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庆之辉煌的战绩 就是这样开始的

陈庆之辉煌的战绩 就是这样开始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433 更新时间:2024/2/12 15:33:33

陈庆之作为一名将领,打仗很厉害,但是这样的人物,第一次出征时头发已经白了,人到中年,而出征的主要任务,是做接待工作,接受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的投降。元法僧是鲜卑贵族,投降南朝直接原因是,放弃中央,自己宣布独立,想过过皇帝的瘾,但是又扛不住北魏政府军的疯狂进攻,只能投降南朝。元法僧只是一个地方诸侯,宣布自立,最主要的是因为北魏内部不稳定,而这一切,还是因为一个女人。个女人姓胡,具体名字史书上没有记载,在《北史演义》里面,称她为胡仙真,既然是演义,也不能当真,所以我们还是叫她胡太后(有些史书称为灵太后,因为她死后的谥号为灵皇后)。

网络配图

胡太后是甘肃镇原人,父亲叫胡国珍,也算贵族出生,在后秦的时候,胡家就有人做过渤海公,到了胡太后的爷爷,官拜河州刺史,还有一张长期饭票:武始侯,后来老爷子去世,胡国珍丁忧回家,直到公元491年,才回到洛阳,继承老爷子留下的饭票。

但是胡太后能进皇宫,靠的并不是当上武始侯的老爹,而是她姑姑,说起来也没啥惊心动魄的故事,无非是小胡的姑姑是个尼姑,佛法精深,经常出入皇宫,给后宫的女人们讲解佛法。

胡姑姑除了佛法,对这位小侄女也非常喜欢,隔三差五就要在众人面前夸奖几句,次数多了,皇帝肯定就知道了,就这样,胡太后进入皇宫,职位是承华世妇。

世妇也是后宫嫔妃的一种官位,《礼记·昏义》中记载: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妃、八十一御妻。

小胡没有冯太后那么高贵的身份,或者说,没有冯太后那么幸运,在小胡进入后宫的时候,宣武帝元恪已经册立了皇后,这个皇后姓于,是北魏开国功臣于栗磾(读

di)的曾孙,更厉害的是于皇后的伯伯叫于烈,拥有传说中的免死金牌。

免死金牌,也叫丹书铁契,从名字上理解,就是在铁疙瘩上用朱砂写段话,例如功绩啊什么,至于用途,除了免死之外,还是一张长期饭票,都免死了,还不够你横的,想干嘛干嘛。

这么好的道具,比人民币还值钱,会不会有人不要命,仿冒呢,没看到史册上有相关的记载,不过江湖传说,当时也没啥防伪措施,于是皇帝就和大臣,一人一半,用的时候,能拼起来就算真的。

这个丹书铁契最早出现在汉高祖刘邦那会,奖励功臣用的,到了后来,慢慢有点滥用,到了北魏孝文帝那会,皇室宗亲、有功大臣、部落首领,甚至亲近的太监也是人手一个,于皇后的伯伯于烈,就是作为辅助两朝的重臣,才有的这块铁疙瘩。功臣之后和皇室的结合,本身就是一桩政治婚姻,501年进宫,同年被封为皇后,出其的顺利,506年,宣武帝有了第一个儿子,就是于皇后生的元昌,可惜不到三年就死了,此后才有的元诩。在于皇后之后,宣武帝还有个皇后,叫高英,来自高句丽,传说高英的祖先原来也是中原人,因为躲避战乱,才越跑越远,后来就定居在了高丽,到了高英爷爷那一辈,才随大部队进入的北魏。

网络配图

为什么更大牌的胡太后只有个姓氏,高英却这么详细呢,原因很简单,前几年盗墓,把这位高皇后的墓碑给挖出来了,高丽那会纯天然美女还是很多的,高英有个姑姑叫高照容,是孝文帝的老婆,两人生了个儿子,叫元恪,就是后来的宣武帝,这关系,小编数学不好,不知道算不算近亲,反正当时也不讲这套。

