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高是中国历史上最标准的奸臣, 他有什么诀窍?

赵高是中国历史上最标准的奸臣, 他有什么诀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496 更新时间:2023/12/19 23:51:51

“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只要一说到赵高,就像谈到秦桧一样,很有些嘴里吃了苍蝇的感觉。如果在中国历史上选一个最标准的奸臣,那一定非秦桧不可,而如果选一个最标准的小人,那一定非赵高莫属。小人有的奸诈、凶残、阴险、毒辣、贪婪,他几乎全部具有,赵高的小人嘴脸最具标本意义。

小人的地位不一定卑微,但是人格一定不会高贵;小人的识见可能浅陋,但是手段不一定就不高明。赵高就是一个很高明的小人。“小人得志便猖狂”,他逐步走上左右朝政、一言九鼎的高位,以致能够指鹿为马,玩二世皇帝于股掌之上,就是他高明的有力证明。

“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戮,世世卑贱”,赵高既不知自己的父亲是谁,母亲又被处死,而且他和他的弟兄从小就被施以宫刑。这样的身世是十分凄惨的,很值得同情。与以后的很多太监一样,由于“食色性也”的人生两大需要被活生生阉割扼杀了一大需要,再要他有正常人的心理与思维那未免太高看了人这种高等动物。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自己被宣布不能有男人之爱了,也一定难再有正直、善良等等美好的品格与情感,而且也许还会有反社会甚至反人类的思想倾向。赵高在秦宫中渐渐长大,正是屈辱与卑微,使他变得精明强干,能力超群,也工于心计。因为表现出色,他竟得到了秦始皇的垂青,被委以中车府令的重任,成为皇帝近臣,并做了皇子胡亥的老师。

网络配图

赵高的心志很高,他像吕不韦在沦为赵国人质的赢异人身上投资一样,也未雨绸缪,在秦始皇最喜爱的儿子胡亥身上下工夫,投入情感、精力与才智。他尽心竭力,勤勉侍奉,既博得胡亥的欢心,又得到皇帝的偏爱,以致身犯死罪也被皇帝法外施恩。

喜欢出游的秦始皇突然病死沙丘。沙丘政变的主角赵高终于抓到了一次值得孤注一掷进行政治赌博的机会。

此时,他手里掌握了两大重要政治资源,一是皇帝的临终诏书,二是传国玉玺。而皇帝驾崩只有几个人知道。他明白,一旦让扶苏做了皇帝,他不仅永远不能有出人头地的一天,更不可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还很有可能被投进监狱或处死。谁能保证扶苏集团的蒙氏兄弟不会秋后算帐?他是胡亥的老师,自然知道胡亥此人的可控,所以他没怎么想就清楚应该怎么行动。他知道要改天换地,当务之急是做好胡亥和李斯两个人的工作。得到胡亥的首肯,是很容易的事,即使他不对胡亥进行“夫大行不小谨,盛德不辞让……”等苦口婆心的劝导,胡亥也一定会言听计从。而对李斯的统战最为关键,这个堡垒也最难攻克,是他最大的战斗。李斯作为秦始皇的铁杆干将,是很忠心的。其学识之渊博、头脑之精明、政治经验之丰富,都是他很难对付的。但是赵高明白,是人都有弱点,他与李斯共事多年,很清楚李斯的软肋所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对李斯展开了凌厉的攻势。这番攻势可谓步步为营,切中肯綮。他话语滔滔一针见血,与后来三国时的诸葛亮舌战群儒有得一比。李斯最终妥协,成为自己的同谋。于是矫诏立胡亥为太子,赐扶苏与蒙恬自尽。

网络配图

赵高惊人的果敢、缜密的策划、过人的胆识,在这场政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他对人情的体察,人性的把握,达到如火纯情的地步。他洞悉几个与大变有利害关系的人的品格:扶苏是孝子,蒙恬是忠臣,他们即使对诏书感觉意外,也不敢违抗。扶苏不是马上自杀了吗?蒙恬不是很快交出兵权了吗?换作两人像他一样小人,手握重兵,不甘就范,那历史就不会沿着后来的轨迹发展了。如果不是对扶苏蒙恬的了解,谅他也不会盲目地冒险。

