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项羽失天下真的只是因为刘邦的存在吗?

揭秘项羽失天下真的只是因为刘邦的存在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425 更新时间:2024/1/24 16:02:20

项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早年他跟随项梁起义反秦,英勇善战,项梁死后带兵击败章邯等大将,灭亡秦朝,称西楚霸王,意为最强的王。后与刘邦历经四年的楚汉战争,由于自身的自负和猜疑的性格缺陷,终究败给善于抚慰民心的刘邦,最终于乌江边自刎,一代霸王终成过去。

英雄气概始于年少之时在小时候,项羽不爱读书练剑,认为读书练剑作用有限,要学就应该学降服天下的万人敌的学问。于是,项羽开始学习兵法,并为以后的带兵领将奠定了基础。有一次,项羽看到秦始皇的大船在渡江,其气派让看到的百姓无不叹服或畏惧。唯独项羽,竟发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被身旁的项梁一把捂住嘴巴,避免招来杀身之祸。由此可见,项羽的气概早已在年少国破家亡后形成,并立志为家国报仇且取代秦始皇。

成才之路充满英雄豪气在陈胜起兵反秦之后,项梁亦杀会稽太守举兵响应,项羽此时一直跟随叔父项梁。在陈胜死后,项梁项羽听从范增的计谋,寻来楚怀王的孙子作为领头旗号以号令诸侯之名,并一路杀敌,大破秦军。然而,项梁不久后被秦朝大将章邯斩杀,项羽失去了最亲的亲人。为报仇,项羽不惜破釜沉舟,号令将士以不胜则无退的决心迎战章邯,最终大获全胜,章邯投降。此时的项羽已经名满诸侯,当各路诸侯前来拜见时,无不跪下,且不敢抬头看项羽。英雄霸气就此傲立天下。

惜败楚汉之争项羽一路进军咸阳,得知刘邦已入咸阳并派兵把守函谷关后十分生气,准备领兵问罪刘邦。只可惜项羽在鸿门宴上未下决心杀死刘邦,终成大患。项羽灭掉秦朝后,在楚怀王同意之下,自立西楚霸王,并分封诸侯,让楚怀王迁去长沙,并认为楚怀王已失去利用价值并在途中杀了楚怀王。此举给后来的刘邦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借口出兵攻打项羽。项羽在后来彭城之战中虽击败刘邦,给了他一个巨大的下马威,可是笔者认为他败在过于相信鸿沟协定、猜疑范增。

鸿沟协定,来源于彭城之战之后。项羽在平定齐、赵等诸侯时,听闻刘邦率数十万大军攻打彭城,项羽立刻领兵回头,并在彭城大败刘邦,可以说,项羽的战斗力史无前例。然而,在经历彭城之战后,虽然一路追击刘邦,可是项羽自身的粮草供应不足,自身的力量一直在削弱。刘邦也知道自身的力量不足,于是提出鸿沟协议,二人中分天下。此时的刘邦项羽实力相比,由于刘邦得民心,反而更胜项羽一筹。

项羽在签订协议后,整理军队准备回城,缺乏防守,可是刘邦却不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刘邦很清楚项羽现在的实力有限,如果在项羽疏忽之时进攻他,必定将项羽一举歼灭。于是,刘邦听取张良等人的意见,撕毁协定,火速攻打项羽。开始时韩信没有出兵,刘邦败退,但后来韩信出兵后,项羽一直被包围败退,最后来到的垓下。最终,粮草不足,四面楚歌,一代霸王项羽虽然杀出重围,可是无颜面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边放弃脱逃,自刎而死。只可惜项羽没有看清刘邦的狡诈的性格特点,自身又恋战自负,无奈败于刘邦。

猜疑范增,失去关键参谋。在项羽一开始起义不久,范增便来投靠项羽,并一直出谋划策帮助项羽夺得天下,项羽尊称范增为亚父。在鸿门宴之时,项羽没有听从范增的计谋杀死刘邦,范增便觉得“夺霸王天下者必刘邦也”。在荥阳时范增就打算与项羽分头包围刘邦,消灭刘邦。只可惜项羽中了刘邦的离间计,认为范增不忠于自己,撤销了范增了一切权力,范增一气之下离开项羽回到家乡,在途中病逝。从此,项羽失去了最重要的智囊,而刘邦有张良、萧何等人,项羽失败只是时间的问题。

回首英雄的一生,霸气却又令人可惜项羽从出兵,只用三年便灭亡了秦朝,成为了西楚霸王。正所谓英雄出少年,从出兵开始项羽才二十四岁。项羽的气概威震诸侯,各路诸侯和交战时的敌人都畏惧项羽。然而,如此英勇的项羽,英勇可以盖世,可是智谋却欠缺。他为人残忍自负,所以杀敌时即使面对降卒也残忍杀害,因此失去了不少民心。相比,刘邦在招贤时不计小节,每到一处皆主动安抚民心,此乃成就天下者该有的气度。再者,项羽由于自身的自负,在一些重大关头如鸿门宴,不听范增的献计,也为自己的失败埋下了祸根。逃至乌江边时,面对有可能东山再起的机会,却毅然放弃,不愧为真英雄也,却也因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诗赞云:“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实乃千古唯一的超级神勇大英雄,虽败犹荣,后人每每想起不禁佩服,也不禁叹息。有人说,项羽是个人才,可是错了位置,他若为将材,无人能敌,只可惜坐了用人的位置却不懂用人。

