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把佩刀交给尉迟敬德:叛我者,取其首级

李世民把佩刀交给尉迟敬德:叛我者,取其首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429 更新时间:2024/1/21 13:45:31

唐高祖——不听话的孩子

比较一下当时三个人的势力,李世民最为雄厚,李建成与李元吉根本不能和他相比。所以李世民的亲信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人劝他说:“以大王的威望与力量,袭杀他们二人,如拾地芥一样容易。”

当初皇太子李建成给秦王李世民下毒,李世民中毒病重,一时之间,秦王府上下一片恐慌。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商议对策。房玄龄认为危机就在眼前,如果不立刻出手,只怕大祸将至。他说:“嫌隙已成,祸机将发。为国者,可以不拘小节。如果秦王不果断行事,只怕要身败名裂。”

长孙无忌深以为然,说:“这也是我一直的想法,只是没敢说出口来。”

网络配图

长孙无忌,字辅机,好读史书,早年跟随秦王李世民,他的妹妹嫁给李世民,互相之间非常信任。现在他向李世民说明必须痛下杀手,除去两位兄弟,李世民不同意。长孙无忌举出舜帝做例子,希望李世民学习舜帝,做一个孝顺、仁爱的君主,不要在小节上拘泥退缩。

李世民不想残杀骨肉兄弟,依然犹豫不决,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催促他早下决断,说:“大王不下决心,社稷危险。人人怕死,大家以死追随大王,大王如果不敢作为,我可不想束手被杀,现在就与大王告别!”

长孙无忌说:“大王不听尉迟敬德的忠告,敬德要走了,我们要完了。”

李世民说:“我不是要放弃,此事大家再好好商量。”

尉迟敬德说:“如今八百勇士已经潜入秦王府,披甲带箭,做好了准备。到了这种地步,大王还想退却吗?”

李世民终于下了决心。

有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李世民的冷酷。唐高祖要削减李世民的势力,把房玄龄和杜如晦赶出秦王府。当李世民决定行动之后,派长孙无忌去找房、杜二人,两个人回答说:“皇帝有旨,不许我们再接近秦王,如果我们私自去秦府,身家性命必然不保。”

这种话在李世民听起来,似乎是两个人想要撇清自己,有临阵脱逃的嫌疑。于是李世民把自己的佩刀交给尉迟敬德,让他去找房、杜二人,说:“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想背叛我吗?你去找他们,如果他们确实不想过来,你取他们的人头给我拎回来。”

网络配图

房玄龄和杜如晦换上道士的袍衫,潜入秦王府,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分别从别的路径,秘密进入秦王府。

一切准备妥当,六月三日,李世民进宫去见父皇,指责李建成等人与后宫的妃嫔私通,又说起兄弟三人的关系:“我对两位兄弟问心无愧,可他们一直想杀死我,为王世充窦建德报仇。我要是被自己的亲兄弟杀死,到地下都没脸再见旧日的仇人。”

李世民对皇太子的指责相当严重,而且把兄弟三人的矛盾公开摆到了父皇的面前,是在逼迫父亲表态。

一时之间,唐高祖不知道如何才好,只能使用惯常的手段,先把事情往后推一推,说:“明天早上召集群臣,大家当面把事情谈清楚。到时候你早早进宫来。”

李世民离开,虽然他已经决定起事,却对行动的结果没有信心,行动之前又找来一个占卜者,烧灼龟甲占卜。

张公谨正好从外面进来,上前去抢下龟甲,狠狠摔到地上,说:“占卜的目的,是决嫌疑、定犹豫。咱们的事已经做到了这种地步,没有什么好犹豫的,无论是吉是凶,只能做下去。请秦王三思。”

张公谨的话很有道理。李世民等人的图谋一旦被外人知道,大家都面对死路一条。无论成败,这个时候必须果断地做下去,也许会有一线生机。

六月四日清晨,李世民带带上九名勇士埋伏到玄武门。

网络配图

唐高祖通知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等人早早进宫,商议如何处理皇子之间的矛盾。张婕妤听到消息,派人飞报皇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找来李元吉商量,李元吉嗅出几分杀机,认为不能进宫朝见父皇,应该留在自己府中做打仗的准备。

李建成说:“你的想法很有道理。可是,咱们不进宫,怎么知道宫里发生了什么情况?”

