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史上永乐大帝朱棣是如何教训越南的属国的?

明朝史上永乐大帝朱棣是如何教训越南的属国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715 更新时间:2024/1/16 18:43:20

导读:中国有句古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当然也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说法,但如果此人屡次挑战我的底线,当然迎接他的肯定就是猎枪。明朝的永乐皇帝就是这样对付敢于挑起事端的越南的。

当时的越南名叫安南,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明朝局势日趋稳定。安南的宰相黎季犛发动军事政变,不仅杀死了安南王父子,还自己夺取王位,并且侵占了明朝南疆的一部分领域。消息传来,明朝震怒。黎季犛自知难逃惩罚,便慌忙禅位给自己次子黎苍,并以其的名义上表给朱棣,表示前朝宗室已经灭绝,希望明朝承认自己建立的胡朝.永乐皇帝朱棣非常厌恶黎季犛,并鉴于越南屡次在边境挑衅,早有出兵越南教训黎季犛的想法。这时,陈朝宗室陈天平和旧臣裴伯耆来到京城,朱棣哭诉黎季犛屠杀陈朝宗室的罪行,乞求明朝出兵复国。

朱棣是个狠角色,当年夺取帝位,就曾表现过人的勇气,卧榻之侧,怎容他人酣睡?这下大喜过望,立即派遣广西将军黄中、吕毅率领五千军队护送陈天平回越南复国。谁知安南王却黎季犛狗急跳墙,在鸡陵关埋伏下重兵,半路截杀了陈天平,和明朝随军大理寺卿薛岩。消息传到京城,朱棣旗帜鲜明的表示愤慨,并且正式对越南开战,他封靖难老将成国公朱能为征夷将军,新城侯张辅为右副将军,西平侯沐晟为左副将军,丰城侯彬为左参军,云阳侯陈旭为右参将帅兵马三十万讨伐越南。当然对外号称八十万。消息传来,安南震悚。

可惜,好事多磨,主帅成国公朱能“出师未捷身先死”,靖难功臣张玉之子张辅代其成为此战的主帅。此人颇有计谋,从广西凭祥,度过坡垒关,拜祭越南境内的山川,并且宣布黎季犛二十大罪状,随后突破隘留关和鸡陵关,并且在芹站击败黎季犛的伏兵,造浮桥度过昌江,前锋直抵富良江北嘉林县,又屯兵江北府新福县。这时,另外一支队伍,沐晟和李彬率领的西路军由云南蒙自一路披荆斩棘,一连攻克猛烈关和棚华关,夜渡洮江,军队开到富良江附近的白鹤。张辅听说沐晟所部已至,就派骠骑将军朱荣与之会合。安南的京城,依托宣,洮,砤,富良四江为天险屏障,黎季犛发动民夫在江南北立栅栏九百里,修筑城池于险要处,加强京城守备,兵力七百万,想打一场持久战,希冀越南炎热的天气迫使明朝退兵。张辅将驻地移到三带州,制造大船,准备进攻.朱棣认为应该趁冬天天气不炎热发动进攻,命令张辅明年春天之前必须击败敌军。张辅接到命令后,派遣骠骑将军朱荣击败驻扎在嘉林江的越南军队,与沐晟合军一处进攻多邦城。都督黄中率领敢死队,登云梯进攻城池.越南军队祭出自己的最强阵容--大象军助战。张辅早有所预料,他命令用画着狮子的布裹着马骑进击,再辅以神机营火器.安南的象军都受惊,反而踩了自己的阵脚,安南军顿时崩溃。明军趁胜追击,追至伞圆山,焚毁了九百里栅栏。此战,明军斩安南方面两个元帅,斩杀俘虏无数。张辅又另外派陈旭攻打洮州,陈旭造浮桥度过富良江,攻拨越京门户洮州.两战之后,安南人胆丧。

张辅率领大军进攻越南东京,黎季犛弃城逃亡西京。张辅派陈旭和李彬进攻西京,黎季犛焚烧宫殿仓库,流亡海上,一时间附近州郡望风而降。接下去的最大问题就是尽快抓获罪首黎季犛。张辅在盘滩江击败胡朝将军胡杜,获得了他的船只.这下张辅有了抓黎季犛的资本。这时候, 黎季犛正在正率自己的“无敌舰队”逍遥在木丸江上,张辅水师突然袭击他们。黎季犛大败,死伤数万,仅将校就有数百人之多。张辅水师趁胜追击,一直追到胶水县的入海口,张辅在此修筑了咸子关,命令都督柳升镇守防止黎季犛再次进入。黎季犛并不甘心,他不久进入富良江。张辅和沐晟夹岸迎战,柳升也率领了水师前来做战,迅速击败黎季犛,斩首数万,江水都被染红。张辅下令趁胜穷追,老天也来帮助他,黎季犛的水师恰逢天旱,水实在太浅无法过船。黎季犛只好弃船而上岸,而明朝水师到时,忽然大雨倾盆,船只都顺利渡过。黎季犛在入海口被明朝军队捉获,被抓获的还有他的儿子国王黎苍,以及武百官,他们全部被送到北京砍头去了。明军南海擒蛟龙,安南被平定了。永乐皇帝朱棣高兴不已,加封张辅英国公。

