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因贪图眼前小利而最终失败

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因贪图眼前小利而最终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385 更新时间:2024/3/19 5:26:40

吕布是整部三国演义中最厉害的武将,除了张飞、典韦等名将能在其面前过一番招外,普通武将在其面前交手不过十余合,就非死即残。所以人送“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可见各路英豪对其勇武之忌惮。但如此英勇的吕布,却没有把本事用到正处上,而全用到背主求荣,贪图小利之上了。一生中做出了不少丢脸之事——

早年吕布曾追随并州刺史丁原,丁原待其如同自己的儿子。何进矫诏,关西诸侯入关,董卓与丁原发生冲突,但董卓畏惧吕布之勇,不敢造次,李儒建议,以利诱之,董卓以心爱的赤兔马换来了丁原的人头。然而吕布随董卓进京不久,又与董卓侍婢私通,被董卓“拔手戟掷布”,司徒王允又“厚接纳之”,“手刃制卓”。李 、郭汜为乱时,败退京师,欲投袁术,被术拒绝,再投袁绍,破张燕时,纵兵为祸,“绍恐还为已害,遣壮士夜掩杀布,不获。”只好狼狈逃离冀州,投奔张杨。不久曹攻徐州,又联合张邈陈宫等人占据濮阳,为曹所破后,转投刘备,占领徐州,自称徐州牧。被汉庭加封左将军。建安三年,背叛曹操,与袁术交好,转而遣高顺攻打刘备,曹操派夏侯敦救刘备,被其击退。曹操亲征吕布,“布虽骁猛,然无谋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党,但信诸将。”“诸将各异意自疑,故每战多败,太祖(曹操)堑围三月,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被曹操吊死在白门楼前,一代英杰:有勇无谋,刻薄寡恩,背信弃义。仅一根绳索,就烟消云散了。

吕布之勇,纵览三国众将,无出其右者。罗氏于演义中对其勇描写得淋离尽致,河内名将方悦与其一战,不到五个回合,“被布一戟刺于马下。”穆顺出马迎战,手起一戟,刺于马下;武安国不到十余合,被砍成残废。刘关张三人大战吕布,斗了一百余合,吕布才虚刺一戟,飞马奔回。曹操手下六员虎将,与其交手,“布遮拦不住,拨马回城。”想那诸将,都有万夫不挡之勇,六人打一个,还让其轻松逃脱。可惜,吕布如此英勇,却没有用到正处,全用来背主求荣,贪图小利上了。(以上引号内容引自《三国演义》)

首先说说吕布为人,一生反复无常,做尽背信弃义之事。先是投丁原,丁建阳待其不薄,然而再深的恩情,不如一匹赤兔;董卓与其形同父子,还不是因为一侍婢(正史中未提此人是谁,罗老儿虚构了一美女貂婵),死于其戟下,当然,董卓之死,人人称快,但最起码不应该死在此等“三姓家奴”之手。濮阳一战,领地全失,只好领残兵败将狼狈投刘备而来,然而最后还是取刘备而代之,占据了徐州。投书曹操,欲与结好,曹氏以朝廷之名加封其为左将军,“山阳屯送将军所失大封,国家无好金,孤自取家好金更相为作印,国家无紫绶,自取所带紫绶以籍心。”可见曹操是真心拉扰其为之所用,极尽美言之能事。然而事实呢,“建安三年,布复叛为术,遣高顺攻刘备于沛,破之。”此人还是背叛了他。

其实在与吕布相较的众人中,受吕布害最深的要数袁术了,初,吕布方占徐州,袁术送米二十万斛,与其结好,然而,辕门射戟,与术反脸;“术欲结布为援,乃为子索布女,布许之。”不久又后悔,“布亦怨术初不已受也,女已在涂(途),追还绝婚,械送韩胤,枭首许市。”及到后来,被围下邳,才念起袁术的种种好处来,“布恐术为女不至,故不遣兵救也,以绵缠女身,缚著马上,夜自送女出与术。”可惜那时已经迟了,即使袁术不计前嫌,然而曹操大军合围,怎能救得了他呀。所以在此人心中,利益永远是最主要的,可以为小利而背弃诺言,也可以为小利而手刃亲人,所以此等人物若在三国继续存在下去,不知要做出多少丢脸之事。

再看看吕布的用人,好象在其一生中就没有对谁信任过,远的不说丁原、董卓,就看他占领徐州后如何对待众将的。高顺对其忠心耿耿,“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为其攻城掠地,冲锋陷阵,“每所攻击无不破者。”然而,“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这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可惜高顺对其如此忠诚,不过如他的一个亲戚,再看看魏续,最后背叛他的还不是魏续等人。高顺忠勇一世,所保之主却为一刻薄寡恩的小人啊。

陈宫当年背叛曹操,追随吕布,但吕布却不能用之,及至下邳被围,陈宫建议“若将军以步骑出屯,为势于外,宫将馀众闭守于内,若向将军,宫引兵而攻其背,若来攻城,将军为救于外。不过旬日,(曹)军食必尽,击之可破。”,其实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解下邳之围的最好办法了,曹军忌惮吕布之勇,外战必战不胜,攻城则难下。一开始吕布也赞同此计,但其妻却说“昔曹公待公台(陈宫)如赤子,犹舍而来。今将军厚公台不过于曹公,而欲委全城,捐妻子,孤军远出,若一旦有变,妾岂得为将军妻哉!”呜呼,想那陈宫弃曹投吕,一路追随其南征北战,何来背弃之有,然而陈宫再好的计谋,皆不如妇人的一句话,象这样用人用兵之人,不灭亡那真是没天理了!

