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成康之治的政策是什么 由哪两个皇帝主导?

成康之治的政策是什么 由哪两个皇帝主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884 更新时间:2024/1/7 12:18:41

成康之治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的统治。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中国西周时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年间继承文王、武王的业绩,对内推行周公“以德慎罚”的主张,务从节俭,用以缓和阶级矛盾;对外不断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东方少数民族地区,取得了很大胜利。成康时期,是周最为强盛的阶段,史称天下安宁,刑具40余年不曾动用,故有成康之治的赞誉。康王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后世将这段时期和成王末年的统治誉称为“成康之治”。——常识历史篇。

网络配图

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中国西周时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的40余年间所形成的安定强盛的政治局面。为慑服商顽民而建的东都成周城落成后,辅政大臣周公还政于成王,周朝进入巩固的时期。成王及其子康王继承文王和武王的功业,务从节俭,克制多欲,以缓和阶级矛盾。又令周公制礼作乐,即王朝各种典章制度的创立和推行,大规模进行自周武王时开始的分封制。西周分封,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周天子统辖下的地方行政系统,从而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加强周王朝统治的作用。分封制还为维护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一等级序列的礼制的产生,提供了重要前提。成康时代的诸侯,均由中央直接控制。康王之世,周还曾命诸侯征讨淮夷、东夷,加强对异邦的控制。成康时期,是周最为强盛的阶段,史称天下安宁,刑具40余年不曾动用,故有成康之治的赞誉。康王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后世将这段时期和成王末年的统治誉称为“成康之治”。

周武王灭商居功至伟,他死后,太子诵继立,是为成王。成王年幼,曾经辅佐克商的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政,代行国政。周公是一个大政治家,依据周国原有制度,参酌殷礼,有所损益,定出一套巩固封建统治的制度来,这就是后世儒家极力称颂和推崇的“周公之礼”或“周典”。

网络配图

武王的两个弟弟管叔蔡叔怀疑周公将篡夺王位,诋毁周公,并与殷民联络,一时朝野流言四起。纣王的儿子武庚认为有机可乘,也积极图谋复国。于是,他们勾结在一起,并纠集了徐、奄、薄姑和熊、盈等方国部落起兵反周。周公处在内外交困的地位,非常困难。他首先向召公解释,寻求帮助,随后毅然地率领军队,进行东征。经过三年的艰苦作战,周公杀武庚,黜管蔡,攻灭奄徐等十七国,俘商贵族及遗民为俘虏,因为他们顽固地反抗周的统治,被周王称为顽民或殷玩。

为了消弭殷商的残余势力,也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周公首先命令诸侯在伊洛地区合力营建新城,即东都洛邑。洛邑建成之后,把曾经反对周朝的“殷顽民”迁徙到这个地方,严加控制。同时,封投降西周的纣王兄微子于商朝故都,成立宋国,管理殷商之后;封武王的弟弟康叔于纣都,成立卫国,赐以殷民七族;封周公的儿子伯禽以奄国旧地,成立鲁国,赐以殷民六族。这样,殷商余民遂被分而治之,天下局势大体太平。

西周的疆域空前广阔,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即周天子实行“封土建国”政策,按疆土距京城的远近,把土地及土地上的人民赐予分封者(大部分都是诸侯)。一方面,受封者在所封的土地上握有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实行全面的统治;另一方面,受封者要对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缴纳贡赋、随王祭祀等义务。西周的分封,在武王时即已开始,但大规模分封是在成王及康王时期。西周的分封,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周王朝统治的作用,维护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一等级序列的礼制。

网络配图

周公功成身退,还政于成王,周朝进入巩固时期。成王姬诵在位后期,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后来,姬诵病倒,担心儿子姬钊不能胜任国事,于是下令召公、毕公用心辅佐。不久,姬诵病死,康王姬钊继位。召公、毕公率领诸侯,陪姬钊来到祖庙,把文王、武王创业的艰辛告诉康王,告诫他要节俭寡欲,勤于政事,守住祖先的基业。姬钊在位时,不断攻伐东南各地的少数民族,掠夺奴隶和土地,分赏给诸侯、大夫。一次大战中,周军俘虏了犬戎兵13000多人。为了庆祝胜利,康王赏给参战的贵族盂以1700多名俘虏,作为奴隶使用,并将此事用长达291个文字铸在鼎上。这只鼎在清朝中期被发掘出来,至今还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

标签: 成康之治

更多文章

  • 汉朝历史:刘邦登基后 休养生息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

    休养生息参见布衣将相、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吕后专权、诸吕之乱网络配图刘邦登基后,采用叔孙通的建议,恢复礼法,设三公和九卿,任萧何为丞相,采取与民休息、清静无为、休养生息的黄老政策。鼓励生产,轻徭薄赋。 在政治上,则先分封功臣韩信、彭越、英布等为王,等到政权稳固,为了防止反叛和巩固皇权稳定则又以种种罪

