦失去了宠爱,那么这一生也就只剩下孤独了。尽管高氏经多么受宠,但直到康熙驾崩的时候都未曾给她任何的名分,而在后宫来说名分就是权利和地位。

尽管康熙并没有给高氏任何名分,但是她因为活得够长,在之后还经历了两个朝代的变换,后面继位的雍正乾隆都给她封了很尊贵的身份,让她从当初的没有名分的平常嫔妃变成了一个地位尊贵的襄嫔,虽然高氏被封了襄嫔,但是她唯一存活的儿子胤祎的日子却并不如意,甚至可能说比较糟糕。

康熙在世的时候,对于这个皇子胤祎还是非常疼爱的。比如说康熙如果去塞外巡行基本上也会带着他一起去去,更别说其他时候了,而这样的独宠在众多皇子中是比较少见的。

看过历史剧的应该知道,恩宠并不是什么好事,这会召开很多其他同等地位的人妒忌,以至于后面关系都变得水火不容。

而胤祎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正因为康熙在世的时候对胤祎的万千宠爱,才导致了其他的皇子都不喜欢胤祎,甚至有的会讨厌他都很正常,毕竟他一个人夺走了这么多人的宠爱。而后来继位的雍正也是一样,因为妒忌父皇对胤祎的好,因此就算自己继位以后与胤祎的关系也依旧不那么好。

雍正刚继位的时候,由于朝政不稳,因此表面上对他的所有兄弟都很好,但是等到后面政局稳定之后他就的本性就显露出来了。至少对他不好的兄弟们都被接二连三的降级,而那些在康熙在位时备受恩宠的皇子也被夺去权力。

然而最惨的莫过于胤祎,他从最开始的贝勒直接被连降了三级,而且并没有什么正当的理由,仅仅就是因为雍正不喜欢他而已。后来胤祎被降级成为了辅国公,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胤祎身上,想必对于他来说应该是非常大的羞辱了吧?但是他除了忍受也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这就是身为臣子的无奈之处。

雍正驾崩的时候,胤祎想要去殿内吊唁雍正都不可以,依他的身份只能在殿外行礼。后来乾隆登基继位,实在是看不下去这个长自己一辈的叔伯身份如此低微,才下令恢复了他原本的身份、地位和应享有的一切。但是后来乾隆也并没有重用他,只是让他去守陵墓罢了,这就是一个深受皇帝宠爱皇子的结局,完全意想不到吧。

总结:通过以上的境遇我们能看到在封建社会时,女性的地位之低,就连一个后宫受宠的嫔妃也被当做生育工具来对待。她们一旦失宠,那么这辈子也只能孤独终老了,而她们的儿子虽然贵为皇子,但是从小也生活不易,都是扛着各种压力成长的,若是没能继承皇位,那么很有可能等待他的就是降级和失权。

标签: 襄嫔高氏清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的道家兵书。中国汉族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全书有六卷,共六十篇。《六韬》的内容十分广泛,对有关战争和各方面问题,几乎都涉及到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战

  • 秦晋迁延之役的起因是什么?最终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

    迁延之役是晋秦争霸战争中的一场战役,是晋国为报复栎之役中败给秦国而发起的伐秦战事,晋国率领的诸侯国联军直入秦国腹地棫林,以晋国不胜,秦国不败告终。该役,晋国六卿之栾氏的栾针战死,成为日后晋灭栾氏的导火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起因迁延之役,起因是栎之役。晋楚相争,夹在双方中的

  • 澶渊之盟真的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吗 事实究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朝,辽国,历史解密

    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很发达,唯独除了军事,由于赵匡胤在立国之初就定下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组织架构,导致北宋乃至于整个的宋朝在军事作战中,鲜有胜利。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件事就是在历史上经常被人诟病的—澶渊之盟,关于澶渊之盟,除宋朝之外无数朝代、无数人对此喷过口水,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拿钱换

  • 胡美:朱元璋岳父,入宫看了一次女儿就被杀了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胡美,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朱元璋的岳父名叫胡美,他的长女胡氏在洪武13年的时候,被朱元璋册封为胡顺妃。洪武17年,朱元璋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下诏赐死了岳父胡美。至于胡美到底身犯何罪?当时朱元璋只字未提,对于大臣们来说,也无人敢质问朱元璋,这在当时成为了一桩悬案。事情直到6年之后,也就是洪武23年,朱元璋才首次提到赐死胡美的

  • 陈叔达:唐初时期宰相,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陈叔达,字子聪,唐朝时期宰相,他是陈宣帝陈顼第十七子,陈后主陈叔宝异母弟,生母是袁昭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陈叔达出身陈朝皇室。授侍中、丹阳尹、都官尚书,封义阳王。陈亡入隋,拜内史舍人、绛郡通守。晋阳起义后,归降李渊,拜丞相主簿,封汉东郡公。唐朝建立后,历任黄门侍郎、纳言、

  • 崇祯皇帝急招吴三桂入关勤王,为何走到半路就停下来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崇祯皇帝,吴三桂,文史百科

    吴三桂最初接的是袁崇焕的班,任辽东总兵,率领关宁铁骑跟皇太极干,后来崇祯皇帝急招他入关勤王,结果走到半路就停下来了,这一停就把崇祯的命搭进去了,崇祯一死吴三桂也没必要入关了,就驻兵山海关静观局势。至于为什么吴三桂突然停下不走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644年是崇祯的最后一年

  • 曹操因为娶了这个女人,被张绣击败,典韦也战死!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曹操,战史风云

    贪图好色的曹操都发生过哪些趣事呢,小编告诉你。曹操在创业初期经过自己的一番南征北战并且采纳谋士建议取天子安置在自己的老巢许昌,并且施行屯田计划,接受了谋士建议的曹操不仅在政治上巩固了政权,而且还是名正言顺的,通过屯田计划更是让曹操获得了经济上的丰收,在战争年代,很多人都吃不饱饭所以有粮就是娘,因此对

  • 清朝时期,侍寝嫔妃为何要卷在被子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清朝嫔妃被皇帝翻牌子后,为何要卷在被子里,再送到皇帝身边。我们可以经常在电视剧中热播的一些清宫剧中看到这样这样一个场景:皇帝在辛苦的批阅奏折,一到天黑的时候,太监们就把写着各位妃嫔们名字的牌子放在皇帝的跟前,等待皇帝做出决定。接下来就是被翻到牌子的妃子沐浴洗漱干净,然后什么都不穿的被卷进被子里,由专

  • 王允和貂蝉是什么关系?王允真的把貂蝉当女儿吗?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貂蝉,野史秘闻

    在世人心中,王允是汉末忠臣,为了剿灭董卓,把自己心爱的歌姬,据说是当成女儿来养的貂蝉献给了董卓,并巧施连环计,挑拨董卓和吕布之间的关系。最终使得吕布杀死董卓,除去了董卓这个乱国奸臣。那么,王允和貂蝉之间是不是真的那么纯洁呢?他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貂蝉本是王允府中一歌姬,色艺双绝,王允把她看成是亲身

  • 在吴三桂死后,玄烨说了什么且将其尸体大卸八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吴三桂,明朝,风云人物

    说起封建王朝中地位最尴尬的莫过于那些前朝旧臣了。前朝灭亡了,有些旧臣开始为新的王朝工作,但是即使他具有再高的才能,新的皇帝肯定也是不会全心全意的信任他的。比如明清两个朝代的大臣吴三桂,虽然他在清朝做官,但是清朝的皇帝各个都提防着他。他的下场非常悲惨,死后他的尸体被皇帝大卸八块分往各个省份。吴三桂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