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让大唐畏惧三十年的吐蕃名将论钦陵 打败薛仁贵

让大唐畏惧三十年的吐蕃名将论钦陵 打败薛仁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088 更新时间:2024/1/9 6:59:01

提到吐蕃,人们最先想到可能是金庸小说中的吐蕃国师鸠摩智,历史上曾经入藏和亲的文成公主,以及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等人。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以及吐蕃偏居一隅,远离中原王朝,使得现代的人们对这个在神秘雪域上的帝国知之甚少。

根据西藏传说,大约在前127年的时候,吐蕃各部迎立聂赤赞布为赞普(王),到唐太宗时期,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并于638年派遣禄东赞至长安迎娶文成公主。650年松赞干布死后,其孙芒松芒赞继位,吐蕃由禄东赞及其儿子辅政,此后吐蕃开始对外扩张,唐蕃不断发生战争,期间吐蕃有一位名将,先后击败唐朝的薛仁贵、王孝杰娄师德等名将,让强盛时期的大唐王朝畏惧三十年之久!

在新旧唐书中,他的名字被叫做论钦陵,实际上“论”是官名,《资治通鉴》中称他为起政,他的藏文全名叫噶尔·钦陵赞卓(为方便起见,本文统一称为钦陵)。钦陵出身吐蕃官宦世家噶尔氏的家族中,他是大论(相当于丞相)禄东赞的次子,年轻时钦陵曾在长安为人质,熟悉唐朝国情、军力。

667年禄东赞病死,钦陵的大哥赞悉若继任大论,执掌国政,而钦陵兄弟则把持着各地的兵权,其中钦陵负责管理吐谷浑(青海)一带。

670年吐蕃大军北上,攻下了唐朝在西域的设置的安西四镇,将大唐的势力一举驱逐出西域。吐蕃东占吐谷浑,西占西域,严重威胁了唐朝的西部边防。为此唐朝中央决定采取行动,同年4月唐高宗任命名将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郭待封为副将,以“护送护吐谷浑王还国”的名义,率领10万人(有人考证为5万)出试图一举消灭吐蕃。

钦陵采用坚壁清野、诱敌深入、以逸待劳的策略,充分利用青藏高原恶劣的自然条件。而薛仁贵也深知此战不易,运粮困难需速战速决,于是命令副将郭待封率领2万人看守辎重,在大非岭凭险置栅,构筑工事。薛仁贵则率领8万人出击,在河口地区击败一支吐蕃军队。但郭待封却没有听从薛仁贵的命令,反而率领军队徐进。结果遭遇钦陵的20万大军,唐军溃不成军,辎重粮草全部丢失。

薛仁贵得知消息后,只得率军撤到大非川,却遭遇钦陵40万大军的包围,最终唐军全军覆灭,只有薛仁贵、郭待封、阿史那道真三员将领在与钦陵约和后才得以生还,钦陵从此威名远震,而薛仁贵三人全被削职为民。(吐蕃军队人数可能有水分,但应该多于唐军)

此后趁吐蕃整顿内政之机,唐军又收复了安西四镇,678年唐高宗任命李敬玄为洮河道行军大总管,统兵18万河源出击吐蕃,钦陵率兵在青海湖一带迎击。交战中,唐军先锋刘审礼与吐蕃展开激战,而主将李静玄竟然被吓得按兵不动,听闻前锋失败,率军仓皇逃跑,途中又被吐蕃军队击败,幸亏唐将偏将黑齿常之率军死战,李敬玄才得以脱身。

此后钦陵率军重新占领安西四镇,685年钦陵接替哥哥担任大论之职,此时吐蕃国力空前强大,“自汉、魏以来,西戎之盛,未之有也。”。689年执掌朝政的武则天不甘心失败,派遣文昌右相韦待价为安息道行军大总管,阎温为副将,率军从西域攻击吐蕃,论钦陵率军在寅识迦河边迎战。唐军初胜后败,副将阎温古逗留不进,加之天气寒冷,唐军大败。武则天大怒将韦待价流放,阎温古斩首。

经过几十年的征战,虽然吐蕃国立空前强大,但连年的战争使吐蕃的一些属国感到不满,一些部落纷纷投奔唐朝,钦陵忙于整理内政,无暇顾及。武则天趁机派遣熟悉吐蕃国情的王孝杰率军大败吐蕃军队,重新收复安西四镇。

在西域的大捷让武则天萌生了彻底击溃吐蕃的念头,696年3月武则天任命王孝杰为肃边道大总管,娄师德为副将率军讨伐吐蕃。钦陵、赞婆(钦陵三弟,藏文名噶尔·政赞臧顿)则率军在洮州(甘肃临潭县)的素罗汗山与周军(武则天此时已经称帝,改国号为周)展开激战,结果吐蕃大获全胜,钦陵再一次威名远震。经此一战,武则天也放弃了消灭吐蕃的想法,双方开始议和。

正所谓“功高则震主”,此时的赞普赤都松(芒松芒赞之子)也已成人,对功勋卓著的钦陵兄弟十分猜忌,698年赞普以狩猎为名,集合军队杀死钦陵党羽2000多人,并召钦陵。钦陵自知大祸临头,于是拥兵自重。699年赞普率军讨伐,结果钦陵的军队忠于赞普,未战先溃,无奈之下钦陵选择了自杀。

和中原王朝的诸多名将一样,钦陵这位吐蕃第一名将没有死在敌人的刀下,而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值得一提的是,当钦陵悲惨的结束自己生命时,他的弟弟婆赞、儿子论弓仁(藏文名莽布支)却投奔唐朝。

