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罗士信的死因之谜:敌军招降无果被杀害?

罗士信的死因之谜:敌军招降无果被杀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995 更新时间:2024/2/8 20:32:49

在《隋唐演义》中,出场的好汉很多,排名也很多。通常见到的有“金银铜铁八大锤,四猛四绝十三杰”的说法,另外还有诸如“十八杰三绝四猛三怪”、“四猛十六杰”等许多版本。其中“四猛”、“十八杰”是这些排名中的主要元素。

“四猛”一般情况下,指的是罗士信来护儿新文礼和秦用。

秦用是秦琼的义子,使一把八棱紫金降魔杵,人们又叫他大锤公子,后来被宇文化及暗算而死。其实在“四猛”的排名中,另一种说法第四猛是王伯当。,把秦用排在了四大锤之中。

新文礼用的一把兵器,据说有两百斤重,坐骑还和别人不一样,是一支金眼骆驼。后来他设计害死了裴元庆,被瓦岗寨的众将砍成肉泥。

来护儿是隋朝的名将,隋文帝三次征讨高丽都有他的份,立下赫赫功勋。

第一名罗士信就更了不得了,他是四猛之首。据称他使一把铁枪,没什么枪法招式,全靠力气大。普天之下只有李元霸是他的对手。两个人曾经交过一次手,打了很久,李元霸用锤子卡住了罗士信的铁枪,两人较力,反反复复拉锯了一会,谁也胜不了谁。这时,号称“一绝”的罗松上前,挑开了两人,罗士信和李元霸双双倒地晕了过去。后来李世民在洺水之战时,罗士信替王君廓守城,率两百人进入被刘黑闼重重包围的洺水县城。没多久城破,罗士信被刘黑闼杀死。

罗士信怎么死

在唐军击败窦建德后,将窦建德斩首。窦建德的部将刘黑闼重新召集窦建德的部将,自称汉东王,改元天造。并先后攻取唐朝在河北和河南的大部分地区,并击败了李神通、罗艺等许多唐军的名将,威胁到了唐朝在河北地区的统治。

为了巩固唐朝的统治,唐高祖李渊在武德四年十二月,派遣李世民和李元吉征讨刘黑闼,同时又令李艺从幽州南下,对刘黑闼的起义军形成两面夹击的形式。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刘黑闼令弟弟刘十善和行台张君立带兵迎击李艺。双方交战于徐河,刘十善大败。于是李世民令王君廓率一千五百人占据洺水。

刘黑闼迫于当时的形势,猛攻洺水城,由于洺水城城高水深,李世民多次带兵增援,都没能成功。刘黑闼永攻洺水城不下,在洺水城的东北处修建甬道,试图用甬道攻城。眼看洺水不保,李世民下令让王君廓突围,由勇将罗士信替代他守城。罗士信率两百士兵,进入洺水。

不久,刘黑闼在东北角的甬道修成,汉东军通过甬道进入城内。罗士信的两百唐军和守城的经过八天八夜的血战,终于城破。恰好在此时,天降大雪,李世民的军队又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增援行动,所以纵使罗士信拼死血战,还是被刘黑闼俘虏了。刘黑闼永闻罗士信的勇名,想把他收于麾下,就企图劝降他,但被罗士信拒绝。在几次招降无果的情况下,刘黑闼就只好把罗士信杀了。

李世民得知罗士信的死讯,十分悲痛,花重金买回了他的尸体,将他葬在邙山。四天后,李世民率大军重新夺回了洺水。

隋唐演义罗士信

在《隋唐演义》中,罗士信是山东济南人,小的时候父母就全都死了,被王君可收养。王君可给他起名叫做罗士信。之后和秦琼结识,并认他为义弟。据说罗士信走路很快,可以比得上飞驰的骏马,而且水性也不错,最主要的是,他天生神力,打仗的时候勇猛无比。

罗士信是步将,许多马上的将军都被他挑于马下。他使一把镔铁霸王枪,被人称为“今世孟贲”。孟贲是战国时期的勇士,力可分牛,罗士信也毫不逊色。据说有一次,他看到两头牛在角力,就上前劝架,结果牛完全不听他的驱使,他在恼怒之下,一用力就把牛角给折断了。

小的时候,罗士信是以放牛为生,经常在玩耍的时候,用小石子射飞鸟,久而久之,就练成了“飞石打鸟”的绝技。

在投奔大唐后,他两战来护儿,火烧济南城,在潼关的时候,还把“花刀帅”魏文通活捉了,金堤关一战中,擒住了伍天锡,可谓是战功彪炳。他和隋唐“十八条好汉”之首的李元霸单挑,两个人势均力敌,不分胜负。后来李元霸用锤夹住了罗士信的铁枪,想把他的铁枪抢过来。但是两人较劲之后,依旧分不出上下。后来,罗松上前挑开了两人的兵器,李元霸和罗士信双双倒地,昏死过去。

