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历史上哪位皇帝被下属幽禁了三年

揭秘历史上哪位皇帝被下属幽禁了三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935 更新时间:2023/12/20 14:33:45

一个堂堂的大唐王朝的皇帝竟被部下幽禁了三年,说起来这样的千古奇闻真是不可思议,但这样的咄咄怪事偏偏在煌煌大唐末期发生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自杨复恭出逃后,李顺节也失去了利用价值,被唐昭宗纳入了要铲除的名单中,昭宗命令两军中尉铲除李顺节。两军中尉以唐昭宗的名义,诏李顺节入宫,李顺节带领三百士兵来到宫门,侍卫拦住随行军士,只让李顺节一人进宫。李顺节一进宫,即被埋伏的士兵所杀。经过一系列斗争,唐昭宗狠狠打击了宦官多年以来的骄横跋扈,使宦官势力多年来第一次遭受重创。但是在打击宦官势力的过程中,另一个令唐昭宗头痛的难题又出现了,这就是越来越庞大的藩镇势力。

网络配图

为了解决藩镇尾大不掉的问题,唐昭宗决意讨伐不服中央管辖的藩镇,但却事与愿违。藩镇出现在唐朝中期,设立藩镇主要是为了保卫王朝边疆的安全。但在平定安史之乱后,安、史的原党羽纷纷向朝廷投降,而朝廷也无力彻底消灭这些势力,便以赏功为名,授以节度使称号。除著名的“河北三镇”之外,当时唐王朝内地的许多节度使也各占一方,对抗朝廷,成为割据势力。他们在辖区内任意扩充军队、委派官吏、征收赋税。节度使的职位常常父死子继,或由其部将承袭。这些割据势力利用手中的兵权财权,威胁朝廷,甚至起兵反叛。

唐昭宗时藩镇势力已成尾大不掉之势。面对这种情况,唐昭宗认为,皇室式微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一支足够震慑诸侯的武装力量,所以藩镇才各自拥兵,目无天子。因此昭宗即位不久,便招兵买马,扩充禁军,得十万之众,“欲以武功胜天下。”禁军初建后,昭宗便开始了对藩镇的斗争。当时,不服中央的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在与进攻彭州的王建相持不下时,却中断了对朝廷的贡赋。王建以此为借口,请求朝廷出兵讨伐陈敬瑄。曾经风光一时,如今是打击对象的宦官田令孜正避难西川。于是,唐昭宗首先下令讨伐西川,既想通过此举打击藩镇的气焰,树立天子的威严;也想通过讨伐田令孜进一步打击宦官势力。文德元年(公元888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唐昭宗任命韦昭度为行营招讨使,率兵出征,令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东川节度使顾彦朗助讨,同时新设永平军,任命王建为节度使,充任行营诸军都指挥使。

二十五日,唐昭宗下诏,虢夺陈敬瑄官爵,讨伐西川之役就这样拉开了序幕。杨守亮、顾彦朗各有一方领地,抽不出很多兵力;而领兵的韦昭度是个文人,不习武备,加上禁军虽然人数不少,却是新建的,缺乏训练,纯属乌合之众;所以王建成了讨伐陈敬瑄的主力军。然而,王建却另有打算,在得到朝廷的封地和承认后,他并不急着与陈敬瑄速战速决,而是一边扩充兵力,一边收拢人心。当时绵竹地方的土豪各自拥兵自保,多者万人,少者千人,王建通过游说,将这些人收拢在自己的麾下。在这些土豪的帮助下,王建的兵势与声势大为增长。经过几年的征战,除了成都以外,整个西川都已基本掌握在王建的手中了。这时,唐昭宗因为和李克用的战斗失利,被迫召回征西川的军队。可王建却没随韦昭度回长安,而是留在西川,同时切断了和唐王朝的联系,将四川变成了一个独立王国(后来王建便成为前蜀的开国皇帝)。

