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瞻基事件的教训:太监不可怕就怕太监有文化

朱瞻基事件的教训:太监不可怕就怕太监有文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814 更新时间:2024/1/25 3:42:08

早些年初中语文课本中曾有一篇很有趣的文言文《促织》,文中提到了一位爱斗蛐蛐的皇帝,当年学习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位皇帝是谁,只觉得他是一个不务正业、不靠谱的坏皇帝。但随着知识地不断增长,后来知道,他就是大明王朝的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年少时很优秀,不但聪明伶俐,还被朱棣认为“类己”,应该说他的残疾老爹朱高炽能够顺利从朱棣手中接过皇帝的接力棒,还真是借了儿子朱瞻基的光。当年,要不是大才子解缙那一句“好圣孙”响彻在朱棣耳边,也许,皇帝的接力棒就轮不到朱高炽,而很可能转移到他的弟弟朱高煦手中。

关于这哥俩的皇位之争,在明史中记载颇多。马上皇帝朱棣对残疾并肥胖的安静的大儿子朱高炽,很不喜欢,却喜欢勇武的朱高煦,多次起意要废长立幼,并且太监黄俨、淇国公丘福等人也力挺朱高煦,而朝中有一批文臣却有不少人支持朱高炽。一时之间,朱棣陷入困惑当中。正值朱棣左右为难之际,大才子谢缙脱口而出的“好圣孙”一词,一下子击中了朱棣的心坎儿,遂下定决心将皇位传于朱高炽。

可惜朱高炽的福运确实不够厚,他登上皇位,仅十个月就暴病而亡,及时向朱瞻基递上了皇帝接力棒。朱瞻基继位之初很英明地解决了两位叔叔的藩王不轨事件,消除了朱高煦和朱高燧等藩王的势力,开创了国内安定团结政治氛围。

朱瞻基重用杨士奇、杨荣、杨溥夏原吉、蹇义等贤臣,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注意节俭,致力于太平社会的建设。在他统治的十年中,国家户口与垦田逐渐增多,粮食产量增加,政府税收增多,官营民营手工业陆续发展,商业城市增多,东西南北商业流通畅快,海外贸易往来活跃。这是明朝历史上少有的吏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时期,后世称之为“仁宣之治”。

作为太平天子的朱瞻基,唯一的爱好就是斗蟋蟀。继位后他曾经让各地采办上等蟋蟀来京,地方官员为了取悦宣宗,都变本加厉地下达任务,一度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朱瞻基也被百姓们称为“蟋蟀天子”。但所干的最大的坏事却不是这个,而是遗祸子孙的“培养太监处理政务”这件事。

就朱瞻基自身来讲并没有受到太监的过度干政影响,但他为太监开辟的“太监培训班”制度,使得他的后世深受太监“干政”之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宦官干政的危害认识很深刻,他不但用铁牌明确规定禁止宦官干政,甚至还规定宦官识字也不可以(这一点很高明,纯文盲的太监,再坏也干不出高明的坏事)。

但朱瞻基需要信得过的宦官去处理他大量的文件,这就需要这些宦官得有一点文化,纯文盲是干不了的。但可怕之处就在于此,有了一点文化的死太监,自然很难有治国理政的高手出现。报应也真快,朱瞻基培养的宦官王振,在几年之后,便把大明皇帝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送到了蒙古人那里当俘虏,几乎葬送了大明江山,多亏力挽狂澜的于谦,才避免了明朝的覆灭。好圣孙朱瞻基总体上算一个好皇帝,但他缺乏远见的不经意之举,却贻害子孙后代和千万黎民百余年,还真是打了不少折扣。

标签: 朱瞻基

更多文章

  • ​解密​:​历史​上的各朝皇帝们是如何炒作自己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匡胤

    古代的一些皇帝很会炒作,通用的手法就是制造一些神奇的“符瑞征兆”神化自己,为获得并巩固“真命天子”的地位服务,编织五花八门的谎言,愚弄老百姓。宋太祖赵匡胤,中国宋朝第一任皇帝。赵匡胤出身于武将世家,公元927年,小赵在洛阳夹马营中呱呱落地。他从小就喜爱习武,在崇尚武力的五代乱世,他的背景和特长对于攀