商议之后,二人决定还是要进宫看一看形势。

标签: 唐太宗

更多文章

  • 鲁元公主曾是在战争中被刘邦抛弃的女儿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鲁元公主

    在美人心计中,吕后去世后,代国军队攻入宫中以后,张嫣本打算自杀结果被周将军所救,而此时她的母亲鲁元公主身在何处呢?剧中似乎没有提到鲁元公主后来的情况,那么她是怎么死的,她在历史上的下场如何呢?众所周知,鲁元公主是刘邦和吕雉的独生女儿,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鲁元身为公主,并不是衔着金汤匙出生的,她小时

  • 历史有名的贤主燕昭王有什么传阳后世的优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贤主燕昭王

    燕昭王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国君,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他最有名的就是他的招贤了。关于燕昭王招贤的故事有很多,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就是燕昭王高筑黄金台的故事了。说到这个故事,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了,这个人就是郭隗,郭隗是燕国的大臣,他是燕昭王的客卿。郭隗是中国的历史上第一个十分有光芒的姓郭的人,而使他闻名于世

  • 雍正帝:贪官恨他入骨,文人争相抹黑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雍正

    提起清朝的皇帝,比较出名的当属康熙乾隆两位皇帝。他们在我们眼中,光芒四射,号称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康乾盛世,尤其是康熙,被称为千古一帝,但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另一位皇帝——雍正,如果你接着往下看,就会发现,是雍正拯救了清朝,帮他延续了一百多年的寿命,要不然,清朝早就灭亡了!网络配图相比康熙、乾隆头顶上的

  • 朱元璋杀了15万贪官为何贪腐却更严重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对于惩治贪官的力度绝对是史上最狠的,可以说没有之更严厉的了。对贪污官员采取剥皮抽筋等极刑,而且在位期间杀了15万贪官,但是,效果微乎其微,贪官们仍前赴后继的进行贪污,反而越杀越多!这到底是为什么?真相是什么?网络配图“读书人的质变”在元朝以前,大多数读书人是纯洁的,读书的目的也很纯正,“齐家治

  • 司马昭的妻子王元姬著名的贤后文明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昭的妻子王元姬

    王元姬是历史上著名的司马昭的妻子,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母亲,当时著名的贤后文明皇后。王元姬出身当时著名的贵族之家王氏家族,这个家族从王元姬的祖父王朗开始,便开始成为门阀士族,王朗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是知识渊博的学者,她的父亲王肃也是曹魏的大将军,封为兰陵侯。王肃这个人非常有眼光,正是他看到司马昭

  • 揭秘:李自成拥兵百万为什么要与崇祯谈判?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自成

    李自成手握重兵拥兵数已近百万,他率兵直捣黄龙并且兵临城下,以他当时的情形一步登天轻而易举。为什么还要请求封王呢?这是出于何种考量呢?网络配图一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兵临城下,派太监杜勋与崇祯帝议和,“欲割西北一带,敕命封王,并犒军银百万”。杜勋将李自成的条件如实转达,并说李自成受封后,愿助朝廷

  • 秦始皇优柔寡断受小人挟制 任何事不能做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为何如此优柔寡断秦始皇的出生地是赵国都城邯郸,当时北方最繁华的大城市。出生的时间正是秦军大举围攻邯郸,后由魏国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多事之秋。他的生父是大投机商吕不韦,生母是邯郸诸姬中的“绝好善舞者”。这样的时间、地点,这样的生父、生母,再加上他的特殊身份--私生子--就决定了他从小过的是东躲西藏

  • 三国将军杨奉董承双救驾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奉董承

    三国时代,众多小人物纷纷紧随着大人物的步伐揭竿而起,或择定其主忠心不二,或不断易主考虑思量,两种选择肯定会导致不同的命运,但也许难免会出现同一种结局。杨奉董承也许就是这两种类型人物的代表,杨奉董承两人的人物简介如何,为什么说杨奉董承两人是两种人物的代表?杨奉与董承两人之间有何关联,都体现在哪里?杨奉

  • 李鸿章欲重修圆明园实地考察:光绪怒将其罚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鸿章

    李鸿章想要重修圆明园,故而轻装去实地考察,结果没有想到,光绪震怒,怪他不该私游皇家园林,将其罚俸降职处分,可谓动辄得咎。从这些来看,清朝对官吏的追责似乎是很严厉的。清代官员办案不力面临降级、革职、倒扣数年薪水之重罚看过清朝剧的人,尤其是看过周星驰《九品芝麻官》的人,可能会以为清朝的司法官吏威风大得很

  • 历史上将妃子肢解用腿骨做琵琶的禽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高洋

    历史上残暴的皇帝有很多,大家随便都能说出几位来,但是残暴到将自己的妃子肢解的皇帝,那就鲜为人知了,能够夺此桂冠者非北齐开国皇帝高洋莫属。提到高洋,那真是一个超级大暴君,杀人如麻,不管是牢狱中的俘虏、囚犯;还是朝中的王公大臣、宗室贵胄,只要他看不顺眼的,说杀就杀,毫不含糊,而且杀起人来还有一套狠毒的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