标签: 项羽

更多文章

  • 岳飞背刺"尽忠报国"并非岳母所为 何人为岳飞刺"尽忠报国"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岳飞

    南宋抗金英雄岳飞背刺“尽忠报国”四字,昭示爱国心迹,历来为人称道。但是岳飞背部的字究竟是何人所刺,《宋史》没有详细记载,民间流传有多种版本,一种说法是岳母刺字,激励岳飞报效国家。也有人考证说,岳飞背上刺字乃是宋朝兵制使然。岳飞背上的“尽忠报国”究竟从何而来,历史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网络配图岳飞背上

  • 隋炀帝杨广与唐高宗李渊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隋炀帝杨广与唐高宗李渊

    李渊和隋炀帝杨广关系,隋炀帝杨广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李渊则是唐朝的开国皇帝,这两位不同朝代的人会有什么关系呢?李渊和隋炀帝的关系其实他们的外祖父都是同一个人,他们是姨表兄弟,而他们的外祖父就是西魏宰辅独孤信。隋炀帝杨广与唐高祖李渊的外祖父都是独孤信。中国历史上,外戚世家颇多,如西汉王家,东汉粱家等,但

  • 杨广被黑:杨广真的是弑父夺位的暴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广

    仁寿四年无疑是杨广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年份。这一年七月十三日,隋文帝杨坚崩逝于仁寿宫的大宝殿,终年六十四岁。大隋帝国的最高权杖终于如愿以偿地落到了杨广手上。这一年杨广三十六岁。十几年的刻苦修行终于为他换来了人世间最辉煌的报偿。杨广之死的真相关于隋文帝之死,其时的长安坊间以及后世的诸多史籍却有很多对杨广

  • 皇帝老夸儿子有才 大臣一句话让皇帝哑口无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元帝

    汉元帝是继汉宣帝之后的又一代西汉皇帝,他在位十六年,一共有三个儿子。长子刘骜被立为太子,次子刘康封定陶王,三子刘兴封中山王。汉元帝刘奭(shì)(前74年—前33年),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网络配图刘奭出生几个月后,汉宣帝即位为帝。两年后,其母许平君被霍光妻子霍显毒死。地

  • 隋末手握重兵的窦建德为何还是输给李渊父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窦建德

    窦建德是隋末众多的农民起义军中的一支,在推翻隋朝的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是一位有名的农民领袖。与李世民父子是世代贵族不同,窦建德是真正的平民,他自幼家境贫寒,为人厚道,很为乡亲敬重,他完全是看不惯隋末的暴政,出于义愤,才揭竿而起,组织义军起兵反抗隋朝。窦建德在反抗隋朝的过程中是真正付出过代价的,他的

  • 汤和能活到最后是因为他主动提出告老还乡?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汤和

    至正十二年,也就是公园1352年,出生在濠州钟离一个农民家庭的汤和参加了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并邀请儿时的玩伴朱元璋一同加入,由此可见朱元璋和汤和的关系并不一般,这两位天煞孤星就注定被按排在了一起,童年时期的共同生活,给两人带来的是志同道合、知音难觅的亲切感,青年时期的一封信两人让踏上了抗元之路。朱元

  • 开国将领华云龙最后被朱元璋猜忌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云龙

    洪武三年,华云龙奉命出征,率大军浩浩荡荡开往云州,为征虏大将军徐达做先锋,以吸引元军注意。临行前,朱元璋亲自为其送行,并鼓舞全军将士奋勇作战,为国建功立业。华云龙果然不负众望,短短一个月间便攻破云州,首战告捷。消息传来,明军上下无不欢欣鼓舞,紧接着,其他几路大军也纷纷传来捷报。李文忠的东路军自居庸关

  • 刘邦打彭城之战时手下大将韩信究竟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信

    公元前205年即汉高帝二年,楚汉双方发生了最激烈的一场战争,史称彭城之战。在彭城之战中,楚汉双方都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力图将这一场战争拿下。楚军在西楚霸王项羽的带领下,英勇无畏,以少敌多拿下了战争最后的胜利。秦末,天下豪杰纷纷揭竿而起。公元前206年,各路豪杰在戏下休战,纷纷回到自己的封

  • 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穆王相会西王母是神话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周穆王

    周穆王,西周王朝的第五位君主,在父亲周昭王第三次征讨荆楚,死在汉水之后,他便顺利登基成了一国之君。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之一,有人说他跟西王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周穆王西游的过程中与西王母相会,这是史实还是说只是个神话传说而已?周穆王何人周穆王,名叫姬满,商朝被灭周文王建立西周,他是西

  • 明孝宗朱佑樘:史上唯一一位一生只有一个女人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佑樘

    古代皇帝后宫宫妃子美女如云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在明朝有一位皇帝说应该说他奇葩呢还是对女人专情呢?因为他一生就娶了一个女人,他就是明孝宗朱佑樘。网络配图据史书记载,孝宗出生时头上有一处没有头发,是母亲纪氏怀孕时遭万贵妃下毒留下的印痕。但幸亏母亲和腹中的胎儿都大难不死。朱佑樘出生后一直跟随母亲纪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