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皇帝很少被砍头而死?他却是个例外

为何皇帝很少被砍头而死?他却是个例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507 更新时间:2024/2/11 15:00:41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在我国古代,皇帝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手里掌握着生杀大权,一言不合就施以杀手的事情简直是司空见惯,前一秒还跟你勾肩搭背,下一秒就可以给你按个欺君枉上的罪名,没株连你九族算你好福气。相比于西方帝王受到教会的制约不同,在我国天子是高于一切的,他说的说的话就是规矩,所谓君无戏言,只要皇帝发话了,下面的人就要老老实实去执行,否则担的就是杀头的惩罚。

例如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他居然让人将手下的大忠臣打入了大牢,随后没有经过任何审判,便命人将其处以凌迟极刑,可谓是残暴至极,虽然在现在看来,大家都对这位忠臣深感不值,但是在当时却显得理所应当,皇帝想杀谁就杀谁,群众百姓虽有不满,但又能说些什么呢?

网络配图

封建制度下的皇帝,拥有至高皇权,杀个把人简直跟喝水一样稀松平常,因为历朝历代都会将自己的家室神化,皇帝往往被人看做是上天任命的,大部分人都会心悦诚服的皇权下折腰,而朝中的大臣也都讲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作风,这种在现在看来非常无知的思想,却是当时的潮流,大家都认为皇帝乃是上天的子嗣,他的所作所为是上天授意的,他执掌天下是理所当然,无论杀谁都是理由充足。因此就算被判以死刑,在行刑之前,众人还要先对皇帝三叩九拜,谢主隆恩。

事实上皇帝也是人,也会生老病死,例如隋炀帝杨广,在众多文学作品中,他基本上都是以彻头彻尾的暴君形象出现的,但实际上这位杀兄弑父的人渣,其实在管理国家上,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不过其暴君的本质并没有得到改变,繁荣的隋朝江山在他的掌控下逐渐没落。自知生平坏事做尽,他预料当反军闯入皇城的时候,自己会被立即杀死,他不禁对着铜镜自嘲的笑笑,道:“这么白皙的脖颈,会被谁砍断呢?”

不过他最后还是没有被斩首,在临死前,他面对眼前的反军,称天子怎么能像普通人那样随便被杀死呢?什么刀锋配来砍我的脖子?还不赶紧拿毒酒来!最后杨广选择了服毒酒而死,一代暴君就此身死。人感到讽刺的是,最后送他上路的宇文化,其实正是昔日帮他出谋划策,教他杀兄弑父的宇文述的亲生儿子。

网络配图

学过历史的应该都知道,秦朝时期才出现了第一位大统皇帝,而自从那时以来,就没有帝王被斩首而死。古人非常喜欢迷信,对于一些子虚乌有的事也深信不疑,甚至个个都中毒很深,他们认为天子就是世间最高贵的人,没有任何武器,也没有任何人,有能力将其斩首。我们能够看出,随着历朝历代的逐渐更替,虽然执掌江山的人在不停改变,但是谁都没有说要对前朝皇帝处以斩首重刑。因为这种做法是非常残暴的,容易引起百姓的反感,而在史书上也会留下非常难堪的印记,当时唯天论占社会的主要理念,大家普遍认为能够收走天子性命的,只有老天。

不过我国古代真的没有一位被人砍下过头颅的君主吗?答案是否定的,断头皇帝自然还是有的,例如殷商纣王,虽然他不算是皇帝,但当时他在殷商的地位也与此相差无几,当时他在兵败之后,立即返回了皇宫,接着转身前往鹿台,选择投火自缢。等到他彻底死透之后,姬发等人这才姗姗来迟,眼见着已经命归黄泉的纣王,他们一行人气的是牙根痒痒,发狠之下索性将其尸体拣了出来,接着挥刀将其头颅砍了下来,挂在了大白旗上,以告慰军士。

虽然纣王惨遭斩首,但当时他已经是一句尸体了,严格来说已经不算是一个人了,因此也就谈不上斩首而死,最多算是尸体受到虐待而已。

网络配图

除了他之外,宋朝的赵昀也曾被砍断了头颅,事情发生在宋朝已经作古之后,在元朝成立的初年,宋朝皇陵遭到了大面积的洗劫,基本上全部的大墓都被扫空。盗墓贼的行为令人发指,他们不仅掳走了财物,连沉眠在陵墓中的皇室们也不得安生。一位西藏僧人,带头盗掘宋陵,他率人将六位皇帝及其后妃们的尸骨掘出,随后胡乱的丢弃在野外,只将墓中的宝物尽数带走。

宋陵中埋藏宝物最多的墓穴,正是那位赵昀皇帝的,据说他的体内灌满了水银,尸体保存如新,那位僧人见状便将他的头颅砍下,用银漆涂刷一新,用作盛酒的器皿,此事在很多相关史书中都有确切的记载,由此可见皇帝其实也就是一个普通人啊。

