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伯温比袁天罡更厉害 预知王朝千百年命运!

刘伯温比袁天罡更厉害 预知王朝千百年命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643 更新时间:2024/2/3 18:10:40

纵观中华上下几千年历史,王朝更迭不断,杀伐战乱不息,期间忠臣圣贤辈出,从孔夫子到王阳明,从魏征到于谦......有的是以贤闻名、有的是以忠著称、还有的是以善于进谏名垂青史......但只有一种人是少见的,那就是神机妙算,通晓过去和未来,甚至能预言几个王朝千百年未来命运的神人。

正是因为他们是“神人”,所以在一些史学家的笔下,他们的出现往往带着一层神秘面纱叫人难以捉摸,从出场到退场,都带着几分玄幻色彩。

例如,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灭商的姜子牙、春秋时期设下千古迷局的鬼谷子、西汉开国的首席功臣,谋圣张良、三国时期神话一般的存在诸葛孔明、唐朝开国用兵如神的军师徐茂公。还有本篇文章要介绍的明初第一谋士刘伯温,关于他们的真实故事和传说数不胜数,久而久之,人们也分不清哪些是传说,哪些是真实的他们。正史中记载的自然以真实故事居多,比如他们的仕途和官场经历,但让他们为普通百姓所熟知的,还是那些有趣的传说。

关于刘伯温,广为流传的“烧饼歌”家喻户晓,甚至连一款新开发的游戏“英雄杀”里面刘伯温这个角色的座右铭丢失那句尽人皆知的“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这句话的来源很有意思:

1368年的一个早上,朱元璋像往常一样在殿内吃烧饼,有人来报说刘伯温求见。朱元璋对刘伯温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名早有耳闻,忙请他进来。由于想试一下刘伯温是否和传说中有一样的本事,于是他将还没吃完的烧饼藏到了饭碗下面,等到刘伯温进来,他第一句话便问他:“饭碗下面是何物?”,刘伯温不慌不忙地吟出那句诗,朱元璋见刘伯温真的名不虚传,才开始和他探讨关于大明朝未来的发展和命运如何。由此,那几首脍炙人口的“烧饼歌”就这样诞生在这个和往常没有任何差别的早晨:

燕子不日飞入京,永享山河乐太平。豪杰更起文墨辈,英雄奉旨看还乡。

北方胡虏害生民,御驾亲征定太平。失算功臣不敢谏,生灵遮掩主惊魂。

国压瑞云七载长,胡人不敢害贤良。相送金龙复故旧,云开边日照边疆。

对明朝历史稍微了解一点的都不难看出,第一首诗说的是燕王朱棣篡位的事,朱元璋立朱允炆为帝,心怀天下的朱棣定是非常不服气,于是起兵造反,不日便攻进明朝都城南京。燕子指的便是朱棣,“永享山河乐太平”,里边又刚好隐含了永乐两个字。

再看第二首,说的是英宗朱祁镇亲征漠北被俘后又成功复位的事,“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扣在漠北,他的弟弟朱祁钰在京城称帝,本是为了稳住朝中局面,结果自己当皇帝上了瘾,在朱祁镇被也先送回来时拒绝归还皇位,还囚禁了朱祁镇,于是朱祁镇不得已才通过“夺门之变”复位。有人说,明朝的衰败是从嘉靖开始的,在刘伯温看来,这明显太早。他认为,明朝的衰败,从明英宗就开始了。

原因为何,请看下面这首诗:

天下饥寒有怪异,栋梁龙德乘婴儿。

禁宫阔大任横走,长大金龙太平时。

老练金龙精壮旺,相传昆玉继龙堂。

任用阉人保社稷,八千女鬼乱朝纲。

明宪宗朱见深便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栋梁龙德乘婴儿”指的是婴儿时期的明孝宗朱佑樘被太监收养才躲过了万贵妃的毒手;“长大金龙太平时”指的是明孝宗的中兴,明孝宗是个好皇帝,可惜寿命太短;“老练金龙精壮旺,相传昆玉继龙堂”,对明史了解的应该看得出来,这两句诗说的明武宗朱厚照和明世宗朱厚熜,前半句代指明武宗不务正业,荒淫无度,他在位的数年真的是彻彻底底地爽快了一回,只是大明江山,彻底被搞垮了;明武宗没有子嗣,所以从旁支中挑选了一位继承者,那位继承者便是嘉靖,嘉靖沉迷于炼丹不理朝政,明朝此时,已是风雨飘摇;最后“阉人”两句不解释也知道是魏忠贤乱政一事。

“忠良杀害崩如山,无事水边成异潭。救得金龙真骨肉,可怜父子顺难当。”东林党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幸运的是,在贤臣的保护下,皇权总算没有落入他人手中,但是明光宗朱常洛和明熹宗朱由校的皇帝都没当多久。

说道这里,朱元璋不可能不关心他苦心经营的大明王朝结局如何。

于是刘伯温用一句话结束:

