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背后真相:不是传说

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背后真相:不是传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713 更新时间:2024/2/15 14:41:44

《三国演义》中神医华佗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这件事虽然不是小说家完全杜撰出来的,但历史真相与传说故事却有很多出入,真实的“刮骨疗毒”又是怎样的呢?

网络配图

1、关羽“刮骨疗毒”不是传说

《三国演义》第75回记载,关羽指挥襄樊战役期间被曹军的一名弓弩手射中了右臂,回营拔出箭,发现右臂已青肿,原来箭头有毒,毒已入骨,情况很严重。

这时神医华佗恰好赶到,判断箭头上有“乌头之药”,已“直透入骨”,如果不早治,这条胳膊就得残废。关羽问怎么办,华佗提出了“刮骨疗毒”的治疗方案:“当于静处立一标柱,上钉大环,请君侯将臂穿于环中,以绳系之,然后以被蒙其首。吾用尖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刮去骨上箭毒,用药敷之,以线缝其口,方可无事。”关羽于是与马良弈棋,伸出右臂让华佗去割。对这次手术过程,咱先来看《三国演义》的记载,再看《三国志》的记载。

《三国演义》叙述得十分详细:“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佗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

这段描写很精彩,既表现了华佗医术的神奇高超,又展现了关羽的坚毅。《三国演义》一向推崇蜀汉,杜撰了许多神化关羽的情节,如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等,但这段神奇的“刮骨疗毒”却不完全是杜撰的。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看来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是有来历的,这个“可以有”。

网络配图

2、有关“刮骨疗毒”的史实对比

对照一下《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记载,发现有几处不同:

一是关羽中箭的部位。《三国演义》说是右臂,而《三国志》说是左臂,《三国演义》借用了这段史料却把一个重要的细节弄错了,也许不是无心之错,而是有意为之。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使刀,右臂如果不能动,比左臂受伤情况更严重,把右臂改为左臂增加了情节的紧张度。

二是关羽所中之毒。《三国演义》说是“乌头之药”,而《三国志》没有具体指出。乌头是一种主要产于南方的中药,可散经络之寒而止痛,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的治疗,但其毒性很大,必须经过炮制才可使用,未经炮制少量即可使人中毒,轻者四肢麻木,重者躁动不安、肢体发硬、肌肉强直、抽搐,直到意识不清而昏迷。

乌头可内服也可外用,因中箭接触“乌头之药”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很少的剂量能否致使关羽的胳膊无法动弹,这也值得怀疑。《三国志》说关羽中箭后创伤其实已被治愈,只是每到阴雨天骨头感到疼痛,说明该毒的药性并不大。

三是关羽中毒的时间。《三国演义》说是在攻打樊城时,也就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下半年,当时关羽率大军北上,攻击曹魏在荆州的两个重要据点襄阳和樊城,与曹仁于禁庞德等人率领的曹军展开激战,双方展开了多次攻防战,关羽在此战中曾经中过箭,倒也有可能,但正史并未有过记载。

网络配图

四是关羽中毒的地点。《三国演义》说关羽中箭是在樊城的城外,《三国志》等史书没有记载。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樊城之战打得很激烈,关羽虽然俘虏了曹魏名将于禁,又杀了庞德,但始终未能攻克樊城,后来徐晃援军开到,在樊城外连破关羽的围头、四冢等营垒,关羽退走。

有人提出湖北省荆州市是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地方,无论按照《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这一说法均不成立,荆州市在汉末三国称江陵,是荆州刺史部南部最重要的城市,但却不是刘备在荆州的大本营,刘备留关羽守荆州,大本营是公安,即今湖北省公安县。

如果按《三国演义》所说,关羽中箭是在樊城,那么他之后就再没有回到过公安或江陵,不存在华佗在江陵为其“刮骨疗毒”的可能;如果按《三国志》所说,关羽中箭和疗毒也可能发生在后方,那么公安的可能性显然大于江陵。

五是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医生。《三国演义》说是华佗,《三国志》没有具体记载。华佗是汉末名医,在当时很有名,为陈登周泰、曹操等人都看过病,史书均有记载。

标签: 华佗

更多文章

  • 她一生在陷害别人 最后却成了别人的替死鬼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高英(?-518年),北魏宣武帝元恪的第二任皇后。父亲高偃是宣武帝母亲文昭皇后的哥哥,也是宣武帝的舅舅,所以高英和宣武帝是表兄妹关系。高英和宣武帝才开始的时候两人感情很好,但高英野心比较大,生性好妒。宣武帝就渐渐疏远了她。宣武帝的第一任皇后于氏,很得宣武帝宠幸,后来被封为皇后。而高英一直觊觎于氏的皇