元恪的谥号里既然有个武字,说明也是开疆辟土,具有赫赫武功的皇帝,没想到这样的男人,却是个妻管严,非常怕高英,高氏家族也因为国戚的身份,开始显赫(高氏在高照容死后,开始进入贵族行列,直到高英成为皇后,才真正算是顶级豪门)。

公元507年,于皇后因病去世,508年,高英顺利成为皇后,应该说,高英作为高丽来的美女,成为北魏皇后,再加上她位高权重的叔叔高肇,权倾朝野,无论鲜卑贵族还是汉族大臣,都不是很待见,于是胡太后的机会来了。

当时宣武帝一直没有立太子,于皇后和高皇后生的儿子,没到五岁,都死了,胡太后的唯一机会就是生个儿子,当时高英对宣武帝管的很严,其他嫔妃想要被皇帝宠幸都没啥机会,却偏偏让胡太后生了个儿子。

难道是隔壁老王?皇宫这么大,隔壁只有太监和宫女,史书上记载,胡太后性格外向,骑马射箭水平都不错,这么青春活力的美少女,皇帝肯定喜欢,生个儿子也没什么奇怪。

公元510年,元诩出生,2年后,等不及的宣武帝就立元诩为太子,并派专人抚养,守护的跟国宝似的,就怕哪一天也生病死了,儿子成太子了,接下来就该解决亲生母亲的事了。

说到子贵母死制度,最先被提到的应该是汉武帝,西汉后期有个史学家,叫褚少孙,司马迁的史记,包罗万象,记载了很多名人,但是流传的时候,丢失了大概十篇左右的文章,缺失了,这个褚少孙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失去的重新找回来,对史记做了补充和修缮。根据褚少孙的记载,汉武帝在晚年册立的太子叫刘弗陵,就是传说中的汉昭帝,当时只有6岁,汉武帝都认识,雄才大略,什么都经历过,到了晚年,册立的太子那么小,刘彻就害怕,太子的母亲临朝听政,乱国,于是,刘弗陵的亲生母亲,也就是传说中的钩戈夫人,被赐死了。但是整个东西汉,也就汉武帝这么一例,到了北魏,被拓跋珪发扬光大,成为制度继承了下来,后来孝文帝改革,对这些旧制度开始摈弃,最后经过大臣们的努力,才有了胡太后光明的未来。

网络配图

胡太后能够免死,第一个当然要感谢前面几位大BOSS实行的改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鲜卑贵族和汉朝大臣的鼎立支持,当时为胡太后求情的几位大臣:刘腾、于忠、崔光。

刘腾是孝文帝时期的一个宦官,孝文帝的汉化改革,直接触动了鲜卑贵族的利益,拓跋家族上到太子,下到诸侯,都相当不满,甚至起兵反叛(孝文帝一共立过两任太子,第一个是林贵人生的,叫元恂,因为反对改革,仕途从回平城自立,被杀,第二个才是宣武帝元恪)。

而刘腾能在宦官道路上平步青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帮孝文帝摘掉了绿帽子。

孝文帝的一共有俩皇后,都是冯太后的侄女,冯润冯清姐妹,妹妹冯清属于大家闺秀,是第一任皇后,姐姐冯润泼辣热情,立皇后那会因为生病怕传染回家养病,就错过了册封皇后的机会。

过了几年,冯润才重新进入后宫,作为皇帝,男性荷尔蒙一般都比较旺盛,和姐姐相处久了,皇帝就彻底迷上了老姐,于是冯清的皇后没了,进入瑶光寺,成了尼姑,但是孝文帝作为老大,外面叛乱需要镇压,北魏的疆域需要扩张,导致经常出差在外,时间久了,姐姐就另找了一个新欢。

公元499年,在外打仗的孝文帝忽然返回京城,知道真相后,吐了两斗血,交代完后事,没多久就死了,刘腾不仅干掉了竞争对手,宦官双蒙,还顺利得到禁卫军首领的官职;