网络配图

在讨伐西川的同时,实力最强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被朱全忠、李匡威与赫连铎的联军打败,这对唐昭宗来说应该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因为当时对朝廷威胁最大的几股势力中,李克用的沙陀军最强大,是屈指可数的几个强藩之一。唐昭宗要削弱强藩,首先打击的对象就是李克用。但当时中央禁军无论人数与训练,根本无法与李克用相提并论,所以只能借助其他藩镇的力量来打击李克用。同时朱全忠(朱温)三人上书表示,李克用不除,终是国患,要求继续攻打李克用。唐昭宗接到奏章后,感到事情非常重大,难以决断,便召开御前会议,令三省及御史台四品以上官员讨论此事,没想到除了几个大臣同意以外,绝大部分大臣都反对攻打李克用。但最终,唐昭宗还是决定下诏讨伐李克用。于是,任命宰相张浚为行营都招讨,又任命几个节度使为招讨使,组成了一个松散的讨伐联盟,择日向李克用所在的领地出发。

讨伐李克用的失败使藩镇对朝廷更加藐视,最明显的就是凤翔陇右节度使李茂贞。此时的李茂贞已经加封为陇西郡王,势力的发展使他有了当皇帝的意思。他在对皇帝的言语中常有不恭之词。景福二年(公元893年)七月,李茂贞在一封给皇帝的信中嘲笑朝廷,信的结尾说:“未审乘舆播越,自此何之!”唐昭宗勃然暴怒,与宰相杜让能商议惩罚李茂贞之事,杜让能却进谏道:“陛下初登大宝,国难未平,茂贞近在国门,不宜与他构怨,万一不克,后悔难追。”

网络配图

唐昭宗不听,并大骂杜让能:“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这正是志士愤恨的时候,朕不能坐视受人欺凌,卿但为朕调兵输饷,朕自委诸王用兵,成败与卿无干。”

战争倒是打响了,但朝廷的军队还是以失败告终,李茂贞进军长安问罪。忠心的宰相杜让能勇敢地站出来,用生命为唐昭宗化解了一难。

乾宁二年(公元895年),李茂贞指使宦官又杀死了另一个宰相后,再次移师长安,唐昭宗被迫逃往河东李克用处,寻求庇护。走到半路,被李茂贞的盟友华州刺史韩建追上,韩建恐吓唐昭宗说:“车驾渡河,无复还期。”并于乾宁三年七月十七日,挟持唐昭宗抵达华州,堂堂一国之君就这样被部下在华州幽禁了将近三年。在这样的咄咄怪事发生期间,皇室宗亲覃王李嗣周等十一位亲王被杀。

标签: 唐昭宗

更多文章

  • 三国大喷子——诸葛亮21年气死三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

    刀枪确实厉害,但历史上也有那些唇枪舌剑致人于死地的。诸葛亮就是那种刀子嘴,XX心的。完美诠释了何为:君子动口不动手!网络配图1.诸葛亮三气周瑜(死于210年)一气——周瑜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先夺取曹仁据守的南郡失败,刘备才能去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时失利受伤,于是便将计就计,打败曹兵,但是诸葛亮却乘机

  • 弘时未能登上帝位是因为他缺乏政治野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弘时

    关于雍正帝的皇三子爱新觉罗·弘时的评价,民间一直褒贬不一。大致声音有两种,一种是说他心胸狭窄,放荡不羁,且胸无大志,不仅看不起出身卑贱的四弟弘历,更有觊觎父皇的后妃之嫌。另一种说法则褒义成分更多,暗指雍正继位初级,为巩固帝位,以严酷手段残害宗室手足,弘时不忿,当面劝谏父皇,继而遭到削爵赐死。如此说来