明朝因为上千安南人向明朝政府请愿,表示安南以前就是中国领地,陈氏已无后代,希望能归入中国,成为中国的一个郡。朱棣同意了这一提议,随后改名就叫交阯,并设置了布政使司。中国近代有个伟人说,一仗可以换来三十年和平,的确对于那些主动挑事的人,战争往往是最好的谈判武器。不打,不长记性。

标签: 朱棣明朝教训越南

更多文章

  • 三国历史上少年时期的诸葛亮差点死于曹操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诸葛亮,曹操

    导读:诸葛亮走出茅庐之前,和曹操似乎没什么交集,然而,少年时代诸葛亮的命运也曾悬于曹操之手。这还从得从汉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谈起。那一年,曹操的父亲曹嵩为避战乱,居住在山东琅琊一带,其实也就是诸葛亮的家乡。曹操命令泰山太守应劭去迎接曹老太公。徐州太守陶谦派部下阴平去护送。当时曹家的辎重有一百

  • 揭秘:楚国史上第一高富帅武装求婚却吃闭门羹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楚国,高富帅,求婚

    导读:且说公元前541年的春天,中原大地东风吹拂,万物复苏,桃红柳绿,山川河流一片欣欣然,春光明媚之中,迎来了一支喜气洋洋的大队伍,有蔽天的彩色旗帜,有扬起十里灰尘的联翩车队,上千匹骏马仰天长嘶,好不热闹。车队的核心,是一位相貌俊美,身材修长的公子哥,他是高富帅:楚国的公子围。公子围当时的职务是楚国

  •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斩首日本人最多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杀日本人,最多,戚继光

    导读: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惊人战绩:台州花街之战:斩首308颗,生

  • 失去双足的一代军事家孙膑如何两次击败魏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膑,战国,战国军事家,古代名将

    战国时期的齐国,在远离齐都临淄的一个偏僻山村里,晚年的孙膑深居简出,潜心于军事理论的研究和著述。时值深秋时节,这一天,孙膑从堆满简牍的几案上抬起头,望着窗外瑟瑟的秋风中纷纷飘落的枯叶,目光不由地转到了那双残废的双腿上,昔日那些艰难坎坷、令人难以忘怀的岁月,仿佛又一幕幕浮现在他的眼前。下山遇害 壮志不

  • 揭秘:三国历史上曹魏名将张辽的求职之路大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名将,张辽

    导读:张辽是三国名将,也是曹魏集团第一猛将,因战功卓著拜前将军封晋阳侯,成为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但是早期的张辽在仕途上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在战乱中不断亡命天涯,若不是曹操慧眼识人,就会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纵观张辽的求职与建功立业之路,对当今不无借鉴作用。《三国志》说,张辽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那么聂壹

  • 英国海军司令贝蒂简介:日德兰海战的胜利保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贝蒂,日德兰海战,一战,

    这位总喜欢歪戴军帽摆酷的帅哥被誉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闪亮的海军将星。此君酷爱冒险,勇冠三军,冲劲十足,只要发现敌舰,他就像猛兽捕猎似的,一旦咬住绝不松口!他的上司杰利科海军元帅对他有一句相当经典的评价:给他的船越多,他的胆子就越大!贝蒂他爸是个船长,所以他的冒险和勇气十有八九来自遗传。加入皇家海军后

  • 三国马屁之王:揭秘三国中最会拍马屁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拍马屁

    导读:据说“拍马屁”是蒙古人的一种风俗,人们相见总喜欢互相拍拍对方的马,无论良马劣马、骏马丑马都要夸赞对方的马是好马,以此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久而久之,“拍马屁”一词便流传下来,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下级对上级巴结讨好、阿谀奉承的代名词,极具讽刺意义。“拍马屁”形势多样,最常见的是语言,可是三国中有位叫朱

  •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色胆包天的宰相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色胆包天,宰相

    导读:美女惹祸早在古代中国就有,这也不能简单地认为“红颜祸水”。公元前711年,宋国大司马孔父嘉娶了一位漂亮而又时尚的妻子,有一次,其妻穿着华丽而单薄的衣裳在大街上闲逛,不巧被太宰华父督撞见,华父督被她的美貌和鲜艳的装扮所吸引,目不转睛地看着她走过来又目瞪口呆地看着她走过去,嘴里情不自禁的说:“美而

  • 明初功臣只有徐达的后人受到优待是因为徐达忠?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徐达,朱元璋,国公,

    读《明史》《徐达传》,有一句话,颇费思量。“洪武诸功臣,惟达子孙有二公,分居两京”。此句字面,当好理解。当年协助朱元璋打下大明天下的诸功臣,只有大将军徐达的子孙,承袭魏国公和定国公。其他的功臣,大抵都是被朱元璋杀的杀了、贬的贬了。其后人,当然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因此,有人说,朱明王朝恩泽徐达子孙,盖

  • 直臣海瑞为什么能在无法无天的嘉靖帝时期生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嘉靖,严嵩,海瑞,

    嘉靖一朝,言路尽绝。这是定了案的。嘉靖世宗皇帝朱厚熜,坚持追尊其生父为皇帝,“议大礼”而我行我素,或以杀或以贬,直至血染“左顺门”。此后一二十年间,朝廷上下,无人敢言,满朝死气沉沉。嘉靖皇帝的原则很简单,你敢言,我就敢杀,谁人奈何我也?然而,嘉靖四十五年二月,一个叫海瑞的六品官员、户部主事,平地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