另一个于忠,原来还有个名字叫于登,是冯太后取的名,以表扬他做事谨慎,失误率低,孝文帝死后,有个辅政大臣叫元禧,权倾朝野,宣武帝亲征后,元禧也想过过皇帝的瘾,被于忠平定,在宣武帝临死前,于忠作为辅助孝明帝元诩的秘密武器,官拜领军将军。

宣武帝去世那会,高肇正在外面领兵打仗,知道消息后,连夜返回皇宫,被于忠派了刀斧手偷袭,杀了,于是高氏家族瓦解,那个高皇后也进入瑶光寺当尼姑去了,老胡顺利成为胡太后。政治投机成功的于忠和刘腾他们,最先权倾朝野的是于忠,江湖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欲使人灭亡、必使人疯狂,可惜这些当大官的人,都没有看透其中的奥妙,于忠掌权后,没了约束,一下权力膨胀,就梦想着做皇帝,等了很久的胡太后,就夺走兵权,直至砍头。刘腾也是这个安排,不过当时他还有个同伙,就是曾经帮助元法僧的元叉兄,他只是胡太后其中的一个情人,还有一个更厉害的,叫元怿。

网络配图

元怿比他们正经的多,做事刚正不阿,上头有太后照着,下面又有群众基础,有他在,刘腾和元叉兄,基本没啥出头的指望,于是政变发生了,公元520年,元怿被杀,胡太后和孝明帝被幽禁,帝国老大变成了刘腾和元叉兄。

胡太后被幽禁了多久呢,3年,公元523年,刘腾去世,元叉毕竟是个贵家公子,官场上的斗争,显然不是胡太后的对手,2年后,也就是公元525年,胡太后重新临朝听政,元叉被杀,刘腾被鞭尸。

当然,其实要说最可怜的,还是当朝天子,孝明帝元诩,做太子的时候,被人管着,当了皇帝,前面有于忠、刘腾、元叉,现在都死了,胡太后又开始临朝听政了,这个时候,孝明帝15岁。

就在同一年,徐州的元法僧同志再次亮相,这次他也宣布自立,建国号“宋”,定都彭城。

这一次,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胡太后,已经完全掌握了这场政治游戏,于是第一时间,派遣安乐王元鉴,率领大军平定徐州。军队来的太快,老元都还没准备好,没办法,只能找南朝求援,而且答应作为附属,从了南朝皇帝萧衍。

徐州下面有七郡二十四县,历来就是军事重地,这么天下掉馅饼的事,梁武帝当然很高兴,于是先派了一批人去安抚元法僧,同时将军陈庆之以及北魏降将元略,带领大部队,接收徐州,陈庆之辉煌的战绩,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标签: 陈庆之

更多文章

  • 唐太宗妙言示警尉迟恭,是如何劝诫功臣遵守法纪?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太宗妙言示警尉迟恭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的阴历9月29日,唐太宗李世民来到庆善宫举行宴会,而且还在宴会上吟诗作赋,有娱乐节目,参与宴会的不是皇亲国戚,就是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庆善宫是李世民出生的地方,选择这样的宅子举办宴会,也可以说是比较随和的私人宴会。当然,气氛随和不等于随便,排座次就有讲究。当时参与宴会的有同州刺史

  • 解密崇祯帝朱由检: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崇祯

    在封建君主专制时期,明君贤臣是最理想也最难得一见的局面,崇祯帝就遇到了一帮令他无奈的臣子。在他费尽心力铲除了气焰嚣张的阉党之后,那帮臣子不思中兴,反而为了门户之争互相倾轧。无奈之下,一心想要中兴明朝的崇祯帝只有事必躬亲。可偌大一个国家,又遇上多事之秋,外有后金连连攻逼,内有农民起义愈燃愈炽,崇祯注定