  • 为大清朝入主中原立下汗马功劳的五大降臣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降臣

    1644年,崇祯帝自缢于北京煤山,明朝作为统一国家的历史就此终结。随后,满清军队击败大顺军并入主中原。在清朝挥师入关进而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少不了汉人的协助,其中有很多都是原本的明朝大臣。为清朝打天下出力最多的五个明朝降臣。1、范文程范文程(1597年—1666年),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人。范家祖

  • 朱元璋一家的奇葩姓名 侧看其贫寒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一家的奇葩姓名

    朱元璋不仅长得丑,对于子孙后代取的名字也是奇葩无比。这不是黑朱元璋,只是遇见的奇葩多了,就自然的想到朱元璋。朱元璋时代的官员都很穷,不仅穷而且对于官员的律法都很严格。基于自己是微寒出身,对很多贪官污吏都痛恨不已。从名字看朱元璋的贫寒网络配图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有多贫寒?看看他家人的名字就知道。明朝

  • 三国演义里射箭最厉害的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射箭,三国演义

    箭是六艺之一,因此那时候的文人估计都会,武将更需要“弓马娴熟”。三国演义中表现过高明弓术的有如下人物:网络配图1、吕布。辕门射戟。2、太史慈。城门射手。3、赵云。江上射帆索。4、黄忠。射关羽帽子。5、曹休、曹洪、文聘、夏侯渊、张郃、徐晃。射箭比赛,前五人射箭垛,徐晃是射的柳条。下面我就来“客观”的分

  • 慈禧和光绪两宫回銮的场景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慈禧和光绪

    慈禧与光绪的关系我们在熟悉不过了,光绪是慈禧的傀儡皇帝,但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还是让人震惊,近日,有专家曝出了当年慈禧与光绪两宫回銮的场景,蒋介石积极准备为其摆驾,太气派了,下面小编带你看。清光绪27年,1901年10月6日,慈禧老佛爷和光绪皇帝两宫准备起程回銮,返京之程是漫长的,从西安出发,走了整整3

  • 揭秘历史上的白起为什么要坑杀40万降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白起

    白起为什么坑杀40万降军,历史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白起被冠以杀神的名号,光长平之战,就坑杀了40万赵军。但是白起为什么要坑杀这么多的士兵呢?历史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网络配图这位”杀神“因为长平之战坑杀40万降卒,在历史上留下了血色浓重的一笔。40万不是一个小数目,何况是冷兵器战争时代,下面请随小

  • 揭秘上古野史:周王室曾穷得连先王都葬不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王室

    话说周王室国祚百载,也是富有四海,但曾有段时间闹经济危机连先王崩逝,体面下葬的钱都没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这个皇帝就是东周第七代君主周顷王姬壬臣,周襄王的儿子,在位五年没什么政绩,却在父亲死后闹了个很大的笑话,让人们把周王室狠狠地鄙视了一次。闹这个笑话的原因很简单:没钱。公元

  • 他是三国五虎 打得曹操狼狈而逃致全家200人遇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

    核心提示:马超在凉州的失利迫使其退走汉中,投奔到张鲁门下。在汉中,马超过上了寄人篱下的日子,马超之志无法得以伸展。网络配图一马超之父马腾是凉州的地方军阀,这样,马超子承父业,当了凉州的军阀。在凉州期间,马超实力强盛,是他在政治上最得意的时候。首先,马超身上有羌胡血统,得到了凉州地区羌胡少数民族的支持

  • 吕布比赵云强的 不仅是战斗力还有霸业雄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布,赵云

    核心提示:赵云在历史上只有光辉的一抹,那一抹的光辉是那样的刺眼,那一抹在历史上是那样的浓重,七进七出长坂坡,一身是胆赵子龙。网络配图一吕布与赵云在那个风起云涌、充满杀戮、尔虞我诈的三国世界里从没有相遇过,他们的相遇与PK只能出现在电子游戏三国风云、三国志里,不知是时代的悲哀,还是后人愚蠢的可笑。二三

  • 刘备拒还荆州鲁肃为何不敢翻脸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

    核心提示:诸葛亮说出了刘备内心的痛苦,再加上刘备哭得凄惨,果真打动了鲁肃的心,答应孔明回去劝吴侯归还荆州之事再容几日。网络配图一《三国演义》中刘备借荆州的故事,恐怕是历史上最大的一场“借贷纠纷”。孙刘结盟共同抗曹,赤壁之战后,刘备去“借荆州”,请求孙权把南郡、江夏郡划归自己管辖。于是孙权借给了盟友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