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帮助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神秘名士是谁

解密:帮助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神秘名士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663 更新时间:2023/12/21 9:27:13

田畴公孙瓒手中侥幸逃过一死后,回到了家乡他没有消极避世,而是创造出了一个自己理想中的国度,并且获得了初步成功。

田畴先是招集宗族“遂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田畴又通过选举的方式成为领袖。然后按照自己的理想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

畴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法重者至死,其次抵罪,二十余条。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班行其众,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北边翕然服其威信,乌丸、鲜卑并各遣译使致贡遗,畴悉抚纳,令不为寇。袁绍数遣使招命,又即授将军印,因安辑所统,畴皆拒不当。绍死,其子尚又辟焉,畴终不行。

按照现在的说法,田畴制订了明确的刑法、婚姻法、教育法条例。从田畴开始招集说的“君仇不报,吾不可以立於世!”,说明田畴事先就已经提出了一个政纲:为报仇。作为团结部属的口号。另外,从“北边翕然服其威信,乌丸、鲜卑并各遣译使致贡遗,畴悉抚纳,令不为寇。”来分析,很可能田畴还成立了自己的军队。

田畴的理想社会大概维持了十三年左右的时间。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为了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北征乌桓。由于田畴声名远播又熟悉当地情况,曹操事先便派人征召田畴。田畴立刻收拾行装赶赴曹营,并被曹操任命他为司空户曹掾。但是经过一番交谈之后,曹操对田畴亦是赞赏有加,“即举茂才,拜为蓨令”。但是田畴推辞不就,跟随军队驻扎在无终。

当曹军因气候及道路的影响,行军困难时,田畴向曹操提出:“沿海的这条道路在夏秋时节经常涨水,不利于行军。过去从卢龙口到达柳城有过一条路,虽然已经毁坏了有二百年,但是还是有小路可行。从卢龙越过白檀,出其不意,可以一举消灭蹋顿。”这个建议马上得到了曹操的采纳并立刻实施。也就是因为田畴的这个正确的意见,曹操得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北征乌桓的胜利,完成了统一中国北方的事业,从而结束了中原地区长期混战的局面。田畴在这场战争中立下了大功,所以后来曹操论功行赏,决定封田畴为亭侯,邑五百户。但是田畴还是固让不受。曹操也只能作罢。

如何理解这个时期田畴的心态呢?我们可以从两段史料进行分析。首先是在《三国志•;邢颙传》中记载了一段对话:

颙谓畴曰:“黄巾起来二十余年,海内鼎沸,百姓流离。今闻曹公法令严。民厌乱矣,乱极则平。请以身先。”遂装还乡里。田畴曰:“邢颙,民之先觉也。”

由此不难发现:当年还在尝试自己理想的时候,田畴就已经对曹操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评价很高。这也是后来田畴帮助曹操的原因之一。

二是《三国志•;田畴传》中的记载。当得到曹操的邀请时,田畴显得毫不犹豫这种现象来进行初步的分析。当时有其门客问他:“昔袁公慕君,礼命五至,君义不屈;今曹公使一来而君若恐弗及者,何也?”袁绍请了你五次,你都不去,怎么曹操的使者一来,你就迫不及待要走呢?田畴的回答很简单:“此非君所识也。”

笔者认为:这是田畴内心思想的一次转变。乌桓入侵已有百年,这种矛盾使得田畴暂时放弃了自己继续完成实现理想社会的探索,加入到民族战争的行列之中。曹操北征乌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灭袁氏的残余势力,而田畴的加入,则完全是为了民族大义。(《三国志•;田畴传》中说:“畴常忿乌丸昔多贼杀其郡冠盖,有欲讨之意而力未能。”就充分证明这一点。)。在民族大义面前,田畴显示出一个读书人的民族气节。

田畴此时的思想似乎也发生了转变。或许这个时期的田畴对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建立一个“世外桃源”,仅仅能保全自己宗族和幽州部分百姓的安全,但是根本不能改变后汉末年天下大乱的局面。所以,田畴不但加入了曹操的阵营,还把自己的家属和同族三百余人全部迁居到鄴城。看来是把希望寄托到曹操的身上了。

标签: 曹操田畴

更多文章

  • 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关系 李鸿章的幕僚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关系

    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关系,李鸿章这个人是晚清时代不得不提的人物,还有一个人就是曾国藩,他们两个都是晚清时代叱咤风云的人物,而对于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大家有知道吗?其实李鸿章和曾国藩这两个人是师生关系,后来这两个人都为大清立下过很多的功劳。李鸿章和曾国藩是什么关系?在晚清的历史上有两个人是我们熟知的,他们就