李斯在沙丘政变中暂且保住了丞相高位,但是不久之后,他就悔青了肠子。自胡亥为帝以来,做了中书令的赵高三言两语就把秦二世哄得深居禁宫,连宰相大人也见不到庐山面目。赵高很快一手遮天,先将皇亲国戚杀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随后将重臣忠臣弄得零零落落。最后把魔爪伸向了曾经的合作者李斯,自然也是置之死地而后快。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于是就有了赵高计杀李斯的一幕。令我们既对李斯的悲惨叹息不断,也对赵高的残忍痛恨不已。

他先是对李斯说,关东群盗猖獗,而皇帝又急着征发劳役修建阿房宫,自己想劝谏却职位卑贱,而这却是君侯的份内之事,您为什么不劝谏皇帝呢?李斯早被封锁了与皇帝接近的通道,一听能够见到皇帝,当然很高兴,哪想到是赵高在设置陷阱?赵高说,我给您找机会,等皇帝一有空闲,我就马上通知你。李斯就急切切的等着通知。好不容易终于见到了皇帝,每次却都在二世欢娱之时。这使得二世大为光火:“吾常多闲日,丞相不来,吾方燕私,丞相辄来奏事”。这样的不满当然立即被赵高加以利用,煽风点火大献谗言应该是早就准备好了腹稿的。他对二世说起沙丘政变李斯并未得到好处,想封王,其子是三川郡守,陈胜造反与其放任有关,有通敌嫌疑。于是二世想也不想就派了赵高去查办,赵高当然如获至宝,别人拿着鸡毛还要当令箭,他这是正正当当奉了皇帝的旨意,自然名正言顺地将李斯下于狱中。“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后来的秦桧可以以莫须有的罪名处置岳飞,作为精通刑狱的赵高搞点口供岂不易如反掌?历代的后人进行刑讯逼供,很有可能就是从赵高这里借鉴来的。

孔子在他不多的言论中,提到君子与小人的次数是相当多的,足见他对小人的重视,他不厌其烦地教育大家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在这里,我也提醒大家一定要当心小人作怪,君子可欺之以方,而小人却不可得罪。大到一个国家,小人当道,必然祸国殃民;小到每个个人,与小人交,会祸及自身。得势的时候,小人是引诱自己堕落的危险分子;失势的时候,小人则会毫不犹豫地对自己落井下石。

网络配图

历史给苦难的中国提供这样一个千古小人,让战乱再一次降临到人民头上。赵高以乱臣贼子与阴谋家的形象载入史册,其导演的“指鹿为马”,也成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同义语。他在使自己达到权力顶峰的同时,也使一个强大的秦王朝在短短十五年之内神奇地迅速灭亡,我们不能不佩服他的“高明”。

从赵高的身上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人阴暗性格的形成,与其被扭曲的人性有密切关系,也脱离不了他生存与生活的环境。作为阉奴,连做人最起码的尊严都被剥夺了,其身心所遭受到的摧残是深重的;以卑贱的身份生活在当时最显贵的皇宫之中,精神上的压抑也是沉重的。所以他才处心积虑,使自己的才智在某些方面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在别人看来,他的小人之举是不正常的,但从他的角度来看,则太正常不过。如果他始终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那当然只能隐忍,而一旦时机成熟,能够“扬眉吐气”,他就会把别人曾经施加给他的痛苦加倍地奉还,把内心的怨毒转化为疯狂的报复,这是可恨的,可怕的,却也是可悲的,可怜的。

一个人性格的悲剧,有时也可以改变历史的进程。可见,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有多么重要。

标签: 赵高

更多文章

  • 揭秘嘉庆皇帝究竟干了啥?为啥遭天谴被雷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嘉庆

    众所周知,世界上曾出现了很多的皇帝,仅仅中国便是有着494位皇帝,这些皇帝的死法又是各不相同的,但被雷电劈死的仅有一位,他到底是谁呢?废话不多说,下面让我们请出今天的主角——清仁宗嘉庆帝。嘉庆帝的全名本来叫爱新觉罗·永琰,后来又改为爱新觉罗. 颙琰,属龙,是乾隆的儿子,出生于乾隆二十五年,位列十五,

  • 被忽略的明君:周世宗差点收复燕云十六州!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周世宗

    唐朝灭亡后,在中国北方,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他们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他们时间不长,且一个接着一个,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显得很渺小,但有一位帝王,却在历朝历代备受赞颂。马天骥说“周世宗当天下四分五裂之余,一念振刷,犹能转弱为强。司马光说“若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爱民;若周世宗,可

