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洪秀全:中国历史上最荒淫无耻的皇帝

洪秀全:中国历史上最荒淫无耻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331 更新时间:2024/2/3 13:31:24

谈起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不能不谈到席卷大半个华夏的“太平天国运动”,谈起太平天国,不能不提起自称“天王”的洪秀全。

洪秀全,自幼勤奋好学,七岁入私塾,后屡次应试不第,在第三次应考失败后,一连病了四十天。在病中他梦见自己被浓重迎接到天上一所富丽堂皇的宫殿,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坐在宝座上。对他说:“世上的人都是我所生,我所养,吃我粮,穿我衣,但是没有人拜我,他们让我很恼怒,你不要效法他们。”然后老者赠他一柄宝剑,命他斩除魔鬼。不可枉杀兄弟姐妹。后来他又在广州一传教士那里得到一本《劝世良言》,仔细研读后,发觉不少内容与他那神奇的梦境雷同。于是,他以基督教的教义,创立了拜上帝教,宣传“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新思想,去广西拉同学冯云山一起设立拜上帝教,砸烂孔子牌位,换成上帝牌位。自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的弟弟。

他在广西和冯云山四处砸毁关帝庙,神像,宣布地主阶层的十大罪状。名声大震,随着拜上帝教的人越来越多,再加上广西年年旱灾。颗粒无收,老百姓再也生活不下去了,于是,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会众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

不久后,攻下永安,发布诏令,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之后,占长沙,克武汉,率大军五十余万,浩浩荡荡,所向披靡,顺长江而下,1853年3月19日,太平天国攻克南京,洪秀全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王朝相对立的农民政权。定都南京后,洪秀全封建意识与日俱增,等级观念,享乐思想开始冒头了,在天王府深居简出,严重脱离将士群众。

洪秀全口口声声主张男女平等,可是实行的,却完全是男权主义。

他反对纳妾,可是他自己和王爷、侯爷们是例外的。起义之前,洪秀全还没有登基做皇上,他的“后宫”就已经有十几个女人了;到了咸丰元年正月在桂平县金田村竖旗起义的时候,他就公开宣布太平天国的天王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偏妃,一共可以有八十一个老婆;同时也给王爷、侯爷规定了可以娶多少个老婆的数目——当然,第一是谁也不能超过他,第二是官儿越大的老婆也越多。所谓的不许纳妾,只是对小小老百姓而言。定都南京以后,被他收为嫔妃的女人累计起来早就超过了八十一个。此外,单是在天王府里伺候他和后妃的“女官”,就有一千多个!天王府不设太监,只有他一个男人。

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从兴起到衰亡,中间虽然风起云涌,也曾经占领过中国的半壁江山,但是时间短促,很快就失败了。其原因,不是将士们不卖命,而是以洪秀全为首的头头们私心实在太重。起义之初,也曾经打出过官兵平等、男女平等之类的旗号,可是刚刚定都南京,就露出了他们自私、狭隘、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劣根性。特别是对于妇女,后期的太平天国,在洪秀全的眼里,妇女都是他的玩物和奴隶,根本就不把妇女当人看。

到了南京以后,洪秀全到底有多少个美女?太平天国失败以后,有一本书叫做《江南春梦笔记》的,说是王后娘娘下辖爱娘、嬉娘、妙女、姣女等十六个名位共二百零八人;二十四个王妃名下辖姹女、元女等七个名位共九百六十人,两者共计一千一百六十九人。以上都属嫔妃,都是要和洪秀全同床共枕的。天王府不设太监,所以另外还有许多服役的“女官”。以二品掌率六十人各辖女司二十人计算,合计为一千二百人。各项人数加起来,总计有两千三百多名妇女在天王府陪侍洪秀全一个人。

洪秀全从四十一岁进南京到五十二岁自尽,在全是美女的天王府中过了十一年,从未走出天京城门一步,既不指挥杀敌,也不过问朝政。那时候他正值壮年,体格健壮,但是十一年中仅仅颁发过二十五篇诏书,而且从咸丰四年到咸丰八年(1854-1858)是空白,五年中竟然未发一诏!

洪秀全在天王府美女群中过了十一年帝王生活,到了同治三年(1864年),他五十二岁,终于在曾国荃湘军的隆隆炮声和后宫粉黛的嗟怨声中,不得不丢下他那千百个美女娇娘,自尽身亡。他死后四十八天,天京沦陷,天国灭亡,他的宝贝儿子也当了俘虏,后来被凌迟处死了。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致使清王朝绿营制度被彻底抛弃,催生了曾国藩,李鸿章等一批清王朝的中坚力量。同时也逼迫清王朝不得不引进西方的先进武器用以剿灭叛乱,客观上促成了晚清的洋务运动。但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对历史文化的毁灭远远大于历史上的焚书坑儒,关帝庙,孔庙等被毁坏殆尽。致使当时中国人口从四亿剧减到二亿五千万,其惨烈程度超过世界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战争,连后来的第一,第二两次世界大战都无法与其相比。