  • 孙权的妹妹一直跟刘备“无后”这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孙权,孙尚香

    古人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是最不孝顺的,第一种是见了父母有错不说的;第二种是家境贫困,却还不想着奋斗养家糊口的;第三种则是托着不娶媳妇,使得家族无后的。这三种又以“无后”为最严重的,为了延续香火,在我国还有重男轻女的传统,虽然到了今天这种风气已经有所减轻,但是为了家庭的和谐,很多夫妻还是选择拥有一个属于

  • 皇太极为何如此热衷娶别人的老婆充实后宫?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皇太极

    林丹汗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达延汗的7世孙。他在13岁继承汗位时,蒙古各部已四分五裂。为了恢复成吉思汗当年的霸业,林丹汗成年后,给自己上尊号“神中之神全智成吉思隆盛汗”。然而,还没等林丹汗将统一蒙古的计划付诸行动,东方的努尔哈赤已经建立后金汗国,对林丹汗与明朝构成了巨大威胁。皇太极剧照(网络图)这种

  • 班昭一介寡妇为何如此受世人甚至太后追捧?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班昭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东汉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颇能相互迁就,生活得十分美满。班昭画像班昭是一位博学多才,品德俱优的中国

  • 陈朝陈霸先后代分布 陈后主儿子领兵率族入泉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陈朝陈霸先后代分布

    陈朝陈霸先后代分布,陈霸先虽然是建立南朝的开国皇帝,但是也丢失了很多领土,人们对他给后人的分布也是很有兴趣了解的,都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而分配领土也是不易的,如果分配不好很容被丢失,而且也会引起内乱。所以,对于领土的分配上也是要有下点功夫。网络配图陈姓——【陈后主后裔】入泉千余年 今是永春大姓福建

  • 揭秘南北朝权臣宇文护为何敢连杀三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宇文护

    把皇帝拉下马已经是凌迟碎剐之罪了,何况杀皇帝!皇帝是国家的象征,权力的代表,杀一个已经是惊天动地了,竟然有人杀了三个皇帝!而且是在三年内,连续杀了换,换了杀!此人便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周权臣宇文护,是宇文泰之侄,宇文泰长兄宇文颢第三子。宇文护剧照宇文护早年跟随宇文泰征战,在与东魏的交战中屡建战功,又与

  • 助刘邦夺天下的韩信为何被安上谋反罪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信

    韩信(?~前196),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自幼熟读兵书,怀安邦定国之抱负。因家境贫寒,常食不裹腹。曾受乡间流氓欺凌而受跨下之辱。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楚霸王项羽,但不受项羽重用。后又投奔汉王刘邦。初始刘邦看不起貌不惊人,曾受跨下之辱的韩信,经丞相萧何力荐,才始拜韩信为大将。

  • 严嵩倒台是因为失去皇帝信任和儿子坑爹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严嵩

    判断一个人是忠臣还是奸臣,一般从他的功绩和品德两方面进行分析,两者相加,功大于过,善大于恶,那就是忠臣,反之则为奸臣。而从严嵩的生平来看,他在这两方面都称不上好,所以是一个奸臣。影视剧里的严嵩严嵩一生为官大约40年,其中二十多年官居高位,甚至身为内阁首辅等同丞相,专权一时。加上明世宗嘉靖皇帝对他十分

  • 关汉卿被称为 他被称为是中国的莎士比亚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汉卿,莎士比亚

    关汉卿被称为,对于关汉卿这个人大家都应该了解,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居作家,其艺术成就非常之高,在中国戏曲的地位非常之高,所以对于他的称号也是非常多的,比如“曲圣”、“中国的莎士比亚”“梨园领袖”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对他的赞誉,以表彰他在戏曲方面的贡献。网络配图关汉卿称号:关汉卿被称为“曲圣”。关汉卿(12

  • 万历皇帝30年不上朝竟是因为中毒瘾导致?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万历皇帝,万历皇帝不上朝

    他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长达48年,然而其中有30年却不上朝,30年不上朝竟然没有灭亡,可谓是史上最任性妄为的皇帝之一。其实导致万历皇帝长期不上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综合性的,不能单纯归结为某一类,而是诸多因素掺杂其中相互起作用的结果。原因一:是对文官集团的一种报复一般讲,明朝的政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