  • 光绪帝下诣:要求新闻“据实昌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光绪

    光绪皇帝给人的印象是“窝囊废”。人们的这一印象当然不错,笔者丝毫没有为他“翻案”之意。对于光绪皇帝的优点,例如,他主张抗击日本侵略,支持康有为等人维新变法,史家们已经说得不算少,笔者也不拟在此嗦。本文想说的是,在上述两项优点之外,他还很有点见地,例如,他的新闻思想就算进步,领先于中国当时的时代潮流

  • 揭秘:“千古第一贪”和珅 身家竟超千亿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和珅

    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嘉庆帝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处所,“赏赐”他白练一条,令其自尽。此时和珅一看到白练,知道死期已至。他对自己惨淡经营一生,家业富比皇室,到头来落得个如此悲惨下场,不禁万分慨叹。这一次自己锒铛入狱,身陷囹圄,尝到了凄凉、冷清、饥饿、刑罚、痛苦等苦辣滋味。特别是正月十五日,正值元宵佳节,和

  • 揭秘:为何说明朝皇帝朱棣是个大流氓?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棣

    大家都知道朱棣谋权夺位的,而朱棣的爸爸朱元璋是一个农民出生的人,其短视和对中国不完整的认识也会影响到朱棣。但是历史选择了他没办法。小农意识和自然经济的熏陶是其思想的主要来源。他主张多妻多子是自然的。朱棣十一岁就被父亲朱元璋封为燕王,并于二十一岁就藩北京,当时元朝的势力虽然已经被赶到了大草原上,但还具

  • 历史揭秘 :项羽的祖上居然不姓项?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项羽

    在当今社会,炫富成了一些富家子弟的兴趣爱好,除了晒豪车、戴名表,最吸引眼球的就是“烧钱”了。此前网上流传颇广的一段视频里,一位“白富美”女子用数张百元大钞来点烟。“钱是什么,钱是用来烧的吗?”对于这个问题,亿万富翁之子陈启正应该是有发言权的人之一。网络配图子不教,父之过。《波士顿环球报》报道,美国华

  • 暴君秦始皇为何在位三十七年未诛杀一个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的残暴I的标签已被贴了几千年之久,那么,他真的如我们所言的那般残暴吗?网络配图一、饱受诟病的“焚书坑儒”秦始皇活埋了四百六十余人,恐怕这个数字不足以把一个滥杀的标签贴在一个皇帝的脸上。二、关于26年的统一战争呢?有杀伤记录的也只有两处:网络配图一是“二年,公将卒攻卷,斩首三万”,这是在秦始皇年

  • 温体仁通过奸诈卑鄙的手段残害忠良爬上高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温体仁

    温体仁生于公元1573年,字长卿,号园峤,是浙江湖州南浔人。温体仁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的进士,在朝是从低级官员一步步累积升迁。直到崇祯年间魏忠贤倒台,朝廷出现一个权力中空之际,处事圆滑的温体仁终于寻得机会,通过结党营私,排挤异己坐上了最高位置首辅大臣。崇祯元年(1628年),崇祯帝遴选首

  • 海瑞官场人际关系差,却屡屡升官,其中有何玄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海瑞

    在官场上,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如果和同僚、上司的关系不好,要想升职那真是难如登天。但明朝的清官海瑞却是个特例。无论他在哪里为官,都受到同事的排挤,和谁的搞不拢,几乎没有任何朋友。但他却一路升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海瑞出生在一个家道没落的家族,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年轻的妈妈靠勤俭节约拉扯他长大。妈

  • 天下第一猛将罗士信和宇文成都谁比较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罗士信和宇文成都

    罗士信有天下第一猛的称呼。早年跟随张须陀,消灭了齐郡的农民起义军,小小年纪就得到猛将称谓。后来又奉命攻打李密的起义军,结果失败,罗士信就留在李密身边,瓦岗军被王世充打败,李密被杀,罗士信被抓,王世充留下罗士信为己用,罗士信不愿和他为伍,投靠唐朝李渊。从此为李氏父子打天下,因罗士信治军严明,赏罚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