标签: 赵昀

更多文章

  • 真实的司马懿不怕承认失败:谋略胜于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懿

    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言听计从;曹叡视司马懿不过是老臣之一,并不十分信任。诸葛亮在西蜀,几无一人可与之相埒;而在洛阳朝中,曹真、曹休这些皇亲,陈群、华歆、王朗这些重臣,权势不小,与司马懿不相上下,并对他深怀戒心。刘备托孤时,要他的儿子对诸葛亮以父事之;而曹操早留下“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于兵权,久必为

  • 周瑜为东吴呕心沥血 孙权却这样对待他的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周瑜

    作为东吴第一有勇有谋的大都督周瑜,早期辅佐孙策,后期协助孙权,赤壁之战大败曹操百万大军,为了吴国的江山社稷仅仅36岁(210年)就英年早逝。历史上记载周瑜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周循,次子名周胤。网络配图长子周循,据称有周瑜遗风,将帅之才。周瑜在世时,娶了孙权之女为妻,本可以继续在吴国继承周瑜的事业,可惜

  • 司马懿警告诸葛亮的忠告:北伐没有实际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与诸葛亮在祁山对阵时曰:“汝乃南阳一耕夫,不识天数,强要相侵,理宜殄灭!如省心改过,宜即早回,各守疆界,以成鼎足之势,免致生灵涂炭,汝等皆得全生。”这番话,其实乃肺腑之言,于蜀国大有益者。可惜诸葛亮已经听不进去了。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是个神机妙算的军师、统帅,他在草船借箭后对鲁肃讲了一番话:“

  • 解密:李白四次婚姻背后不为人知的辛酸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白

    李白一生结过四次婚,或者说有过四段婚姻生活。从文献记载看,大致情形是这样的:李白的第一、四段婚姻是较为正式的,中间两段似乎只是同居;第一、四两段婚姻的对象都是有来历的妇人,她们的祖先都曾经做过宰相,而且都是权重一时的宰相,中间两段婚姻,前者只知其姓刘,后者只知道是一个山东女子,姓氏都没有留下来;李白

  • 铜雀台的轶事典故:诸葛亮真借铜雀台激将周瑜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里介绍铜雀台时道:“却说曹操於金光处,掘出一铜雀,问荀攸曰:‘此何兆也?’攸曰:‘昔舜母梦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吉祥之兆也’。操大喜,遂命作高台以庆之。乃即日破土断木,烧瓦磨砖,筑铜雀台于漳河之上”。此说毫无根据,却提示了罗贯中在构思三国故事时,也思考过铜雀台名字

  • 岳飞冤案中的“莫须有”详解:未必有此事发生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岳飞

    岳飞一案中“莫须有”罪名之典故,几乎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小皆知。但是人们清楚其准确含义吗?人们怀疑过它的真买性吗?现在告你这故事中有几个关键问题存在不解之迷,你会感到惊讶玛?不信的话,请读下文。《宋史·岳飞传》载,当岳飞一案以谋反罪判定上报之际,大将韩世忠听说岳飞父子入狱蒙冤,且被判死罪,心中很

  • 大奸臣董卓为何会喜欢蔡中郎?有何缘由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蔡中郎

    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才女”——蔡文姬,有一段复杂的个人经历,尤其是“突变”的家庭氛围,让这位美丽女人,派生出传奇历程。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可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汉献帝时,他当过左中郎将,后人又称之为“蔡中郎”。蔡邕是家里的擎天柱,他翼护着全家老少,浆育着聪明

  • 4岁被接入宫中皇上独宠她一人 生了四子四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高滔滔

    高滔滔,宋英宗赵曙皇后,宋神宗赵顼生母。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宋仁宗赵祯没有嫡亲子嗣继承大统,便决定把四岁的侄子赵曙(濮王赵允的儿子)接入宫中,由曹皇后培养。这时曹皇后把自己四岁的外甥女高滔滔也接入宫中,也由曹皇后一手栽培。赵曙与高滔滔年纪相同,天天在一起玩耍,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人渐渐产生了感

  • 朱元璋曾设一个部门 一生培养了多少杰出特务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特务盛世”,一个是那武则天的大周,另一个就是朱元璋的大明洪武时期。在这个时期中,特务生逢其时,全国处处都有皇帝眼线。明太祖朱元璋情报工作无孔不入。其情报工作细到了什么程度?网络配图这段故事为人们所熟知——朱元璋手下有个叫宋濂的大臣,从朱元璋起兵时就跟着朱元璋,建国后被委以重担

  • 三国后期十大名将邓艾第三姜维第一没有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邓艾,姜维

    第十名将、陆抗陆抗字幼节,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陆逊次子。凤凰元年(272年),击退晋将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后拜大司马、荆州牧,卒于官,终年49岁。被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 。网络配图第九名将、羊祜羊祜字叔子,著名战略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晋代魏后司马炎有吞吴之心,乃命羊祜坐镇襄阳。在之后的十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