洪秀全:这个自称为上帝儿子的天王,最终违背了自己提出的“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新思想,没有逃出权力的欲望,缺乏足够的远见和意志力。在极度荒淫无度中葬送了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政权。他的灭亡,也许是天意,上帝的儿子如此荒淫无道,上帝看不下去了,上帝自己出手处死了儿子。

标签: 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

更多文章

  • 你知道清朝皇后嫔妃年薪多少?待遇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嫔妃

    作为侍奉皇帝的女人,皇后嫔妃自然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历经层层筛选,这才走进了皇家大院,开始了自己光宗耀祖的一生。虽说一入皇宫深似海,这儿少不了不为人知的辛酸,但毕竟是普天之下只此一家的大公司,皇帝还是尽可能的提供了优厚的条件。清代后妃制度今本上沿袭明代,皇帝的祖母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皇

  • 古代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个人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伯虎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三十岁时进京会试,涉会试泄题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后游历名山大川,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早年随沈周、周臣学画,宗

  • 名将檀道济最后为何被冤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檀道济

    檀道济是一位怎样的将军檀道济是南宋名将,他随主征战,战功卓绝,在朝廷中有着很高的声望,却也因此而招致彭城王刘义康的猜忌,矫诏将其处死。那么,檀道济是一个怎样的将军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檀道济画像檀道济一生戎马倥偬,骁勇善战,可令敌人闻之色变。他虽然杀敌无数,但是却有一颗仁爱的心,从不滥杀无辜,

  • 檀道济为何被比作万里长城 檀道济三十六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檀道济

    檀道济 万里长城檀道济是南宋有名的将领,他一生戎马倥偬,战功卓绝。因为有檀道济镇守于南宋边境,使得北魏不敢轻举妄动,于南宋而言,檀道济堪比万里长城。然而,檀道济功高震主,惨招冤杀,南宋做出了自毁长城的蠢事。檀道济画像432年,檀道济因屡屡立下大功而被加官进爵,后来又奉命前往寻阳镇守。436年,宋文

  • 南宋名将岳飞简介 宋史是如何评价岳飞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岳飞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表达对“岳家军”的由衷敬

  • 他为中国圈回百万平方公里领土 慈禧下令:不准告他状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左宗棠,慈禧,林则徐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素有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称。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无一不是进士出身,放在今天,就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根正苗红。唯一的例外则是左宗棠,他三次赴京会试,均名落孙山,无奈只得回家务农——我们知道,在等级森严的晚清,没有一纸文凭、既不是官二代又不是富二代的人,是很难进入政坛的。如

  •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吴三桂为什么反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吴三桂

    吴三桂是哪个朝代的吴三桂,字长伯,明朝时期辽东人,祖籍位于江南高邮,今位于江苏高邮,其父吴襄任职锦州总兵。明朝崇祯年间吴三桂手握重兵,任职辽东总兵,镇守山海关。吴三桂其人在武术上极有天赋,崇祯皇帝初登基时,开科取士,吴三桂为当届武状元,后来秉承父业,任职都督指挥。吴三桂是哪个年代的吴三桂是明清交替时

  • 关于成侯邹忌为齐相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成侯邹忌,邹忌的故事

    邹忌是齐国的相,而田忌是齐国的将,正所谓将相不和,两者相争必有一亡,两人一直就感情不合,互相不把对方放在眼里,还喜欢互相猜忌,邹忌的部下,看着自己的主子这样烦躁,就来献计了。田忌被陷害后,逃亡楚国我的主人啊,你既然这么不喜欢田忌,那你可以利用一下齐王对您的信任啊,就说田忌骁勇善战,大王可以安排田忌率

  • 固伦恪靖公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的历史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固伦恪靖公主

    固伦恪靖公主,听这封号就知道这是一位清朝公主,她的父亲是人称“千古一帝”的清圣祖康熙皇帝,她的母亲是康熙帝后宫的一位贵人,郭络罗氏。固伦恪靖公主生于康熙十八年己未五月二十七日寅时,是康熙皇帝的第六个女儿,因为前面有早夭的孩子,所以实际序齿为四公主。清朝的公主,大多数都是用来联络蒙古各族的政治工具,固

  • 曹丕怎么死的 曹丕之死众说纷纭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丕

    曹丕怎么死的曹丕在位六年,统治期间,曹魏国力进一步增加,版图得以扩大,多次击败羌胡、鲜卑等族的进犯。但曹丕三次征吴,均无功而返,公元226年,曹丕回到洛阳后一病不起,临终前托付曹叡于曹真、司马懿等人,终年四十岁,按其生前的文告,不树不坟,葬于首阳陵。关于曹丕的死因有众多说法:1、劳累,魏建立初期,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