武则天得知此事后大喜,封赞婆为特进、辅国大将军、归德郡王,封论弓仁为左羽林大将军、安国公,皆赐铁券,成为武周在西域的得力干将。论弓仁的后代改用汉名,成为“论”姓的始祖。而此后论氏子孙都位列高官,统领军队,参与平定安史之乱、朱泚之乱等战争,捍卫着风雨飘摇中的大唐王朝。

而论钦陵死后,吐蕃国内无谋臣,外无良将,在与武周的数次战斗中都失利,赤都松赞普不得不向武则天求和。此后唐中宗李显复位,于707年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赤德松之子),唐朝和吐蕃的关系再度和缓。

标签: 唐朝薛仁贵论钦陵

更多文章

  • 万夫难敌!历史上真实的瓦岗寨四大骠骑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历史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在众多起义军中,以李密、翟让领导的瓦岗军势力最为强大,他们麾下猛将如云,曾一度具备一统天下的潜力。617年李密成为瓦岗寨的首领后,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加入,实力大增。李密在军中挑选出的骁勇善战八千人,分左右卫,由四员骠骑猛将统领,称为“内军”。李密曾得意地言道:“

  • 气吞万里如虎:叱咤风云的南朝第一雄主刘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裕,南北朝

    1205年南宋权臣韩侂胄为提高自身威望,开始筹备北伐事宜。他一面重用主张抗金的辛弃疾、陆游等人,同时派人刺探金国情报,准备随时出兵。对此辛弃疾认为准备尚不充分,时机尚不成熟,写下了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引用典故,希望北伐要像刘裕那样“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而不要轻率而为,“赢得仓皇

  • 揭秘:楚霸王项羽第一次展示超绝武功秒杀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项羽,楚霸王

    陈胜起义的消息也越过大江,传到了江东大郡——会稽,这会稽郡,说起来可是个大郡,管辖着今天浙江的大部分和江苏的南部,居民在百万人左右,下设大小20多个县城,当时在任的郡守,唤作殷通。会稽,其实就是会计。绍兴有座会稽山,当年大禹在这里开全国诸侯代表大会,“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所以古代的会稽,就是现

  • 历史上最会装的皇帝杨广 14年折腾毁掉庞大帝国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隋朝,杨广

    说到隋炀帝杨广,很多人都会联想起三件事,东征高句丽、大运河和洛阳城。不过这个人的失败在于急功近利,但三代人才能完成的事情偏偏要一代人就做完。这么不惜民力,国家不败亡才怪。其实这个人还非常会伪装自己,为了能够击败各个杨勇,杨广可以说做到了尽善尽美。但是毕竟这不是真实的杨广,在杨广登基之后,他也出现了和

  • 变态皇帝高洋:建齐破虏国力盛 嗜酒嗜杀似魔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高洋,东魏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从来不缺少暴君,通常来讲暴君一般就是亡国之君,如夏桀、殷纣等。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甜心即可为大家介绍一位开国暴君,他外柔内刚,果敢能断,领兵治国堪称明君;但在国家大治后,他纵情享乐,嗜酒嗜杀,形同暴君。此人就是北齐王朝的开国皇帝高洋。高洋,字子进,529年出生,因生于晋阳,小名晋阳乐。

  • 射雕英雄:大战邙山成名将斛律光 长城毁遭厄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斛律光,南北朝

    一提到射雕英雄,大多数人们最先想到的应该是金庸先生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虽然小说是虚构的内容,但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还真有“射雕英雄”的存在。如李世民的岳父长孙晟在出使突厥时,曾一箭射下双雕。长孙晟的事迹在之前的文章中曾有介绍,今天【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甜心即可为大家介绍另一位“射雕英雄”——

  • 屠侄奸嫂荒淫暴虐!历史上真实的北齐皇帝高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湛,北齐

    近些年来,一些关于北齐王朝高氏皇族的电视剧被搬上荧屏,编者虽然没有看过,但也有所耳闻,据说内容完全颠覆了真实的历史。今天且不论电视剧情节如何荒诞不经,【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甜心即可从历史的真实角度,介绍下北齐的第四位皇帝,武成帝高湛。高湛,小名步落稽,537年出生,是高欢的第九子,母亲为娄昭君。高湛继

  • 孙太后走后门做童养媳 盗子上位成为第一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孙太后,明朝

    1、电视剧《大明王朝1449》中,归亚蕾饰演的孙太后,女一号,贯穿始终,很有特色。在明朝的历史上,孙太后也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政治女性。她老爸孙忠,邹平人,以太学生分配到永城县当主薄,大小算一个官,正九品,月俸五石五斗。明成祖太子妃张氏的母亲——彭城伯夫人,是永城人。寡居的彭城伯夫人回娘家,衣锦还乡,政

  • 揭秘:古代历史上的存私房钱上瘾的奇葩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汉灵帝,刘宏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身为一国之首的皇帝,天下所有的东西都是他的,要啥有啥,对他最没用处的就是金钱,说皇帝爱贪财,简直让人难以置信。然而历史上偏偏就有这类贪财的皇帝出现,例如唐德宗李适、明神宗朱翊钧等等,但是能够把贪财的功夫玩到极致的非汉灵帝刘宏莫属。刘宏是解渎亭侯刘苌的儿子,是汉

  • 康熙将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泄恨法堪称首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康熙,吴三桂,三藩之乱,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十九,玄烨谕令,将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这种发泄仇恨的奇特做法,堪称首创。对于死了四年之久的吴三桂,康熙竟如此地气急败坏、恨之入骨,因为这位皇帝差一点栽倒在吴三桂手下。吴三桂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汉奸之一,但是,康熙有相当一段时期,被这个吴三桂逼到墙根,康熙说什么也没想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