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同是才华横溢的亡国之君:李后主比宋徽宗更值得同情

同是才华横溢的亡国之君:李后主比宋徽宗更值得同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719 更新时间:2024/2/12 8:39:49

也许是中国长期以来受佛教的影响吧,中国人素来相信“轮回业报”之说,比如宋太祖从“寡妇幼子”的手里抢夺了天下,但是最后南宋失天下的时候也是“寡妇幼子”。后世许多人妄加推测宋徽宗赵佶也是南唐后主李煜托生的。假如赵佶真的是李煜托生的话,他倒确实为李煜报了亡国灭家的一箭之仇——让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开创的北宋江山断送在自己的子孙手中,这是中国人特别津津乐道的轮回报应。

为什么拿这两位亡国皇帝做比较呢?因为这两位在许多方面惊人的相似。他们的艺术天分很高,都可称才华横溢,在皇帝中可说是天分最高的两位,即使同其他著名诗人和画家相比,他们也不逊色。稍有不同的是,李煜是一位词人,他的许多著名词句一直是讲述宋词时必不可少的,例如“春花秋月何时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已经成为千古名句。而赵佶则是书法家、画家,独创的“瘦金体”流传至今。

中国帝王都有附庸风雅的毛病,都有爱做诗的毛病,有点墨水者写,胸无点墨者也写。连还未坐稳龙椅的李自成、张献忠、洪秀全等革命同志,也会诌两句顺口溜。半文盲皇帝刘邦能吼出“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个千古名篇,只做了几天皇帝的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也留下“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之句,为中国的电影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宋徽宗不仅是一个真正的诗人,而且是一个画家。写诗的皇帝很多,但是能画画的皇帝极少,且画画比写诗要难,宋徽宗却是史上最杰出的一个。他的一幅《

写生珍禽图》 真迹,在2002 年春季北京的一次古代书画拍卖会上,以2350

万元人民币的天价,被一名收藏家拍走,创造了截止当时中国画售出的最高价,成为当年文物拍卖的最大新闻。不过最后他们的归宿同样悲惨不堪。李煜成为俘虏后,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妻子被赵家天子屡屡召去侍酒侍宴侍寝,成了真正的“三陪女”;宋徽宗被金兵掠到冰天雪地的黑龙江边时,除了年老色衰的之外,几乎所有妻子女儿都被女真人瓜分,沦为姬妾,这些人失宠后更沦为奴婢侍女。

李煜落到赵家天子手里继续活了三年,四十二岁时死于赵家天子一种叫“牵机药”的慢性毒药。当时,阴历七月七日,正是牛郎织女渡过迢迢银河相会的日子,恰好还是李煜的生日。这位皇帝词人心爱的小周皇后被宋太宗赵光义召去侍宴后侍寝,妻子向他哭泣求救,他毫无办法,只能万分悲怆地写了一首《

美人》

。在词中,这位亡国之君并不敢发泄不满,只是满怀凄楚地怀念故国和往昔岁月:“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心眼儿的宋太宗赵光义读了这首流芳千古、情真意切的佳作之后,心中很不愉快,下令毒死这位亡国皇帝。

与宋徽宗的祖先比起来,如狼似虎的金人反倒显得相当宽厚:宋徽宗在他们手里活了九年,直到五十四岁时,在远离开封万里之外的金国小镇五国城,就是今天的黑龙江省依兰县才老病而死。死前,这位天才的艺术家皇帝也写过一首怀念故国与往昔岁月的词―

《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这首词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悲怆与真情,也可说是这位皇帝的所有文学作品中最好的一首词:“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宋徽宗的艺术成就并不能改变其“昏君”这个骂名。老百姓才不去管你做多么好的诗、画多么好的画,能给他们带来平安富足的生活是最重要的,贾府的焦大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去爱林妹妹的。宋徽宗也没法博取别人的丝毫同情,太平盛世的时候他只知道一味享乐,任用佞幸小人,采办花石纲,搞得民不聊生。本来就不是治国的材料,还要抓住权力不放,面对外寇入侵,进退失据,禅位给儿子以后仓皇逃窜,局势稍微好转后又顿生悔意,总想把权力从儿子手中要回来。平时贵为九五之尊,颐指气使,一旦遇到金人兵临城下,又一味忍气吞声,以求自保,最后落得如此下场,也算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

中国历史上昏君不断,但是有些人往往在最后关头还有点血性,令人有些敬意。金国最后的皇帝金哀宗在被攻破都城后自杀,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在景山自缢,何其悲壮。像宋徽宗赵佶这种色厉内荏、毫无血性的皇帝真的算’‘非常难得”了,能够容忍自己的妻子女儿被敌人淫辱,能够容忍在敌人面前跪倒受封,他的脸皮和心理素质真够我们后人“崇敬”的。可悲的是宋江还天天哭喊着找李师师走“二奶路线”,让圣上早降圣旨招安方才满意,岳飞还要直捣黄龙府,迎还这样的皇帝,想来真算是瞎了眼了,盲目忠于主子的人可诫!

