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说项羽是只穿着衣服的猴子?项羽的真实形象

为何说项羽是只穿着衣服的猴子?项羽的真实形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346 更新时间:2024/1/16 15:14:41

项羽率领大军入秦都咸阳,杀子婴,焚阿房宫,甚至很多贫民也都被楚军所杀。对项羽称道尤嘉的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写到:“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项羽进咸阳,一焚烧宫殿、二杀人、三抢夺财宝和妇女,没一件是好事情,项羽的残暴可见一斑。

就在项羽打算引军东归的时候,有个叫韩生的谋士劝项羽说:“。将军,您应该在咸阳建立都城,因为这里地处关中地区,易守难攻,而且土地肥沃,财富殷实。建都此地,一定能统一天下,实现霸业。”韩生的话有一定道理。关中地区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是项羽性格固执,骄傲自大,根本进不进韩生的建议。他觉得咸阳城残破不堪,在这里建都条件太艰苦。另外他想回到家乡去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威力。他对韩生说:“人富贵了,应该回归故乡。富贵而不归故乡,就好比穿着华丽的衣服却在夜间行走,谁看得见?”

韩生听了项羽的话,非失望。他走出项羽的军帐,摇着头说道:“人家说楚地的人不过是‘穿着衣服的猴子’,以前不信,今天听了项羽的话,果然不错!”韩生的话是在讥讽项羽没有远见卓识,愚鲁无知。没想到“沐猴而冠”的话传到了项羽耳朵里。项羽非常生气,立刻把韩生抓起来。倒霉的韩生就这样被烹杀了。

从这件小事情,可以看出项羽的性格缺陷,这种性格缺陷正是导致他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首先是残暴。进入咸阳的种种表现以及就因为一句话便将韩生烹杀,都是他残暴的证明。其次是目光短浅、骄傲自大,不听人劝。且不说鸿门宴上的失策,单单他对韩生说的“富贵不归故乡,如穿锦绣之衣于夜间步行,有谁知之!”便足以说明问题。由此看来,韩生对项羽的评价“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的确有几分道理。

标签: 楚霸王项羽

更多文章

  • 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因贪图眼前小利而最终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吕布,名将,

    吕布是整部三国演义中最厉害的武将,除了张飞、典韦等名将能在其面前过一番招外,普通武将在其面前交手不过十余合,就非死即残。所以人送“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可见各路英豪对其勇武之忌惮。但如此英勇的吕布,却没有把本事用到正处上,而全用到背主求

  • 被忽略的名将黄忠:年轻的时候没得到成名时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黄忠,三国,名将,

    大凡言三国武将,必及吕布、马超、关羽、张飞、赵云、典韦、许褚等,似乎前几名总也排不上黄忠。大家也跟诸葛亮一样,觉得黄忠这把年纪,能忝列五虎大将之四,已经很不错了,还想咋样?估计黄老将军也不会想咋样,不过细心的网友一定会发现,三国中最最不能忽略的人就是黄忠了。黄老将军生平事略可考的也就是人生的最后八年

  • 三国不败名将孙策:横扫江东从未遭遇战场挫折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策,江东,三国,

    曹操称他:“猘儿,谓难与争锋。”袁术叹:“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他就是三国第一军事天才孙策,在前后不足九年时间里,他横扫江东,鲜有败绩,若不是被刺客杀死,那三国的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孙策,字伯符。名字不俗,相貌也不错。三国

  • 解密凤雏庞统:阵亡之前比诸葛亮更受刘备重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庞统,诸葛亮,刘备,

    庞统的死,是刘备的一大损失,也是三国一大公案,而庞统与孔明之间的关系,是敌是友,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以下提出一点见解。东汉末年,刘表割据荆州,他藉着与襄阳蔡家联姻和招揽荆州名士蒯氏兄弟来巩固本身在荆州的权威,并且也任用傅巽之类的流亡客,结合本地豪族与外来流亡客两股势力,雄霸一方,但是,庞统一家却没有

  • 王维安史之乱时身事贼心背异:立场坚定威武不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维,安史之乱,诗人,

    说起王维,凡是读过点书的,都知道他,尤其是他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相思》)、“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瞑》)等等,脍炙人口。但是,最让人感动的,应是王维的气

  • 三国名将蒋钦:东吴十二虎臣之蒋钦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蒋钦,孙权,三国,东吴十二虎臣

    蒋钦是武将的楷模,他不计仇隙,不治财产,妻儿老母穿着朴素,孙权看到也很感叹。在军事上,蒋钦定豫章、平盗贼、战张辽,常有功勋。不管是军事还是品德方面,他都是个典范。蒋钦字公奕,九江寿春人,孙策袭击袁术的时候,蒋钦就开始跟随孙策,孙策东渡长江时,蒋钦为别部司马,并带兵。从定江东 护主力战蒋钦跟随孙策东渡

  • 安史之乱后的唐玄宗:失去爱妃帝位 被儿子软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安史之乱,唐玄宗,杨贵妃,

    唐玄宗登勤政楼,追念往昔繁华;宋徽宗赴白矾楼,密会李师师……这两栋古代著名的“高层建筑”,被野史轶闻渲染得令人神往。其实,故事也为我们探究唐宋城市的管理制度及其演变提供了线索,那时候,高楼可不是随便建、随便登的。勤政楼,位于唐代都城长安东侧“三大内”之一的兴庆宫西南,据说是唐玄宗为了表示兄弟之间的友

  • 北魏名臣元怿:如何为北魏赢得又一个稳定发展期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北魏,名臣,孝文帝,

    元怿(公元487年至公元520年),字宣仁,北魏孝文帝第四子,洛阳人。他11岁被封为清河王,深受孝文帝宠爱。他是北魏颇有名气的政治家。元怿从小聪明伶俐,接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他博览经史子集,颇有文才,为人宽仁容裕,喜怒不形于色。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孝文帝病逝,太子元恪继位,即宣武帝。元怿

  • 刘伯温和姚广孝:谁才是大明朝天下第一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伯温,姚广孝,明朝,

    两个和尚明朝的历史是由和尚创立的,却随即也是由和尚打破,朱棣一生中能改变他命运的,只有两个人,朱元璋、姚广孝。一个是他亲爹,一个是他谋士。这谋士却非同寻常,而是一个被称为天下第一谋士的姚广孝。一个合格的谋士必须要符合两个原则,一个是看清局势,另一个是胸有韬略。很显然姚广孝在谋士毕业证书上,这两项技能

  • 前凉头号名将谢艾:曾屡次击败前赵石虎的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前凉,名将,谢艾,

    在谢安还没有手谈观淝水的时候;在陈庆之还没有白袍渡黄河的时候;在韦睿还没有乘车定钟离的时候;一个名叫谢艾的儒生坐在轺车之上,身着白色衣冠,鸣鼓而行。临河一战,他率三万前凉军大败十万后赵军,使麻秋匹马而奔;及神鸟破王擢,再逼得麻秋远遁金城,石虎为之叹道:“吾以偏师定九州,今以九州之力困于枹罕。彼有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