  • 洪承畴被俘后降清另解:怕被崇祯皇帝“问责”?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洪承畴

    “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是孟不离焦的,前者的意思是用人就要信任,后者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信任某人,就不要用他。但那些有缺陷、历史上犯过错误、甚至可能“有二心”的“可疑之人”,是该疑而不用,还是用而不疑呢?知人善用——对于管理者来说,这是最重要的素质之一。“知人善用”的第一步是“知人”。知道人才的分量

  • 孝宗皇帝只有一个老婆?但结局却是悲惨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皇后

    芈月传终于播完了,有人说,芈月传应该改名,叫做,我的好姐妹抢了我老公。问题是能不抢么,哪个朝代不是后宫佳丽三千,都围着皇帝邀宠呢。这是几千年的一夫多妻,皇权至高的结果。要说也有例外,明朝的皇帝明孝宗朱佑樘(公元1470-1505年),就只取了一个老婆张皇后。古今中外,他算是开天辟地的第一个把裤裆扎紧

  • 他跑到国外当国王 朱元璋竟悬赏50万捉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

    朱棣做了皇帝后,为了宣扬国威,派郑和下西洋。于是郑和率领这支有208艘船,近三万人的舰队起航了。郑和下西洋意义远大,除了耀武扬威外也做了不少好事,比如——剿灭当时最大的海盗,使得东南亚海域从此平静。而这个最大的海盗就是广东潮州人陈祖义。网络配图要说陈祖义也算牛人一个,带着全家当海盗不说,几年下来,居

  • 大宋神人:一人射死一千多人 挽救了整个部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舜臣

    宋朝其实有很多名将,比如杨家将、呼家将,还有一些名气不大的如种家军的祖孙三代种世衡、种谔、种师道。种谔乃名将,曾迫降西夏将领嵬名山,打败西夏八万援军,但他儿子种朴就差了点。种朴有一次刚上任到知河州,就发生了叛乱,是羌族的首领阿章和其他族人带领的吐蕃叛军,上司要种朴去抵抗。网络配图种朴才到两天,而且对

  • 老将黄忠为何能杀死“西部猎豹”夏侯渊?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黄忠,夏侯渊

    曹操常常告诫夏侯渊“为将当有怯弱时”,但本性难改,他最终因此而亡!不过,其实如果定军山之战,黄忠如没有那位足智多谋的法正的参谋,他未必就胜得了夏侯渊。夏侯渊,是一个在三国中很容易被忽视的历史人物。这位战功显赫、智勇兼备、性格刚傲的将军是曹魏大军中一位不可多得的卓越将才,虽然《三国演义》中张辽、许晃、

  • 女皇武则天的男宠:尼姑庵恰遇和尚偷腥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宠幸的人主要有薛怀义、沈南蓼及张易之、张昌宗等。高宗死后,首先入侍武则天的是薛怀义。薛怀义原名冯小宝,本是同官县(今陕西铜川)街头卖膏药的小贩,后来因为在街头帮人打架误伤人命,为躲避官府的缉拿,潜逃到洛阳,在白马寺出家当了和尚。网络配图唐太宗死后,武媚娘(武则天)作为太宗的嫔妃,都被送到感业寺

  • 此人比肩张三丰 明太祖朱元璋为他亲写传记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太祖

    提起明初的张三丰,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都认为张三丰是个神人。但同时代,还有一位神人,名叫周颠,跟张三丰齐名,《明史》载:明初,周颠、张三丰之属,踪迹秘幻,莫可测识,而震动天子。可见,这俩神人都跟朱元璋有过交往。但交往的结果,明显周颠在朱元璋心里的分量更大,不然为何亲写传记?皇上给写传记,这是多大荣

  • 聪明的张良如何用计使武关守将投降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良

    张良是刘邦手下重要的谋士,谋士可是重要的人才,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有时可比在战场上指挥作战的将军重要多了,张良就是如此,曾经用巧计让武关守将投降,为刘邦拿下秦都咸阳作出了重要贡献。当时楚怀王和刘邦项羽有盟约,谁拿下咸阳,谁就做关中王。项羽的作战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因此他碰到的是劲敌,比如章

  • 康熙把皇位传给了雍正而不是八贤王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康熙

    康熙皇帝是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他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开创了康乾盛世,有学者认为,他是千古一帝。可见,他是多么的有能力,那这就很奇怪,为什么这么有能力的康熙皇帝,在晚年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把皇位传给八贤王,而是把皇位传给了雍正呢?关于这个问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