标签: 李煜赵匡胤宋徽宗后唐

更多文章

  • 康熙皇帝生平简介 康熙皇帝是怎样大破准格尔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皇帝,清朝,准格尔

    清初,西北方居住的蒙古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漠北喀尔喀蒙古内部又分为扎萨克图、土谢图、车臣等三部,漠西厄鲁特蒙古内部又分为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部。清军入关之前,漠南蒙古就已归附大清,喀尔喀蒙古和厄鲁特蒙古各部,也与清政府关系密切。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 雍正皇帝的十大嗜好是什么?雍正皇帝好色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雍正,皇帝,清朝

    雍正这个皇帝有很鲜明的性格特征和嗜好。通过对雍正帝生活、情趣、饮食习惯等研究,一个活灵活现且男人本性十足的雍正帝呈现在我们面前:1.酗酒。曾静曾说雍正帝有酗酒的毛病。传说,雍正帝时与隆科多喝到深夜,把酒临风,来缓解工作压力。他曾留下这样的诗句:“对酒吟诗花劝饮,花前得句自推敲。九重三殿谁为友,皓月清

  •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特别爱独揽军政大权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太祖,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登基之后,立即召集文武大臣商议朝政,探讨为什么强盛的元朝会灭亡,大明王朝的当务之急是什么,如何才能使大明政权长治久安。群臣各抒己见,朱元璋最后总结大家意见说:“元朝统一海内,建国之初,政治还算清明,后来贵戚擅权,奸邪得宠,任用亲旧,结为朋党,内外官吏贪婪无耻,于是法度松弛,纪纲日坏,最终土崩瓦

  • 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是血统问题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明朝,朱棣

    朱棣和朱元璋是同类,雄才大略,各方面能力都比朱允炆杰出,更适合当皇帝。但是,血统却给他带来了大麻烦。他真的是龙子吗?江山当然只能交给亲生骨肉坐,必须是纯种的龙种,就是说是马皇后所生。嫡长子继承制在中国延续几千年,朱元璋跳不出这个框框。朱棣可能不是马皇后生的,所以朱元璋不会选朱棣接班。朱棣可能是一个妃

  • 明穆宗是个怎样的皇帝?历史是怎样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穆宗,皇帝,明朝

    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hòu),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是明世宗与杜康妃之子,其母亲杜康妃失宠,又非长子,很少得到父爱。少年裕王嘉靖十八年(1539)二月封为裕王,与庄敬太子、景恭王同一天受册封。不久,庄敬太子死去,世宗因裕王年长并且有才能,被定为皇位的继承人,然而,朝中内外

  • 明神宗朱翊钧是怎样的皇帝?执政后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神宗,明朝,朱翊钧,皇帝

    酒色的过度,使神宗的身体极为虚弱。万历十四年(1586年),24岁的神宗传谕内阁,说自己“一时头昏眼黑,力乏不兴”。礼部主事卢洪春为此特地上疏,指出“肝虚则头晕目眩,肾虚则腰痛精泄”。万历十八年(1590年)正月初一,神宗自称“腰痛脚软,行立不便”。万历三十年(1602年),神宗曾因为病情加剧,召首

  • 明光宗朱常洛是怎样的人?为何说他是传奇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光宗,朱常洛,明朝,皇帝

    明光宗朱常洛,年号泰昌,明代第14位皇帝,在位一个月。朱常洛是明代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位皇帝,明宫三大疑案都与他有关,万历皇帝并不喜爱这位太子,他的位置曾一度岌岌可危,苦熬了三十九年之后,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但是就在他即位的第三十天清晨,这位刚要展翅高飞的皇帝就莫名其妙地走了。朱常洛的身世和

  • 明熹宗朱由校是怎样即位的?即位之初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明熹宗,朱由校,明朝

    天启皇帝即位之初,多次发下敕令,说选侍西李虽然抚育自己,但是西李经常凌辱自己的生母王氏,而且对自己也是谩骂凌辱。王氏早死,也是西李下的毒手。种种说辞,朝中顿时哗然。皇帝停了西李的封号,同时却厚养西李的生女。然而到了天启四年,天启帝进封西李为康妃,次年编修《三朝要典》,处死了杨涟、左光斗等大臣,与即位

  • 明崇祯帝是个好皇帝吗?历史是怎样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崇祯,明朝,皇帝

    崇祯是一个勤政的皇帝,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崇祯执政时期,对于后金,群臣分为主战、主和两派。崇祯在用人方面,起用了主战派袁崇焕。文官集团使得军中之将只重出身门第,几次大规模对后金的军事活

  • 明崇祯帝是怎样的皇帝?明崇祯帝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崇祯,明朝,皇帝

    朱由检因父亲明光宗是皇祖父明神宗所厌的太子,母亲是太子所薄的婢妾,幼年并不幸福。五岁时,其母刘氏得罪,被其父下令杖杀,朱由检交由庶母西李抚养。数年后西李生了女儿,照管不过来,改由另一庶母东李抚养至成人。于公元1622年被哥哥朱由校册封为信王熹宗于公元1627年8月(天启七年)死后,由于没有子嗣,他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