另外,此人一向贪生怕死,最丢人的莫过于白门楼乞命之举。“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丢脸呀!然后又对刘备言“玄德,卿为坐客,我为执虏,不能一言以相宽乎?”又求教于曹操,“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其贪生怕死之状,真正丢尽天下英雄的脸了,幸亏曹操纳刘备之计,“缢杀布。”不然,如果留此小人在世,不知又要惹出多在的乱子来。

所以,对待吕布,我深爱其勇,但对其卑劣的人品和弱智的头脑,吾深恶之,可惜现在社会象吕布这样的小人则处处皆世,防不胜防啊……

标签: 三国吕布名将

更多文章

  • 被忽略的名将黄忠:年轻的时候没得到成名时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黄忠,三国,名将,

    大凡言三国武将,必及吕布、马超、关羽、张飞、赵云、典韦、许褚等,似乎前几名总也排不上黄忠。大家也跟诸葛亮一样,觉得黄忠这把年纪,能忝列五虎大将之四,已经很不错了,还想咋样?估计黄老将军也不会想咋样,不过细心的网友一定会发现,三国中最最不能忽略的人就是黄忠了。黄老将军生平事略可考的也就是人生的最后八年

  • 三国不败名将孙策:横扫江东从未遭遇战场挫折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策,江东,三国,

    曹操称他:“猘儿,谓难与争锋。”袁术叹:“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他就是三国第一军事天才孙策,在前后不足九年时间里,他横扫江东,鲜有败绩,若不是被刺客杀死,那三国的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孙策,字伯符。名字不俗,相貌也不错。三国

  • 解密凤雏庞统:阵亡之前比诸葛亮更受刘备重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庞统,诸葛亮,刘备,

    庞统的死,是刘备的一大损失,也是三国一大公案,而庞统与孔明之间的关系,是敌是友,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以下提出一点见解。东汉末年,刘表割据荆州,他藉着与襄阳蔡家联姻和招揽荆州名士蒯氏兄弟来巩固本身在荆州的权威,并且也任用傅巽之类的流亡客,结合本地豪族与外来流亡客两股势力,雄霸一方,但是,庞统一家却没有

  • 王维安史之乱时身事贼心背异:立场坚定威武不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维,安史之乱,诗人,

    说起王维,凡是读过点书的,都知道他,尤其是他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相思》)、“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瞑》)等等,脍炙人口。但是,最让人感动的,应是王维的气

  • 三国名将蒋钦:东吴十二虎臣之蒋钦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蒋钦,孙权,三国,东吴十二虎臣

    蒋钦是武将的楷模,他不计仇隙,不治财产,妻儿老母穿着朴素,孙权看到也很感叹。在军事上,蒋钦定豫章、平盗贼、战张辽,常有功勋。不管是军事还是品德方面,他都是个典范。蒋钦字公奕,九江寿春人,孙策袭击袁术的时候,蒋钦就开始跟随孙策,孙策东渡长江时,蒋钦为别部司马,并带兵。从定江东 护主力战蒋钦跟随孙策东渡

  • 安史之乱后的唐玄宗:失去爱妃帝位 被儿子软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安史之乱,唐玄宗,杨贵妃,

    唐玄宗登勤政楼,追念往昔繁华;宋徽宗赴白矾楼,密会李师师……这两栋古代著名的“高层建筑”,被野史轶闻渲染得令人神往。其实,故事也为我们探究唐宋城市的管理制度及其演变提供了线索,那时候,高楼可不是随便建、随便登的。勤政楼,位于唐代都城长安东侧“三大内”之一的兴庆宫西南,据说是唐玄宗为了表示兄弟之间的友

  • 北魏名臣元怿:如何为北魏赢得又一个稳定发展期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北魏,名臣,孝文帝,

    元怿(公元487年至公元520年),字宣仁,北魏孝文帝第四子,洛阳人。他11岁被封为清河王,深受孝文帝宠爱。他是北魏颇有名气的政治家。元怿从小聪明伶俐,接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他博览经史子集,颇有文才,为人宽仁容裕,喜怒不形于色。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孝文帝病逝,太子元恪继位,即宣武帝。元怿

  • 刘伯温和姚广孝:谁才是大明朝天下第一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伯温,姚广孝,明朝,

    两个和尚明朝的历史是由和尚创立的,却随即也是由和尚打破,朱棣一生中能改变他命运的,只有两个人,朱元璋、姚广孝。一个是他亲爹,一个是他谋士。这谋士却非同寻常,而是一个被称为天下第一谋士的姚广孝。一个合格的谋士必须要符合两个原则,一个是看清局势,另一个是胸有韬略。很显然姚广孝在谋士毕业证书上,这两项技能

  • 前凉头号名将谢艾:曾屡次击败前赵石虎的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前凉,名将,谢艾,

    在谢安还没有手谈观淝水的时候;在陈庆之还没有白袍渡黄河的时候;在韦睿还没有乘车定钟离的时候;一个名叫谢艾的儒生坐在轺车之上,身着白色衣冠,鸣鼓而行。临河一战,他率三万前凉军大败十万后赵军,使麻秋匹马而奔;及神鸟破王擢,再逼得麻秋远遁金城,石虎为之叹道:“吾以偏师定九州,今以九州之力困于枹罕。彼有人焉

  • 南北朝时期前秦名将张蚝:东方不败的历史原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北朝,前秦,名将,

    张蚝算是猛将中的一个奇葩,不仅是因为他割掉自己的命根子,还因为他自宫后似乎更强了。苻坚讨伐张平的战役中,张蚝同邓羌相持达一个多月,秦军莫能相胜。此后他单马大呼,冲入秦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让苻坚看得心潮澎湃,使人务必生擒。我不禁怀疑罗贯中是不是读过这一段落后,将其挪移至赵云的头上。按理来说,阉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