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悲剧英布两次叛乱都失败只因太朝秦暮楚?

悲剧英布两次叛乱都失败只因太朝秦暮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135 更新时间:2024/3/20 7:07:37

英布的两次叛乱,均已失败作为结局,只是第一次的失败让他侥幸逃过一劫,并寻找到了一个可以与对方抗衡的对手,这样他的性命才得以保全,奈何第二次的叛乱,就没有了第一次的运气成分了,毕竟他第二次反叛的已经是一国之主了,再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与之抗衡,也没有任何人对他施以援手,于是他失败了,于是他陨命了。

网络配图

项羽麾下的英布

他给后世的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教训,做人切不可朝秦暮楚,那样是得不到好的结果的。

在两次叛乱中,英布都是被谁击败了呢?败局是否天注定?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的反叛,他反叛的乃是楚霸王项羽,虽然是事出无奈,但仍因其心志不够坚定所致,当项羽知道英布反叛后,立即派出大将龙且作为主帅,对抗英布,在项羽的部队中,在英布还未背叛时,龙且的实力已经是高于英布之上,在项羽手下将才中当属第一,所以,龙且对英布,胜利来得可谓是顺其自然,英布输的也是理所当然,只是英布那时候找到了刘邦,借助刘邦的势力东山再起,并协助刘邦最终灭了项羽。

但,很快的就迎来了英布的第二次叛乱,刘邦手下的将才并没有龙且这样的勇猛之士,那么他究竟凭借了什么灭了英布呢?政治时局的不一致,项羽那时候军队不多还未称王,而刘邦已收复四海,军队数量很多,虽没有实力很强着,但以多胜少并非难事,于是英布第二次失败,这次就丢掉了性命。

英布叛乱

英布的一生,并非一心一意伺奉一位主公,他朝秦暮楚,左右摇摆,最后他的结局确实是不得善终,可谓种恶因得恶果,也是怪不得他人的,算是咎由自取的。

那么英布究竟效忠了哪几位主公,又因为何时而背叛了主公,在他的一生中,究竟发生了几次叛乱,最后叛乱是否以成功作为结局?在叛乱的过程中,英布究竟又是怎样去思量和考虑的呢?

英布出生在秦国统治末期,那时秦国已经开始施行暴政,导致民生怨言不断,人们心中充满了推翻秦国政权,建立和平自主的新时代的渴望,于是乎,各个地方纷纷揭竿而起,都以抗秦为名号进行着斗争,但纵观整体形势,抗秦的两大势力非楚霸王项羽和刘邦莫属,他们的抗秦之战不想其他人,是乱作一团,相反是有勇有谋,能够团结上下,不断纳入新鲜力量一致反秦。

网络配图

在一开始的时候,英布是效忠于项羽势力的,项羽对他也算是至诚,封他为九江王,予以重用。但英布却自视过高,对项羽之命令阳奉阴违,导致两人间已存在着不信任,加上刘邦使臣的挑拨,终于让英布坐实了叛乱之名,英布与项羽一站,惨败,归附于刘邦,但心中对刘邦却十分忌恨。

最后英布帮助刘邦杀死了项羽,刘邦称王,而英布却仍然没有吸取教训,被诬陷叛乱后,却再次叛乱,作茧自缚,被刘邦杀死。

英布为什么背叛项羽

英布,一度易主,两次反叛,他的一生就背负了不忠不义之名,到底是他本人天性朝三暮四,还是说有着不得为外人知的原因,才不得已两度叛乱的呢?

下面,我们跟随着历史的脚步,进入了历史中英布时期,看看这人一生到底缘何两次背叛,是跟自己的想象一样,抑或者是出乎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英布,出生于秦国,但对于暴秦的统治早已是厌恶至极,尤其当他触犯大秦王法后,被在脸上刺上了代表丑恶、耻辱的标记后,他灭秦之心大盛,已达到了顶点,极其盼望能寻找到一位明主,在他的带领下推翻秦国,并能从中成为开国功臣,一生荣华无比至尊。

网络配图

终于这样的一个人出现在英布的眼前,那便是项羽,楚霸王。英布初见项羽,便觉得此人英气逼人,必能成就大事,于是二人长谈,项羽伐秦大业未成,也正值用人之际,正巧寻到了英布这样的将才,深觉不可多得,两人便在第一次长谈中达到了一种协议,英布从此归于项羽麾下,并加封为九江王。项羽此人义气云天,在他两度调动英布对抗刘邦势力无果时,仍旧没有对英布起杀心,只是有所不信任,有所反感,但爱才之心确实真心的。

英布也正是在摇摆中,他也怕自己的行为惹怒了项羽,但又心不甘,正值刘邦使臣到,对外谣传说英布归附了汉王,项羽大怒,英布见谣言已传,不得已反叛,项羽大战英布,英布败走。

