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为何要杀少年同窗许攸?冷血还是另有隐情

曹操为何要杀少年同窗许攸?冷血还是另有隐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968 更新时间:2024/2/12 17:34:17

曹操很豁达,张绣杀了他的长子、侄子、侍卫长典韦,曹操都不记恨他,但同时曹操也很多疑,荀彧是他可靠的功臣,依然没能逃脱他的魔掌,曹操的多疑致使许多与之有恩有旧的亲朋好友成为刀下之鬼,其中不免枉死之魂。

网络配图

许攸是曹操老相识,宦官专权的时候,他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欲废掉汉灵帝改立合肥侯,联络曹操一起起兵遭到拒绝,曹操劝他们说,废立皇帝是不详之事,如果不成功,你们就危险了。结果如曹操所说,王芬兵败自杀,许攸逃匿投奔袁绍

官渡之战,许攸献计袁绍,趁曹操军力不济、粮草不足之时攻打许都,定能一战而胜。可袁绍没有采纳许攸的计策,还要杀掉许攸,很大原因就是认为许攸是曹操朋友,袁绍疑心他们暗通。许攸大怒而投诚曹操,曹操听说许攸到来光着脚就跑出去迎接,还口称许攸的字,其欢喜与亲切之情不益言表,曹操采纳许攸建议终于以弱胜强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网络配图

曹操攻克冀州,许攸居功自傲数次大庭广众之下呼喊曹操乳名,曹操都一笑置之,其实,此时的许攸只是小恶,与功劳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时日长了自然会毕恭毕敬,就像刘邦的父亲一样,开始觉得刘邦是自家儿子,屡有不敬,后来自我觉悟,服服帖帖对儿子刘邦行君臣之礼,再也不敢冒犯龙颜。

但许攸这家伙不思悔改,不仅当面不敬,背后也大不敬,迫使曹操不得不痛下杀手。《三国志·杜袭传》说“时将军许攸拥部曲,不附太祖而有慢言。”

网络配图

许攸的罪行有四,一是有废立皇帝的劣迹,二是卖主求荣,三是贪婪成性,四是不敬。有此四罪,曹操岂能让他苟活?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揭秘明英宗朱祁镇最恨朱祁钰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一出生便被立为皇太子,地位可见一斑。德宣十年明宣宗驾崩,朱祁镇顺利登基,当时的明英宗仅为9岁。政权主要掌握在太皇太后张氏以及杨荣、杨士奇和杨溥手中。讲述该皇帝的故事的女医明妃转即将播出。在剧中明英宗朱祁镇最恨朱祁钰,这是为什么呢?明景帝朱祁钰是明朝的第七位皇帝,和明英宗

  • 历史上明英宗朱祁镇竟然是宫女所生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在很小的时候就册封为皇太子,即位的时候才刚满九岁,一直也是由张太后辅佐朝政,随后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大败,被瓦刺国抓去当了俘虏,后来回到明朝却又被自己的弟弟软禁了七年,过了七年的艰苦日子。而明英宗的出生也是带着一丝神秘色彩的,传说中明英宗是的一个侍女所生;当时的正皇后是胡皇后,胡皇后为人温柔贤

  • 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后有没有杀了他的弟弟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英宗朱祁镇复辟

    明英宗在很小的时候就册封为皇太子,即位的时候才刚满九岁,一直也是由张太后辅佐朝政,随后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大败,被瓦刺国抓去当了俘虏,后来回到明朝却又被自己的弟弟软禁了七年,过了七年的艰苦日子。明英宗在被拉瓦俘虏后,他弟弟不但没有去救他,还自己登上皇位,并且处心积虑的想要谋害明英宗,在明英宗回来之后

  • 隋朝名将贺若弼灭陈后被处置原因:不听统一号令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贺若弼

    开皇六年(586)闰八月,十八岁的晋王杨广应召入朝。十月,被任命为雍州牧、内史令。雍州即京兆郡,因而入主国都长安行政,并理朝政近两年。此间,隋文帝曾“幸晋王第”。开皇八年(588)十月,以晋王杨广为尚书令。同月部署了八路伐陈的兵力,晋王被任命为隋军统帅。网络配图 既然皇帝不亲征,太子作为国本留居京师

  • 司马懿为何能笑到最后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和诸葛亮可以说是老对手了,诸葛亮是善攻者,可以说没有城池是他拿不下的;而司马懿则是善于防守的,号称三国第一守将。诸葛亮对上了司马懿,无疑是最强矛与盾的对抗。网络配图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就表面而言,司马懿是输给诸葛亮的。无论从空城计来看,还是最后的上方谷一战,都感觉是诸葛亮赢了司马懿。可认真想想

  • 揭秘朱元璋为何不愿承认刘伯温为“儒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

    刘基,字伯温。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生,他的家乡青田村(今浙江省文成)县南田武阳,按元朝当时的行政区划,属于江浙行省的处州路。江浙地区向为人文渊薮,刘伯温的家乡武阳村虽然是个偏僻的小山村,距青田县城有150多里之遥,但读书的风气不衰。刘基的曾祖还曾在宋朝为官,传到刘基父亲这一代,虽非显第,但无

  • 朱元璋欲立朱棣为皇储?实为其在史书上做手脚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欲立朱棣为皇储

    朱标死后,悲痛欲绝的朱元璋在大臣们的劝解之下,稍稍整理了一下情绪,就开始重新考虑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根据明成祖朱棣钦定的《明太祖实录》记载:就在朱标太子死后的第三天,朱元璋在明皇宫的东角门召集朝中重臣,讨论未来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朱元璋说:“朕年事已高,太子朱标又不幸夭折,我大明遭此厄运,都是命中注定的

  • 明万历皇帝为何只是个“牌位”?其中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的生活,真的像一个牌位,放在那里,供人景仰,却如同僵尸,不能够随意动弹,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为何沦落到如此地步呢?这要从明代实行的内阁制说起。明代内阁由一群文官组成,文官制度早在唐代大兴科举时就已形成,但不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而在于更好为皇帝服务,为皇室办事,没有多少独立性可言。网络配图

  • 晚清名臣左宗棠是如何应对官场潜规则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晚清名臣左宗棠

    左宗棠是清朝大臣,著名湘军将领,一生亲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率军平定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中国历史事件。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功名止于举人,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后破格敕赐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与曾国藩、李鸿章、张

  • 揭秘华妃为什么要不留余地的陷害眉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妃

    看过《后宫·甄嬛传》的朋友们对华妃一定不陌生,她可以说是甄嬛传中极为出彩的一个角色。她对人狠辣,争风吃醋,迫害宫嫔。可她对皇帝不加保留的爱情,又让人敬佩,特别是最后得知事情真相后,绝望赴死的泪水,令人心疼。如果说皇后是隐藏在幕后最大的boss,那么华妃就是一直显于人前的大boss。她一生迫害了无数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