  • 抗金英雄岳飞的谥号其实竟是一种刻意贬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岳飞

    岳飞是谁害死的?大家都知道是秦桧。但秦桧只是这个罪恶集团的成员之一,充其量是个头面人物,这个集团至少是由“四人帮”——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读音:莫其懈)组成的。岳王庙前便有“四人帮”永持跪姿的生铁铸像。在杭州岳庙还有一处古籍,透露的信息却截然不同,那就是明代文人文征明的“满江红”词碑,其中有句

  • 戚继光开发了什么武器竟让清朝受益二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戚继光

    大明王朝闪耀得灿烂的将星,正是抗倭英雄戚继光。别人都是给点阳光才灿烂,他却是属启明星的,纵然黑漆长夜,也要华丽喷薄。当时的明朝军事,正黑成一片。在北方常被鞑靼骑兵追着打。南方更被倭寇撵着砍,所谓南倭北掳之患,民间俗话说叫怂成个蛋。就在这个极度窝囊的年代里,二十八岁的戚继光,带领他亲手打造的戚家军如神

  • 曹操晚年犯下一个致命的错误,直接导致曹魏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

    三国中,曹操各方面的能力都要比吴蜀的孙、刘二人强。但即使如此,曹操仍不免犯下一个致命的大错。就是在接班人这件事情上,出现了废长立幼的打算。曹丕虽作为长子,但曹操并不想让他继承,反而一直想让聪明的曹植接他的班。网络配图 不过最开始,曹操最喜欢曹冲,只不过曹冲十来岁就夭折了。这让曹操十分痛苦,曹丕作为长

  • 古代后宫女子侍寝秘闻:为得皇上宠幸花样百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后宫

    宫中所谓侍寝,就是嫔妃侍候帝王睡觉。这是嫔妃获得帝王宠幸的必由之途。因为嫔妃太多,帝王为了决定侍寝人选,嫔妃为了邀得宠幸,就发生了许多令今人匪夷所思的事。风流天子李隆基的“蝶幸”法;亦类似于此。明皇让嫔妃们在头上插满鲜花,然后将亲自捉来的蝴蝶放飞,这个蝴蝶停在谁的头上,谁就能得到明皇的一夜之幸,有时

  • 宋徽宗和词人周邦彦曾为名妓李师师争风吃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徽宗

    宋徽宗一朝,宫里有宫女近万人。我们讲,唐玄宗那会儿“后宫粉黛三千人”,但跟宋徽宗比都不算什么了。徽宗有这么多嫔妃,还觉得不过瘾,说宫里的佳丽都看腻了。这时,奸贼高俅给宋徽宗出主意,说,咱们上街逛逛去,听说东京汴梁城有一个名妓,叫李师师,艳名远播,陛下您愿不愿意去看看?宋徽宗当然是欣然前往。高俅引着宋

  • 清朝最短命的一位皇帝 被生母慈禧逼到了青楼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同治

    大清王朝自开国以来,确实出了很多能干的皇帝,这一点毋庸置疑,虽然很多同学对这个拖了中国二百多年后退的帝国非常不屑,甚至曾经用最恶毒的语言来诅咒过它,但是对于他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我们还是应该予以肯定的,比起明代的很多皇帝而言,清朝皇帝大多勤政,就连最能玩的乾隆皇帝也有过很多功绩,尤其是前期的乾隆王朝

  • 明朝秘史:为什么说明成祖朱棣是个大流氓?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棣

    朱棣的父亲朱元璋是纯粹的农民出身,而且完全是在短工环境中认识的中国,小农意识和自然经济的熏陶是其思想的主要来源。他主张多妻多子是自然的。他的后宫嫔妃共为他生了二十六个儿子。论长幼,朱棣排在第四,只有他被朱元璋认为“类我”。尽管如此,按大中华传嫡传长的皇家规矩,皇位轮不上朱老四,因为他既不是老大,更不

  • 成吉思汗为什么会在灭金中途发动西征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成吉思汗

    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族,并在斡难河(也就是今天的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嫩河畔)被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蒙古帝国就此建立,铁木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成吉思汗。具有雄才大略的成吉思汗,并不满足于已有的功业,他在成为蒙古帝国的最高统帅之后,带领他的大军南征北战,大肆扩张领土,以便为他的子孙拓展更大的疆域