标签: 英布

更多文章

  • 赵国廉颇:为何不配战国四大名将之称?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廉颇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大将,与白起、李牧、王翦一起,被后人统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但我以为,廉颇不配战国四大名将之称,原因有二:公元前270年,秦国进攻赵国,围困阏与城。赵惠文王召见大将廉颇、乐乘问道:“阏与城还有得救吗?”他们两人都说:“从邯郸到阏与,路途遥远,更兼道路险峻,难救。”赵惠文王又问赵奢,

  • 唐朝宰相马周与风尘女子绿袖之间的风流韵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宰相

    马周,字宾王,出生于一个穷困的农民家庭,年幼时父母就离世了。但是,马周非常勤奋好学,通过努力,他熟读《诗》、《书》、《春秋》等书籍,而且他天资聪颖,年纪不大就已经满腹经纶了。马周的内心有着济世之才,然而因为他的家庭背景以及自身有些怪异的性格,周围的人很少有瞧得起他的。在武德初年,马周当上了邻郡的一名

  • 奇葩皇帝被俘后依然醉心房事一心生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一生有两多,其一,多才艺;其二,多子女。在艺术领域,不论是吟诗作赋,填词作曲,还是笔墨丹青,鞠场竞技,宋徽宗堪称一流;在生育方面,宋徽宗也以多子多女,在中国古代帝王生育史上独领风骚。据《宋史》记载,北宋灭亡之前,“徽宗三十一子”(《宗室传》,“三十四女”(《公主传》)。单凭这份官方的不完全

  • 外交家班超平定西域后在西域坐镇长达几年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外交家班超

    汉明帝初期,在西域北匈奴一家独大,控制了西域各国,多次胁迫西域各国一同出兵进攻东汉边境,掠夺东汉的河西等地区。于是在公元七三年时,汉明帝就派遣班超出使西域,镇压安抚西域各国,直至公元一零二年,班超才重返洛阳。在当时,西域各国与东汉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因此,西域各国被北匈奴所控制,被北匈奴屡次胁迫侵犯

  • 晋武帝司马炎是如何登基为帝的?战争还是禅让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炎

    司马炎为曹魏权臣司马昭的长子,曾出任中抚军,但是司马昭却有意让幼子司马攸继承王位,但在众臣的反对之下,司马炎于265年被封为晋王太子,同年八月,司马昭因中风猝死,享年55岁。网络配图司马炎继承父亲的相国职位和晋王爵位,司马炎继承相国、晋王位,掌握全国军政大权,经过精心准备,同年12月,仿效曹丕代汉的

  • 他是清官能臣 为何会被乾隆皇帝如此对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墉,刘统勋

    喜欢看清宫戏的朋友都会知道乾隆朝有个官员叫刘墉,绰号叫刘罗锅,其实人家刘墉不是罗锅,只不过老了之后,八十多岁了,背驼了,嘉庆皇帝开了个玩笑,说他是刘驼子,从此以后,“刘罗锅”的外号才开始传开了。刘墉的出身不一般,是咱们老百姓高不可攀的高干家庭。刘墉的父亲叫刘统勋,字尔钝,号延清,祖籍山东。刘统勋的爸

  •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取得了前所未有巨大果实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

    鄱阳湖之战可以说是明朝时期整个国家更甚者是整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一场水上作战,而最终这场战争以朱元璋的胜利作为最后的结局。可以说朱元璋在其中享受了优厚的胜利果实,而且一举还将陈友谅攻打的毫无还手的能力。那么当初鄱阳湖之战的背景是什么呢?网络配图鄱阳湖之战的背景还要从元朝末期开始说起,那个时候因为国家朝

  • 唐太宗李世民早年期间都经历过哪些战争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据唐朝史记记载:太宗皇帝是开皇十八年12月戊午(公元599年1月23日)出生于陕西武功别馆(今陕西省武功县),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二子。隋朝末乱世,李渊和李世民父子趁势于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兴建唐朝。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六月,与其兄李建成率兵攻西河(今汾阳),首战获胜,促使

  • 乾隆三十年的清缅战争中是否有福尔康这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福尔康

    乾隆三十年清缅战争由缅甸贡榜王朝首先发起,他们在1762年的时候侵入了中国云南地区。早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前,贡榜王朝已经做了很多影响两国和平的事情,他们频频侵犯中国清朝管辖的领土,向那些边境的土司收取贡赋粮钱,对中国土司动用军事力量。但由于当时乾隆在平定准噶尔上耗费了很多精力和物资,无暇顾及南方缅甸的

  • 康熙识人:废皇太子竟缘于包裹捆绑不严实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

    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第二次亲征葛尔丹时,对留守京城的皇太子送往军中奉他的物品一一亲自检验,发现那些包裹存在捆绑不严实的问题,为此他在奏折的朱批中郑重指出:“所有送到朕处之物,须谨敬包裹后,经皇太子亲自验视才好,所送鹿尾包裹松散,想是发送前并未经皇太子验看,送到时均已残破。凡朕送往京城物品,俱经朕亲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