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徽宗和词人周邦彦曾为名妓李师师争风吃醋

宋徽宗和词人周邦彦曾为名妓李师师争风吃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632 更新时间:2024/1/17 19:57:28

宋徽宗一朝,宫里有宫女近万人。我们讲,唐玄宗那会儿“后宫粉黛三千人”,但跟宋徽宗比都不算什么了。徽宗有这么多嫔妃,还觉得不过瘾,说宫里的佳丽都看腻了。

这时,奸贼高俅给宋徽宗出主意,说,咱们上街逛逛去,听说东京汴梁城有一个名妓,叫李师师,艳名远播,陛下您愿不愿意去看看?宋徽宗当然是欣然前往。高俅引着宋徽宗来会李师师,李师师见高俅贵为太尉,对这位陌生的客人都如此恭敬,就知道这个人的身份不一般,于是使出浑身解数,曲意逢迎。宋徽宗非常高兴,在李师师处一直待到天亮,才依依不舍地回宫。

李师师的父亲是开染房的,她三岁的时候,被寄养在佛寺里,因为当时称呼佛家弟子为师,所以得名师师。李师师长大后,父亲因罪获刑,她孤苦无依,被一个姓李的经营风月场所的女人收养,成了娼妓。

那时候的名妓,光长得漂亮还不行,还要有一点儿艺术修养。李师师从小耳濡目染,琴棋书画样样在行,色艺双绝。遇上这位艺术家皇帝,俩人就成了艺术上的知音。

网络配图

皇帝逛妓院,这事不管怎么说都是有悖礼法的,是不光彩的事。宋徽宗虽然还想再会李师师,但是碍于礼法,不方便去。于是,奸贼王黼给徽宗出主意,说,您何不挖一条地道,直接通到李师师的家?

徽宗听了很高兴,赶紧命人挖了一条地道,从皇宫大内直通李师师家。从那以后,徽宗经常趁着夜色,着青衣小帽,带着几个太监,到李师师那儿去。其间,还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儿。

为名妓争风吃醋

李师师认识宋徽宗之前,有不少相好的,其中就包括著名的词人周邦彦

一天,趁着宋徽宗生病的时候,周邦彦来探望李师师。不料,他进门刚一落座,就听说宋徽宗不顾病体,也来到李师师家了。周邦彦着了慌,心想皇上来了,我跑也来不及,君臣相见更不合适,只好赶紧躲到了床底下。

这时,宋徽宗就进门了。皇帝在李师师这里享用过美酒佳肴,欣赏过佳人歌舞,见天色已晚,就说朕要起驾回宫了。李师师劝宋徽宗说,夜已三更,马滑霜浓,陛下龙体要紧,就别走了。宋徽宗那天大概确实有事,最后还是走了。

宋徽宗走后,周邦彦从床底下爬出来,擦着冷汗感叹,好险好险。我们想,周邦彦是文人性情,性格也有几分轻佻,再加上目睹徽宗与李师师的亲密举动,有点儿吃醋,于是他就填了一首词,把刚才在床底下的目睹耳闻写了进去。词里有这么几句:“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后来,宋徽宗又来会李师师,问她近来有没有新曲子唱来听听。我们知道,词就是那个时候的流行歌曲,谱上曲就能唱。李师师就把周邦彦填的那首词唱出来了。她一唱完,宋徽宗脸就变了,心想,这不都是当时李师师跟朕说的话吗?于是问,这首词的作者是谁?李师师自知失言,但又不敢隐瞒,只好说是周邦彦写的。

网络配图

这样一来,可就给周邦彦惹祸了。徽宗皇帝听完愠怒,抖衣拂袖,站起来就回宫了。没过几天,徽宗皇帝就对左右的人说,找找周邦彦的碴儿,看看他写的词里有没有淫词艳曲。左右的人心想,这太容易了,随便找一首就是。

为什么这么说呢?婉约派词人一般写的就是两大永恒主题——生命与爱情,在当时就经常为人诟病,被指为淫词艳曲。宋徽宗拿过左右呈上的“证据”一看,斥道,就这样的人还配做官?于是将周邦彦贬出了京城。

实际上,徽宗皇帝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比周邦彦也强不到哪儿去。为了一个名妓,皇帝竟与臣下争风吃醋,这不能不说是荒唐至极的事情。

奸佞当道、忠言绝耳

宋徽宗自从结识了名妓李师师,整日沉迷于享乐,不理朝政。我们借用《长恨歌》里的一句,“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可想而知,皇帝一到晚上就去妓院,天亮了才回来,他还有精力上早朝吗?

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皇帝逛妓院的事,不久便在整个东京城传得沸沸扬扬,朝廷中一些正直的官员都看不下去了。

当时,一个名叫曹辅的小官就给徽宗上奏章,说,皇上您千万不能这样,您这样对得起天地祖宗吗?徽宗龙颜大怒,又不好发作,就让宰相王黼审问曹辅。王黼斥责曹辅说,你是个小官,这事儿是你该说的吗?曹辅回答得不卑不亢:不管小官大官,爱君之心是一样的,大官不说就得小官说。一句话就把王黼噎回去了。

网络配图

王黼问身边的两个副宰相张邦昌李邦彦,说,你们听说过这种传闻吗?这两个人赶紧回答,我们都没听说过。于是,王黼又对曹辅说,我们做宰相的都没听说过,你这小官怎么听说的,你这不是侮辱圣上吗?