  • 痞子出生的流氓刘邦的流氓精神和流氓性格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

    且不论刘邦到底缘何能夺得天下,但我们必须承认,他的运气非常地好,能从一个村长级别的屌丝转化成为一代皇帝,除了个人原因之外,机遇也是必不可少的。说到刘邦的性格,和刘邦同一时代的魏豹对其的看法是,傲慢,喜欢侮辱人,尤其在他被封为汉王之后,更是对手下大臣无端辱骂,无礼至极。魏豹对刘邦的看法很具有代表性。事

  • 明末名将左良玉部队人数真的有八十万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末名将左良玉

    左良玉是一位在明朝末期著名的军事将领,在明末的军事斗争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那么左良玉在南明初建的时候,左良玉真有八十万吗?明朝名将左良玉大明左良玉,山东临清人,出身十分贫苦。因此他投效行伍,参加了辽东军,和后金作战。后来由于宁远之战前,蓟辽督师高第撤出了辽东的防线,将大片土地拱手让于后金。孙承宗

  • 卫长公主究竟所犯何事成为唯一被腰斩的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卫长公主

    卫长公主(当利公主),是汉武帝和卫皇后卫子夫的长女、武帝的第一个孩子,号称大汉第一美女,也是汉武帝最喜欢的女儿,其舅舅是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其表哥是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卫长公主,生年不详,但根据《汉书》记载,卫子夫入宫一年多,得到汉武帝再次宠幸而怀有身孕,因此卫长公主的生年不会早于公元前138年。公

  • 千古冤将赵括:赵国换别人不可能比他做得更好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括

    秦赵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的关键战役,秦国的武安君白起因此威名大振,而赵国的赵括却留下了“纸上谈兵”的千古笑柄。成王败寇是历史铁律,作为失败者的赵括背负骂名无可厚非,可历史非身处其中不能感同身受,赵括其实并不是不堪大用的纨绔子弟,他的失败也自有其苦衷:其实,秦强赵弱是当时总的形势,赵国最后的失败实际上是

  • 康熙初见12岁乾隆:到底喜欢这个孙子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康熙

    康熙六十一年,爱新觉罗家族中两个最伟大的人物,康熙皇帝和后来的乾隆皇帝,在圆明园首次见面了。不过弘历当时年仅十二岁,他不可能了解这次偶然的会面对自己乃至对国家将会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那是康熙生命中最后一个春天,圆明园牡丹台前数百本牡丹开得正艳。雍亲王提出请父皇来家中赏牡丹,老皇帝欣然应允。网络配图老

  • 曹操为何要杀少年同窗许攸?冷血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

    曹操很豁达,张绣杀了他的长子、侄子、侍卫长典韦,曹操都不记恨他,但同时曹操也很多疑,荀彧是他可靠的功臣,依然没能逃脱他的魔掌,曹操的多疑致使许多与之有恩有旧的亲朋好友成为刀下之鬼,其中不免枉死之魂。网络配图许攸是曹操老相识,宦官专权的时候,他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欲废掉汉灵帝改立合肥侯,联络曹操

  • 揭秘明英宗朱祁镇最恨朱祁钰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一出生便被立为皇太子,地位可见一斑。德宣十年明宣宗驾崩,朱祁镇顺利登基,当时的明英宗仅为9岁。政权主要掌握在太皇太后张氏以及杨荣、杨士奇和杨溥手中。讲述该皇帝的故事的女医明妃转即将播出。在剧中明英宗朱祁镇最恨朱祁钰,这是为什么呢?明景帝朱祁钰是明朝的第七位皇帝,和明英宗

  • 历史上明英宗朱祁镇竟然是宫女所生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在很小的时候就册封为皇太子,即位的时候才刚满九岁,一直也是由张太后辅佐朝政,随后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大败,被瓦刺国抓去当了俘虏,后来回到明朝却又被自己的弟弟软禁了七年,过了七年的艰苦日子。而明英宗的出生也是带着一丝神秘色彩的,传说中明英宗是的一个侍女所生;当时的正皇后是胡皇后,胡皇后为人温柔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