“树上挂曲尺,遇顺则止,至此天下未已”。

明朝结束在了崇祯手里,崇祯觉得无颜面对他的子民,所以选择以发覆面,在煤山上吊自杀;顺治是清朝第一个入关的皇帝,清朝入主中原,代表着明朝276年的历史彻底终结。

刘伯温的预言,和袁天罡的《推背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几分是真几分是传说已经无从知晓,或者说是不愿意去深究,一个如神仙般的存在,当然会有如神仙般的异于常人的能力。

标签: 刘伯温王朝明朝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最完美男人石达开 逼曾国藩投河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太平天国,石达开,曾国藩

    “稗史漫传曾羽化,千秋一例不平鸣”,翼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十六岁便“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万马,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他生前用兵神出鬼没,死后仍令敌人提心吊胆,甚至他身后数十年中都不断有人打着他的旗号从事反清活动和革命运动,辛亥革命党人曾通过诗歌,小说,绘

  • 宋太祖派文盲接待南唐才子使臣为何能使对手不战而败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宋太宗,赵匡胤

    南唐是五代时期南方的一个割据政权,国主李璟和后主李煜,都是有名的文学家,为中国词学的发展,做出了非同寻常的贡献。例如李璟的“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可见南唐的文化还

  • 为何精忠报国却含冤而死:揭开岳飞悲惨壮烈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名将,岳飞

    岳飞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关于他的婚姻家庭生活,评书《岳飞传》虽然有所介绍,但有许多并不符合历史实际,凭空添加了许多演义的成分。上个世纪,史学家们曾对岳飞的婚姻家庭进行过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相对真实的画面。岳飞系出生于1103年,也就是宋徽宗崇宁二年,这一年的二月十五日夜里,他在今河南安阳市当时的

  • 清朝康熙皇帝曾盛赞哪位名臣为“天下廉吏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康熙

    从一个贫困之地的县令起家,一步步升迁为皇帝倚重的封疆大吏,于成龙所演绎的传奇故事,倚仗的并非什么背景和奇遇,而是近乎苛刻的廉洁自律,这让他在贪腐之风盛行的清代鹤立鸡群。康熙皇帝称赞于成龙为“天下廉吏第一”,大力表彰,屡次破格提拔,把于成龙树为廉政典型。事实上,于成龙不仅是个廉吏,更是个能臣,绝对无愧

  • 不甘于苟且的大秦帝国丞相李斯 如何死于苟且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斯,秦朝,丞相

    对于大秦帝国的丞相李斯,想来大家都不会陌生,对于他的很多事迹,我们也是耳熟能详。现在有一个流行词叫“苟且”,我想从苟且的角度,再来解读一下李斯的一生。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年轻的时候在乡里做一个小官,不咸不淡的过着自己的生活。有一天李斯上厕所的时候,发现厕所的老鼠长的又瘦又小,而且一有人进去,就赶紧藏起

  • 张衡不仅是一位“公公” 也是我国伟大的发明家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衡,东汉

    你心中的“公公”是不是这样?一脸森森的阴气或一身妖魅之气?当然,不是所有的太监都这样,比如这位下西洋的郑和,郑公公。这里要说的这位“公公”,他的一生不像郑和那样传奇,但论伟大成就,郑和远远比不上。他就是东汉的蔡伦。说到这里澄清一下,东汉人并不称宦官为“公公”,称“公公”那是明代的事情。这里是借用一下

  • 史上唯一被乱马踩死的皇帝:宋钦宗赵桓被乱马踩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皇帝,宋钦宗

    中国有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史,从历史上第一位称帝的秦始皇帝算起,到清朝溥仪的退位,干皇帝这行职业的也不过几百个。他们虽然都是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站在万人之上、权之顶峰,拥有后宫三千佳丽,唯一人独享,过着神仙般逍遥快活的日子,可是他们的最终结局却是大相径庭。其中有的则是因病不治而逝,有的则被投毒而死

  • 诸葛亮的政治婚姻:荆州豪族大姓从此“强强联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婚姻,荆州

    诸葛亮躬耕地之争关于这句“躬耕于南阳”,曾引发了一场一两千年的争论。关于诸葛亮在出山前的躬耕之地,到底是河南南阳还是湖北襄阳的问题,争到现在也还没个定论。当时诸葛亮隐居在离襄阳城不远的隆中,这个隆中现在也是河南与湖北争抢诸葛亮的隐居地。诸葛亮到底是南阳人,还是襄阳人?实际情况是,诸葛亮居住的这个地方

  • 都说朱元璋是个大老粗但他说了一句话竟流行几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明朝

    看惯了宫廷剧的朋友,大概都对这样一句话不陌生: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但是,虽然大家已经听惯了,但是又有几人知晓这句话的出处呢?另外,是历朝历代都用这句话作为颁布圣旨的开篇语吗?首先,我们先揭晓这句话的原创作者是谁,相信大家很难想到,这样一句被延用了无数年月的开篇语,居然是一个出身平民的大老粗,他就是明

  • 降将李陵 在他出征之时就是一个必死之人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陵,汉朝

    李陵,汉武帝时期著名军事将领,出生于忠良之将飞将军李广的家族。后来李陵以五千军队不敌匈奴八万骑兵,向匈奴投降了,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汉奸”,李陵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同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就是由于帮助李陵在汉武帝面前进行辩解,而遭到了宫刑,从而奋发图强,创作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