曹辅这时大概也豁出去了,慷慨答道,你们是听说了装作没听说,你们这种人根本就不配做宰相,国家亡就亡在你们手里了。王黼恼羞成怒,于是把曹辅打入狱中,找了个机会将其发配,最后迫害致死。这样一来,满朝文武再也没人敢提这事儿了。

在这种奸佞当道、忠言绝耳的情况下,宋徽宗这位风流天子整日流连于美景、吟诗作画,与一帮佞臣优哉游哉,却没有料到,一场亡国惨祸已经近在眼前了。

标签: 宋徽宗

更多文章

  • 清朝最短命的一位皇帝 被生母慈禧逼到了青楼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同治

    大清王朝自开国以来,确实出了很多能干的皇帝,这一点毋庸置疑,虽然很多同学对这个拖了中国二百多年后退的帝国非常不屑,甚至曾经用最恶毒的语言来诅咒过它,但是对于他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我们还是应该予以肯定的,比起明代的很多皇帝而言,清朝皇帝大多勤政,就连最能玩的乾隆皇帝也有过很多功绩,尤其是前期的乾隆王朝

  • 明朝秘史:为什么说明成祖朱棣是个大流氓?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棣

    朱棣的父亲朱元璋是纯粹的农民出身,而且完全是在短工环境中认识的中国,小农意识和自然经济的熏陶是其思想的主要来源。他主张多妻多子是自然的。他的后宫嫔妃共为他生了二十六个儿子。论长幼,朱棣排在第四,只有他被朱元璋认为“类我”。尽管如此,按大中华传嫡传长的皇家规矩,皇位轮不上朱老四,因为他既不是老大,更不

  • 成吉思汗为什么会在灭金中途发动西征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成吉思汗

    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族,并在斡难河(也就是今天的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嫩河畔)被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蒙古帝国就此建立,铁木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成吉思汗。具有雄才大略的成吉思汗,并不满足于已有的功业,他在成为蒙古帝国的最高统帅之后,带领他的大军南征北战,大肆扩张领土,以便为他的子孙拓展更大的疆域

  • 揭秘第一个向臣子下跪的皇帝 原因竟是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度宗

    在历代的封建社会来说,皇帝可是九五之尊,受到的可是天下臣民的跪拜。如果你不听皇帝的话,那么可算得上后果很严重,轻则流放,重则人头落地,甚至是诛灭九族。不过也有皇帝是傀儡皇帝,那么这么算起来的话,虽然是皇帝,其实是没有什么说话权的。网络配图不过即便是像曹操这辈的人,虽然皇帝听他的话,但是在面子上还是过

  • 假如项羽过了乌江后世历史会发生什么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项羽

    秦王朝非常残暴,各路英雄奋起反抗来结束了秦的统治。但那时的天下还是充满了战争和混乱,其中最大的势力是项羽和刘邦,他们为了争着当皇帝,打了五年的战争,项羽的力量由强大变成弱小,刘邦步步紧逼,最后,项羽被刘邦的军队包围,成功突围后只余下几十个手下,逃到了乌江边上,最后不愿意过江东,就自刎而身亡。假如项羽

  • 明朝的皇帝多荒唐但为何没有一个是软骨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棣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中,明朝无疑是最特殊的一个。当家管事的有28年不上朝的皇帝,有天天不干活玩木匠的皇帝,也有一辈子就喜欢一个比自己大十七八的女人的皇帝。但小编想说的是,明王朝再不堪,他也从来没有向任何一个外民族弯过腰、低过头。大明终其一朝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 中国历史最憋屈的一个上将 战前斩将无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云

    要提起《三国意义》的蜀汉五虎上将,当然要值得说一说的就是赵云了。字子龙,常山真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人品极佳。网络配图可惜却是历史上最憋屈的一个上将。要论阵前斩将赵云第一无争议。据载不轻易安排他去请战。如果张飞和和黄派忠他们有意外他输了,赵云后方接应可以起到驱敌作用。这是诸葛用兵的高明之处。网络

  • 芈月儿子秦昭襄王:戎马一生疯狂战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芈月,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四年,齐、魏、韩,三国因为楚国的原因与秦国结盟,背叛了合纵的约定,联合在一起攻打楚国。楚国派遣太子芈横到秦国作为人质,秦国发兵救楚国,攻占了蒲阪(山西运城永济市西)、阳春(山西运城永济市西南)、封陵(山西运城芮城风陵渡)。秦国再攻打韩国,又攻占了武遂(山西运城垣曲)。秦昭襄王六年,秦、韩、魏

  • 梅毒还是天花?同治皇帝的死因慈禧根本不在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同治

    在封建时期,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皇帝是国家的象征也是赖以维系的最高统治者,所以每一位皇帝的生死都是牵动着一个王朝的运转。而清代去世时最年轻的皇帝——同治,他的死因更是留下了诸多谜团。根据清末在清朝担任海关税务的英国作家濮兰德所著《慈禧外纪》记载,关于同治之死早在1873年就已经是“外间皆窃窃私议,恐帝

  • 伴君如伴虎 揭秘这两位名臣如何虎口脱险?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翦

    伴君如伴虎,老虎常有伤人意,臣子每天离家上朝,晚上回不回得了家,还得两说着。尤其是功高震主、挟不赏之功的大臣,因君主内心忌惮于他,更是不知哪会儿就让皇帝找个借口给办了。帮秦始皇扫清六国的大功臣王翦和帮汉高祖打天下“功第一”的萧何,挟震主之功,他们是怎么做,才得以善终的呢?他们选择的都是“自污”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