  • 刘子业残暴体现:嗜杀成性并且迷恋不伦之欲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子业

    其一,后宫女人巨多,当时小刘才是十多岁的少年,后宫佳丽便有上万,犹如置身于美丽的大花园,小皇帝整日忙个不休。当然他不是普普通通的鱼水之欢,他要的是惊天动地的效果。曾下令宫女均赤身裸体与他在宫中奔跑嬉戏,有不从者,即行杀死。看来小刘同志是裸奔的第一人,如此的确让人惊叹。其二,喜欢热闹,并且喜欢追求刺激

  • 契丹人发明了涮羊肉?忽必烈是最大推广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忽必烈

    只要是北京人,就会喜欢涮羊肉,但涮羊肉到底从何而来?习惯的说法是源于元代,忽必烈南下作战,战斗间歇时忙着吃饭,厨师来不及做传统的炖羊肉,就将羊肉切薄片用沸水涮,发现味道甘美异常,从此流传开来。此说虽传奇,但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忽必烈是1215年生人,早他几百年,涮羊肉就已来到北京。涮羊肉本是契丹人的

  • 探秘皇太极蹊跷死因:原来太宗早有痼疾在身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太极

    皇太极为清朝第二任皇帝,也是为入关前的皇帝,他改女真为满洲,改国号大金为大清,他为大清后来的局面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但关于他的死因众说纷纭,总觉得他死的蹊跷。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聊聊皇太极的蹊跷死因。网络配图崇德八年八月,壮志未酬的清太宗皇太极驾崩。他的死,《清史稿·太宗本纪》写得简单:“庚午,上御崇德

  • 千古绝顶聪明邬思道:智慧谋略堪比诸葛孔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邬思道

    邬思道字王露,早年家贫如洗,靠着游幕而生。他一生考运不济,屡考不中。但其人智谋无双,后被雍正慧眼识珠,予以重用。邬思道也没辜负雍正的期望,用自己的智谋为雍正登位起到关键作用。网络配图在影视剧《雍正王朝》中,我们看到了雍正皇帝(皇四子)还在潜邸的时候,有一位谋士,腿有残疾,走路拄拐棍,被皇四子和众人尊

  • 战术家曾国荃:终击败太平军成就曾国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曾国荃

    太平天国是近代史上规模较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当然太平天国的结局是被镇压围剿,功劳是曾国藩的,他也破例被封侯。其实在这份功劳的背后还有千千万万的功臣,这其中功劳最大者,就要属其第曾国荃莫属。网络配图洪秀全发动的太平天国之役应当可以说说传统社会最后一次,也说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农民战争。事实上,传统社

  • 康熙的宠妃开了一句什么玩笑而被打入冷宫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康熙

    在中国的历史上,康乾盛世的称呼,的确是举世闻名的。而康熙,正好是康乾盛世的第一位皇帝,由此可见,不仅是他自身,还是他的子与孙,在政治上,都是大有作为的。就康熙而言,成绩很多,且相当拿得出手,如削三藩之乱,平定台湾,完成全国统一……就此来说,康熙皇帝足以称得上是一代圣君。网络配图不过,有句古话叫“伴君

  • 明朝第一大冤案 因四个字被灭十族凌迟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方孝孺

    公元前1403年,明朝经历了一场大动乱,血雨腥风过后,朱棣从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得了皇位,此后,建文帝不知所踪,朱棣登基上位成为明成祖。明成祖朱棣上位后,建文帝的旧臣们有的另侍新主,有得自杀,有的归隐山林……,朱棣夺权以后,首先就是对反对过他的人进行报复,建文帝的两个谋士被他“族诛”。网络配图

  • 洪秀全为何会却把自己钉在了历史的羞耻柱上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洪秀全

    说起中国历史上谁的妻妾最多,人们道会说到古代皇帝的妻妾最多,皇帝的后宫具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其实,据有关材料标明,中国历史上的一切的皇帝后宫嫔妃都没有到达这个不祥数字。但是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日夜幻想做皇帝的人具有的妻妾却远远地超越了这个数字,他的妻妾竟有三千人之多,可谓中国自古至今具有妻妾最多的第一人

  • 宋神宗大搞军事改革为何对外战争仍屡战屡败?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神宗

    导读:11世纪中后期,北宋王朝第六个皇帝神宗赵顼与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联手推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经济军事改革运动,其成败得失一直被世人争论不休,也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思考。宋神宗于1068年继位,此时的宋廷内忧外患交织、积贫积弱并存。在外患方面,民族矛盾相当突出,北宋与西夏和北方辽国的关系都很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