洺水之战,叛军刘黑闼的大军围困了王君廓,李世民令罗士信去接替王君廓守城。罗士信率200人马突入城内。但由于大雪封路,李世民无法进行有效的增援,导致洺水县城陷落,罗士信被刘黑闼活捉后处死。

标签: 罗士信

更多文章

  • 揭秘太子李忠死因:竟是被诬陷而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太子李忠

    李忠是唐高宗李治的长子。李忠生于公元前643年,卒于664年,享年二十二岁。李忠在东宫出生,唐太宗李世民十分高兴。并开设宴会邀请大臣们一起参加。酒酣之时,唐太宗起身跳舞,气氛十分活跃而高涨。除此之外,唐太宗以欢迎第一个孙儿降生,但凡当天参加宴会的人都有赏赐礼品。李忠的母亲为刘氏,身份比较卑微。恰好此

  • 揭秘:朱元璋在哪里全歼陈友谅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

    今天要说的便是著名的鄱阳湖之战,这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这次战役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此战,朱元璋乘陈友谅军久攻坚城受挫,分兵据守鄱阳湖口,先断其退路;继集中兵力,巧用火攻,歼其主力;后水陆截击,全歼陈军于突围之际。创造了

  • 被长生药毒死的第一个皇帝是谁?只活了25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丕

    人,总希望自己长生不老,或者活得更长久一些,贩夫走卒如此,王侯将相如此,皇帝更甚。历史上,因为幻想长生不老服食长生丹药而死的皇帝不在少数,其中不乏像唐太宗李世民、清世宗胤禛这样的明君;如果要追溯皇帝服食长生药致死之先河,当推东晋哀帝司马丕。从史料记载看,司马丕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服丹药以求长生的皇帝,结

  • 揭秘陈文帝陈蒨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陈文帝陈蒨

    中国几千年经历了数个朝代,历经了无数个皇帝的更替,虽然如此,但是能名垂青史的皇帝却没有几个,陈文帝应该算是名垂青史的皇帝中的一个,那么陈文帝是哪个皇帝呢?陈文帝是南北朝时期陈朝的第二任皇帝,他的本名叫陈蒨,是陈武帝的侄子,要说陈武帝为什么没有让他的儿子继承皇位,反而让他的侄子继承皇位,这倒有一段故事

  • 明朝宰相张居正特摆谱 32人抬轿子比房车还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居正

    明朝大宰相张居正是个有争议性的历史人物,史学家对他的评介可以说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说好的,说张居正“以天下为己任,不畏讥弹,敢于担当”,“苟利社稷,生死以之”。梁启超就肯定地说:“明代有种种特点,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正是张居正担任首辅肩负国家重任,推行新政实行政治整顿和改革,使衰败的明王朝一度恢复

  • 佳丽三千 皇帝为何独宠大自己十七岁的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见深

    李世民比武媚娘大26岁,李隆基比杨玉环大33岁,这样的年龄差距对于封建帝王来说,不过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然而事情到了明宪宗朱见深身上,情况却掉了个头,他一生最宠爱的万贵妃,竟然比自己大了17岁,这在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网络配图事情还要从宪宗当太子之时说起,宪宗的父亲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瓦剌犯边,英宗

  • 不用一兵一卒 吓得两万羌人投降的牛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既

    十六岁做了小吏,后来举孝廉,他没去;曹操做司空时,又征召他,他也没去;不久举茂才,上任做了新丰令,并且考核成绩在三辅中第一。他叫张既,字德容,雍州冯翊高陵人。名字虽然少为人知,但能文能武,深有谋略,立下许多功劳。网络配图袁尚和曹操在黎阳相持不下,袁尚又派郭援、高幹和匈奴单于攻打平阳,并意欲联合马腾、

  • 揭秘齐桓公吃人:一句玩笑竟给了小人杀子求权路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的首领,在公元前685年到公元前643年是属于他的在位时期。他是春秋时代期间齐国历史上的第十五任君王,他是姜姓,名为小白,他的父亲是齐僖公,哥哥是齐襄公。在后来王位之争中,他和公子纠两人为争王位各出其招,最后公子小白赢得了胜利,成为了君王齐桓公。齐桓公任用管仲当宰相,并且推行改革制度

  • 淝水之战中谢安的神乎其技:“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谢安

    淝水之战和赤壁之战、长平之战并成为中国古代三大战役之一,而且淝水之战也是古代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战役之中东晋将领率领着八万左右的兵力,大败敌军8,90万大军,从此奠定了之后几十年南北朝的局面。在公元377年的时候,东晋朝廷已经察觉到了前秦蠢蠢欲动,有要进攻的迹象,于是积极部署准备防守,当时有名

  • 一战的罪魁祸首德皇威廉二世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威廉二世

    德皇威廉二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起者,他为了让德国成为世界霸主,不惜以军事侵略的形式破坏国家和平。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得知,德国和英法美等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合约,以此德国以失败而告终。1918年11月,德国社会主义者强烈要求德皇威廉二世下台,并在11月9日,成立了共和国。德国首相马克斯·冯·巴登为了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