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权臣诸葛亮哪四个动作让蜀国走向败亡?

解密:权臣诸葛亮哪四个动作让蜀国走向败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083 更新时间:2024/2/16 9:39:34

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董卓、曹操等曾都是权倾一野的权臣。但是这些大雄小鬼在诸葛亮面前,鸟都不是。

诸葛亮才是整个三国里最大的权臣。厉害之处是在位极人臣的同时,不光没有受到上到大头目下到下马仔的怨言,而且还一直对其歌功颂德,这是何等的丰功伟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和珅连给他提鞋都不配!

当然,诸葛亮有才有智这是肯定的,蜀国的建立他是第一功臣。但同时,诸葛亮也是个又专权又好斗的野心家。为蜀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一、重用关羽,更吹捧关羽,结果使关羽大意失荆州而惨遭东吴杀害。

关羽与刘备“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其个性高傲,目中无人,但也有通情达理的一面。诸葛亮对他的特点应当说是相当了解的。然而,当“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比谁类"时,诸葛对这种基本属于了解情况的询问,不是根据客观情况如实相告,却对关羽曲意奉承:“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这种不合实际的吹捧,使本来就个性高傲的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助长了他的自大情绪,埋下隐患于将来。及至后来陆逊假意称颂他“小举大克,一何巍巍!……将军之勋足以长世”时,便“意大安,无复所嫌。”终于酿成了“大意失荆州”并遭到东吴杀害的悲剧。虽然荆州失守,关羽败亡受多种因素影响,但诸葛亮的吹捧却是他自我膨胀的催化剂。

二、重视法正,却放纵法正,致使法正一生罪恶累累、黯然病逝。

法正原在刘璋手下为官,“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于是,暗中投降刘备,为引刘备入川立下大功,后又在攻取汉中的战役中出谋划策,功勋卓著,被刘备封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然而法正任蜀郡太守后,德行方面并无改观,“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这种违法乱纪的报复行为,引起同僚的不满。有人对诸葛亮说:“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主公,抑其威福。”素以执法严峻著称的诸葛却说:“主公之在公安,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对于法正的放纵,他人只是请诸葛转告刘备,加以约束,作为军师的诸葛亮不仅不答应,反而说其乱法有理,情有可原。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说出如此失刑政的话呢?可以从两个方面找原因。一是诸葛不愿得罪或得罪不起法正。因为法正此时的功绩、地位、甚至智谋都在诸葛之上,且“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故言如此。”

其实,诸葛亮深知,此时在文臣中只有法正是自己最有力最现实的竞争对手,由于法正深得刘备宠信,自己是难以直接撼动其地位的,因此只有纵其进一步违法乱纪,以招罢官甚至杀身之祸,自己才有可能取而代之。只是诸葛亮的这一招“捧杀”尚未见大效,法正便病逝了。

三、使用黄忠,但时常压制黄忠,致使黄忠一直屈居人下。

黄忠是刘备的主要将领之一,他作战时,“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在攻取益州时立有大功,后又在夺取汉中的战斗中“推锋必进……一战斩渊”,再创奇功。因此,刘备决定提升黄忠为后将军。而诸葛亮却说:“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自当解之。”遂与关羽等齐位,赐爵关内侯。

黄忠战功卓著,刘备奖进他,理所当然。而诸葛却要刘备迁就关羽,压制黄忠,作为军师竞可如此赏罚不明!这只能说明诸葛亮在处理此事时怀有私心。本来,关、张与刘备恩若兄弟的关系就是诸葛亮无法比拟的,马超又是侯门之后,名望也很高,现在又提升黄忠为后将军,其地位似乎超过了自己,这当然是他不愿看到的,但又不便明说,只好借口怕“关羽不悦”来阻止。

四、明知伐吴危险,却不制止,致使刘备死众将亡

刘备建立蜀国后,也是眉毛胡子一大把了,早就丧失了当初恢复汉室天下的雄心,基本也实现了自己的野心理想,一个编草鞋的,能坐上皇位,足矣!面对当时的魏、吴,其本心也就想着大家都安安心心的过几年大平日子,多生几个儿子,积蓄点后备力量。可这关二哥一死,不行,当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毒誓还是世人美谈呢,加上张屠夫真心一闹,这报仇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诸葛亮那也是顺水推舟,刘备快下江南吧。凭诸葛亮当时在国内和对刘备的影响力,劝服刘备暂时放弃报仇或由其他人带兵复仇,希望还是有的,可是他放弃了。

刘备你好好的去前线流血吧,那些对你忠心耿耿的小马仔都带去,我就在后面好好经营咱们的地盘。诸葛亮如是想。

刘备这一去,那就是一去不复返,连带着张飞、黄忠、赵云等最为忠心的马仔都做了陪葬。

刘备、五武将,再加上最先跟着刘备的那一帮子元老,至此大部分都是死的死,老的老,要不是资质声望都不够,诸葛亮在蜀国的权力就达到了他一生的顶峰。后主阿斗尊其为“相父”,以父待之;国务政事“咸决于相府”, “政无巨细,事无大小,咸决于亮”,杖二十以上的案件都必须请决于诸葛亮,这样的权利是什么样的权利?

标签: 诸葛亮蜀国关羽

更多文章

  • 他懂得项梁的骄 却不懂项羽的狠最后自取其祸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邦,项羽

    他懂得项梁的骄,却不懂项羽的狠,最后自取其祸,一命呜呼项羽听说项梁被章邯秦军偷袭战死后,悲痛欲绝,一起在外黄的刘邦也陪着垂泪。等到项羽慢慢平息后,刘邦便劝项羽东归,保卫楚怀王熊心,抗击秦军。项羽觉得在理,遂引军东回,路过陈县时又顺便叫上吕臣领军一起回到江东,分地驻军,项羽驻彭城西,吕臣驻彭城东,刘邦

  • 揭秘:历史上的“兄弟花” 两兄弟共事一女皇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张易之,张昌宗

    人一旦高高在上,也就有了更多的欲望,这应该是大多数人争权权力的目的。一代女皇武则天也难以避免,她也会有一己之欲,也会有食色之性。武则天是个女人,不能和其他皇帝一样拥有众多嫔妃,不过她可以有男宠。武则天第一个男宠是薛怀义(冯小宝),本来只是个游走江湖的药贩子,因为一张好皮囊,从江湖进入了朝廷。小人物一

  • 秦始皇是暴君还是奇人?他的身世终究是个谜!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不韦,秦始皇

    秦始皇,赵氏,姓赢,名政,中国第一位皇帝。因为对他的记载不全,而篇幅可怜的相关史料却都矛盾重重,一直存在很大争议。所以即便他合了六国,功延千秋,也一度被打为昏聩暴君之列。其实,始皇帝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人格魅力的皇帝。暂不论他焚书坑儒的暴行造成了多少珍贵文料的流失,但前后纵观三百年,只有他把开疆扩土

  • 中国五大帝王之一:苻坚为何兵败淝水 身死国破!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苻坚

    核心提示:在世界军事史上,苻坚的命运与拿破仑好有一比。拿破仑兵败滑铁卢,从此退位流放,百日王朝彻底垮台;苻坚兵败淝水,最后身死国破,一统江山化为泡影。五大帝王之一大约是因为历史教材的影响所致,在大众心中苻坚的名气并不大,但作家柏杨却认为:“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有资格称得上大帝的不过五人,他们是秦始皇

  • 韩宜可跟朱元璋斗了三十年 关键时刻死里逃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韩宜可

    明朝的官员们,公认最惊险恐怖的事情,莫过于从明太祖朱元璋手里逃命。因为这位中国历史上出身最草根的帝王,一个原则更至始至终:宁可错杀,绝不放过。本着这一原则,他执政三十年的洪武年间,这个大明王朝经济重振的激情建设年代,也是官不聊生的恐怖岁月。连番整肃风暴,每次大案都是数万官员落马。就连大明乡村的田间地

  • 陈叔宝: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给妃子下跪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叔宝,南陈,陈后主

    古有“男儿膝下有黄金”之说,一般的男子,几乎是不会向他人下跪的。至于高高在上的皇帝,除了给皇太后或太上皇请安时下跪,在其他任何场所,似乎都没有下跪的必要。而在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的意识是很明显的,这就是说,丈夫向妻子下跪,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女子是公主,不然只有妻子向丈夫下跪的份儿,这就是封建社会的

  • 李世民为何篡改历史?与太子李建成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李建成,篡改历史

    在唐朝的历史上,太子李建成是一个不光彩的失败者。而大家对太子李建成的印象建立于《贞观政要》、《旧唐书》、《新唐书》等诸如此类的书籍记载。相反,记载中的李世民却是珍上顶着历史光环的贤明君主。可是这个贤明的君主的英明之处,不在施政方面,而在于他修改了史实。据记载,李世民曾先后三次要求亲自查看高祖李渊和他

  • 唐中宗死后谁继位 唐高宗四子唐睿宗李旦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中宗,唐高宗,唐睿宗

    李显之后的皇帝是谁唐中宗李显之后的皇帝是唐睿宗李旦,也就是他的亲弟弟,他们都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儿子,李显和李旦的人生命运和性格都很相似,李显曾经两次即位当皇帝,而李旦也是两次当皇帝,巧合的是,李显两次当皇帝之后的皇帝都是李旦,这真是历史的巧合。李旦的墓地李旦也跟他哥哥一样懦弱无能,才能平庸,而且

  • 揭秘:孙策为什么把江东权力交给弟弟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孙权,孙策

    中国古代权利是世袭的,父亲死了把位子传给儿子,似乎是天经地义。不过有两个人有点特殊,一个是雄才大略的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其不才,君可自取。”康熙皇帝认为这是刘备的权术,以此来约束诸葛亮;另外一个就是孙策,临死时把自己的位子传给弟弟孙权,而不是留给儿子孙韶。孙权为

  • 朱元璋生活由卑贱走向富贵 却由自信走向自卑?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宽容大度,能善待功勋。然而中晚年却导演了一幕幕暴行,这是因为朱元璋的自卑心理在作怪,进而导致了人格的扭曲,这一点史家基本达成共识。猜忌臣子变得神经质早年朱元璋被迫到皇觉寺为僧,曾饱尝世间冷暖人情,后投效郭子兴部下,很快成为一名战将。朱元璋善于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